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都市环境中的20世纪30年代诗歌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者:张林杰 ISBN:10位[7500461178]13位[978750046117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4 定价:¥24.00元 内容提要本书主要探讨了文化中心由北京向上海的迁移之后,新诗在20世纪30年代都市环境中所面临的危机以及在这一环境中诗坛和新诗创作所发生的变化。 本书的论题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从与都市环境的外部联系出发,探讨了那一时期诗歌的境遇,主要分析了商业因素与政治因素对于当时诗坛的深切影响,并对诗人的文化角色和诗歌的交流问题进行了探讨;另一方面,通过诗人的具体创作,揭示都市环境对于他们创作心态的影响以及他们面对都市和乡村时的矛盾态度,由此展示了他们的现代性困境。与此同时,本书还通过诗人对于诗的理解的变化以及诗歌在具体视角、意象和语言技巧等方面出现的新特征,探讨了现代都市生活与30年代诗歌审美特征的关系。 作者简介张林杰,1959年9月生于贵州贵阳。1982年贵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1985年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01年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文学博士。现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先后在《文学评论》等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40余篇,曾出版《超越的困境——中国现代文学的文化审美空间》一书,并合作合译有《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发生史》等学术专著多部。 目录序一 序二 绪论 研究20世纪30年代诗歌的都市视角 背景 文化中心的迁移与20世纪30年代文学的生存空间 第一章 30年代都市文化市场中诗歌的困境 第二章 都市文化领域的政治冲突与诗坛的分化 第三章 都市环境与30年代诗人的角色意识 第四章 30年代诗人的读者意识与交流危机 第五章 左翼诗歌:都市的礼赞与都市的批判 第六章 “现代”派诗歌:传统与现代悖论中的都市 第七章 都市人视镜中的乡土与自然 第八章 30年代诗美意识的变迁 第九章 新的诗歌艺术特征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