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对式律
释义

格律诗中,全诗不相粘,每联的平仄句式基本一致,称为“对式律”。对式律的一个诗例是第二、三、四联全部使用“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全属拗句,不讲“相粘”。

中文名:对式律

所属领域:诗词格律

形成时期:齐梁时期

含义:全诗失粘而上下两句的平仄相对

含义

格律诗中,把全诗失粘而每联上下两句的平仄句式基本一致的体式,称为“对式律”:有对式五绝、对式五律、对式长律等等。

注:律诗的格律结构是以粘对规则为特征的。所谓粘对规则是讲律句和律联的结合关系的,即:一联之内上下两个律句要以异声相对的关系连接起来,如“白日依山尽”,就要以“黄河入海流”与之连接成律联,以使平仄与上一句相异相对;至于两联之间,则要以同声相粘的关系接合起来,接“黄河入海流”一句就需要“欲穷千里目”这个平仄格式的律句,然后再以“更上一层楼”于之相对,构成第二个律联。这样,联内相对,联间相粘,对与粘交叉连接下去可以构成三韵的小律诗、四韵的律诗、五韵以上的长篇律诗。

诗句实例

如出自《全唐诗》(卷201_5)的一首诗,岑参的《使君席夜送严河南赴长水得“时”字》:

娇歌急管杂青丝,银烛金杯映翠眉。

使君地主能相送,河尹天时坐莫辞。

春城月出人皆醉,野戍花深马去迟。

寄声报尔山翁道,今日河南胜旧时。

这首诗的第二、三、四联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一联因首句入韵故有所不同),不讲究“相粘”,全属拗句,这称为“对式律”。

下列诗例是“一二联对式结合+三四联对式结合(对式律结合法)”。

诗例:王融 临高台 (前四句平韵式+后四句平韵式)

游人欲骋望,积步上高台。

井莲当夏吐,窗桂逐秋开。

花飞低不入,鸟散远时来。

还看云阵影,含月共徘徊。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12: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