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鹅湖山 |
释义 | 鹅湖山又名荷湖山,在江西铅山县永平镇北十五里。《铅山县志》载:鹅湖山在县东北,周回四十余里。其影入于县南西湖,诸峰联络,若狮象犀,最高者峰顶三峰挺秀。 中文名:鹅湖山 又名:荷湖山 位于:江西铅山县永平镇北十五里 相关文化:诗词 相关作者:辛弃疾 鹅湖山概况东晋人龚氏蓄鹅,其双鹅育子数百,其成翮乃去,更名湖。晚唐诗人王驾有著名的七绝《社日》:“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寺与鹅湖书院鹅湖山北麓原有鹅湖寺,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四学者在鹅湖寺会讲,史称“鹅湖之会”。四人殁后,信州刺史杨汝砺在鹅湖寺西立祠以纪念四贤,为书院前身。 淳祐十年(1250)江东提刑蔡抗视察信州,专访“鹅湖之会”旧址,深为叹服,于是奏请朝廷赐额为“文宗书院”。 元代皇庆二年(1313年)增建“会元堂”。 明景泰四年(1453)重建后,称“鹅湖书院”。 清熙五十六年(1717),书院“辟旧址恢扩之”。康熙帝亲书“穷理居敬”匾额与“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楹联。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重修为现在建筑格局:院墙前临照墙,墙内左义门、右义门。建筑共六进:一、头门;二、青石碑坊;三、泮池,池上有雕栏石拱桥,泮池两各有一碑亭;四、仪门,三楹,两翼有庑廓;五、会元堂,五楹;六、御书楼。东西两廓各有读书号房20幢。书院东、西碑亭内和仪门两边走廊上,保存着十几块明、清两代碑刻,其中有江西巡抚白潢撰文《颁赐鹅湖书院御书记》一碑,详细记载了康熙皇帝御书和悬挂仪典盛况。 淳熙十五年(1188),辛弃疾与陈亮鹅湖同憩,瓢泉共酌,长歌相答,极论世事,成为流传青史的又一次鹅湖之会。从此鹅湖名播海内。 青史留名鹅湖之会第一次鹅湖之会------朱陆讲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五月,吕祖谦在福建与朱熹二人合编《近思录》完稿后,邀请朱熹前往鹅湖寺与陆九渊、陆九龄进行学术讨论,意欲调和朱熹和陆九渊兄弟在学术上的分歧。时朱熹奉祠家居崇安。朱熹接受邀请与吕祖谦同至鹅湖寺。六月初,二陆亦欣然应邀前来。两方在鹅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有刘子澄、赵景明、潘叔度,陆九渊的门人朱亨道、邹斌等学者参加旁听。这就是我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 鹅湖会上朱陆就“教人之法”展开辩论。朱熹主张“先致知而后存心”,强调通过对外物的考察来启迪内心潜在良知。陆氏兄弟则主张“先发明人本心”, “先存心而以易简自高”,反对过多读书穷理,以为读书不是成为至贤的必由之路。吕祖谦则对双方的观点“甚有虚心相听之意”。他对朱陆的评价是:“元晦英迈刚明,而工夫就实入细,殊未可量。子静亦坚实有力,但欠开阔。”陆氏门人朱亨道在《文集》卷三十六中记述说:“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赵、刘诸公,拱听而已。”朱熹后来回忆道“始听莹于胸次,卒纷缴于谈端。”可见大师们析辩之认真,激烈。 第二次鹅湖之会------辛陈之晤淳熙十五年(1188)冬,陈亮从故乡浙江永康专程来江西访问辛弃疾。时值辛弃疾病中,“我病君来高歌舞,惊散楼头飞雪”,知己相逢为之振奋。两位壮怀激烈文采飞扬的爱国词人憩鹅湖之清阴,酌瓢泉而共饮,长歌相答,极论世事,性之所至拔剑起舞。尽情倾诉报国之志。陈亮“逗留弥旬乃别”。离去次日,辛弃疾意犹未尽,复又追赶陈亮,他追到鹭鹚休时,雪深泥滑不能前行。挽留陈亮未遂,辛弃疾独饮方村。夜半投宿于吴氏泉湖回望楼,夜闻邻人笛声凄然感伤。赋《贺新郎》词,抒发惜别之情,以渊明,卧龙自比比亮。此后,辛陈赋词多首唱和,慷慨悲歌令后人掩卷叹息。辛陈鹅湖之会,高山流水剑胆琴心留传千古。 鹅湖山历代诗词辛弃疾与陈亮长歌互答 贺新郎 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1188年),留十日,与之同游鹅湖,且会朱晦庵于紫溪,不至,飘然东归。既别之明日,余意中殊恋恋,复欲追路,至鹭鹚林,则雪深泥滑,不得前矣。独饮方村,怅然久之,颇恨挽留之不遂也。夜半投宿吴氏泉湖四望楼,闻邻笛悲甚,为赋《乳燕飞》以见意。又五日,同父书来索词,心所同然者如此,可发千里一笑。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贺新郎 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老去凭谁说?看几番、神奇臭腐,夏裘冬葛。父老长安今馀几?后死无仇可雪。犹未燥、当时生发!二十五弦多少恨,算世间、那有平分月!胡妇弄,汉宫瑟。 树犹如此堪重别。只使君、从来与我,话头多合。行矣置之无足问,谁换妍皮痴骨?但莫使、伯牙弦绝。九转丹砂牢拾取,管精金、只是寻常铁。龙共虎,应声裂。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1189春)。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贺新郎 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离乱从头说。爱吾民、金缯不爱,蔓藤累葛。壮气尽消人脆好,冠盖阴山观雪。亏杀我、一星星发!涕出女吴成倒转,问鲁为齐弱何年月?丘也幸,由之瑟。 斩新换出旗麾别。把当时、一桩大义,拆开收合。据地一呼吾往矣,万里摇肢动骨。这话把、只成痴绝!天地洪炉谁扇鞴?算于中、安得长坚铁。淝水破,关东裂。 附:贺新郎 怀辛幼安,用前韵。 话杀浑闲说。不成教、齐民也解,为伊为葛。尊酒相逢成二老,却忆去年风雪。新着了、几茎华发。百世寻人犹接踵,叹只今、两地三人月。写旧恨,向谁瑟? 男儿何用伤离别。况古来、几番际会,风从云合。千里情亲长晤对,妙体本心次骨。卧百尺、高楼斗绝。天下适安耕且老,看买犁、卖剑平家铁。壮士泪,肺肝裂。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1193年?)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朱陆诗出机锋> 陆九寿《象山全集》卷三十四《语录》载:“及至鹅湖,伯恭先问先兄别后新诗。先兄举诗,才四句,元晦顾伯恭曰:‘子寿早已上子静舡了也。’举诗罢,遂致辩于先兄。某云:‘途中某和得家兄此诗云:“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简易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举诗至此,元晦失色。至‘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古今。’元晦大不怿,于是各休息。翌日二公商量数十折议论来,莫不悉破其说。继日凡致辩,其说随屈。伯恭甚有虚心相听之意,竟为元晦所尼。”机辩原诗如下: 陆九龄诗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榛塞,着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磋,须知至乐在于今。 陆九渊和诗 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易简工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辩只今。 朱子和诗 德义风流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心。 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蓝舆度远岑。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 却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 <历代湖山诗歌楹联> 社日 [唐]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鹅湖夜坐 [宋]陆 游 士生始坠地,弧夫志四方; 岂若彼妇女,龊龊藏闺房。 我行环万里,险阻真备尝。 昔者戍南郑,秦山郁苍苍; 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 官虽备幕府,气实先颜行; 拥马涉阻水,飞茑一中梁; 劲酒举数斗,壮士不能当。 马鞍挂狐兔,燔炙百步香。 拔剑切大肉,哆然如虎狼。 时时登高望,指顾无咸阳。 一朝去军中,十载客道旁。 看花身落魄,对酒色凄凉。 去年添号召,五月触瞿塘。 青衫暗欲尽,人对哀涕滂。 今年诏复下,鸿雁初南翔。 俯仰末阅岁,上思实非常。 夜宿鹅湖寺,槁叶投客床。 寒灯照不寐,抚枕慨以慷。 李靖问征辽,病惫更激昂。 裴度清讨蔡,奏事犹裹创。 我亦思报国,梦绕古战场。 鹅湖书院联 [清] 玄烨 章岩月朗中天镜,石井波分太极泉。 鹅湖山 [宋] 叶梦得 鹅王牧群鹅,浊世肯下游。积水近天阙,有时戏沉浮。 老禅天人师,领略倾九州。初开选佛场,坐断诸峰头。 当时江东西,海纳吞众流。岁晚徙山麓,华堂跨龙楼。 至今韦公碑,照耀苍崖幽。陈迹记往昔,登临纵冥搜。 重来岁月疾,俯仰五十秋。抚事一太息,何从问马牛。 惟余拱把木,百尺环道周。成坏各有时,干戈今少休。 空怀三宿恋,为汝半日留。钟声远送客,雾雨昏林丘。 题鹅湖书院 张静江 八百年风雨沧桑,纵观峻阁崇楼, 天下古色,依旧斑谰留胜迹; 三万里河山尘障,侈论程朱义理, 斯人斯语,浑似曲项向天歌。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章谦亨 台上凭栏干,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云闲,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白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