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逗口 |
释义 | 简介逗口,是二人转、小品、相声等曲艺种类的表演手段和艺术风格。 分类小品小品,是逗口的高峰。当代“小品艺术”,来源于相声。小品二字,起源于陈佩斯---陈佩斯和朱时茂,当年在央视春晚获得巨大成功,两个以上演员像相声舞台“抖包袱”“耍活宝”的“搞笑”节目,定义为“小品”。中国“小品第一人”赵本山,几乎根本上颠覆了相声的“传统地位”。天才的赵本山以独有的二人转“逗口”的口风,夸张但特有“台缘”的“肢体语言”,自然地把幽默的逗口,融化成小品本质的挥发。从而,奠定了“小品”在当代舞台上,王者的地位。逗口,成了小品群曲艺演员的“艺术形式”和“印钞作坊”。 相声相声,是逗口的皈依。相声里的捧哏,即捧逗,很重要,否则,一个再好的主角,也难于尽善尽美地把“包袱”很自然、洒脱地全部最终抖罗给听众。相声的四门功课---说、学、逗、唱。逗,位列第三,其实是位列第一的。如果没有了逗,相声绝对是“像声”了。逗,是对相声文本的有技巧的发挥。相声,除了说学逗唱之外,最重要的是如何出色地表演出“逗”的含义,相声的“逗”就是表演,“逗”是相声四门功课的核心,和其他三门功课并不是简单并列的关系。“说”“学”“唱”都是原材料,要靠“逗”组织起来,才能搭构出相声的精品。 二人转二人转,是逗口的起源。宣传绿色二人转,似乎讨厌逗口。但二人转,的确从民间劳作休憩的逗口歌唱而来,因此,始终保留了这种最原始的基因。二人转表演时,是一副架,外观上如同一棵树,根脉相承。两个演员,既是演员身份,又是剧中人物,通过唱词,表现剧风。但在开场进入人物之前,穿插在“二人转小帽”前后,总有人物对白,风格幽默,借以调动场内观众情绪。或者因戏情的需要而设置戏剧对白,于无声处而发意外之效果。这样的逗口,就上升到表演技巧的层面上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