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读道德经 |
释义 | 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作品名称:读道德经 作品别名:道德真经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道德经 文学体裁:文言文 作者:白居易 内容简介【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坐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题目】:读道德经 【内容】: 玄元皇帝著遗文,乌角先生仰后尘。 金玉满堂非己物,子孙委蜕是他人。 世间尽不关吾事,天下无亲于我身。 只有一身宜爱护,少教冰炭逼心神。 道德经简介《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注释者、传抄者的集合体)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作者介绍 老子,姓李,名耳,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经过专家大量考证及考古发掘,终于证实中国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现在河南鹿邑县老子故里。 主讲专家:张诚笃 《道德经》应用智慧第一讲 千手观音的《道德经》——千手观音千手便 千面道德经千面观 第二讲 不可思议的《道德经》一——大梦一场再无梦 广舌三千更有形 第三讲 不可思议的《道德经》二——不可思议佛门谛,超乎寻常道德经 第四讲 因循自然的《道德经》——事事物物自其然 因因循循安所安 第五讲 以无而为的《道德经》一——举重若轻拙巧为 制其先机大小为 第六讲 以无而为的《道德经》二——以无而为超功利 因循自然守大道 第七讲 上善似水的《道德经》——水可为善亦为恶 水溺水毁古来多 第八讲 祸福是非的《道德经》——国共合作共玄同 民族文化大圆融 第九讲 残缺圆满的《道德经》——胜人英雄汉武帝 胜己圣贤太史公 第十讲 反动逆推的《道德经》——条件环境未论及 大智弱智有问题 第十一讲 柔弱刚强的《道德经》——低调做人柔胜刚 诡道用兵弱胜强 第十二讲 不三不四的《道德经》——是东是西不是道 不三不四非为道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