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毒太阳2 |
释义 | 基本信息更多中文片名: 烈日灼人2 更多外文片名: Утомленные солнцем 2 Burnt by the Sun 2 Soleil trompeur 2 导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编剧: Rustam Ibragimbekov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弗拉迪米尔·莫伊辛科 Aleksandr Novototsky 主演: 尼基塔·米哈尔科夫 欧列格·米契柯夫 安德烈·潘因 影片类型:剧情 国家/地区:俄罗斯、德国、法国 对白语言:俄语 色彩: 彩色 剧情简介米哈尔科夫倾力打造本作续集,将视野放到了二战时期的卫国战争背景下,试图把这部被称为俄罗斯历史上最大投入的电影制作成一部史诗。 《毒太阳2》号称俄罗斯历史上投入最大的影片,据制作方称,投资高达5500万美元。而在俄罗斯上映后,第一个周末档收获了不到400万美元的票房,与其投入相比,显然这不是一个令人乐观的成绩。 ·由于有摘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优良口碑前作,本片本是影迷和媒体热情期待之作,然而,本片在俄罗斯上映后,却面临恶评如潮的尴尬境地。在IMDB评分上,本片至今在3到4分徘徊,观众给予的评价也令人震惊的“恶毒”,“这是我所能见到的最糟糕的电影”,“如果你想了解俄罗斯在二战的战史,不要看这部影片,它展示的完全是‘米哈尔科夫自己演义的历史’”,目前本片的争议主要在于:一、这是一部几乎没有什么剧情的影片,跟前作更关联不大,就像战争短片的集锦。二、本片被认为侮辱了为国牺牲的俄罗斯人民,片中的战争场景缺乏逻辑性,让俄国士兵显得呆滞愚蠢。 ·尽管米哈尔科夫在《毒太阳》中表现了对斯大林时代的反思和抨击,但是近年来,他的政治立场被舆论认为愈加保守,且有民族主义倾向。以至于,当他的这部《毒太阳2》被宣布进入2010年戛纳主竞赛单元角逐时,激起了一番争议,甚至有人发起联名请愿书表示抗议。 幕后新闻该片为荣获1995年度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前苏联电影《毒太阳》(又译《烈日灼人》)的续集,仍由前集的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自导自演,耗资5500万美元,是苏联解体之后投资最大的电影。由法、德、俄三国联合投资,拍摄周期达四年之久,期间遭遇诸多不顺,可谓一波三折;08年,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曾亲自到片场探班,以显示重振俄国本土电影雄风的决心。 《毒太阳2》已作为俄罗斯电影的唯一代表入选第63届戛纳电影节;据悉,影片将于4月22日在俄罗斯本国公映。 导演简介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被誉为是“俄国的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其作品擅长以一般人的生活为引,间接表达出其对国家的看法。1991年凭借《蒙古精神》荣获威尼斯金狮奖、欧洲电影奖最佳影片,1995年的《毒太阳》更一举将他推上事业巅峰,该片与张艺谋的《活着》一同拿到戛纳影展评审团大奖,更在1995年奥斯卡拿到最佳外语片大奖。他2007年自导自演的影片《十二怒汉》曾拿下2007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特别奖,并获得80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他的代表作还包括《西伯利亚理发师》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