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段思英 |
释义 | 1 原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 简介(1917—2007-12-25)段思英同志1917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延川县。一九三五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0月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十五军团七十五师二二四团民运干事、二营六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大黑山、双池镇、山城堡、定边、甜水铺、盐池等战役战斗。 ◎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九团二营组织干事,冀鲁豫支队二大队三营教导员,冀鲁豫军区第四团政治处组织股长,第一团政治委员,第七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第三支队政治委员,参加了粉碎日军对我太行山根据地九路“围剿”各次战斗和东进冀南攻克威县战斗以及平型关战役,为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做出了贡献。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副主任,独立第二旅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三十师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对国民党军反摩擦、陇海破袭战、大小洋湖以及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和淮海战役,参加各类战役战斗几十次,多次负伤,始终带领部队冲锋在前,屡建战功,为新中国的解放建立了功勋。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贵州军区铜仁军分区政治委员兼中共地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师政治委员,贵州军区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军政治委员,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兰州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参加了西南剿匪等战役战斗,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07年12月25日在西安逝世,享年91岁。 ◎ 获得荣誉段思英是党的九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8月荣获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 大理第二代皇帝◎ 简介段思英,大理第二代皇帝,944——945年在位,年号文经(945),所以史称文经帝。 大理段氏,以重名制为主,连名制为辅,从段氏世系可以看出,它的命名是世代以一个字相重,如“思”、“素”、“正”、“智”等,同时辅以连名,如“思廉—廉义”、“智祥—祥兴—兴智”等。945年,段思平的儿子段思英即位,可惜好梦不长,在位仅一年,就因权位之争被废为僧。 ◎ 生平段思平死在944年,其时中原仍在五代时期,离宋朝那著名的“烛影斧声”事件还有数十年的时间,然而,大理国却先已预演了一出类似的戏码。 据说段思英是个极其荒淫昏庸之人,“淫戏无度”,结果在位一年,就被段思平之弟段思良伙同相国董迦罗废除,段思良自立为帝。“子不肖,叔来教”,《滇史》称:“思平一子思英不肖,心欲废之,左右诸臣谏阻。及将死,谓弟思良曰:吾子非承大业,尔宜善继吾绪。思良泣受命。”好像有点类似后来赵宋所谓的“金匮之盟”中“国当立长君”的味道。 其实,段思英被废为僧,属于大理国统治集团内部各种势力争斗中,一次典型的夺宫之变。 据《滇史》记载,“思英性暴戾,居丧淫戏无度,多变易文德年制度”。这就是说,段思英被废,是因为三个原因: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变易旧制。据云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段玉明所著的《大理国史》所述,段思英的性情是否暴戾,除《滇史》外,其它各史均无记载;至于淫戏无度是否到了必欲废之的地步,也有待研究。因此,性情暴戾、淫戏无度,应该都不是段思英被废的主要原因,倒是“变易旧制”这第三个原因颇耐人寻味。段思英将其母杨桂仙封为“榆城宣惠圣国母”,不是一个单纯的尊母行为,而是一个推崇杨氏势力的信号,这显然与段思平立国时,以董姓为重要依靠的方针有悖,所谓变易旧制,应该就是指这一变化。 董氏为滇中旧族,是段思平改朝换代时的主要依靠力量,董氏的代表人物董迦罗乃段思平的军师,与段思英之叔段思良关系不一般。大理国建立后,董迦罗顺理成章地成了大权在握的相国。段思平死后,段思英企图抬高杨氏势力的地位,很可能是因为受到了董氏势力的威逼,而段思英的所作所为,势必引起以董氏势力为首的各政治势力的不满,在这个过程中,董迦罗自然与和他相交甚深的段思良结成了利益联盟。 946年,在位仅有一年光景的段思英被其叔段思良与相国董迦罗废而为僧,自认开国有功的段思良即位。从此以后,大理国的王位继承上思平、思良两支系更替的争夺,埋下激烈的权力争斗的伏线。 段思英被废为僧后,在大理崇圣寺修行。段思英是被废为僧的首位国王,在位期间用过一个年号,文经(945),故史称大理文经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