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
释义 |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的多肽和蛋白质类物质生物药物。多肽是α-氨基酸以肽链连接在一起而形成的化合物,它也是蛋白质水解的中间产物。N条多肽链按一定的空间结构缠绕纠结就构成了蛋白质。大分子蛋白质水解会生成多肽。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1) 基本原料简单易得 2)药效高,副作用低, 不蓄积中毒 3)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 4) 研发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研发技术与方向(1) 化学合成方法 2) 改造生物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 3) 提高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档次 4) 针对具生物活性的多肽天然产物研发 5) 生物技术制备多肽和蛋白质药物) 发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1、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特征 2、蛋白质药物体内外不稳定性 3、蛋白质药物的吸收特征)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注射给药系统(1、前体药物注射液 2、注射用微球 3、静脉注射用脂质体 4、疫苗控释制剂)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分类多肽和蛋白质类生物药物按药物的结构分类可分为: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类药物、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酶和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类药物、糖类药物、脂类药物、细胞生长因子和生物制品类药物。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特点1) 基本原料简单易得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主要以20种天然氨基酸为基本结构单元依序连接而得,代谢物氨基酸为人体生长的基本营养成分,可通过农产品发酵而制备。 2)药效高,副作用低, 不蓄积中毒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本身是人体内源性物质或针对生物体内调控因子研发而得,通过参与,介入,促进或抑制人体内或细菌病毒中生理生化过程而发挥作用,副作用低,药效高,针对性强,不会蓄积于体内而引起中毒。 3)用途广泛,品种繁多,新型药物层出不穷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是目前医药研发领域中最活跃, 进展最快的部分,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产业之一。将20种基本氨基酸按不同序列相互连接, 可得到品种繁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疾病的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众多新型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在治疗艾滋病,癌症,肝炎,糖尿病,慢性疼痛效果显著。 4) 研发过程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借助生命科学领域取得的大量研究成果, 包括对各类疾病发病机理的揭示, 对体内各种酶, 辅酶, 生长代谢调节因子的深入认识, 可以针对性开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研发。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研发技术与方向1) 化学合成方法以化学合成方法研制开发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已成为广泛采用的有效手段。通过液相合成,固相合成,固/液合成相结合以及片段连接等方式, 已成功研发众多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 2) 改造生物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以生物活性多肽或现有多肽药物作参照,通过组合筛选,氨基酸序列简化或替代改造,是研发多肽药物的有效途径。 3) 提高活性多肽及现有多肽药物档次通过对内源性多肽或现有多肽药物进行结构修饰,以克服原有产物的弱点,减少副作用,提高药效, 是研发多肽蛋白质类新药的重要渠道。 4) 针对具生物活性的多肽天然产物研发以生物活性天然多肽,尤其是海洋生物活性多肽为模板, 开展构效关系研究,以提高活性与效价,简化结构并降低副作用,是研发多肽蛋白质类新药的重要方向。 5) 生物技术制备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采用生物技术制备多肽药物,是研发新型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重要方法. 生物技术与化学合成方法相结合, 优势互补, 将可更好提高研发效益。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传输系统研究进展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迅速发展,生物技术活性物质不断面世,已有不少生物技术药物应用于临床,国内外已批准上市的约40多种,1995年开发数为234种,目前正在研究的则成倍增加,在这些品种中,大量的均为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由于多肽和蛋白质药物的体内外不稳定性,临床主要剂型是溶液型注射剂和冻干粉针。为解决长期用药的问题,克服注射剂的不便和缺点,发展适宜给药途径的非注射传输系统是药剂学面对的挑战。 发展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传输系统的关键问题1、蛋白质药物的结构特征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决定其活性,影响活性的结构因素主要为氨基酸及其排序、末端基团,肽链和二硫键位置等 医学教 育网收集整理 。除外,药物的空间结构即二维、三维结构也同样影响生物活性。另外,多肽及蛋白质的分子量常为数千至几十万,颗粒大小在l~100nm之间,不能透过半透膜。 2、蛋白质药物体内外不稳定性蛋白质药物在体内外环境可能经受多种复杂的化学降解和物理变化而失活,如凝聚、沉淀、消旋化、水解、脱酰氨基等。 提高稳定性的方法包括(1)温和的生产条件如对温度、机械搅拌强度和有机溶剂的选择,对无菌条件的控制,容器的吸附效应,水分控制,低温冷藏等。(2)设计正确的处方如PH、缓冲对、电解质;加入适宜稳定剂、冻干保护剂、阻聚剂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糖、甘露醇、山梨醇、PEG、人血清白蛋白等以及制备包合物等。 3、蛋白质药物的吸收特征蛋白质药物半衰期短、清除率高、分子量大透股能力差、易受体内酶和细菌以及体液的破坏、非注射给药生物利用度低,一般都仅为百分之几,如狗口服亮丙瑞林醋酸酯的生物利用度低于3%。提高蛋白质药物吸收的方法一般有化学修饰或制备成前体药物,使用酶抑制剂,吸收促进剂,选择适宜剂型保护等。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注射给药系统1、前体药物注射液为延长药物半衰期,控制进入血液速度,常采用PEG对蛋白质结构进行修饰,如用PEG连结的蛋白质使之变大而不易被肾小球滤过,延长了半衰期,如腺苷酸脱氨酶(ADA)与PEG连结用于治疗免疫缺损综合征已为FDA批准。 2、注射用微球发展注射用微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缓释效果。1986年法国Ipsen生物技术公司上市肌注曲普瑞林一聚丙交酯一乙交酯微球,此后又陆续生产了醋酸亮丙瑞林、布会瑞林和 meterelin肌注微球,临床上用于治疗一些激素依赖性疾病,如前列腺癌、子宫肌瘤、乳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等。人体每月注射1次亮丙瑞林(75mg)微球治疗前列腺癌时相当于每天注射1mg溶液剂。改变共聚物比例或分子量可得到不同持续时间的作用。 正在研究的其它微球制剂有皮下注射的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毫微球,大鼠皮下注射后可缓释24小时,比溶液剂生物利用度提高20倍。 3、静脉注射用脂质体有报道将各种细胞因子如 GM-CSF、IFN-r、 IL-1、IL-2、IL-6等包埋于脂质体中,可经r-射线照射灭菌,低温贮存3个月以上,静脉注射达缓释效果,并改变如IL-2等在体内的分布和蓄积特性,更易进入细胞发挥作用,提高受体敏感性。类似的用脂质体包理TNF-a也明显提高其细胞毒活性,对非敏感的抗性细胞也有活性,表明脂质体对靶细胞有敏化作用。免疫脂质体的制备方法也同样应用于生物技术药物。 4、疫苗控释制剂一次接种疫苗以达到完全免疫、提高接种类、减低接种费用是世界卫生组织疫苗发展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目前进行的研究的疫苗控释制剂主要是微球或其它微粒制剂,通过材料的选择和包理程度,可控制疫苗释放速度,如速释及恒释,脉冲释放等。研究的疫苗包括类毒素疫苗如白喉、破伤风、气性坏疽、霍乱等,病毒疫苗如乙肝疫苗等、核酸疫苗及人工合成疫苗等。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鼻腔给药系统鼻腔粘膜面积约 200 cm2,上皮细胞间隙较大并与毛细血管紧密相连,血管和淋巴管丰富,血流速度约40 mL/min等均是药物经鼻腔吸收的有利条件。脂溶性药物进入鼻腔后较易吸收并直接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免受肝脏及胃肠道的首过破坏。合理的鼻腔给药剂型应具有如下特点:在鼻粘膜的浓度高,与鼻腔粘膜接触面积大,容易吸收,不影响鼻腔屏障功能、嗅觉功能和润湿吸人空气、调节吸入空气温度等功能。 研究的剂型包括溶液和粉末或微球。一般均采用喷雾给药以深入鼻腔。粉末或微球的滞留时间长,吸收好,药物含量高,给药体积小,有利于药物稳定,但可能产生鼻粘膜刺激。采用吸收促进剂和酶抑制剂等可提高多肽及蛋白质药物鼻腔吸收,延长滞留时间。药物将胰岛素淀粉微球给绵羊滴鼻,其相对生物利用度提高至10 7%,将微球与胆碱溶血磷脂联合使用,则进一步提高至31.5%,而溶液剂滴鼻则仅为1%。一种鼻腔给药的流感疫苗FluMist由活疫苗组成,较灭活病毒制品产生的作用强,保护作用持久,已在美国进行3期临床研究。 研究应用的吸收促进剂包括胆盐、脂肪酸、皂角苷、辛酸钠、月桂酸钠和聚丙烯酸等。但长期应用可损害鼻粘膜和纤毛,一些促吸剂具刺激性。梭链孢酸衍生物如牛磺酸二氢梭链孢酸盐和环糊精可能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促吸剂。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肺部吸入给药系统肺部的表面积高达70m2,远大于鼻腔等除胃肠道以外的其它途径的吸收面积,而且肺泡毛细血管丰富,上皮细胞间隙较大,是很有前景的途径。肺部吸入系统一般首选为小剂量的粉雾剂系统,干粉吸入避免了溶液剂中药物的降解,微粉化技术保证了药物不在气管或支气管滞留,顺利进入肺部组织。气雾剂也有应用,但一些多肽或蛋白质在形成气溶胶微粒时发生变性。 肺吸入给药的限制是其吸收和有效的重现性问题以及长期给药可能带来的临床副作用。选择合适的给药装置是解决肺部给药的关键。一种带压缩部件的装置可以定量释放15uL含水的药物气雾剂,使其均匀沉积在肺的边缘、中间和中枢区域,沉积率为39%,是一般吸人器吸入沉积率的4倍。由Innovate Biomed公司研究的干粉吸入器,沉积率达30%,是一般吸入器的3倍。 微粉化是干粉吸人剂取得成功的另一关键。根据不同给药沉积部位要求,粉末粒子大小应在几个微米范围。粉碎方法有气流粉碎(喷射磨)、喷雾干燥、搅拌离心、超临界粉碎等。 人体实验中亮丙瑞林气雾剂的吸收可达18%,制剂中加入l%的甘油或A-zone,在大鼠实验中吸收率达到100%。胰岛素吸入治疗是多家制药公司开发的热点。吸入治疗公司和辉瑞公司合作开发的胰岛素的肺部吸人剂已完成2期临床,结果表明吸人本品与口服二甲双服或磺豚类药物合用可改善仅口服后者对2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疗效与注射相同,目前正在进行3临床研究。在2um大小的胰岛素的干粉中混入25%癸酸钠,胰岛素在狗的肺中吸收提高2.5倍。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口服给药系统生物药物的口服给药是难度最大而又最热门的给药途径。多肽或蛋白质的口服后一般在胃肠道降解成小分子氨基酸后吸收,其生物活性也随之消失。阻止这些大分子口服吸收进入的主要屏障是致密的肠上皮细胞膜、胃酸和各种消化酶。因此改进其生物利用度的焦点就是如何减少这些屏障的作用。 1、促渗透剂的应用常用的方法是使用促渗剂,如表面活性剂、脂肪酸或胆盐,增加粘液层和上皮细胞层的通透性,扩大细胞间隙。最常用的口服吸收促进剂是胆盐和脂肪酸,也有人使用水杨酸钠。该类物质的最大缺点是无选择性地作用于脂质表面而可能使所有小肠内容物成分包括各种毒素和生物病原体进入血液,也有潜在的细胞膜溶解和局部炎症等毒性。 一种颇有前途的促渗剂是由特殊细菌产生的蛋白毒素,Zonula occludens toxin(ZOT)。ZOT特殊作用于actin filaments of zona occludents而不影响全肠道功能的完整性,而且 ZOT仅对小肠和十二指肠的受体有效而不作用于直肠和结肠。因此其细胞内通道作用安全、可逆、具时间和剂量的依赖性、限定于某些部位。给糖尿病动物服用加有5ugZOT的10IU胰岛素,即从原来的无降糖作用而转为显著的降糖作用并维持最大有效性 100 min,相当于皮下注射 1.2~2.4IU胰岛素,即相对生物利用度为 8%~16%。 2、蛋白酶抑制剂应用蛋白酶抑制剂可阻止胃肠消化酶对胰岛素等的破坏。常用的酶抑制剂有甘胆酸钠、camostat mesilate、bacitracin、aprotinin、大豆胰酶抑制剂等,前3种效果较佳,主要影响蛋白酶集中的大肠段的吸收。结合应用促吸剂能取得更好的效果。例如同时服用 12IU的胰岛素、10mg/mL胆酸钠和 aprotinin,禁食大鼠的血糖下降达 70%,而只与胆酸钠或与 aprotinin合用,血糖只下降 30%。 3、剂型和制剂技术(1)肠溶衣制剂对胰岛素胶囊或微九采用肠溶材料丙烯酸树脂包衣可减少胃酸和部分酶的破坏,达到定位释放。在 PH7.5~ 8.0释放药物,大鼠口服16IU胰岛素的降糖效果与腹腔内注射4IU胰岛素的效果类似,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12.7%。 (2)微球和毫微球将胰岛素制备成小于2um的生物降解或不降解材料的微球,既能减少药物的破坏,也可能通过空肠绒毛尖端细胞脱落形成的间隙或Payer’s结吸收,也可以缓慢释放药物,通过胃肠上皮细胞正常吸收转运到肝、脾和其它组织,降低血糖以及肝糖原的积累。大小在250~300urn的聚异丁基腈基丙烯酸微球可在30~60min内穿透肠粘膜,其途径包括细胞间隙途径和Payer’s结的M细胞。通过大鼠分肠段给药100IU/Kg胰岛素微球,最大吸收在回肠(65%),蕨为空肠和十二指肠(50%),最低为结肠(30%)。 (3)微乳、复乳和脂质体 将胰岛素制备成口服微乳可以改进其吸收。狗十二指肠给予15IU/kg的W/O型胰岛素微乳,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其上腔静脉及下腔静脉的血药浓度,表明做乳口服吸收的主要途径为淋巴途径,上腔静脉血药浓度为下腔静脉血药浓度的2.55倍。国内曾研究过胰岛素口服复乳,给予糖尿病模型小鼠灌胃给药后具有肯定的降血糖作用。用脂质体作为口服蛋白质和多肽药物的载体至今仍在研究,包括胰岛素、葡萄糖氧化酶、凝血因子Ⅷ、各种细胞因子类药物等。有报道糖尿病大鼠口服胰岛素脂质体后的显著降糖作用,3小时到达最大值,而对正常大鼠血糖无影响,但学术界对此存在争议。 利用口腔粘膜吸收胰岛素,药物迅速进入口腔粘膜下颌静脉而人血液循环,避免了肝脏代谢。据认为,这类粘膜吸收制剂的吸收程度与制剂因素有很大关系。简单地应用HPC与卡波沫934压制而成的园形片,吸收很差。有人制备了一种两面粘贴拱形制剂,胰岛素分散在带有拱形粘贴层的药芯中而外圈是分散有甘胆酸钠等促吸剂的油性材料。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透皮给药系统脂质体作为生物药物透皮给药的载体已有大量报道,如胰岛素、干扰素、胶原蛋白、肝素、过氧化物歧化酶、组织生长因子等。脂质体的主要材料是磷脂,磷脂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双分子层,与角质层细胞间隙的类脂双分子层有相同结构,推测这种结构有利于两者的亲和,从而改进药物的渗透速率。 透皮传递体是一种由类脂材料制备的纳米脂质体,除了体积小以外,更重要的特征是这种载体具有高度变形性。在一定的水合压力下(来源于皮肤表面液体水分的蒸发和皮肤内各层次水分浓度梯度),其类脂膜可以发生形变,实验研究报道该载体可将胰岛素输人体内并达到皮下注射水平,具有迅速的降血糖作用,而同样大小的脂质体却不能携药通过。 离子导入法可增加离子药物的皮肤通透量,在一定的电场条件下,离子药物通过电导、电渗和溶剂牵引等机理通过毛孔、汗腺等通道进入皮肤,采用离子导人结合脂质体的方法也可驱使脂质体进入角质层。与离子导人不同,电致孔方法是在高电压脉冲电流作用下,在皮肤角质层形成短暂亲水性微孔以增加药物透人的方法。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分析方法1.1 生物检定法由于蛋白多肽类药物多为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且生物活性不仅取决于药物的一级结构,与二 、三级结构亦密切相关,故生物检定法是研究该类药物动力学独特而必需的方法。生物检定 法 有两个目的,直接测定体液中药物浓度及鉴定标记药物的生物活性。其方法主要可分为两大 类。 1.1.1 在体分析 常规的有胰岛素的小鼠血糖法等,另外还有根据各 类蛋白多肽的生物活性 不同而建立的各异的方法,如根据IL-8可将大量中性粒细胞从骨中动员出的性质[1] 而建立 的IL-8动员中性粒细胞家兔体内实验。这类方法最直观地反映生物活性,但涉及整体动物 ,费时费力,灵敏度不高,变异较大。 1.1.2 离体组织(细胞)分析 如NGF刺激鸡背根神经节增长,缩宫素 的大鼠离体子宫法等。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许多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依赖细胞株被建立,细胞培养已是最常 用的方法。根据蛋白多肽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机理不同,具体的操作亦有多种。如细胞增殖法 (Proliferation assays),快速灵敏,但特异性稍差; 抑制增殖法(Antiproliferation as s ays),检测系统简单,灵敏而专一; 减少细胞损伤法(Cytopathic effect reduction assays ) [2],则是依据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药物如干扰素,保护细胞不受病毒损伤, 方法直观 灵敏, 但 可能会受到多肽亚型的干扰。以上的方法都是以细胞数目的增减为量效指标,计数方法有直 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后者包括MTT法,同位素(3H,14C)掺入法 等。此外,还有根据蛋 白多肽与细胞间接作用进行检测,如与免疫检测联用的抗体诱导法[3],结合酶反 应的酶诱 导分解法[4]等。总的说来,细胞培养法多具有灵敏特异,客观可靠的优点,但其 不足也显 而易见。首先,生物检定法无法定量失去活性的小代谢物,无法示踪它们的体内动态;其次 ,样品多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中,血清中内源物质的干扰以及可能存在的内源因子的交叉反 应,影响了方法的专属性;再者,启动生物过程常需阈量细胞因子从而降低了方法的灵敏度 ;依赖株细胞长期培养易发生变异而影响检测的特异性。 1.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方法是利用蛋白多肽药物抗原决定簇部位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特异地识别被检药物 ,再以放射计数,比色等方法予以定量,即将特异的抗原抗体反应配以灵敏检测的方法。常 用的方法有三种。 1.2.1 放射免疫法(Radioimmunoassays RIA) 该法是被测药物(Ag ),标记药物(多为125I-Ag)与抗体(Ab)的竞争性结合反应,方法的特异性 取决于抗原抗体的亲和力及标记药 物的纯度,与生物检定法相比,有简明,易于控制的优点。 1.2.2 免疫放射定量法(Immunoradiometrec assays IRMA) 该法中 被测药物依然是Ag,它 先与固定相上的Ab形成Ab∶Ag复合物,再与标记抗体125I-Ab结合,形成Ab∶Ag ∶125I-Ab夹心 状。由于Ag需有两个Ab来识别,这就大大增加了方法的特异性,是一灵敏而低变异的方法, 只是对标记抗体的纯度要求很高。 1.2.3 酶联免疫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ELISA) ELISA的原理与IRMA相 似,只是第二个抗体不是用碘标,而是用可以与底物发生显色反应的酶如HRP来标记,与上 述两法相比,ELISA具有使用寿命长,重复性好,无辐射源的优点,并且已有不少实验证明 ,它与生物检定法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4]及相关性[5],提示它可部分地 反映药物的生物活性。 免疫学方法的缺点在于它测定的是蛋白多肽的免疫活性而不是生物活性;不能同时测定代谢 物,且具有抗原决定簇的代谢片段可能增加结果误差;不同来源的抗体与相同的蛋白多肽反 应可能有较大的差别;还可能受到内源物质的干扰。但免疫法毕竟是一种迅速,灵敏,适于 批处理的方法,已有数十种蛋白多肽被开发成能满足药物动力学研究的商品药盒。目前临床 药动学领域,免疫法已逐渐取代生物检定法。 1.3 同位素标记示踪法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是研究蛋白多肽在生物体内处置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所使用的同位 素有125I, 99mTc, 3H,14C, 35S 等,其中125I因比放射性高,半衰期适宜,标记制备简单 而最为常用。标记方法有两种,一是内标法,即把含有同位素的氨基酸加入生长细胞或合成 体系,该法对生物活性地影响可能较小,但由于制备复杂而限制了其广泛应用;二是外标法 ,常用化学方法如氯胺T或Iodogen法将125I连接于大分子上,因相对简单而被首 选。 同位素法具有简便直观,检测迅速的优点,尤其适用于蛋白多肽药物的组织分布研究,但其 缺点亦显而易见。首先,它不能进行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其次,同位素标记后是否会引起 药物的生物活性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行为发生变化,一直存在争议.前者可通过调整反应 条件和生物检定法加以改善和验证,基本上可使生物活性无明显变化;后者因药而异则复杂 的多,已有报道认为[6],放射性标记法可干扰表皮生长因子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从而导致 其体内清除的紊乱;最后,由于蛋白多肽进入体内会被降解代谢,或与其它蛋白质结合,总 的放射性不能代表药物动力学过程,因此如何鉴别样品的原药,降解物及结合物是该法中需 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1.3.1 SDS-PAGE法 根据药物Mr的大小选择不同浓度的凝胶电 泳,通过控制电流等条件使得原 药与其它产物分开,然后通过切割胶条放射计数或放射自显影的方法,来检测电泳放射性图 谱。该法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灵敏度,但电泳过程中,125I-小肽和游离 125I可能扩散至空白凝胶或电解液中,从而使结果可能偏高。 1.3.2 HPLC法 高效反相色谱(RHPLC),高效排阻液相色谱(SEHPLC )[7],高效离子交换液相色 谱(IEHPLC)分别根据保留时间与蛋白多肽的疏水-亲水性特征,Mr大小,极性的 关系 来分离样品中的物质。它们共同的优点是特异性高,分辨率好,可同时测定原药和降解物, 其中SEHPLC亦可得到结合物的信息,而RHPLC用于蛋白多肽的分离有独特的优越性。但因受 注入样品量的限制,灵敏度,重现性都受影响,且设备昂贵,成本较高。 1.3.3 HPLC-RAD法 高效液相偶联同位素在线检测系统。这种方法将HPLC的高度分析分离行为和同位素的高灵敏度检测结合在一起。使得药物的分析分离更加直观和方便。特别在蛋白质多肽类药物药动学方面体现了其独特的优点。 1.4 色谱法1.4.1 HPLC 在进行普通药物动力学研究中,HPLC是技术成熟,应用广 泛的分析手段。在蛋 白多肽药物的实验研究或产业化中,HPLC都是主要的分离纯化工具。但鉴于蛋白多肽药物结 构的特殊性,除了一些小分子多肽,如peptichemio[8],加压素的八肽拮抗剂(oc tapeptid e antagonist of vasopressin)[9]可分别直接或经选择性柱反应后,单独 用带荧光检测 器的HPLC进行药动学研究外,HPLC常需进一步改进或与其它更灵敏的检测技术联用方能满足 药动学的需要。除了上述提及的与同位素的联用,还有许多与免疫学方法的联用,如Philli ps[10]采用免疫亲和色谱技术分析人三种不同体液中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浓度; Partilla [11]等认为HPLC与RIA联用可以检测人体液中的神经肽。此外,令人瞩目的还有液 /质在线联用(LC-MS)。 LC-MS将高分离能力,适用范围广泛的色谱分离技术与高灵敏、专属及通用,在研究蛋 白多肽的结构中具有重要价值的质谱法联用起来,成为强有力的分离分析方法。多年来限制 LC-MS技术发展的决定因素是接口问题,由传送带接口(Moving-belt interface),热喷 雾 接口(Thermospray),到最近的电喷雾离子化接口(Electrosptay ionization ESI),联 用技术日趋成熟,尤其适用于生物样品中低浓度(pg/ml)药物及代谢物的测定[12] ,而蛋 白多肽类药物恰有在体内代谢快,浓度低的特点。国外已将用LC-MS于该类药物,药物代 谢 物[13,14]的动力学研究,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仪器本身价格昂 贵,技术上亦存在 一些问题,如它对样品的纯度要求很高如何将药物从生物体液,尤其是血浆中提取纯化以 减少干扰;如何选择合适的内标以减少系统误差;在将LC-MS用于检测体育禁用肽(HCG,HGH ,EPO,ACTH等)时发现,糖肽难用于质谱分析,因为在质谱条件下,同样的氨基酸序列可产生 多种不同质量的多糖链,而每条链及整个分子都有可以产生质谱信号,这就大大降低了质谱 信号的专属性。目前,尽管LC-MS在蛋白多肽药物的体内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中还存在一 定的难度,但其作为实用性强,前景好的领域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1.4.2 高效毛细管电泳(HPCE) HPCE是离子或荷电粒子以电场为驱动 力,在毛细管中按其 浓度和分配系数不同进行高效,快速分离的新技术,它以高分辨率,高灵敏度,分析时间短 ,样品量少及操作简单等诸多优点而成为蛋白多肽生物分子分离分析的重要手段。在临床 上 ,生物体液中低浓度蛋白多肽的分析面临的问题有:蛋白多肽与毛细管壁的相互作用所引起 的迁移时间的改变,这可以通过涂层CE加以改善;由于毛细管很细,管内容积很小,进样量 的不易控制给实验的重复性带来影响,而且很可能无法对低浓度的样品提供足够的灵敏度。 近年来,国外根据样品的性质采用不同的预处理,大体上可分为非特异性和高亲和性两种, 将样品加以浓缩,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5]。HPCE在检测上的迅速发展与HPLC已有并 驾齐驱之 势,况且鉴于HPCE在样品微量分析的优越性,已有人在药物动力学研究、体内分析中,将微 透析连续采样与之联用[16],这在整个药动学研究中都不失为一有希望的方向。 2 结 语 由以上可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研究提供了多样的分析手段,但鉴于 该类药物的特殊性,目前尚无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动力学研究的要求。根据人用药物注册国 际协调会议(ICH)对生物药物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在科学基础上的灵活性和具体情节个别 处理”的总则,人们通常将几种方法联合应用,互相补充,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结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