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杜环小传
释义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杜环小传

创作年代:明代

作者:宋濂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杜环,字叔循。其先庐陵人(1),传父一元游宦江东(2),遂家金陵(3)。一元固善士(4),所与交皆四方名士(5)。环尤好学(6),工书(7),谨伤(8),重然诺(9),好周人急(10)。

父友兵部主事常允恭死于九江(11),家破。其母张氏,年六十余,哭九江城下,无所归。有识允恭者,怜其老,告之曰:“今安庆守谭敬先(12),非允恭友乎?盍往依之(13)?彼见母,念允恭故(14),必不遗弃母。”母如其言(15),附舟诣谭(16)。谭谢不纳(17)。母大困(18),念允恭尝仕金陵(19),亲戚交友或有存者(20),庶万一可冀(21)。复哀泣从人至金陵(22),问一二人,无存者。因访一元家所在,问:“一无今无恙否(23)?”道上人对以(24):“一元死已久,惟于环存。其家直鹭洲坊中(25),门内有双桔,可辨识。”

母服破衣(26),雨行至环家(27)。环方对客坐见母,大惊,颇若尝见其面者(28)。因问曰:“母非常夫人乎?何为而至于此(29)?”母泣告以故(30)环亦泣,扶就座(31),拜之,复呼妻子出拜。妻马氏解衣更母湿衣(32),奉糜食母(33),抱衾寝母(34)母问其平生所亲厚故人(35),及幼子伯章。环知故人无在者(36),不足付(37),又不知伯章存亡,姑慰之曰(38):“天方雨,雨止为母访之(39)。苟无人事母(40),环虽贫,独不能奉母乎(41)?且环父与允恭交好如兄弟,今母贫困,不归他人(42),而归环家,此二父导之也(43)。愿母无他思(44)。”时兵后岁饥(45),民骨肉不相保(46)。母见环家贫,雨止,坚欲出问他故人。环令媵女从其行(47)。至暮,果无所遇而返(48),坐乃定(49)。

环购布帛,令妻为制衣衾。自环以下(50),皆以母事之。母性褊急(51),少不惬意(52),辄诟怒(53)。环私戒家人(54),顺其所为(55),勿以困故轻慢与较(56)。母有痰疾,环亲为烹药(57),进匕箸(58);以母故(59),不敢大声语。

越十年,环为太常赞礼郎(60),奉诏祀会稽(61)。还,道嘉兴(62),逢其子伯章,泣谓之曰:“太夫人在环家,日夜念少子成疾(63),不可不早往见。”伯章若无所闻(64),第曰(65):“吾亦知之,但道远不能至耳。”环归半岁(66),伯章来。是日(67),环初度(68)。母见少子,相持大哭(69)。环家人以为不祥,止之。环曰:“此人情也,何不祥之有(70)?”既而伯章见母老,恐不能行,竞给以他事辞去(71),不复顾(72)。环奉母弥谨(73)。然母愈念伯章,疾顿加(74)。后三年,遂卒。将死,举手向环曰:“吾累杜君,吾累杜君!愿杜君生子孙,咸如杜君(75)。”言终而气绝。环具棺椁殓殡之礼(76),买地城南钟家山葬之,岁时常祭其基云(77)。

环后为晋王府录事(78),有名,与余交。

史官曰(79):交友之道难矣!翟公之言曰(80):“一死一生,乃知交情。”彼非过论也(81),实有见于人情而云也。人当意气相得时(82),以身相许(83),若无难事(84);至事变势穷(85),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86)!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87)?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88)。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89),不亦诬天下士也哉!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市。

(2)游宦——到外地去做官。江东——指长江下游一带。

(3)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

(4)善士——纯洁正直的人。

(5)所与交——同一元交往的人。

(6)好(浩hào)——喜爱。

(7)工书——擅长书法。

(8)谨饬(赤chì)——言行都很谨慎。

(9)重然诺——不轻易答应别人,答应了就一定做到。然诺是诺言的意思。

(10)周——接济,援助。急——急难。

(11)兵部——官署名。掌管全国武官的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主事——官名。在明代,主事为各部司官中最低的一级。九江——今江西省九江市。

(12)安庆——今安微省安庆市。守——地方上的长官。

(13)盍(河hé)——何不。

(14)故——这里指旧交的情分。

(15)如——依照。

(16)附舟——搭船。诣(艺yì)——到,往见。

(17)谢不纳——拒绝接见。

(18)大困——陷于非常艰苦的境况。

(19)尝——曾经。仕——做官。

(20)存——活着。

(21)庶——也许。可冀——有希望。

(22)从——跟随。

(23)无恙(样yàng)——这里指健在。恙是病的意思。

(24)对以——用下面的话回答说。

(25)直——当,位于。同“值”。

(26)服——穿。

(27)雨行——冒雨行路。

(28)颇若——很像是。

(29)何为——为什么。

(30)这句说:常母哭泣着把原因告诉了他。

(31)就座——坐到座位上去。

(32)解衣——脱下衣服。更——换。

(33)奉糜(迷mí)——恭恭敬敬地用手捧着一碗粥。食(四sì)母——拿东西给常母吃。

(34)衾——被子。 寝母——安排常母睡觉。

(35)亲厚——关系亲密和交情深厚。故人——旧交,老朋友。

(36)在——活着。

(37)付——托付。

(38)姑——暂且。

(39)访——探求,寻找。

(40)苟——假如。事——侍奉。

(41)独——唯独。

(42)归——这里是投奔的意思。

(43)这句说:这是由于两位老人家而引起的。

(44)无他思——不要有别的想法。

(45)兵后——战争之后。岁饥——庄稼的年成不好。

(46)骨肉——指最亲近的有血统关系的人,如父母、兄弟、子女等。不相保——不能互相养活。

(47)媵(映yìng)女——婢女。

(48)这句说:果然,她所要访问的人一个也没有遇到,于是她就回来了。

(49)坐乃定——这才坐定。意思是说:这才安心在杜环家中住了下来。

(50)自环以下——指以杜环为首的杜家所有的人。

(51)褊(匾biǎn)急——性情急躁。褊是狭小的意思。

(52)少——稍微。惬(妾qiè)意——满意。

(53)辄(哲zhé)——总是。 诟(构gòu)——怒骂。

(54)戒——这里是开导,叮嘱的意思。

(55)这句说:顺着她的意思,她想做什么,就让她做什么。

(56)这句说:不要因为她处境贫因而轻视怠慢,发生争论。

(57)烹——煮。

(58)匕箸(比助bǐ zhù)——饭勺和筷子。

(59)以母故——因为常母的缘故。

(60)太常——太常寺,官署名,掌管祭祀、礼乐等事。赞礼郎——官名,掌管赞相礼仪之事。

(61)祀(四sì)——祭祀。会(贵guì)稽——今浙江省绍兴县。

(62)道——路上经过。 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县。

(63)少子——小儿子。

(64)若无所闻——好像什么话也没有听见。

(65)第——只,但。

(66)岁——年。

(67)是日——这一天。

(68)初度——生日。

(69)持——握。

(70)这句说:有什么不吉祥的呢?“何不祥之有”是“有何不许”的倒装句。为了加强语气,所以在句式上作这样的变动。

(71)结(带dài)——欺骗。

(72)顾——回头看。

(73)弥谨——更加小心。

(74)顿——立刻。

(75)咸——全,都。

(76)椁(果guǒ)——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这里指棺材。殓——把死尸装进棺材。殡——把棺材停放下来

(77)岁时——逢年过节。云——用于句末的语助词。

(78)晋王——晋恭王朱,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三个儿子。录事——王府的属官,掌管文书。

(79)史官——作者自指。

(80)翟公——汉文帝时人。他做官的时候,宾客盈门;当他罢官后,门可罗雀。后来,他又被起用,宾客们要去找他,他在门上写道:“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81)过论——谬误的议论。

(82)意气相得——彼此的心意都很投合。

(83)以身相许——预先答应出力,不惜牺性自己。

(84)若无难事——好像是没有困难的事情。

(85)这句说:到了事情剧变、局势恶化的时候。

(86)蹈——实行。 背去——违背诺言而去。

(87)亲——父母。

(88)这句说:即使是古时候所赞扬的那些有义气、正直的人,也不见得有什么高过他的地方。

(89)不逮(代dài)——不及。

作品译文

杜环,字叔循,祖先是庐陵人,他随侍父亲杜一元远游到江东作官,于是就在金陵定居。杜一元本来就是位好人,他所交往的人都是各地方的知名人士。杜环特别好学,擅长书法;个性谨慎而又有节制,很守信用,喜欢去救助别人的急难。

杜环父亲的朋友兵部主事常允恭在九江死掉,家庭破碎。常母张氏,年纪六十多岁,在九江城下痛哭,无家可归。有认识常允恭的人,可怜常母年纪老迈,就告诉她说:“现在的安庆太守谭敬先,不正是常允恭的朋友吗?何不前去投靠,他看到了您,顾念和常允恭的旧交情,必定不会抛弃您。”常母照那人的话去做,搭船去见谭敬先,谭却谢绝而不肯接纳。常母处境大为困窘。常母想到允恭曾经在金陵作过官,那儿也许还有亲戚、朋友活在世上,还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再度哭哭啼啼随人到金陵。打听过一二人都已经不在了,于是就向人打听杜一元家在那里,问:“杜一元现在可安好吗?”路上的人回答她说:“杜一元已经死很久了,只有他儿子杜环还活着;他家就在鹭洲坊里头,门内有两株橘子树可以辨认。”

常母穿着破烂的衣服,淋着雨走到杜环家里。杜环正与宾客对坐,当她看到常母,大为吃惊,似乎在那里曾经见过面。于是就问她说:“您不是常夫人吗?您为什么会到这里呢?”常母哭着告诉杜环原因,杜环听了也哭了出来。杜环扶着常母坐下,向她礼拜行礼。再把妻子叫出来拜见她。环妻马氏脱下衣服让常母更换淋湿的衣服,捧粥给常母吃,又抱出棉被让常母睡觉。常母问起允恭这生所亲近、交情深厚的老朋友近况,也问起她的小儿子常伯章在那里。杜环知道常允恭的老朋友没有一个在这儿,(常母)不能够托付给他们,又不知道常伯章是死、是活,就姑且安慰她说:“现在正在下雨,等雨停了后,我再替您老人家去找找他吧!如果真没有人侍奉您老人家的话,我杜环虽然贫穷,难道就不能侍奉您老人家吗?况且先父和允恭交情好得像亲兄弟一样,现在您老人家贫穷困顿,您不到别人家里去,而来了我杜环家里,这真是他们两位老人家在冥冥中引导的啊!希望您老人家不要再多想了。”当时正是战争过后、饥荒的岁月,百姓连亲身骨肉都以保全了。常母看杜环家境贫穷,雨停后,就坚决地要出去找找常允恭其它的老朋友。杜环就叫丫环跟在她后面。到了傍晚,常母果然没找到任何朋友而回来了。这时常母才定居下来。杜环买了些布帛,叫太太替常母缝制衣裳。从杜环以下,杜环全家人都把常母当母亲侍奉。

常母的个性急躁而又狭隘,只要稍稍不顺地她的心意,往往就发怒骂人。杜环私底下告戒家里人,尽量顺从常母,不可以因为她贫穷困顿,就对她轻视、傲慢,和她计较。(常母)患有痰疾,杜环亲自替她煎烹药材,还一匙一匙地喂她喝;因为常母的缘故,杜环家人都不敢大声说话。

经过了十年,杜环担任太常赞礼郎的官职,奉诏令去祭祀会稽山。杜环回来路过嘉兴,正好遇到了常母小儿子常伯章。哭着对他说:“太夫人在我家里头,因为日夜思念着你而生病了,你真应该早点儿去看看她老人家啊!”常伯章好像充耳不闻,只说:“我也知道这件事情,只是路途遥远不能去哪。”就在杜环回家半年后,常伯章才来。这天正好是杜环的生日,常母看到了小儿子,两人抱在一起痛哭了起来。杜环家人认为这样不吉祥,就去劝阻他们。杜环说:“这是人之常情哪,有什么不吉祥呢?”后来,常伯章看母亲年纪老迈,怕她无法远行,竟然拿其它事情欺骗常母就走掉了,而且再也没有回来看她了。杜环更加谨慎地事奉常母,然而常母更加想念小儿子伯章,病情突然加重了,三年之后就过世了。

常母快死的时候,举起手对杜环说:“是我拖累了你哪!是我拖累了你哪!盼望以后杜君您的子子孙孙,都能够像您一样的好。”话说完就断了气。杜环替她准备了棺木,举行入敛安葬的礼仪,在城南锺家山买块地给她安葬,逢年过节去那儿扫墓、祭拜。

杜环后来担任晋王府的录事,很有名,和我有交情。

史官说:“和朋友交往的道理真是难啊!从前汉朝的翟公说过:‘人到了一死,一生的时候,才能够看出朋友真正的交情啊!’他说的并不是过分的言论,实在是有感于现实的人情世态才说的啊!人们在意气相投的时候,常常拿自己的生命来作保证,好像世界上没有什么困难的事情。可是到了事态变化、形势窘迫的时候,根本无法实践他们的诺言、背弃离开对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哪!更何况是在朋友已经死亡了之后,而能够奉养他的亲人呢?我观察杜环的事迹,即便是古代所称赞的忠义烈士也比不上他啊,世俗常常说今人不如古人,这不也是冤屈了全天下了吧!”

作品赏析

这篇小传,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读者注意。第一,对于杜环的生平,他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只用几句话就交代过去,而留出了绝大部分的篇幅,来突出收留和奉养张氏这一件事,以概括杜环的为人。第二,谭敬先对于穷途投奔的故交的老母闭门不纳,冷谈无情,常伯章对于流落异乡的亲生母亲长期不闻不问,见面后又抛弃不顾,这两个人的形象和杜环构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显示了杜环的品格的可贵。

作者简介

宋濂(1310~1381),明初散文家,字景溪,号潜溪,其祖先是金华潜溪人,至宋濂时迁到浦江。自幼好学,早年师从散文大家吴莱、柳贯、黄溍等人,少负文名,1349年(至正九年)被荐为翰林编修,他辞官不就,隐居山中。朱元璋称帝后,任命他为文学顾问、江南儒学提举,授太子经。1369年(洪武二年)奉旨修《元史》,后因涉案被转到四川茂州,途中病故,正德年间(1506年—1521)追谥文宪。宋濂擅长散文创作,尤以传记文成就突出。写景散文数量亦不少,且风格近似欧阳修,文笔清新,写景状物生动,不事雕琢。他亲自经历了元末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故他的文章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往往在生动的描述中包含着寓意深刻的哲理,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明太祖朱元璋推其为“开国文臣之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2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