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渡口自然村 |
释义 | 村情概况渡口村隶属于龙蟠乡兴文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兴文村委会北边,距离村委会3公里,距离乡政府19公里。国土面积有1.21平方公里,海拔1900米,年平均气温13℃,年降水量958.9毫米,适宜种植玉米、小麦、辣椒等农作物。有耕地149亩,其中人均耕地1.19亩;有林地7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8户,有乡村人口130人,其中农业人口125人,劳动力56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52人。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自然资源全村有耕地总面积149亩(其中:田110亩,地39亩),人均耕地1.19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辣椒等作物;拥有林地700亩,其中经济林果20地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6亩,主要种植桃子、核桃、青梅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745亩;荒山荒地50亩,其他面积176亩。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6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无路灯。全村没有农户通自来水,没有农户饮用井水,有28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100%)。有28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8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和64.29%),没有农户通有线电视,;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2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8户(分别占总数的71.43%和 28.57%)。 该村到乡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0.4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6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2辆,拖拉机3辆,无摩托车。 全村无建有沼气池的农户;装有太阳能农户1户;无小水窖;无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75亩,有效灌溉率为50.3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08亩。 该村到2006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全村28户都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农村经济该村2006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9.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11.09万元,占总收入的56.58%;畜牧业收入5.15万元,占总收入的26.2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18头,肉牛5头);无渔业收入;林业收入0.46万元,占总收入的2.35%;第二、三产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11.73%;工资性收入0.6万元,占总收入的3.06%。农民人均纯收入91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0.6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5人(占劳动力的8.93%),在省内务工4人,到省外务工1人。 人口卫生该村现有农户28户,共乡村人口130人,其中男性62人,女性68人。其中农业人口125人,劳动力5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120人,其他民族10人。 到2006年底,全村无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120人,参合率96%;享受低保1人。 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2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9公里。该村无公厕,无垃圾集中堆放场地,无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无人畜混居的农户。 文化教育该村小学生就读到渡口小学,中学生就读到龙蟠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0.5公里,距离中学 23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24人,其中小学生21人,中学生3人。 该村无文化活动室、无图书室、无业余文娱宣传队。 渡口村地处金沙江边,主产玉米、小麦、辣椒,民族主要以汉族为主。渡口村因古渡口得名,居民为驻守渡口后裔,有九家八姓之称,现有28户从渡口有抬石路沿至上元村。 村务公开全村村务公开项目主要有财务、政务、事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到2006年底,该村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6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8亩,无土地流转面积。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其中,无一事一议筹资额,一事一议筹劳300个(劳均2.05个)。年末无集体总收入,有固定资产2万元,无集体收益,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黑板报方式公开。 发展重点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人居环境差,宅基拥挤;公益事业基础建设薄弱,人畜饮水水源不足,饮水管网严重老化,急需改造;农村电网没有进行农网改造,用电安全难以保证;乡村道路晴通雨阻;村内道路硬化程度较低,需要完善;村内排水沟渠、垃圾池、公厕、文化娱乐场所等急需建设,村容村貌差,须待整治,群众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发展畜牧业及二三产业。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目标,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群众思想文化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力推广农村实用科学技术,积极发展农村畜牧产业,努力提高牲畜养殖科学技术含量,提高养殖效益。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