词条 | 饿殍遍野 |
释义 | 释义拼音:è piǎo biàn yě 解释:野:田野。 饿殍:饿死者的尸体。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形容人们死于饥寒的惨状。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饥饿死人 近义词:尸横遍野、十室九空、饿殍枕藉、哀鸿遍野 反义词:人寿年丰、民康物阜、丰衣足食、家给人足 词性:贬义成语;古代成语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增广贤文》:“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 罗竹风《阮籍评传》二:“魏、晋之交,正当黄巾起义和董卓打乱以后,社会生产力量遭到严重破坏,可以说是赤地千里、饿殍(piǎo)遍野、民不聊生的年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