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予州 |
释义 | 杜予州,1962年9月出生,现任扬州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所长,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兼任扬州市政协委员,国际襀翅学学会(ISP)、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中国生态学会以及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员,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和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理事,《植物保护》、《昆虫知识》及《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编委。 杜予州教授1983年7月毕业于贵州大学(原贵州农学院)植保专业,同年留校任教;1992年考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原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我国著名昆虫学家周尧教授指导下,从事昆虫分类及生物系统学的学习和研究工作,1995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9月进入浙江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昆虫分子系统学及植物检疫的研究工;2000年1月被引进到扬州大学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此外,1998年和2001年两次应邀到德国马克普郎研究所和斯洛文尼亚自然博物馆进行合作研究。 杜予州教授先后主讲授过《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害虫生物防治》、《害虫综合防治》、《植物检疫学》、《昆虫分类学》和《观赏植物昆虫学》等本科生课程;主讲《昆虫分类学原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进展》、《植物检验检疫技术》、《生物地理学》、《昆虫系统学研究进展》、《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利用》和《植物检疫研究进展》等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课程。在教学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创新,并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其中参加的《昆虫学课程建设》获扬州大学教学一等奖,《昆虫学》2004年被评为省级优秀课程群。此外,到扬州大学工作以来,还积极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工作,负责完成了扬州大学昆虫标本室的改建和昆虫分子系统学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利用暑期,采集和制作了大量的昆虫实验标本,为提高学生的教学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在做好本科教学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目前指导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19名(已毕业硕士生8名)。 在襀翅目的系统学研究方面,经过10余年的努力工作,对中国襀翅目昆虫进行了较全面的订正性研究,共记述中国襀翅目10科、51属、416种,其中包括2新属、76新种、1中国新记录属、1中国新记录种,核订新异名2种、23新组合;在系统发育研究方面,应用支序分析法,对襀亚科18个属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研究,并首次提出将襀族Perlini划分为4个属群的分类系统;此外,还从生物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和探讨了襀翅目的地理分布及起源,首次提出我国是襀亚科的起源中心地,其中我国华中区是襀科种类的分化中心,并以此为中心向其它区扩散;同时还对中国襀翅目10个科的地理分布类型进行了划分。这些研究成果,经有关专家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行水平。目前正在开展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的襀翅目高级阶元系统发育研究的工作,特别是在有关类群的rDNA和mtDNA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在该研究领域,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际合作项目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 在入侵性及检疫性有害生物研究方面,对一些重要入侵性害虫或检疫性害虫的分子鉴定、检疫技术、风险分析以及控制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如应用ITS序列分析和mtDNA序列分析对斑潜蝇属几个近缘种的分子鉴定及其亲缘关系的研究;对美洲斑潜蝇的种下分化的分子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美洲斑潜蝇具有明显的地理种群和寄主种群分化;应用生态气候模型CLIMEX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 8.1对重要入侵性和检疫性害虫蔗扁蛾、西花蓟马、红火蚁及稻水象等在中国及江苏省内可能的适生区和风险性程度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初步组建了针对江苏省的外来有害生物风险评估模型;同时,还对一些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如B型烟粉虱、美洲斑潜蝇、蔗扁蛾、薄荷白卡绵蚜、苹果绵蚜等的监测及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套监测和控制技术体系,并用于生产实际;此外,还与美国康乃尔大学合作开展菱角入侵生态学及生物防治的研究,与美国林务局合作开展臭椿入侵机理及生物防治的研究工作,已取得重要研究结果。在该研究领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际合作目2项,教育部科技重点项目1项,农业部科技项目1项,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2项,农业三项工程项目1项,其它项目8项;参加国家973项目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 杜予州教授长期致力于昆虫系统学、外来有害生物及害虫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已获省科技进步奖二、三等将4次;省青年科技奖1次;优秀论文一等奖1次,二、三等奖3次。目前已发在国内外杂志上表论文130余篇;编(著)书5部;译文2篇,译著1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