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墩柄村
释义

基本概况

墩柄村位于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深土镇东部,西靠金塘山(丘陵),北与赤湖镇的保安村交界,东与赤湖镇的月屿村隔溪相望,南与大肖村为邻。有公路北通赤湖、佛昙、南通六鳌,东通南境海口,西通深土镇政府所在地山边村,与省道漳东线相接。

政区沿革与姓氏源流

墩柄民国时期为属于金塘乡的墩柄保。新中国初期为属于第九区(深土区)的大肖乡。1958年9月起为属于深土公社的墩柄大队。今为深土镇墩柄村。墩柄村下辖墩柄、金塘、大后边、小后边、前雄5社(自然村)。现共有960户,3986人。

墩柄社,方言称丘陵为墩,村庄在丘陵下,形状如柄,故以墩柄为社名。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下令“迁界”,墩柄划在“界外”,村民内迁于赤土乡溪东村,历经20年,至康熙二十年“复界”,才迁回墩柄。有一个宗祠所祀祖先称“溪东祖”,因为是在溪东出生的。

大后边社,小后边社,以在墩柄大社后边得名,村民大都姓陈,由墩柄社分衍而来。金塘社,原来是一处荒埔,介于清代金泥(深土)、钱塘二保之间。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二保群众合作,在该处设立墟市,金泥、钱塘二保各取一字,命名为金塘墟,筑室四十多间,作为贸易场所,建庙一座,祀“开漳圣王”陈元光。附近渔农产品集中到该处交易,“金塘”逐成地名,远近皆知。墟市既成,以后便逐渐有人为便利经商而来建屋定居,成为村落。民国时期设立金塘乡(辖域大抵相当于今深土镇),乡公所曾设于金塘墟边。解放后撤销金塘乡,墟场也移设别处,而金塘社(自然村)人口越来越多,大部分姓陈,也有张姓和王姓。

前雄社,“前雄”是“前王”的转音,从前与“后雄”(在赤湖镇)、“雄厝”(今为漳浦盐场代管村)同为王姓聚居地。后来,前雄王氏传衍于横口(今属官浔镇),成为大族,而前雄社反而成为陈、谢二姓聚居地。墩柄村开基祖建邦,是钱塘(塘头)开基祖君商的长子,源流请参看塘头村的社情介绍。

经济状况

全村耕地2795亩,其中水田1884亩,农地811亩,并有大片山坡地。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花生、蔬菜、番薯。从前因土质属铝矿土红壤,缺少有机质,肥料缺乏,故产量甚低。近年来,使用复合肥,肥料比较充足,产量提高。山上造林种果也有成效,并开拓池塘,养鱼150亩。村民大都脱贫,有的已甚富裕,村里楼房林立,家用电器、程控电话已经普及。

民俗、文教

村民大部分信佛及民间俗神,尤其金塘墟“开漳圣王”庙宇,为深土镇各村各社群众所崇祀,香火甚盛。而基督教早在民国初年已传入墩柄,建成教堂,故墩柄也是漳浦基督教徒较多的乡村之一。

民国初年,墩柄已设“墩柄小学”一所,造就不少人才,后来发展成金塘中心小学。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墩柄已有多人在中学、大学毕业,成为社会上的知名人士。解放后,墩柄更是人才辈出。现墩柄小学设15个班级,学生480人,教师19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2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