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度岭见长城 |
释义 | 《度岭见长城》是清初著名回族诗人丁澎一篇七言律诗。丁澎少有隽才,与仲弟景鸿、季弟潆均以诗风言近诣远、语有尽而意无穷而名世,时人称为“三丁”。 作品名称:度岭见长城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七律 作者:丁澎 作品原文度岭见长城① 岭坂风回树郁盘②,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③,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④,浮云欲动楚臣冠⑤。 伊州一曲先挥泪⑥,况是亲经行路难。 注释译文①度岭:登越山岭,或指金山岭长城。 ②岭坂:山岭起伏崎岖。风回:山高如壁阻挡空气流通,气流到此折回。 ③“随阳”句:太阳渐渐下沉,光线渐渐昏暗,天上的大雁越飞越远,直到看不见,疑为已飞到天的尽头。 ④秦女石:山海关旁有石,名望夫石,传说是秦代孟姜女寻夫哭倒长城之处,今遗迹犹在,建有姜女庙,为旅游景点。 ⑤楚臣冠:《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 ⑥伊州:唐教坊的曲调名,白居易诗《伊州》:“老去将何散老愁,新教小玉唱伊州。” 作品鉴赏清代咏长城的诗,这首七律是比较优秀的。与一般山水风景诗的结构相同:前半写景,后半抒情。第一联写登岭见长城,山岭崎岖起伏,峰回路转,树木茂密盘结,长城在山雾中随山的起伏像一条带子蜿蜒伸展。望大雁南飞,太阳将落,光线渐弱,直至看不见,使人疑为大雁飞到了天的尽头。高高的山峰背阴处,在夏天也觉得像冬日一样苦寒。后四句写诗人登峰后的所想,他想到的是孟姜女、楚囚、《伊州》曲。末句说“况是亲经行路难”,是作者的悲叹,该句中的“路”,不仅是指诗人旅行的登山之路,而且是指他的人生之旅,他心中也隐藏着许多苦楚。 作者简介丁澎(1622—1686年),字飞涛,号药圆,浙江省仁和人,回族。他出身于一个世代诗书家庭,祖父丁鹤年是明朝(1368—1644年)著名的诗人。他从小就显示出杰出的文学才能,他的两个弟弟也是如此,当时人们称他们为“三丁”。1655年他考中了进士,开始在公门里担任官职。晚年他回到家乡,参加了浙江省地方志的编修工作。 早在他担任朝廷职务的期间,就经常与信仰伊斯兰教的各国使节交往。通过与他们的交流,深入了解了伊斯兰地区的风土人情,从而对伊斯兰教以及各派的渊源有了很多了解。在这种基础上,丁澎撰写了著名的《天方圣教序》和《真教寺碑记》。他在著作中认为,伊斯兰教是在儒、佛、道三种宗教之前的最纯粹的宗教,该教的教义也是最清楚而真实的;并且认为,伊斯兰教的教义其实与儒家思想是互相融合的。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