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多脉酸藤子 |
释义 | 基本介绍所属卷:Embelia Burm. f., nom. conserv. 所属科:Myrsinaceae nom. conserv. 中文名:多脉酸藤子 其它中文名:粗糠果、纽子果、日头果(屏边)、“马桂花”(傣族语)、断骨藤(广西)。 文献来源:Embelia oblongifolia Hemsl. (1889); Mez in Engl. (1902); Walker (1939), (1940). Ribesiodes oblongifolium O. Ktze. (1891); Embelia bodinieri Levl. (1911). 详细介绍植物特征攀援灌木或藤本,稀小乔木(高13米),长10米以上;小枝细弱,无毛或被微柔毛,具皮孔。叶坚纸质,长圆状卵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2—2.5厘米,稀长达16厘米,宽约5.3厘米,顶端急尖或渐尖或钝,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缘通常上半部具疏粗锯齿,极少近全缘,两面无毛,无腺点,侧脉15—20对,与中脉几成直角;柄长5—8毫米,上面具沟,两侧微微具翅。总状花序腋生,长1—3厘米,被锈色微柔毛;花梗长2—3毫米,通常与总轴成直角;小苞片长1毫米,钻形,具缘毛,外面被微柔毛,里面无毛,通常宿存;花5数,长2.5-3毫米;花萼基部连合,萼片广卵形或菱形,顶端钝或急尖,具缘毛,里外无毛或几无毛,具腺点;花瓣分离,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顶端圆形,微凹,全缘,无缘毛,外面无毛,里面密被乳头状突起,具腺点;雄蕊在雌花中极短,在雄花中长超过花瓣,与花瓣基部连合达2/5;花药卵形或长圆形,背部无腺点或极少具腺点;雌蕊在雄花中极退化或几无,在雌花中具卵形无毛子房;花柱通常不超出花瓣,柱头膨大或头状或盾形。果球形,直径7—9毫米,红色,多少具腺点,宿存花萼反卷。花期10月至翌年2月,果期11月至翌年3月。 分布及生境产滇东南及西双版纳等地,海拔700—1900米的山谷、溪边、河边的密林中;广东、广西、贵州均有。越南亦有分布。 用途及功能果有驱虫、祛风、止泻的功效,可驱蛔虫、绦虫。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