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对外汉语 |
释义 | 1 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是以其他语言为母语的国家或民族的人为对象的汉语教学。也称为汉语作为外语教学或者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相应专业为高等院校培养具有较高外语文化修养且能以外语为工作语言的汉语和中国文化教师,为旅游和各类涉外部门培养导游和翻译人才。 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2006年开始招生的院校 2007年开始招生的院校 2008年开始招生的院校 2009年开始招生的院校 2010年开始招生的院校) 教师标准一综述(汉语基本知识 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教师标准二(外语知识与技能 外语基本知识 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外语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标准三(中国文化 中国历史文化 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 中国文学与艺术 中国民俗文化 中国国情) 教师标准四(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 中外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 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主要哲学思想 汉学的基本知识 基本的世界知识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语用学知识) 教师标准五(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 标准5.1 标准5.2 标准5.3 标准5.4 标准5.5 标准5.6 标准5.7) 教师标准六(汉语教学法 标准6.1 标准6.2 标准6.3 标准6.4 标准6.5 标准6.6 标准6.7 标准6.8 标准6.9 标准6.10) 教师标准八(教学材料 标准8.1 标准8.2 标准8.3 标准8.4 标准8.5 标准8.6) ◎ 什么是对外汉语◎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则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语言学和第二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中国文学、比较文学、英语语言文学、中西比较文化等方面的基本训练,熟练地掌握英语,具有从事语言或文化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能进行课堂与教学 3具有相应的社会调查研究能力、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4有较全面的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5了解对外交往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一定的外事活动能力 6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与发展动态。 ◎ 主干课程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主要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写作、英汉翻译、现代、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通论、西方文化与礼仪、国外汉学研究;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等、计算机辅助教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和教学实习等,一般安排8周左右。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相近专业:汉语言文学汉语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华文教育文秘 ◎ 开办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1南京师范大学 2郑州金日教育--IPA对外汉语考务中心 3中央民族大学 4中国传媒大学 5北京语言大学 6北京外国语大学 7南开大学 8天津外国语大学 9华东师范大学 10上海师范大学 11上海外国语大学 1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3西南师范大学 14重庆师范大学 15河北大学 16河北师范大学 17河北经贸大学 18湖南科技大学 19洛阳师范学院PS:河南师范大学 20中原工学院 21曲阜师范大学 22烟台大学 22山西大学 23安徽大学PS安徽师范大学 24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25安庆师范学院 26江西师范大学 27宜春学院 26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27井冈山学院 28南京大学 29苏州大学 30南京审计学院 31常州工学院 32浙江大学 33浙江师范大学 34绍兴文理学院 35华中科技大学 36湖北工业大学 37湘潭大学 38中山大学 39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40暨南大学 4 1广州大学 41五邑大学 42湛江师范学院 43广西师范大学 44广西民族大学 45云南大学 46云南师范大学 47贵州师范大学 48四川大学 49四川师范大学 50成都中医药大学 51乐山师范学院 52绵阳师范学院 53西北大学 54陕西师范大学 55西安外国语大学 56西北师范大学 57黑龙江大学 58延边大学 59通化师范学院 60辽东学院 61大连外国语学院 62内蒙古师范大学 63福建师范大学 64华侨大学 65集美大学 66厦门大学 67北京师范大学 68济南大学 69九江学院 70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 71扬州大学 72天津师范大学 7 3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7 4 武汉大学 7 5 湖北大学 7 6 天津科技大学 7 7徐州师范大学 7 8 浙江师范大学 7 9 广西大学 80黄淮学院 81盐城师范学院 82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恒星学院) 83新疆大学 84新疆财经大学 85安徽大学 86淮阴师范学院 87韩山师范学院 88河北工业大学 89大庆师范学院 90山西师范大学 91四川外语学院南方翻译学院 ◎ 2006年开始招生的院校综合各个方面的消息,2006年新开对外汉语专业的院校有: 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华北科技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师范大学 津沽学院、长春理工大学、齐齐哈尔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湖州师范学院、黄山学院、泉州师范学院、华东交通大学、南昌大学、德州学院、曲阜师范大学 杏坛学院、百色学院、湖北大学、济南大学 泉城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湖北工业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海学院 ◎ 2007年开始招生的院校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三江学院 、山东师范大学 学校名称加有“”者为经教育部批准和确认的独立学院。 国内该学科实力最强的学校为北京语言大学!!! ◎ 2008年开始招生的院校苏州科技学院 唐山学院 中国计量学院咸阳师范 长春大学 ◎ 2009年开始招生的院校琼州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武汉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文华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 ◎ 2010年开始招生的院校汕头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郑州校区 安徽中医学院 衡水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 ◎ 教师标准一综述教师应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基本知识,并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技能。 标准1.1 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标准1.2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1.3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1.4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标准1.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 汉语基本知识教师应掌握汉语基本知识。 1.汉语语音基本知识。 2.汉语词汇基本知识。 3.汉语语法基本知识。 4.汉字基本知识。 ◎ 汉语听力理解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听力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听懂在各种场合下的普通话或带有方音的普通话。 2.能对普通话话语进行识音辨调、语流切分。 3.能在较长的对话或讲话中获取所需信息及关键细节,并能跳听猜听、联想预测。 4.能整体理解所听内容。 5.能领会说话人的真实话语意图和情感,并能听辨出言外之义。 ◎ 汉语口头表达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口头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能用较为纯正的普通话以正常语速进行口头交际。 2.了解影响口头交际的主要因素,并在实际交流中注意这些因素所起的作用。 3.能准确、流利、清晰、简洁、符合逻辑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意图,阐述自己的观点,评说他人的看法。 4.能完成叙述、描述、解释、演讲和辩论等比较复杂的口头交际任务。 5.能对汉语拼音的难音有一定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辨音和正音能力。 ◎ 汉语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阅读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读懂不同文体的现代汉语书面语材料。 2.能快速阅读不同文体的书面语材料,获取文章的主旨和重要信息。 3.能理解和掌握汉语各种文体的结构方式和特点,并能运用于阅读理解。 4.能掌握并运用阅读理解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5.能基本理解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 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汉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能运用正式或非正式的表达方式进行汉语书面语表达。 2.能理解影响书面表达的主要因素,并能在实际书面表达过程中注意这些因素。 3.熟悉各种应用文体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并在进行书面语表达时规范使用。 4.能清楚、准确、合乎逻辑地进行书面语表达,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 教师标准二◎ 外语知识与技能教师应至少掌握一门外语,熟练掌握外语的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进行交流。 标准2.1教师应掌握一门外语的基本知识。 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标准2.3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书面语表达能力。 ◎ 外语基本知识标准2.1教师应掌握外语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 1.外语语音和语调的基本知识。 2.外语语法的基本知识。 3.外语词汇的基本知识。 4.外语语篇的基本知识。 ◎ 外语听力理解能力标准2.2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外语听力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听力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 2.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 3.外语听力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外语听力能力能达到通过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水平。 ◎ 外语口头表达能力标准2.3教师应具备外语口头表达能力。 基本能力: 1.外语口语能力应符合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熟练掌握课堂用语,能用外语辅助教学。 2.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国外日常生活和一般社会交往的需要,能用外语就日常话题进行交谈。 3.外语口语能力能满足开展日常工作的需要。 4.能就所熟悉的话题在正式场合用外语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5.能在外语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 外语阅读理解能力标准2.4 教师应具备外语阅读理解能力。 基本能力: 1.能读懂在工作、生活和社会交往中常见的应用文体材料。 2.能读懂报纸、杂志上的一般性文章,并掌握中心意思,理解重要信息和有关细节。 3.能大致读懂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及相关学术刊物上的文章。 4.能在国际互联网上浏览查询所需信息。 标准2.5 教师应具备外语书面表达能力。 ◎ 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基本能力: 1.外语书面表达能力应能满足日常教学的基本要求。 2.能用外语完成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需要的一般性写作任务,能书写便条、通知、书信等应用文。 3.能描写和叙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事件经过,进行有效的书面交流。 4.能完成说明和论证等类型的写作,结构合理,语句通顺。 模块二:文化与交际 ◎ 教师标准三◎ 中国文化教师能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和中国国情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将相关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中国的基本国情。 标准3.1 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3 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标准3.5 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 中国历史文化标准3.1教师应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及朝代沿革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重要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中国重要历史文物 中国主要文化遗产 基本能力: 能将中国历史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恰当地结合起来,并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材料有选择地讲授中国历史文化知识。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个人情况及语言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中国历史文化。 应具有比较丰富的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 能讲解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文化遗产。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所涉历史知识的深度、广度,以培养学习者进一步自主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能力。 ◎ 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标准3.2 教师应了解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儒学 中国佛教 道家和道教 先秦诸子哲学 宋明理学 中国宗教现状的基本情况 基本能力: 应具有相关的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基础知识,并能够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 能深入浅出地使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有关的中国主要哲学思想与宗教文化的基本常识。 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学习者的文化宗教背景及语言程度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能掌握中国主要哲学思想、宗教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的联系。 能了解并介绍中国宗教现状的基本情况。 ◎ 中国文学与艺术标准3.3教师应了解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书法、绘画艺术 中国影视、戏曲、曲艺艺术 中国音乐艺术 中国园林与建筑艺术 基本能力: 应具有较丰富的中国文学与艺术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介绍和讲授。 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文学与艺术的基本概念,并举例说明。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语言水平及个人爱好选择多种的、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 能将自己的才艺应用到教学中。 能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材料,并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 中国民俗文化标准3.4 教师应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传统节日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民间工艺 婚丧礼俗 习俗与禁忌 地域民俗 基本能力: 1.能掌握中国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并准确、客观地加以介绍。 2.能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授中国民俗文化的基本常识,并举例说明。 3.能根据具体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学习者的背景、语言水平选择民俗文化材料并以恰当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讲解。 能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所涉及的中国民俗文化的内容。 ◎ 中国国情标准3.5教师应了解中国国情的基本知识,并运用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中国的民族 中国的地理 中国的政治体制 中国的经济改革 中国的教育概况 中国的社会与环境 基本能力: 了解和关注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和发展情况,具备比较全面的中国国情知识,并能准确、客观地加以介绍。 能将中国国情知识与汉语言教学恰当地结合起来。 能根据教学环境、教学目的、学习者的背景、语言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介绍中国的基本国情。 能妥善处理涉及中国国情方面的敏感性话题。 ◎ 教师标准四◎ 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标准4:中外文化比较与跨文化交际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化的主要异同,理解汉学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以及文化、跨文化交际对语言教与学的影响,并能够将上述理论、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 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 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制、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 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世界主要哲学思想流派。 标准4.4 教师应具有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 标准4.5 教师应及时了解当今世界的重大时事,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教学。 标准4.6 教师应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 标准4.7 教师应了解语用学知识,并将有关知识应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 ◎ 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标准4.1 教师应了解中外文明的特点及历史。 基本概念范畴: 文化的多元性及其分类 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要进程和重大事件 世界文明的起源 世界历史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 世界重要文化遗产 国外重要节日 基本能力: 1.应了解世界文明的基本知识并能在教学中适当加以介绍。 2.应了解世界文明的发展过程并能联系中国文明的发展进行比较,适当运用于教学。 3.应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及文化的分类,能在教学中体现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4.应了解世界文化史上的重大历史时期、事件及有重要影响的人物,并能在讲授中国文化时加以比较。 5.应了解世界重要文化遗产、外国的主要节日,并能与中国的相关文化遗产和主要节日进行比较。 ◎ 中外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标准4.2 教师应了解中外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的主要异同。 基本概念范畴: 政治体制的类型 中外政治体制的异同 中外法律体系的特点、主要内涵 基本能力: 1.应了解各种政治体制的特征、世界主要国家的政治体制尤其是教师任教国的政治体制。 2.应了解各种不同的法律体系尤其是任教国的法律体系。 3.应了解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在政治体制与法律体系方面的异同,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 ◎ 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主要哲学思想标准4.3 教师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派别与主要哲学思想。 基本概念范畴: 世界主要宗教及其重要人物 世界主要宗教的教义、信仰与神话 世界主要宗教的礼仪、节日与圣地 世界著名宗教古迹与建筑 世界主要哲学派别及代表人物 东西方哲学的主要异同 基本能力: 1.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和主要哲学思想的基本知识,并能根据教学内容适当体现。 2.应了解世界主要宗教的礼仪、节日等,理解与尊重各种宗教习俗,并能适当运用于教学与交际。 3.应了解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异同,并能根据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加以体现。 4.能与持不同宗教观与哲学观的人士进行友好交流。 ◎ 汉学的基本知识标准4.4教师应具有汉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概况,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 基本概念范畴: 1.汉学与传教士 2.国外汉学研究概况 3.所在教学国家的汉学家及汉学研究 基本能力: 1.应了解汉学的概念内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发展过程。 2.应了解国外汉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并能适当应用于教学。 3.应了解所在国家的汉学家及主要的汉学著作,并能恰当地应用于教学与交流。 4.应了解传教士对汉学研究及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 基本的世界知识标准4.5 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世界知识,了解世界重大时事,并能合理应用于各种教学环境。 基本概念范畴: 世界重大时事 中外社会价值观比较 世界主要文化风俗 基本能力: 1.能了解世界重大时事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2.能了解任教国的政治、文化基本情况,尊重当地的社会规范及价值观。 ◎ 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标准4.6教师应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的主要概念,了解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 基本概念范畴: 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交际 跨文化交际 言语和非言语交际 交际失误与交际失败 文化间的相互影响 文化的形式与文化的多重性 文化休克 文化敏感与文化距离 基本技能: 能了解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具有跨文化交际意识。 能解释在课文和教学材料中出现的各种文化概念。 能在安排课堂任务和课堂活动时考虑学习者的文化背景。 能根据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和语言水平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能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下有效地开展语言教学。 能够帮助学习者克服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由文化的不同和交际失误而引起的各种困难。 能够在跨文化交际的场合下帮助学习者建立文化敏感意识。 ◎ 语用学知识标准4.7 教师应了解语用学知识,并将有关知识应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教学实践中。 基本概念范畴: 语用及语用能力 会话结构 合作原则、礼貌原则 格莱斯的会话准则 得体性原则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分类 基本能力: 1.能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2.能将教学与实际交际相联系,并能说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影响。 3.能通过对比的方法对实际交际中的会话原则进行分析,从而理解会话的真正含义。 4.能结合教学内容,加深学习者对言语行为的理解,并提高学生正确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 5.能根据任教国的文化准则来调整自己的言语行为。 模块三: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 ◎ 教师标准五◎ 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教师应了解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能运用其指导汉语教学实践。 标准5.1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其基本概念。 标准5.2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并能运用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标准5.3 教师能了解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 标准5.4 教师能理解显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标准5.5 教师能理解隐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标准5.6 教师能理解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因素。 标准5.7 教师能理解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 标准5.1标准5.1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主要研究领域及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熟悉其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范畴: 习得与学习 第一语言、第二语言 母语、外语、目的语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教育学 心理学 认知科学 基本能力: 1.能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对象、总体框架及主要组成部分。 2.能了解二语习得研究的跨学科本质及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3.能结合自己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标,运用二语习得的基本概念分析自己的教学对象。 4.能运用二语习得的理论检验自己的教学实践。 ◎ 标准5.2标准5.2 教师应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并能运用于分析学习者的学习行为。 基本概念范畴: 1. 对比分析 2. 偏误分析 3. 中介语假说 4. 输入与输出假说、互动假说 5.监控模式、文化适应模式、信息处理模式、竞争模式 6.普遍语法假说 基本能力: 1.能了解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和假说。 2.能了解二语学习者的语言发展模式,领悟其对教学实践的启示。 3. 能运用二语习得的基本理论,分析和解释汉语学习的一般过程。 4. 能运用偏误分析的理论具体分析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偏误。Rcc! ◎ 标准5.3标准5.3 教师能了解母语对第二语言学习产生的影响,以及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 基本概念范畴: 语言的正负迁移 跨语言影响 语言处理与句子处理 言语感知与言语表达 词汇认知 化石化与僵化 自动化学习 基本能力: 能了解母语学习与二语学习的异同。 能了解母语在二语学习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 能了解并解释影响语言正负迁移的各种因素,能分析和解释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的语言迁移现象。 能对比并发现汉语与其他语言之间的异同。 能举例分析和解释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化石化与僵化的现象。 ◎ 标准5.4标准5.4教师能理解显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基本概念范畴: 显性知识 显性学习 显性教学 自动化和有控制的语言处理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基本能力 能了解显性指导和显性知识在第二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优势与局限。 能了解目前有关显性教学研究的局限。 能了解研究显性二语学习的基本知识和手段,以及有关显性知识作用的各种观点。 能合理运用显性二语学习的研究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 标准5.5标准5.5 教师能理解隐性学习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基本概念范畴: 隐性知识 隐性学习 隐性教学 输入、摄入、输出 可懂输入 反馈 输入强化、意识提升、显著性、频率 伴随性词汇习得 互动、意义协商、可懂输出 有意识地注意 基本能力 能理解输入和互动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及其优势和局限。 能了解并说明学习者可以通过输入和互动而习得第二语言。 能了解隐性二语习得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手段。 能了解用以强化输入和评估输入的有关方法和策略。 能解释二语习得中伴随性词汇习得的有关概念。 能合理运用本领域内的研究成果来提高教学质量。 ◎ 标准5.6标准5.6 教师能理解影响第二语言学习的学习者因素。 基本概念范畴: 年龄和关键期假设 语言学能和智力 动机 态度 个性 焦虑 基本能力 能认识到学习者因素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能了解第二语言学习中有关学习者因素的主要研究成果。 能了解并解释如何参考学习者因素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能参考学习者因素鼓励和指导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扬长避短。 能根据学习者的特点因材施教。 ◎ 标准5.7标准5.7 教师能理解学习策略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基本概念范畴: 语言学习策略 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 社交策略与情感策略 学习风格 场依赖型与场独立型 需求分析 学习环境与条件 基本能力: 能了解有关学习策略的基本概念。 能了解影响学习策略使用的各种因素,认识学习策略使用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能运用相关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简单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学习者在学习策略使用上的差异。 能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就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提出改进的建议。 能对教学对象进行适当的汉语学习策略培训,并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调整教学方法。 ◎ 教师标准六◎ 汉语教学法教师能理解和掌握外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熟悉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教师能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方法及听、说、读、写的基本教学原则和教学技巧。 标准6.1 教师能理解并掌握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标准6.2 教师应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标准6.3 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音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4 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词汇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5 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法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6 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具备将汉字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7 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听力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8 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口语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9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阅读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标准6.10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写作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 标准6.1教师能理解并掌握有关外语教学的方法和技巧,并应用于教学实践。 基本概念范畴: 教学途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传统教学途径与方法 人本主义教学途径与方法 交际型教学途径与方法 创新型教学途径与方法 基本能力: 能理解上述各教学途径和方法的理论背景、教学目标和目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课堂互动的本质、对学生情感的影响、语言与文化的相互联系、第一语言的作用、教材的作用以及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能理解并掌握语言教学中的三大侧重点:注重语言形式,注重语言意义,语言形式与意义并重。 能辨别不同教学环境中的各种教学途径与方法。 能根据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途径与方法。 能说明自己在指定的环境里所使用的某种教学途径与方法的合理性。 ◎ 标准6.2教师应掌握汉语作为外语教学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并能应用于教学实践。 基本概念范畴: 口语教学与书面语教学 接收技能与表达技能 语言能力与语言运用 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 交际能力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基本原则: 最大限度地为学习者提供汉语学习的机会。 引导学习者进行有意义的商讨性、交流性学习。 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减少汉语习惯性错误。 激发学习者汉语学习的兴趣和潜意识。 培养学习者直接用汉语思维的能力。 培养学习者的汉语语言意识。 合理设置汉语典型情景。 培养学习者的综合汉语技能。 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汉语的能力。 培养学习者的汉语社会语用功能。 基本能力: 能够理解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 能够运用实例对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进行阐述。 能够将教学原则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 能够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汉语知识与听、说、读、写等技能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 5.能运用一般原则和基本概念对教学案例进行解释和分析。 ◎ 标准6.3在语音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音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音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注重针对学习者汉语语音学习中的问题进行语音教学。 注重针对不同母语学习者的语音学习难点进行汉语语音教学。 注重利用汉语发音原理的演示、描写与说明进行语音教学。 注重语音教学中的实用性、交际性与趣味性。 注重语音教学中有意义的、大量、多样的实际操练。 注重利用多种手段展开语音教学。 基本能力: 1.熟悉并掌握汉语语音的基本特点和知识,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语音系统的概念、术语等。 2.熟练掌握《汉语拼音方案》,并能运用汉语拼音进行汉语语音教学。 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语音教学方案。 4.具备较敏锐的听音、辨音能力,能及时发现学习者的问题;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语音时的发音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5.熟悉“音素教学”、“语流教学”等汉语语音教学基本思路;熟悉并能运用汉语语音教学的常用策略、方法和技巧。 6.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语语音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 标准6.4在词汇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词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 汉语词汇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注重利用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进行词汇教学。 注重教学中解词的浅显、具体、准确、易懂。 注重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词汇教学。 注重理解词汇的概念意义和特定语境下的含义。 注重利用对比、组合等多种手段以及游戏、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词汇教学。 注重教学中词汇的科学重现。 基本能力: 1.熟悉并掌握汉语词汇、词义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词汇、词义系统的概念、术语等。 2.了解汉语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的差别和特点,掌握汉语的字词关系,并能运用这些知识组织有效的汉语词汇教学。 3.熟悉相关大纲;能熟练使用主要语文工具书,准备和组织汉语词汇教学。 4.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词汇教学方案。 5.了解学习者汉语词汇偏误情况,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词汇的难点,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6.熟悉并能运用汉语词汇教学的常用教学策略和方法、技巧。 不同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技巧进行语法教学。 7.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语语法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 标准6.5在语法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语法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将汉语语法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注重结构、语义、功能相结合的汉语语法教学。 注重语法形式与意义相匹配的认知解释。 注重在交际活动中进行语法教学。 注重循序渐进、复式递升的语法教学。 注重针对学习者语法偏误进行语法教学。 注重语法教学的(师生)互动性、多样性和趣味性。 基本能力: 1.熟悉并掌握汉语语法的基本知识和特点,了解并准确运用描写汉语语法规则的概念、术语等。 2.了解和熟悉汉语教学语法的体系、内容,熟悉汉语语法项目的选择、等级划分与排列等。 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语语法教学方案。 4.熟悉并掌握汉语语法的主要特点,并能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教学。 5.了解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偏误的情况,熟悉主要语种学习者学习汉语语法的难点,并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6.能够恰当选用 ◎ 标准6.6在汉字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有关汉字的基本知识,具备将汉字 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根据汉字造字原理进行教学。 注重形、音、义相结合。 重视实用性、趣味性。 注重先认后写、常用字在先、反复重现等教学原则。 针对学习对象选择实用而有效的汉字教学方法。 基本能力: 1.熟悉并掌握汉字的基本特点和知识,了解并准确运用相关概念、术语等。 2.了解汉语常用字和非常用字的构成情况。 3.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制定不同的汉字教学方案。 4.了解主要语种学习者的汉字学习需求和困难,能有针对性地开展汉字教学。 5.了解汉字教学对汉语学习的重要性,了解汉字教学的基本步骤、规律和目标,并运用这些知识有效地指导汉字教学实践。 6.了解汉字和汉语拼音在汉语教学中的互为运用的关系,熟悉汉语的字词关系,以及汉字的认读和书写顺序。 7.熟悉并掌握汉字教学的常用策略和方法、技巧等。 8.具备根据不同学习者、不同教学环境对汉字教学方法加以综合、发展和创新的能力。 ◎ 标准6.7在听力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听力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 语听力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注重精听和泛听教学相结合。 注重以听为主,听说结合。 注重可懂输入与信息差相结合。 注重大量输入和不断练习。 设计听力任务应考虑学习者的个体差异。 基本能力: 了解听力课堂教学的各类活动。 了解听力技能与其它语言技能的关系,并能与其他技能的训练结合起来。 熟悉听前、听中、听后的各种听力任务类型。 能根据学习者存在的听力理解障碍及时调整训练方法。 能指导学习者掌握用以满足实际交际需要的听力技巧与策略。 能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和制作听力材料。 ◎ 标准6.8在口语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口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口语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目标, 进行有指导的说话练习。 注重精讲多练,提高学生开口率。 教学活动和交际任务的设计应接近学习者实际生活,反映真实的口语特征。 注重流利性与准确度相结合。 注重机械操练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基本能力: 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语言形式与语言功能相结合的口语任务及练习。 能根据学习者不同的学习目的、汉语水平及不同的教学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能设计适当的教学活动,最大限度地引导学习者在课堂上、小组讨论中使用汉语。 能组织不同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各种口语活动的积极性。 应了解口语教学与其它语言技能的关系,并与其它技能教学相结合。 能根据课堂需要设计相应的口语水平评估与测试。 ◎ 标准6.9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阅读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汉语阅读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精读与泛读教学相结合。 注重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习者运用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等不同阅读策略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使用元认知策略能力。 阅读任务的设计要贴近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可能接触的真实材料。 训练学习者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适当的阅读方法。 基本能力: 熟悉阅读教学中的核心问题。 了解精读与泛读的特点,并在教学中应用相应的方法。 了解真实语料在阅读中的重要性,并能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语料。 了解教授阅读的常用方法。 了解阅读教学的不同环节,为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设计相应的任务和活动。 能运用不同的阅读策略指导教学。 能理解默读的重要性并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指导。 ◎ 标准6.10在写作教学中,教师能了解汉语写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具备 汉语写作教学的能力和技巧。 基本原则: 注重写作知识的教学与写作实践相结合。 注重写作教学与其它技能教学相结合,强调写作与阅读教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注重对写作过程中各环节的具体指导。 注重采用教师评语、学生反馈和师生面谈等形式对学习者进行指导。 注重写作教学的实用性和应用性。 基本能力: 理解阅读和写作之间的联系,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熟悉不同文体形式和写作方法,并运用于教学实践。 了解写作中的跨文化交际问题。 能采用合适的方式对学生的作文作出评价和反馈。 能对学生的写作能力作出评定,能处理评分和分级过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 ◎ 教师标准七◎ 测试与评估了解各种测试与评估的作用和方法及其适用性和局限性,根据不同目的选择合适的评估手段或测试方法。设计试题和试卷,并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助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 标准7.1 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特点,并在教学中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与评估的方法。 标准7.2 设计合适的试题和试卷,并从测试结果中获得有助于教与学的反馈信息。 ◎ 标准7.1了解评估与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和特点,并在教学 中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测试与评估的方法。 基本概念: 测试 测试类型 信度、效度和公平性 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评估 评估类型 形成性评估与总结性评估 项目评估与学习者评估 基本能力: 了解测试与评估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程序及局限性。 能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测试与评估手段。 能对测试与评估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为改进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能了解汉语作为外语的主要测试与评估种类。 ◎ 标准 7.2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需要编写适当的试题和试卷;并能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估手段,并从中获得有助于改进教与学的反馈信息。 基本概念范畴 课堂测试 测试设计 试卷编制和试题编写 评估标准 评分标准 综合评分和分项评分 基本能力: 能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需要编写课堂测试与评估试题。 能按照程序,客观、公平地评定学习者的课堂测验成绩和评估学习者的进步情况。 能正确、合理地解释课堂测验成绩。 能分析、鉴别并改进试卷、试题和评估项目的质量。 能根据测试与评估的结果来改进教学质量。 能指导学生进行自测与自我评估。 ◎ 教师标准八◎ 教学材料汉语教学课程、大纲、教材与辅助材料 教师应理解并掌握汉语教学课程与大纲的内容、范围和目的;熟悉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并能根据教学实际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材及教辅材料。 标准8.1 教师应了解国内外主要汉语教学项目。 标准8.2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标准8.3 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教学大纲。 标准8.4 教师应熟悉汉语课堂教学。 表准8.5 教师应熟悉所用教材的结构和特色。 标准8.6 教师应熟悉教辅材料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 ◎ 标准8.1教师应了解国内外主要汉语教学项目。 基本概念范畴: 项目及项目设计 协调与组织 当地情况 文化态度 社会价值观 教师和学习者的动机 基本能力: 能够确定并协调各类汉语教学项目的目标。 能了解各种汉语教学项目的模式特点与差异。 能了解教学项目的总体要求和课程安排。 能够和同事及当地各组织的其它成员团结协作,共同改善教学环境和改进教学。 能通过多种方式为更多的学生争取学习汉语的机会。 应了解教学理念和潜在态度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 标准8.2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课程设置。 基本概念范畴: 课程设置 课程内容 课程标准 课程评估 核心课程 必修课与选修课 基本能力: 能掌握相关课程的特点。 理解所设置课程的内容和目标。 了解与各教学阶段的课程标准相应的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侧重点。 能充分利用学校、社区和项目提供的各种教学资源。 ◎ 标准8.3教师应熟悉有关汉语教学的大纲。 基本概念范畴: 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 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 教学原则 教学方案 教学组织形式 基本能力: 了解设计汉语教学大纲的基本程序。 能根据教学对象的实际确定教学内容。 在设计课程大纲时能考虑到学习者的认知、技能、情感和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能按照教学大纲所涉及的教学原则,根据学习者的特征和认知风格设计和安排教学计划。 能清楚、详细地阐述大纲所涉及的教学目标,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任务和活动。 ◎ 标准8.4教师应熟悉汉语课堂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教学目标 教学模式 教学环节 教学步骤 教学管理 教学评估 基本能力: 能将基本原则应用于课堂教学,并选择合适的课堂教学手段和教育技术。 能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起不同的作用。 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和个体差异。 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营造并保持积极的学习氛围,能设计有意义的任务和小组活动,开展有效的教学。 能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 能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习者发展其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能力。 能通过评估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 ◎ 标准8.5教师应熟悉所用教材的框架结构和特色。 基本概念范畴: 教材 教材类型 教材体例 教材内容 教材结构 教材的衔接性 教材评估 教学参考材料 基本能力: 了解汉语教材基本评价标准。 能熟悉相关汉语教材及其特点,并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境选择适当教材。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使用教材。 能制作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课件,最大限度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对教材的使用进行调整。 ◎ 标准8.6教师应熟悉教辅材料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并能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 基本概念范畴: 教学辅助材料 网络材料 音视频材料 报刊杂志、图片、卡片 实物、教具 多媒体教室 语言实验室 自助学习中心 基本能力: 应了解各种教辅材料对教学的作用。 能选择和利用相关的教学资源和教辅材料进行教学。 能妥善处理教材与辅助材料的关系,并能将二者有机结合,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能与其他教师合作,一起探讨对辅助材料的开发、取舍和整合,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 教师标准九◎ 现代教育技术及运用教师熟悉并掌握有关计算机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方法,了解常用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网络技术,并能应用于汉语教学实践。 标准9.1 教师应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相关电子设备,熟悉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能应用于实践。 标准9.2 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并能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 ◎ 标准9.1教师应熟悉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及相关电子设备,熟悉与汉语教学相关的常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设备,并能应用于实践。 基本概念范畴: 计算机基本组成部件 操作系统与基本操作命令 常用办公软件 相关电子设备 软件安装与卸载程序 计算机辅助教学 计算机病毒 课程管理系统 基本能力: 1. 了解包括外接部件在内的计算机基本部件,并能根据相关参数大致判定其性能。 能以正确的操作命令使用计算机并指导学习者进行操作。 了解常见操作错误,并能进行相应的修复操作。 能自行安装或卸载各种常见软件。 熟悉并能熟练运用常见的办公软件完成教学资料的编写、制作。 熟练掌握至少一种汉字输入法。 能使用幻灯片演示软件制作和演示主要教学内容。 能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对象、场景的不同,合理安排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引导学生在中文操作系统下进行自学和互动。 了解计算机病毒,掌握基本的病毒预防、查杀方法。 能熟练使用所在地的课程管理系统。 ◎ 标准9.2教师应了解并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并能合理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服务于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互联网 下载、上传 浏览器、搜索引擎 网页、网址 个人主页、博客、告示板 电子邮件、论坛、聊天室 视频会议、远程教学 黑客、网络安全、防火墙 基本能力: 能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上网,搜集和使用互联网上的教学资源。 能自行下载和上传各种文件和汉语教学资料。 能建立个人主页或博客,以加强与学习者的沟通和交流。 能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室、视频等方式及时向学生传达信息及收集反馈。 了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 ◎ 教师标准十◎ 教师综合素质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或社区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档案;能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应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策略性;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并在任何教学场合中,应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标准10.1 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 标准10.2 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标准10.3 教师积极主动参与专业或社区活动以丰富自己的教学档案。 标准10.4 教师应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亲和力、责任感、合作精神和策略性。 标准10.5 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进行教学,都应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标准。 ◎ 标准10.1教师具备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的意识,具备基本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能主动分析、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并据此改进教学。 基本概念范畴: 反思性教学 自我评估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 课堂研究 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研究型教师 基本能力: 能了解进行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的教育研究方法。 能了解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概念、研究课题、研究目的以及此类研究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能阅读并大致了解在学术杂志上发表的专业文章。 能区分专业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能区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能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研究课题。 能熟悉教育研究常用术语并和同行沟通。 能了解反思教学的概念、方法与技能,并应用于教学研究。 ◎ 标准10.2教师具备自我发展的意识,能制定长期和短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基本概念范畴: 专业发展 专业发展计划 专业发展机会 学术团体 专业书籍 专业杂志 专业资源 专业组织 专业标准与目标 基本能力: 能了解专业发展的重要性,能通过学术会议、学术论坛、职业培训、专题讲座、学术书刊及与同行进行交流等方式积极寻求专业发展的机会。 能了解自己教学中的优势与不同,建立切实可行的目标以改进教学。 能了解并参与业内相关组织并积极参加各种活动。 能参加专业会议、撰写论文并与同行交流。 能积极参与相关学术团体的项目和活动。 能熟悉汉语教学的常用概念与术语。 ◎ 标准10.3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相关社区活动,丰富自己的教学实践。 基本概念范畴: 社区 社区领袖 社区设施 社区与学校的关系 社区活动 志愿服务 基本能力: 能了解当地社区在汉语教学中所起的作用。 能了解当地社区与学校的关系,并能积极为社区服务。 能了解并尊重当地社区的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和宗教取向。 能了解当地的社区成员、社区问题、困难与冲突,能与社区友好相处。 ◎ 标准10.4教师应在各种场合的交际中显示出亲和力、责任感与合作精神。 基本概念范畴: 校园文化 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重大活动 教师工会 人际关系 家长及家长协会 单亲家庭 教师、家长见面会 家长志愿者 学校行政管理人员 基本能力: 能了解学校(项目)的目标、组织形式、校纪校规,重大活动并能尽快地适应新环境。 能够和同事团结合作,在出现问题时及时沟通。 能了解家长与社会对学生的期望,并能就学生的进步和学习上出现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 能按照当地的习惯,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沟通。 能了解家长协会,并鼓励家长志愿者在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 能在学校组织下定期召开家长见面会。 能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以督促学生的课外学习。 ◎ 标准10.5教师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应对教学过程中突发事件,无论是在什么场合下进行教学,都应具有高度的职业道德标准。 基本概念范畴: 挑战与对策 毅力与意志 教学理念、动机和态度 心理压力 心理压抑 心理承受力 心理冲突 心理抗拒 心理失衡 情绪稳定性 心理咨询 职业道德 基本能力: 能意识到并注意不断提高自己应对心理压力的能力。 能应对在教学、社会和家庭各种环境下出现的挑战和困难,以避免对教学工作的干扰。 能作好随时应对各种压力与冲突的心理准备。 能从不成功的教学经历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 能按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和方法。 能了解学习者在学习不同阶段的各种心理问题,积极寻找有效的策略加以解决。 应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困难,并对其学习加以正确引导。 能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出现困难时与同龄人和师长进行交流。 能了解自己的性格,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状态投入教学。 能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修养。 对汉语教学充满热情,并具有足够的责任感。 对外汉语考试机构 国家汉办组织的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考试已经于2005年停止考试,中国语委为推动中国汉语的发展以及适应全球汉语热潮,设立了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专门作为推动对外汉语教师人才的培养和输出,目前该中心已经在全国北京、上海、青岛、郑州、西安、成都、深圳、广州、福州、厦门、重庆、济南、新疆等城市授权成立了17个考试分部,并于每年的1月份、6月份、10月份的最后一个周六在全国统一组织考试。 ◎ 对外汉语证书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以前是由国家汉办组织考试,但国家汉办2005年已经停止考试。目前最权威的是 国际认证协会(IPA)颁发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 是根据国际上对汉语教师的极大需求的状况由华真汉语推出的资格认证,由国家人事部授权在全国推行,并实行全国统考。 IPA推出的“国际注册汉语教师资格证书”是被国际153个(WTO)成员国家认可的,具有权威性。证书获得了国家人事部权威认可并授权在全国推行,实行全国统一考试,考试时间为:每年的1月、6月、10月 ◎ 对外汉语专业◎ 简介对外汉语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民族语言,以下有关用语作相应调整)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交往有较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 专业优势对外汉语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目前开设有此专业的高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天津外国语大学、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晓庄学院、河南师范大学、中原工学院、西北大学、黑龙江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学院、广西大学等。北京语言大学是我国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著名的高校,是专门承担对外汉语教学的大学,在我国最早设立对外汉语本科专业,学校的老师大都在国外从事过汉语教学工作。 2 2005年高顺全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图书◎ 基本信息书名:对外汉语 ISBN:730108428 作者:高顺全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定价:14 页数:268 出版日期:2005-3-1 开本:32开 包装:平装 ◎ 内容提要对外汉语学界一直比较重视特殊语法格式的教学。但是一方面,语言学界关于汉语特殊法语格式的研究成果还没有很好地被对外汉语教学界合理吸收和有效利用;另一方面,还有一些特殊语法格式的意义和用法还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究。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 汉语中书面语和口语两者的关系由于运用的汉字是形音义结合的语素文字,与其他语言中这两者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而各自的相对独立性颇高,在运用时往往言文不一,规则上具有相当的不一致性,这是汉语的又一特点。汉语这一语言事实要求我们在语言教学中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往的对外汉语教学和研究偏重口语,对书面语规律及其教学策略的认识颇为不足,本书作者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并就如何根据书面语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特别是口语课和新闻听力课的专利法是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看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