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玉波 |
释义 | 男,汉族,1955年9月出生,河北晋州人,1974年2月参加工作,197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研究员,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 个人履历1974.02——1975.09,河北省晋县田村公社专职团委副书记兼公社通讯员 1975.09——1978.12,北京工业学院(今北京理工大学)光学工程系光学仪器结构专业学生 1978.12——1983.01,北京工业学院飞行器工程系学生辅导员、团总支书记 1983.01——1984.01,北京工业学院团委副书记 1984.01——1985.06,北京工业学院团委书记 1985.06——1988.03,北京理工大学七系党总支书记 1988.03——1989.03,在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进修中心脱产学习 1989.03——1991.12,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组织部长 1991.12——1993.08,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1993.08——1996.07,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其间:1993.09—1994.07在中央党校一年制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1993.09—1996.01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班经济管理专业学习) 1996.07——2001.11,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2001.11——2002.01,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 2002.01——2010.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副部长级) 2010.12——2011.01,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 2011.01——,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中共北京市十届委员会委员。 2011年兼任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 人物评价杜玉波同志从1989年起进入高等学校领导班子,历任党委组织部长、党委常委、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党委常务副书记、党委书记等职,先后分管过组织、干部、德育、招生就业、人事、基金会、基本建设、党建等工作,经验丰富,业绩突出。他始终坚持用“社会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是一位有政治头脑、有学术视野、有世界眼光、有创新思维、有领导能力,群众公认的优秀领导干部。 社会兼职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共北京市委第十届委员会委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首都高校党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北京高校党建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副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产学研合作分会副会长等职。北航教育基金会理事长 荣誉奖励[1]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高级优秀管理人才 [2]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3]国防科工委党风廉政建设先进个人 [4]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创新成果奖 [5]国防科工委军工文化建设特别奖工作业绩 主要成就北航时期成就杜玉波同志有高屋建瓴的思路和清醒的职责意识,始终把发展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把主要精力投入在谋全局、出思路和把方向上,投入在加强学校管理的根本性工作上,投入在对学校长远发展起作用的大事上,调动各方积极性,凝心聚力,全力推进学校的改革和建设。 2002年,他服从组织安排由北京理工大学调任北航党委书记。他主抓了北航办学与战略发展理念的总结与凝练,于2003年初组织召开了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了学校的性质定位、发展目标和“分三步走,实现三个转变”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两条主线、十个方面”的完整办学理念和体系,一条主线是关于学校的发展思路,包括学校的性质与定位、服务面向、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等;另一条主线是关于学校的治学文化,包括北航精神、校训、校风、学风等,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陆续制定了学校发展战略规划、学科建设规划、校园基本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文化建设规划等五个发展规划。最近,进一步组织制定了北航“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得到教职工的普遍认同。这些规划和基础性工作,是北航长远建设与发展的坚实起点,是一种历史性的贡献。 思想工作成就杜玉波同志坚持一切有利于事业发展的事情,困难再大也要努力去做,表现出驾驭全局、辩证思维和破解难题的能力,在领导班子中起到核心作用。他参与领导制定和全面推动了北航面向二十一世纪发展的“211工程”和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985工程”,有力地提升了北航的学科建设、学术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加强了学校相关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大局之时,他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提出了安全稳定、对外宣传等工作方略,保证了校园稳定和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顺利进行;在防治非典的关键时刻,他靠前指挥,深入隔离区看望师生,夺取防控非典与学校发展的双胜利;在纪念校庆50周年之际,他带领学校彻底改观了校园环境和面貌,构建了与外界广泛的联系和良好的发展氛围;在拆除违章建筑、清理抢占住房、查处违规违法事件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难点工作的处理中,他倾心倾力、坚持原则,成为坚强的后盾。几年来,为了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教育教学条件瓶颈,他和领导班子积极谋略、果断拍板,购买了沙河校区用地,回购了大运村学生公寓,收回了学校东南区商业建设用地,学校占地面积翻了一番;以建成22.67万平方米的新主楼为标志,新建建筑面积55 万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翻了一番,从根本上缓解学校教学科研用房的紧张局面。 在工作中,他体现出了思想开放、善于谋划,用心做事、全身心投入,不怕困难、有韧性和科学决策的特点。 党务工作成绩杜玉波同志高度重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强调围绕发展抓党建,把党建的实绩作为检验工作好坏的主要标准,并深入细致地亲自主抓,使学校党建工作认识到位、工作求实、机制创新,迈上了新的台阶。 2002年,他提出并组织实施了党建向心力工程,按照“以人为本、机制创新、系统设计、任务量化、虚功实做、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工程实施方案,在全校积极推进,使各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明显增强。该成果获得北京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创新成果奖。近几年,校党委扎实推进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活动,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通过北航精神、航天精神的宣传和党员专家群体典型事例的推广,加强对师生的教育感染和思想政治工作,通过加强和创新党建工作,使北航形成了人心齐,抓机遇,求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繁忙的工作中,杜玉波同志仍然坚持学习和研究党的理论,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近几年在《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等报刊杂志发表学校发展、教育创新和党的建设等方面文章十余篇,并两次作为高校代表在全国党建工作会上做经验交流发言。他主持领导了关于科学发展与大学发展战略等多项国家和北京市重点研究项目,先后发表学术论著二十多篇(部),部分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国家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的制订中,成为国家教育决策的参考依据,为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对北航的贡献杜玉波同志视人才为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对教师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有着一种发自内心的欣赏与爱护。他求贤若渴,许多专家是感动于他的真诚而来到北航的,曾经在非典期间两次赶赴上海力邀资深院士加盟,也曾经在春节前三天火速飞往外地动员专家受聘。 近几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之下,学校实施人才强校计划,引进了大批国内外优秀的青年科技专家以及国家教学名师等高级专家,补充了4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推进了蓝天计划和多元化的用人机制与激励政策,产生良好效果。北航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明显改善,院士和“长江学者”人数增加了1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7人,现有6个国家级创新团队,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从过去的28%提高到61.8%。 对于领导班子建设,他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班子的团结,靠事业凝聚人心,靠发展赢得氛围。他与班子成员主动沟通,以“自律、投入、沟通”互勉,大事共同商量、民主决策。师生普遍认为,这一届领导班子实现了党政班子的团结协作,开创了北航十多年来发展的崭新局面。 杜玉波同志在干部队伍建设上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思路,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与时俱进的选人标准,通过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形成了择优上岗,相互交流,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新机制。北航在国防科工委高校中率先实行了副校长竞争上岗,并在校机关及直附属单位进行了两轮干部竞聘工作,合理设置机构改革与调整的整体方案,在人员编制和干部职数不增加的情况下,充实了主要业务部门和薄弱岗位,2005年使三分之一的干部实现了轮岗交流。在院系干部的配备上,外聘了戚发轫、李伯虎院士等著名专家担任院长,选拔了一批可以与院长角色互换的专家担任总支书记,既加强了党建工作,又促进了学科发展。 杜玉波同志待人既严格要求又亲切关怀。结合住房制度改革、岗位聘任、工资调整、基建拆迁等现实难点问题,他要求做好深入细致的教职工思想工作。他经常去艰苦的外场试飞基地鼓劲和慰问,曾经在上飞机之前挤出一小时去医院看望生病的专家,也经常关心年轻人的后顾之忧。他还担任了离退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以深厚的情感解决和处理老同志所反映的意见,强调对老同志要“厚爱一分、高看一眼”,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北航人说,书记的一个“情”字打动了北航人心,使北航人的活力更加蓬勃,北航的工作更加蒸蒸日上。 科技工作贡献六年来,杜玉波同志带领党委一班人,抢抓发展机遇,明确发展方向,凝聚发展合力,以内涵发展为主,广大教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影响力持续提升。“十五”以来,国家重点学科增长了4.6倍,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增长了9倍,以优异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增长了3倍,今年又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一项国家发明一等奖;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39项、国家高技术“863计划”项目241项,承担千万元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48项;历时7年,圆满完成了国家高新工程重大专项某型号研制任务,突破了20余项关键技术,具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同类型号装备的先进水平;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前不久,学校荣获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称号。 在学校每年年底召开的述职测评会上,200多名干部、教师代表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对校领导进行综合测评,杜玉波同志的优秀得票数一直居于首位。从杜玉波同志身上始终折射出一名优秀高校党委书记的风采,始终体现着一名优秀大学领导人对祖国教育科技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奉献。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