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对号入座营销
释义

对号入座营销

颠覆性的营销观念,以往的营销的焦点在产品上,即便倡导“关注消费者”,但其重点仍然在“消费者如何看我们的产品”上,此种论调事实上仍是打着“注意消费者”旗号,事实上却在“关注产品”。

“对号入座”营销,不同于“一对一”营销,后者注重的是DIY客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个性需求的营销方式。

而“对号入座”营销,重点是让消费者自发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而找到的这个产品正是商家预谋已久的。

“对号入座”顾名思义,就是商品与消费者匹配,这种匹配并非是象“一对一”营销一样,着意于满足不同人的特殊需求,因为这种需求的满足需要更高的成本和推行的难度,而“对号入座”营销,并不以高昂的代价刻意迎合消费者的个性需求,而是通过让消费者对产品的辨别,和对自己自身状态的识别,产生恰当的对接,由此产生了“对号入座”。

具体说来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产品的识别

此方面已经有无数的营销教材以及营销实践告诉我们,包括产品

属性、

种类、

品类、

卖点、

特色等等,这里也无需赘述。

第二部分:自身的识别

消费者很难自行对自身识别,这种自我识别包括了,自身的身份、状态、心情、感受等等,并且消费者对自身的识别必须是消费者自觉的,而非商家强加给消费者的,商家之能帮助或提示消费者对自身状态进行识别。例如:药店的免费体检就是商家帮助消费者对自身状态有所识别。消费者对自身的识别受自身心情、性格、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对自身的看法也不一样。

当消费者在商家的协助提示下,对自身状态有清晰的认知后,消费者往往会自己关联相应的品牌。

可以说,当今营销缺的不是如何对产品的认知,因为再复杂的产品都能用一词定义,最难的是消费者对自身状态的识别,消费者往往看不清自己的状态,商家紧要的不是如何宣扬自己的产品,而是帮助消费者识别自己,而产品,只需对消费者识别到自己状态时产生关联即可。例如:怕上火,喝王老吉!,上火的状态,消费者比较难以判别自己,而“怕”上火,是种心理状态,没有人不怕上火,所以消费者很容易就能判别自己的“怕上火”状态。由此消费者也就选择了王老吉。

对号入座营销是无形广告针对快消品营销的工具之一:

1快消品卖的是“瞬间”:

快消品的决策购买通常在一刹那,不谙熟消费者的“瞬间决策”购买机制,你就无法把握快销品的命脉。传统营销公司习惯了长跑的套路很难赢得短跑!

2快消品卖的是“概念”:

快销品不可能象房产、汽车具较高的“产品价值”,而更多地体现在“心智价值”,没有强锐“概念”的快销品将一文不名。不懂现代心理学的传统营销公司怎可能有好“概念”?

3快消品卖的是“频次”:

不是“卖给更多人”的“概率”问题,而是“让人买得更多”的“频次”问题,哪个角度能获得更高的“频次”才是赢家的法宝,传统营销公司根本没有提升“频次”的模式。

无形针对传统营销公司对快消品操作的这些时弊,发展出自己独有的快消品认知体系和操作模型,对号入座是其中的营销工具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