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卫国 |
释义 | 运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杜卫国,男,1967年11月生,万荣县人,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运城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主任 历任运城地区人大工作联络组科员,人大工委科员、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运城市人大办公厅主任科员。 杭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教授基本情况杜卫国,男, 1970 年 3 月生,博士,教授,杭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理事,中国生态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杭州市 131 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从事动物生态学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脊椎动物生理生态学、行为及进化生态学。目前研究兴趣为 (1) 气候变化对爬行动物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2) 龟鳖动物繁殖生物学及性别决定; (3) 蜥蜴生活史特征和行为的进化和生态适应意义。 学历1987 年 9 月— 1991 年 7 月 : 生物学学士,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 1991 年 9 月— 1994 年 7 月 : 生态学硕士,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 2000 年 3 月— 2003 年 3 月 : 生态学博士,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工作经历1994 年 7 月— 1997 年 11 月 : 浙江师范大学生物系,助教; 1997 年 11 月— 2001 年 11 月 : 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讲师; 2001 年 11 月— 2003 年 8 月 :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3 年 8 月— 2004 年 8 月 :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者; 2004 年 9 月— 2005 年 11 月 :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5 年 12 月— : 杭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所在硕士学位点1. 生态学 2. 动物学 五、主要研究方向 进化生态学、动物生态学 承担研究生主要课程“进化生物学” 、“进化生态学” 主持或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课题) 1. 舟山眼镜蛇热需求及其产卵和越冬巢址热环境的遥测研究 (30070121) 2001-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排名第二 2. 北草蜥热生物学、繁殖生态学特征的种内变异和进化 杭州市人才基金 2002 负责人 3. 动物学网络教学研究 杭州师范学院教学改革基金, 2001-2003 ,负责人 4. 卵泡刺激素对黄缘闭壳龟繁殖输出和子代特征的作用 (302060) 2003-200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5. 异质热环境对乌龟繁殖成功率的影响 2002-2003 浙江省教育厅 排名第二 6. 尖吻蝮繁殖、生长和越冬最适体温的无线电遥测研究 2004-2005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排名第二 7. 乌龟的性别决定及人工调控 2004-2006 衢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排名第二 8. 乌龟性别决定的生态学过程及适应意义 2004-2005 浙江省回国人员启动基金 9. 孵化温度对乌龟幼体特征及性别作用的研究 (Y305622) 2006-2007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排名第二 10. 温州地区平胸龟资源现状及其驯养繁殖技术 2006-2007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排名第二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简历杜卫国,男,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2010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担任中国动物学会两栖爬行动物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动物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Integrative Zoology》编委等学术职务。先后在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浙江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2004年及2007-201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访问学习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0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主要从事爬行动物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研究,发现爬行动物胚胎能通过行为和生理等途径来应对环境温度变化,首次应用操纵实验揭示动物雌体腹腔容纳量可决定其繁殖投入。在包括PNAS,American Naturalist, PLoS One, Oikos等国际期刊上发表SCI 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动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奖。 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研究工作重点是从个体至基因的多个层次探索爬行动物适应环境温度的生态学过程,以及爬行动物温度决定性别机制。在读研究生5名,已毕业研究生7名。 代表论著1.Du, W. G., Zhao, B., Chen, Y. and Shine, R. 2011. 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 by turtle embryo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doi/10.1073/pnas.1102965108 2.Du, W. G., Warner, D. A., Langkilde, T., Robbins, T. and Shine, R. 2010. The physiological basis of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rates of embryonic development within a widespread lizard species. American Naturalist, 176,522-528. 3.Du, W. G., Zhao, B. and Shine, R. 2010. Embryos in the fast lane: high-temperature heart rates of turtles decline after hatching. PLoS ONE 5(3): e9557. 4.Du, W. G., Ye, H. Zhao, B. Warner, D. A. and Shine, R. 2010. Thermal acclimation of heart rates in reptilian embryos. PLoS ONE 5(12): e15308. 5.Du,W. G. Lü, D. 2010.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body-volume constraint on female reproductive outpu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Zoology 313A:123-128. 6.Du, W. G., Ji, X., Zhang, Y. P., Lin Z. H., Xu, X. F. 2010. Geographic variation in offspring size of a widespread lizard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importance of maternal investment. Biolog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01:59-67. 7.Du, W. G., Rddder. R. S., Sun B., Shine, R. 2009. Determinants of incubation period: do reptilian embryos hatch after a fixed total number of heartbeat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2:1302-1306. 8.Ji, X, Du, W. G., Qu, Y. F., Lin, L. H. 2009. Nonlinear continuum of egg size-number trade-offs in a snake: is egg-size variation fitness related? Oecologia, 159, 689-696. 9.Du, W. G. 2006. Phenotypic plasticity in reproductive traits induced by food availability in a lacertid lizard, Takydromus septentrionalis. Oikos 112: 363-369. 10.Du, W. G., Ji, X., Shine, R. 2005. Does body-volume constrain reproductive output in lizards? Biology Letters 1: 98-10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