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蛾 |
释义 | 基本信息 拼音:e yǐ 部首:虫 部外笔画:7 总笔画:13 五笔86:JTRT 五笔98:JTRY 仓颉:LIHQI 笔顺编号:2512143121534 四角号码:5315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86FE 汉字释义基本字义1. 昆虫,与蝴蝶相似,体肥大,触角细长如丝,翅面灰白,静止时,翅左右平放,常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子。~眉。~扬(眉扬,形容美人笑貌)。~绿。飞~扑火。 详细字义蛾 e 〈名〉 1. (形声。从虫,我声。本义:蛾子。昆虫。形似蝴蝶,体躯一般粗大,四翅,静止时平放体侧。多在夜间飞行) 2. 同本义 [moth] 禽兽虫蛾。--《列子·黄帝》 朱蛾其状如蛾。--《山海经·海内北经》 3. 又如:蛾罗(即蛾子);蛾蝶(指飞蛾);蛾眉(指飞蛾) 4. 蛾眉的简称 [beautiful eyebrows] 扬蛾微眺。--魏· 曹丕《答繁钦书》 5. 又如:蛾黄(淡黄色);蛾黛(女子画眉用的青黑色颜料) 6. 形似蛾的某些高等菌类植物 [some fungus similar to or likened to a moth]。如:木耳,桑耳,亦称为木蛾,桑蛾 蛾 yǐ 〈名〉 1. 蚂蚁。后作“蚁” [ant],《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後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蛾音蚁),其此之谓乎。郑玄注云:蛾(音蚁),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耳。时术(音述),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音碟)。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蛾,鱼起反,注同,本或作蚁。蚍音毗,蜉音孚,尔雅云:蚍蜉,大蚁。复,扶又反。垤,大结反,毛诗传云:蚁冢也。 扶服蛾伏。--《文选·扬雄》 蜂蛾微命,力何固?--《楚辞》 2. 又如:蛾子(幼蚁);蛾附蜂屯(像蚂蚁和蜜蜂一样聚集);蛾封(蚂蚁衔土于穴外堆成的小丘);蛾斗(蚂蚁争斗) 汉英互译蛾 miller moth scalewing 方言集汇粤语:ngai5 ngo4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ngo2 [宝安腔] ngo2 [海陆丰腔] ngo2 [客语拼音字汇] ngo2 [梅县腔] ngo2 [客英字典] ngo2 [东莞腔] ngo2 相关词语烛蛾 攒蛾 玉蛾 衣蛾 夜蛾 扬蛾 以火去蛾 烟蛾 新蛾 修蛾 小蛾 香蛾 羞蛾 文蛾 宛转蛾眉 铁蛾 天蛾 弯蛾 素蛾 桑蛾 双蛾 蚕蛾 长蛾 愁蛾 翠蛾 虫蛾 赤蛾 灯蛾扑火 黛蛾 淡蛾 淡扫蛾眉 低蛾 毒蛾 蜂蛾 蛾眉班 蛾述 蛾眉皓齿 飞蛾 飞蛾赴烛 飞蛾赴火 蛾月 蛾附蜂屯 飞蛾投火 蛾罗 蛾子 蛾黄 蛾服 蛾眉倒蹙,凤眼圆睁 昆虫种类昆虫,种类很多,形状略似蝴蝶,但腹部短粗,触角程羽状,静止时双翅平伸。幼虫一般称毛虫,多为农业害虫。 蛾绝大多数在夜间飞行的昆虫,约有150,000多种,与蝴蝶、弄蝶组成鳞翅目(Lepidoptera)。约是蝶类的9 倍,中国记录的有近7,000 种。常在夜间活动,因为它们有良好的嗅觉和听觉,所以能适应夜游生活,有趋光性。 体大小悬殊,翅展从约4公厘至将近30公分(0.16寸至1尺左右)。适应力强,除两极外到处皆有。翅、体和足均覆以一触即落的粉末状鳞片。相较于蝴蝶,蛾体比蝶粗壮,色暗。蛾也有羽状或粗的触角,但也有不少鲜艳美丽的个体。休止时翅像帐篷一样折叠覆盖身体,或包覆整个身体,或向两侧伸展,而蝴蝶则把翅折叠与背垂直。它们的触角通常呈羽毛状,而非棒状,静止时,飞蛾通常将翅膀水平展开。 生活周期与鳞翅目其他种类相似,分为4期,即卵、幼虫、蛹和成虫。多数种类的幼虫和成虫吃植物及及其汁液,有些吸食花蜜及血液。尤其幼虫最会破坏观赏树和灌木,甚至许多重要经济植物。蛾类幼虫中为害最烈的是螟铃(bollworm)和尺蠖(measuring worm)。有些蛾(尤其是谷蛾科〔Tinidae〕的衣绒)吃毛皮、丝和羽毛。蛾类的卵多为绿色、白色和黄色,形状上通常有两类:一类为椭圆形或扁形,另一类为瓶形、球形、半球形、圆锥形、鼓形。卵散产或成块产于寄主植物上或土内,少数产于叶内。 较有名的蛾科包括:麦蛾科(Gelechiidae),危害棉花、玉米、番茄和其他作物的螟铃就属于此科;卷蛾科(Tortricidae),卷蛾是森林害虫;毒蛾科(Lymantriidae),包括毒蛾以及森林害虫舞毒蛾;灯蛾科(Arctiidae)的灯蛾有许多颜色鲜艳的热带种;小卷蛾科(Olethreutidae)包括几种有害的种类,如苹果小卷蛾和梨木食心虫;夜蛾科(Noctuidae),包括夜蛾,是鳞翅类(21,000种)最大的科;天蚕蛾科(Saturniidae),即大桑蚕,包括最大的蛾;尺蛾科(Geometridae)包括尺蠖蛾、波蛾、凤蛾和地毯尺蛾。世界上最美最毒的蛾:太阳毒蛾 散文蛾 小思 “不安其昧而乐其明,是犹夕蛾去暗,赴灯而死也。” 从此,说起它,有人想到为了争取光明,不怕牺牲的勇士;有人想到不明利害,自取灭亡的傻瓜;但“扑火灯蛾”似乎不大像句赞赏的话。 是的,那是在说蛾。我不懂得蛾的许多道理,且听昆虫家说:蛾飞翔的时候,不靠眼睛寻方向,只靠身体跟射来的光线,交成一定的角度,来决定自己的路线是不是正确。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只有日月的自然光源,那些光从千百万里外射来,都是平行线,昆虫大可好好利用这些光线,准不会出岔子。 等到有一天,聪明的人类开始懂得用火,开始在夜里点上了灯,蛾的悲剧就启幕了。灯火并不从千百万里外射来,光线不再平行,四面八方,实在十分复杂。可是,蛾并不知道,依然守着祖传下来的原则,飞着飞着,各个不同角度射来的光线,叫蛾迷乱了,东西南北许多方面,要选择,不容易。乱纷纷间,投向最近的一灯,不再有烈火焚身的恐怖,但那不问情由的冲刺,撞得玻璃灯泡有声,许多就这样撞得昏死过去了,叫人看了见,很不好受。 蛾,没有错,它只不过依循生存法则做蛾该做的事。那么,毛病出在什么地方?错在外来光线,似乎又说不过去,它们并不特为陷害而来。就这样说吧:光,有些可以帮助蛾寻找路向;有些却使蛾迷途。蛾,必须学习选择,分清该朝哪种光。 蛾的悲剧已经延续了好多世代,但我们不相信消极的宿命论。进化,蛾必须进化。 蛾的发育蛾的一生,先从母体里排出的受精卵变成幼虫。在幼虫时期,蛾需要吃下很多桑叶,身体也发生很大改变。从1龄幼虫至7龄幼虫,肤色从黑变白,这个时候蛾的幼虫称为蚕。幼虫时期过去后,接下来就是蛹,这个时候,蚕会吐出大量的蚕丝,把自己包起来。这个时候,蚕也在里面发生剧变。过几个星期后,蛾就从蚕丝里钻出来,就变成了成虫。这时,成虫都在寻找自己的配偶。找到配偶后,两只蛾尾对尾。当受精完成后,雄蛾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这时,雌蛾在一边把受精卵排出来。排完后,雌蛾也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从蛾的一生来看,蛾进过四个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属于变态发育中的完全变态发育。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