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短命建筑 |
释义 | 现象“短命建筑”在各地频现,原因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地产开发等方面,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除设计和施工质量原因外,“短命”建筑更常见的是源自短视规划、问责不力。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人表示,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让我国成为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而建筑的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反观发达国家,英国的建筑平均寿命达到132年,美国的建筑平均寿命也达到了74年。 我国新建建筑每年消耗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一座建筑动辄需要花费数千万乃至上亿元,消耗大量资源。“短命”建筑还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威胁。近年来屡次出现的因建筑质量问题酿成的惨剧,也在不断敲响警钟。建筑“短命”现象引人深思。 原因质量差维护少导致“短命”。据了解,按照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为什么实际生活中,建筑的生命如此短暂? 建筑的寿命主要取决于房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与此息息相关的是施工用料的质量和工程设计质量。近年来被大规模拆迁的“短命建筑”,多数建于改革开放前期,房屋工程的设计质量和施工质量差,客观上是造成这些建筑“短命”的一个重要原因。 质量对建筑寿命的影响能有多大?以日本为例,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百年住宅”的建设构想,建设房屋时使用的都是标号40以上的混凝土,而中国大部分短命建筑使用的都是标号20的混凝土,仅此一项差距就使房屋至少短寿十几年。 同时,缺乏高质量的维护,也是建筑“短命”的原因之一。目前我国的住宅建筑是按使用寿命50年的标准验收的,但在建筑设计规划的阶段却很少有针对房屋维护的相关规划和保障的配套措施,大部分建筑住宅仅能使用30年,都是非天然性的破坏所致,如年久失修、维护措施不到位等。 然而,人们也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建筑质量没有任何问题,却也难逃“短命”厄运。许多建筑并不是因为质量问题而拆除,问题出在不理性、不科学的规划上。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必须以科学的规划来引领。而在制定了合理规划之后,政府在实施和操作过程中的种种非理性行为,往往导致建筑“短命”。 在许多城市,“一届政府一套城市规划”的现象十分普遍。地方官员受错误“政绩观”影响,往往拍脑袋、想当然地大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今天建,明天拆,重复建设。规划者和设计者如果眼光放远一点,作出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就不至于导致如此多的‘短命’建筑”。 建筑的“短命”现象多年来一直受到人们关注,却鲜有解决良方。怎样才能延长建筑的寿命?真正城市的内涵是慢慢发展成熟起来的,城市建设必须要有远见,要按照理性、科学的方式进行城市规划,综合协调处理好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等各种关系。许多专家认为,应该从提高建筑品质的角度延长建筑寿命。如尽量减少人工施工,应用工业化、产业化的生产模式。据了解,目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正在对制定中国的“百年建筑标准”进行相关研究,以期为未来中国建筑业发展提供可以借鉴的标准和经验。相关部门应该出台并细化相关政策法规,严厉禁止没有质量问题的建筑提前被拆毁,以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同时,也应该对那些因质量问题“短命”的建筑的相关责任人“秋后”算账,依法追究责任,使质量至上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作为当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在经济建设如火如荼的背后,城镇化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失衡的矛盾亦逐步凸显。无论是从技术上提高住宅品质,还是从政策上完善房屋维护的相关保障机制,都必须摒弃过去错误的发展思路。要按照科学、合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引领城市发展的脚步,让城市有喘息的机会。 举例从相关媒体列举出的“英年早逝”建筑的名单中,很多都是轰动一时的地标性建筑,包括位于北京建国门黄金地段、建成仅20年的凯莱大酒店,建成仅15年、曾一度是亚洲跨度最大拱体建筑的沈阳夏宫等。当然,类似于镇江“世纪巨蛋”之类从未投入使用即遭爆破拆除的闹剧更不应被人们遗忘。 沈阳的奥体酒吧街,耗资2亿人民币,投入使用3年..现在要拆除.. 评价拆了建,建了拆,这种“破坏式建设”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在加快建设过程中难以跳出的怪圈。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新建的建筑物面积达20亿平方米,是世界上新建建筑总量最大的国家,消耗了全球最多的钢材与水泥,与之相对应的是,我国每年也产生出4亿吨的建筑垃圾,同样居全球第一。 但是,如果单纯从创造GDP的角度来看,这种模式无疑是一条“快捷”的路径。由于GDP统计的一段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统计的是“流量”而非存量。拆旧建新,从拆除、新建再到销售各个环节都创造了增加值,特别是在城市房价快速上涨的背景下,其创造的增加值更为可观,从而让部分城市更加热衷于“破旧立新”。显然,“破坏式建设”根子上还是源于“GDP崇拜”。 “拆了建,建了拆”的更直接驱动力还来源于“土地财政”支配下的逐利冲动。很多曾经的地标性建筑使用不久即遭拆除更能充分证明这一点。这些建筑大都处于城市黄金地段,随着城市的发展,这些区域地价飙涨,将这些建筑拆了重建,可以让很多城市直接“享受”到土地增值带来的巨大收益。以沈阳夏宫为例,其1994年建成时,是亚洲最大跨度拱体建筑,但因为其处于沈阳的商业黄金地带,其周边的建筑相继被拆除,最终其因为“不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的要求”而被整体爆破。据称,在其原址上将建设“新地标”。如果追逐短期利益的冲动不减,所谓的“新地标”也极有可能重蹈夏宫“覆辙”。 过分追求即期GDP数字、追逐短期利益,使得“重建设、轻规划”成为城市发展的通病。之所以出现“一任领导一任规划”,可能有规划本身的短视、缺乏远见等原因,但更根本原因在于既有的规划挡了现任官员追求政绩的道路。在这种局面下,让路的只能是规划,于是“边建设边规划”、“建设先于规划”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潜规则”。由此带来两大恶果,一方面,由于缺乏长远规划,城市建设随意性大,“推倒重来”自然成为惯常现象。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引导,很多所谓地标建筑,都存在模仿、抄袭的痕迹,“山寨鸟巢”、“山寨中国馆”频现。这种随波逐流的浮躁之风,不仅令建筑价值大打折扣,而且也让很多建筑从开始建设那天起就注定要被拆除。 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加快,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是城市建设的热潮期。如果跳不出“破坏式建设”的怪圈,城市建设在耗费大量资源的同时却难以带来社会财富的真实增长。在英语中,用发展一词的进行时表示“发展中”,用过去时表示“发达”,这种区分直观地揭示出,发展应当是一种社会财富的不断积累过程。拆了建,建了拆,尽管会让GDP数字看上去很亮丽,但实质上是对社会财富的随意破坏与恶意消耗,带来的只能是“无效的GDP”和“消失的GDP”。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理当成为文化记忆和城市灵魂的依托,无论是使用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不断增值。正是基于此,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建设的热潮期都提出要建“百年住宅”。因此,在国内城市加快发展的今天,必须及时摒弃短视的政绩观和不当逐利冲动,跳出“破坏式建设”怪圈,才能走上推动城市健康、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正途。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