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杜首昌 |
释义 | 杜首昌,明末清初人,字湘草,江苏淮安盐商,祖籍山西太原,能诗能书,善行、草书,一时俊彦。颇豪富,以钱买官,修名园(绾秀园),种花草;崇祯十七年暮春,福王避难居其园中,见杜有妹极美,能琴能棋,遂订婚约,并得到杜的资助。杜首昌入清不仕,游历他乡,不肯结交官府,家遂败落。 诗词作品《仲秋集给秀园》好友频年各一方,故因嘉会惜秋光。……一尊情话真难尽,胜水残山夕阳。 醉后犹开雍,愁来亦放歌。二三白社子,雾月坐藤萝。 《东湖泛舟》晴船如镜画船开,琥珀香浮白玉杯。 鸥引开樯寻胜去,山分眉黛隔城来。 云卿祠改空留碣,孺子亭高独枕台。 不古情深丝管急,绿波不放酒人回。 绾秀园这是一座扑朔迷离的名园。到目前为止,仅掌握下列资料: 资料园主杜氏祖籍山西太原,是最早来河下业盐的晋商之一。“世以资雄里中”。明末清初,主人为杜首昌(字湘草)。 阮葵生《茶余客话》载:“杜湘草工书法诗词,家于西湖嘴,辟绾秀园,水石花木之胜,甲于一郡。名士满座,尊酒不空,有孔北海之目。”“有挥麈亭、如如室、天心水面亭在湖中,极亭台花木之胜。”传说湖心寺的兴盛与绾秀园不无关联:明末,南北名士过淮,必造访绾秀园,轮蹄日至。春园宴桃李,秋篱把兰菊,谈倦醉饱后,主人即驾小舲载客过一水相隔的湖心寺参访高僧。《山阳耆旧诗》杜湘草诗后,吴进按曰:“杜氏在淮昔称巨富,至先生家渐落,然园林物产犹在。……风流宏长,巍然为一时闻人,结交遍天下。”其在《山阳志遗补》中亦称:“杜氏园为淮阴园亭极胜者。湘草先生读书园中,有句云:‘犹记去年临水榭,手拈红豆,戏拆鸳鸯。’(此榭亦不知何名)” 高士奇序《绾秀园诗选》:“山阳杜湘草,……足迹半天下。访名山川,不以尘埃自累。盖孟浩然、张志和一流人也。……衣冠古朴,举止疏放,如繁花缛秀中孤松挺出。” 尤侗序《绾秀园诗选》:“杜子年七十矣,少壮不仕,终为大布衣。名山佳水,恣意遨游。所至,名公巨卿无不倒屣而迎。其人品之高,为何如耶?” 除高江村、尤西堂与杜湘草为同一时代人(尤侗还是其好友),阮葵生曾祖父阮晋与其为莫逆之交,其余大多从他们文字中转抄,内容不外以上几条。 记载胜甲一郡的绾秀园,能查到文字记载的景观也仅有三处: 一是三峰矗立的大型土石假山一区,起伏有致,古淡天然。山上建有挥麈亭。湘草词《五彩结同心·集绾秀园》有句云:“三峰削,直插崔嵬;亭高旷,帆来鸟去,俨然画里登台。”此亭亦阮晋诗中所谓“剩水残山一古亭”。 二是远探于管家湖心的天心水面亭,联云:“天心月影羲皇意,水面风流士子情。”(胡天放略作改动后,曾书赠李氏玉诜堂。)人称此处:水阔不分天际,月明遥见渔榔。雁字惊寒阵阵,分明一幅潇湘。 三是如如室,取自白居易“不禅不动即如如”诗句。此园占尽湖山胜景的阔大与野趣,可从主人《独坐如如室偶成》诗句中略窥一斑:“野花红正当幽户,老树青能补破岩。院走山云哗百鸟,屋拖湖烟乱千帆。” “留得荒园破屋,经百十余年,更觉多情。”绾秀园到清初,已百多年。康熙十五年,为大水冲毁。所以《钵池山志》载,杜湘草家道晚渐中落,曾寓山紫庵。其《湖边即事》“湖西隐隐两三树,几片轻帆没浪痕。钓罢归来读《秋水》,白云随我到柴门”即咏于此时。后不久,又寄居涟水能仁寺。生卒年皆不详。 道光年间,李元庚《河下园亭记·绾秀园》叙述很耐人寻味:“《山阳志遗》载:‘甲申三月六日,有福、周、潞、崇四藩避难船八十余只至浦(清江),十八日,福王……借寓湖嘴生员杜光绍花园。至四月二十二日舟方南去。’《明季南略》所记略同。庚童时,先君子携过杜家大门(今摇绳巷头),见墙阴巨石方四尺许,先君子曰:此即福王驻跸时厅事柱础也,宏峻可想,今亦不知所在(2003年翻铺湖嘴大街石板时,发现此柱础,已移至吴承恩故居前)。” 明末,四藩王逃难来淮,皆住河下各家园林中,如四月初一,周王就死于湖嘴赵家,何必弄得如此神秘?从陈悰《南都宫词》中透露出一些秘密,很能说明问题。其注云:“福藩渡淮,止于淮之杜氏。杜母老寡,有美女,能琴能棋,约徵为后。时福王仓促南奔,行李羞涩,杜有所赠。”如此看来,杜氏由资雄里中而忽然中落,以及杜湘草不仕清而大半生以布衣飘流四方,与其家缔结这一婚姻有关。清末,古香阁女史根据河下世代传说写过一篇《虹隐小传》,演绎了杜氏女生生死死的一段传奇:这位坚抱冰雪之姿,不愿玷染污浊的少女,基于对福王卑劣人格、庸陋本质的极端厌恶,以及对朱明王朝的彻底失望与反感,在其未婚夫登基后,竟不惜以死抗争,终以“疯疾”,得免入宫之厄。宏光朝覆灭后,又以独立自由的意志,拒不肯自尽殉“国”,绝不为一姓之兴亡而葬送青春之美好、亵渎生命之神圣,独居于绾秀园梦虹楼(传说其母怀孕时,梦长虹入怀,故闺名虹影,晚号虹隐)三十余年,日诵《南华》(《庄子》),以琴为伴。斯楼即将没于洪水时,洁身自好到不肯让舟子背负上船,宁可怀书抱琴沉入滚滚洪流之中。时人挽以联曰:“心仪《秋水》沉秋水,魂系素琴殉素琴。”这件事的发展(即宏光帝后的备选)社会背景极其复杂,还牵扯到另外一些受乡人尊敬的世家名门,尽管外地墨客笔记中屡有述录,但淮安人似乎有某种默契,从不形之于笔墨,吴山夫著《山阳志遗》,也只点到为止。直到民国初年,王光伯与程景韩编《淮安河下志》,才见诸文字,亦不蔓不枝,仅止于杜氏。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