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都振纲
释义

都振纲,后改名晨光(1921年-1978年) 庆云县东胡岭村人。1935年,考入县立初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挺身而出,1937年参加了抗日游击队。1938年6月,在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别动总队第三十一游击支队”某中队任文书。同年8月,任鲁西北抗日游记司令部第三十一支队司令部书记。1941年5月,任冀鲁边区一地委秘书。同年7月,任乐陵县张木良区区委书记,活动在张木良、大海李一带。1942年7月,任西段区、王寨子区委书记。1943年1月,任乐陵县委宣传部长。同年10月,任乐陵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1946年5月,任乐陵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

1949年2月,随军南下至浙江,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1954年1月,积极服从组织安排,从江南到东北鞍山钢铁厂,任钢铁厂动力处副总动力师。1954年5月,任鞍钢炼铁厂党委书记。1959年,任鞍山钢铁学院党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不断揪斗。1977年11月,任鞍山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书记。1978年病故。

都振刚,1921年生于河北省庆云县。1937年七七事变后,弃学高中投笔从戎,走上革命道路,改名晨光,历任区委书记、县委书记等职。全国解放后来到鞍山,任鞍钢炼铁厂党委书记。1959年2月,被任命为鞍山钢铁学院党委书记。文革期间受到迫害,1971年7月调离学校。晨光一生忍辱负重,先后蒙冤三次。1978年,终因繁重的工作和超负荷的政治压力,积劳成疾,患肝癌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7岁。 一个光风霁月的黄昏,抑或是绿杨叠烟的拂晓,37岁的晨光,第一次踏上了烈士山东麓、“二·一九”湖畔那块孕育着希望的土地。沉凝与遐思间,他热血奔涌,身材愈加挺拔,眼神愈加坚定。是否那一瞬间,他心中就勾画出了“万人大学”的美好愿景?是否想到,50年后那块已被开发成高档住宅小区的土地上,醒目地矗立着老钢院“人杰地灵”碑?它用物质的形式不容置疑地证明:流年似水,挥不去的是盈盈春水般的过往,还有开拓者响亮的足音。

1958年9月,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钢铁工业建设而成立的鞍山钢铁学院,百业待兴。谁来掮起这个重担?鞍山“五百罗汉”(1950年初,党中央和东北局为加强鞍山和鞍钢建设,选派五百多名优秀领导干部到鞍山工作,群众誉称“五百罗汉”)之一,时任鞍钢炼铁厂党委书记的晨光“临危受命”。不难想象,这位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在枪林弹雨中出生入死的年轻的老革命,面对全新的事业,一定有不小的压力。但他胸中涌动的是豪情豪气,是超前的意识和胆魄:建“万人大学”!当漂亮的“万人大学”规划模型呈现在全校师生面前时,多少双眼睛为之点亮!全校师生看出,晨光 “不是守摊子,而是积极进取开拓未来,是搞事业的”,禁不住欢欣鼓舞,把目光与想象投向那个共同的愿景,并全身心地抛洒智慧和汗水。大家在正常的学习工作之余,兴致勃勃地来到校区东面的农田上打地基,建新校舍,加班加点,艰苦创业,建筑希望。

晨光深知,大学者非大楼也,教师是第一生产力,办大学最重要的是师资,而当时不足百名的任课教师中,只有“四大讲师”聊可自慰。为此,晨光不遗余力。学校除了聘请鞍山市、鞍钢领导为政治课兼职教授,聘请鞍钢工程技术人员讲授专业课外,一面自力更生:在校内主办教师专业训练班、进修班、学习班;一面走出去:派有前途的教师到北大、东大等 “老”大学深造。最着力的是,晨光率领同志们北上南下,招贤纳士,从其它高校调入一大批当时所谓的“右派”、家庭出身不好或有其它问题,但在学术、教学上优秀的教师和干部。当时“反右”风刚过,“左”的思潮甚浓,晨光对这里边潜在的风险心知肚明,但为了事业,他坦言:有包袱我背,有风险我担!包袱果然随之而来:除了调入这些知识分子必过的三关——编制关、户口关、住房关,还要解决其家属子女的工作入托上学等具体问题。而风险也在“文革”时如期而至:他因此被打成“牛鬼蛇神总代表,总后台”,被批斗,蹲牛棚……

实际上,晨光书记勇敢地冲破条条框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极大地充实了学校的教师队伍和干部队伍,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一批知识分子。无私者无畏,这正是一位革命者的大智大勇在特殊历史时期的生动写照。

有了大才就要成大器鼓大气。玉不琢不成器,晨光一直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在1961年召开的学院第三次党员大会上,晨光特别提出学校工作要以教学为主,建立正常教学秩序,大力提高教学质量。据已经退休的物理教研室刘纯璧老师回忆,晨光和其他几位校领导都先后到物理教研室蹲过点,让当时物理教研室主任李培廉牵头培养年轻教师。李培廉老师深感责任重大,从带实验课、编写实验教材,到大量做物理、数学习题,批改作业,为学生答疑,再到集体备课、评课等,引领年轻教师稳扎稳打。大家学习热情非常高,工作认真负责。

1959年12月,由院制图教研室首创的教学表演赛,经过晨光的极力倡导,迅速在全校铺开。教学表演赛涵盖所有教学环节,采用单人表演、对手赛和联合赛等形式,赛后通过谈心会、评议会、三结合(任课教师、辅导员、学生代表)会,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也许形式过于热闹了些,但同志们比干劲,比措施,比效果,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教师更加热爱教学,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学校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尊师爱生的良好氛围。次年2月,时任辽宁省委书记李荒来校检查工作,听了年青的田正华老师一堂用英语讲的课,惊喜得连连竖大拇指:这学校真行,怎么把老师培养得这么好,呱呱叫!不久,辽宁省教学现场会在学校召开,全省所属大专院校怀着欣羡和好奇前来取经。后来晨光还代表学校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文教群英会。谈心。晨光重视师生文化生活,组织成立了京剧团、文工团;还在残留战争痕迹的校园北侧,平整修建简易体育场,组建篮球队、排球队、足球队。对待同志,晨光更如春天般温暖。他经常资助困难职工,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还有人上门还钱……

晨光心里装着全校师生,装着钢院的事业,所以一点一滴的关爱,细枝末节的操持,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在他几乎是一种习惯。他们家先后两次放弃较好的房子和居住环境,其中第二次就是在建校初期,学校住房调整,晨光以身作则,从高干区台町的一座小独楼,搬到学校的普通教工住宅——一座临街厢楼,一住就是17个年头。三年困难时期,他还主动了降了一级工资。文革后期,晨光将补发工资的大部分都交了党费……

他的声音永远是中气十足的,他的脚步永远是铿然有力的,即使身处逆境,依然以“超人的忍耐和高度的涵养,践行自己的人生准则,在革命生涯中培养起来的党性原则。”他要做的还太多太多,然而,坎坷的命运没有给他永远直挂云帆的机会,甚至不容许他在这个世界驻足更长的时间。他该是万万分不舍吧。也许不尽然,毕竟,他留下了令人感念的足迹,响在岁月深处寂静的时间里。

附记:2008年3月29日,在晨光逝世30周年之际,几位科大老同志及晨光子女聚在一起,追思缅怀他波澜壮阔的一生。白井泉、关宝峰等老同志几次无语凝噎,那紧抿的双唇,颤抖的下巴,昭示出心底翻涌的情思。老人们反复慨叹:若晨光书记有知,看到自己梦寐以求的“万人大学”已巍然屹立在千山脚下,一定会含笑九泉。是啊,每一条路都有它的起点,它的轨迹,五十年前的缕缕晨曦,必将幻成今天和明天的,更加耀眼的,万丈光芒!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1:3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