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读《论语》心得全集
释义

编者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或指点古今,融会贯通;或幽默俏皮,谈笑风生,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充分感受经典著作的永恒魅力。

书名:读《论语》心得全集

作者:广宇

ISBN:10位[7502830138]13位[9787502830137]

定价:¥26.00元

出版社:地震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2

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论语》这部阐述了人生道德学问及处世原则的书,已经深深地刻在了国人的心灵、脑海以及骨髓之中,深深地影响着国人对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伦理道德等各个领域的见解和方法,它是经典中的经典,国学中的国学。它是启示录,指航灯,颠扑不破的规律和准则。只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只要有国人生活的空间,它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

今天,编者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或指点古今,融会贯通;或幽默俏皮,谈笑风生,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充分感受经典著作的永恒魅力。

编辑推荐

中华文明不中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论语》这部书,被中国读书人背诵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咕一闹中,有谁突然说出《论语》中的一个句子,往往还能使现场安静下来,大家如见先哲光临,片言只语也要洗耳恭听。如果在海外,素昧平生的华人偶然见面,交谈甚欢,而其中有人引用了半句《论语》,立即会使大家觉得这次见面出现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间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

确实,不管中华文明经历过多么频繁的兵荒马乱,散落到多么遥远的天涯海角,那些句子,二千五百年前的句子,像一束柔韧的丝线,若隐若现地拴住了一个伟大人种的最后尊严。

书评

于丹

为人处世,经商从政第一书! 本书编者将众多《论语》心得集结成集,以不拘泥于传统的导读方式,将中国传统经典《论语》所蕴涵的道德精神与人生智慧阐发出来。或指点古今,融会贯通;或幽默俏皮,谈笑风生,让人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下,充分感受经典著作的永恒魅力。

这个世界上的真理,永远都是朴素的,就好像太阳每天从东边升起一样;就好像春天要播种,秋天要收获一样。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它就是这么一本语录。

——于丹

余秋雨

中华文明不断地延续数千年,是全人类唯一的奇迹。这个奇迹中最值得称道的,是一种美德的延续。美德的最高文本,是孔子的《论语》。

《论语》这部书,被中国读书人背诵了两千多年。直到今天,在现代生活的浮华喧闹中,有谁突然说出《论语》中的一个句子,往往还能使现场安静下来,大家如见先哲光临,片言只语也要洗耳恭听。如果在海外,素昧平生的华人偶然见面,交谈甚欢,而其中有人引用了半句《论语》,立即会使大家觉得这次见面出现了非凡的深度,互相在目光间传递着有关中国人的确认。

确实,不管中华文明经历过多么频繁的兵荒马乱,散落到多么遥远的天涯海角,那些句子,二千五百年前的句子,像一束柔韧的丝线,若隐若现地栓住了一个伟大人种的最后尊严。

——余秋雨

目录

第一章为人之道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议论去吧

承诺别人不可轻率,尊重别人要发自内心

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你就是自己的上帝

低调做人不张扬

不要高估自己而轻视别人

宽和待人,不与人争口舌之利

知诚信,讲诚信,做诚信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二章做事之道

做人做事要认清情势

承认无知才是大智慧

深谋远虑,不要急功近利

欲速则不达

有价值的语言技巧应建立在仁德之上

做事需讲诚、敬、信

中庸之道的智慧

变通比执着更重要

第三章政务之道

求才以治天下

名正言则顺

身正令则行

敬事而信,节用爱人

以德为本,德法兼用

为政宽和是为宜

水至清则无鱼

责人不如修身厂

第四章经商之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义利共生,义举生辉

机遇只留给做好准备的人

人脉是成功的资本

第五章修身之道

贫富都作等闲看

品德是一生的财富

反省是成功之母

人生有三戒

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节俭是永恒的美德

第六章理想之道

志当存高远

小不忍则乱大谋

第七章用人之道

用人德为先

学会知人善任

第八章察人之道

察人靠自己,切忌盲从

君子重质,不以貌取

第九章心灵之道

用音乐洗涤心灵

最简单的最快乐

别让自己踩进水坑

跳出你为自己画的牢笼

第十章态度之道

要区别于砂粒,就让自己成为珍珠

超越对手就要先学习对手

态度决定人生的高度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第十一章家庭之道

家和万事兴

父亲值得我们一生学习

夫妻相处也要保持一定距离

第十二章教育之道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灵魂

教子不可拔苗助长

让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教育

教学重在启发

第十三章言行之道

赞美是征服人心的法宝

行动的意义胜于一切

话要说到点子上

倾听是一种智慧

第十四章忠孝之道

你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吗

自古孝子宜当官

父母身上无对错

亲情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何为真“孝”

第十五章交友之道

交友也是一门学问

交友应不分贵贱高低

良药何必要苦口

第十六章求学之道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思是学的灵魂,学为思的延续

学习的态度决定一切

活到老学到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

文摘

第一部分

第1节:论语心得(1)

第一章

为人之道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议论去吧

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活一世,毁与誉,从来都是如影随形的。名气越大,越是难以避免。今天把你捧上了天,明天又将你狠狠地踩在脚下。岂只是活着的人,即便是盖棺之人,也难以定论。

孔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以来,孔子一直为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阶级所推崇,顶礼膜拜了2500多年。五四时期,又被打翻在地,叱为祸国殃民的罪魁祸首。及至“文化大革命”,又被再踩上一脚,在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中,全国共诛之,全民共讨之。真可谓无常世道,险恶人心。

然而孔子还是那个孔子,加诸其身的毁也好,誉也好,又与孔子及其思想本身何干?

孔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别人的攻讦也好,吹捧也罢,全不必当回事的。假如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了,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某种目的。就拿孔子本人来说吧,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们之所以如此推崇他,不过是利用他的学说,用以禁锢民众思想,作为巩固其阶级统治的工具罢了。

“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大家都在狂贬的那个人未必就真有那么坏,大家都在狂捧的那个人未必真就那么好。因此于人于事,切勿轻信盲从,须得经过自己的考察判断再下结论。明白了此中道理,对于当今社会的一些现象也就见而不怪了。

一般而言,毁谤的产生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形:误解、嫉妒、别有用心的恶意诋毁。对此,孔子有这样的名言:“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己所不能也。”“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别人不了解你,嫉妒你、攻击你,你也不恼怒,而是时常反省自己,我还有哪些不足之处?与其浪费时间去反击别人的指责,倒不如埋头做自己的事。不怨天,不尤人,努力充实和完善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赞也好,贬也好,嘴巴是生在别人身上的,谁都有说话的权利,岂是我能左右得了的?对于别人的评说,套用《论语》里的一句名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吧。至于有些无聊的家伙,你越理他越来劲,倒不如笑骂由人,随他去。很多时候实在是没道理可讲的。

孔子在这方面有很多的见解与感悟,他说:“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像水一样暗中浸渍的流言,以及切肤般的诋毁和诬陷,在你这里都行不通,那你就可以称得上是知事明理,境界高远的人了。

《论语》里有这样一则故事,鲁国有个名叫叔孙叔武的人在朝廷中说孔子的坏话。子贡说:“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真的圣贤,如日月之华,恶意的毁谤对他无伤分毫,倒是那些不自量力毁谤者自取其辱罢了。

承诺别人不可轻率,尊重别人要发自内心

在这里,有子提出两个观点,一个是信守诚诺的标准,一个是尊重别人的基本标准。

前者,诚诺必须要适宜,不能超出能力所及的范围,如果答应别人的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那就失去了“义”,是对人对己都不尊重的事情。这是因为为人做事或是帮忙是需要花费成本的,如果成本的支出超过你的预期,那么你就会陷入尴尬的境地。

有一个笑话,孩子问父亲:爸爸,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父亲严肃的回答:是诚信。孩子,做人一定要讲诚信。孩子接着问:那么爸爸,怎么样才能够做到诚信呢?父亲谆谆教导道:不要许诺,那么你就不会失信于别人。

这虽然是一个笑话,却道出了信用成本的经济学原理。如果一个人答应别人的时候过于轻率,那么他就有可能落得个“轻诺寡信”的结果,三国时的袁绍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劣评,所以才导致了众叛亲离,在官渡之战中败于曹操,差一点性命也一同丢掉。可知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谨慎,但一旦答应了别人,那么就要踏实地做到,唯其如此,才能够有效地积累起你的信用资源。

第2节:论语心得(2)

只有不轻易许诺的人,才是最重视诺言履行的人。

我们自身的能力制约了我们不能够轻诺寡信。而我们对待别人的态度,又决定着我们能否赢得尊严,这是有子教导我们的第二件事——如果我们对别人不够尊重,过于亲昵或是不拘小节,随时都有可能为我们带来耻辱。

三国时代的名将马超,就曾经因此而遭到了羞辱。

马超是三国时代著名的武将,武艺超群,他有一个称号叫锦马超。曹操在西凉战役之中被他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脱掉衣服,割掉胡须,才逃得一条性命,由此可知马超的勇猛,在当时实无人可与之相比。

后来马超投奔了西蜀刘备,刘备大喜,当即任命马超为平西将军,封都亭侯。马超见到刘备对待自己这么优厚,顿时得意万分,就疏忽了对刘备的礼节,和刘备讲话的时候常直呼刘备的名字,称之为玄德,刘备也不在意。

但是,马超的态度却让与刘备出生入死的关羽非常生气,于是关羽请求刘备杀掉马超,刘备不答应。于是张飞说道:像马超这种情况,必须要用礼节开导他才行。

于是,隔日刘备会见诸将,关羽和张飞同时拿着武器站立在刘备身边。马超到了之后,大摇大摆地入座,但见不到关羽和张飞的座位,突然发现他们两人神色肃然的侍立在刘备的身边,大吃一惊,从此才知道此后应该尊重刘备。

虽然有“大丈夫不拘小节”之说,但尊重别人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素养,只有真正从内心尊重别人,才会受到别人的尊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5 19: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