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动物语言
释义

动物的语言种类

一、声音语言

许多动物都会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逐渐演变成为动物之间交流的信号——动物语言。例如蟋蟀能利用翅膀摩擦发出的像乐曲一般清脆动听的声音来表现它们的种种“感情”。当雌雄相处时,声调轻幽,犹如情人窃窃私语;当独处一方时,它就发出高亢的强音来招引朋友。

研究人员发现,每当敌害来到白蚁的巢穴时,整群白蚁常常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城”一座。为了揭开这个奥秘,昆虫学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原来,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就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声音来交流信息的动物是很多的。许多鸟都有着清甜多变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两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有些动物学家对鸟类的各种语言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辞典》。这本辞典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说,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使飞机坠毁。现在有的机场已设立了鸟语广播台,播送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使飞机安全起飞和降落。

动物的声音语言千变万化,含义各不相同。长尾鼠在发现地面上的强敌——狐狸和狼等时,会发出一连串的声音;如果威胁来自空中,它的声音便单调而冗长;一旦空中飞贼已降临地面,它就每隔八秒钟发一次警报。母鸡可以用七种不同的声音来报警,它的同伴们一听便知:来犯者是谁,它们来自何方,离这儿有多远。

心有灵犀一点通①〔心有灵犀(xī)一点通〕是唐代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意思是说两心相通,互相了解。灵犀,犀牛角。旧说犀牛是灵异的兽,角中有白纹如线,直通两头。这里借指当某一动物发出了信号,其他动物也领会到是什么意思。有些动物的警报声,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他动物也都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野鹿、野猪和其他飞禽走兽顿时便明白了:此地危险。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四处逃窜了。

目前,分类学家正在研究,把动物的声音信号,作为动物分类的一种指标;生态学家正在探索,如何通过声音信号,来揭示动物行为的奥秘。更引人注目的,则是利用动物的声音语言来指挥动物,使之按人类的吩咐行事。例如,不越过设定的区域边界。

二、气味语言

有些动物常常以特殊的气味(信息素)来达到引诱异性、追踪目标、鉴别敌友、发出警报、标明地点、集合或分散群体等目的。这种气味虽然没有声响,可也算是一种语言。例如蜂王通过分泌一种唾液产生的气味招引工蜂来为自己服务;雌蛾产生的气味能引诱距离很远的雄蛾;蚂蚁利用味觉和嗅觉彼此进行联系,识别同窝伙伴;雄鹿在求偶时,它会用身上的芳香腺往树上擦,这样,树上便留下了自己的气味,于是,雌鹿闻到它的气味以后就会循踪而至。

一位昆虫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头新羽化①〔羽化〕昆虫由幼虫成蛹,经过蜕(tuì)皮,变化为成虫的过程。的天蚕雌蛾,装进一只用纱布缝制的口袋里,然后在桌上放一夜。翌日清晨发现竟有四十多万头同种雄蛾闯进这间房子,将那头雌蛾团团围住。天蚕雌蛾既无声音语言,又无色彩和运动语言,它是靠什么和雄蛾取得联系的呢?

原来,许多昆虫都是靠释放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即气味语言)进行通信联系的。这种微量物质称之为传信素。目前,人们已查明一百多种昆虫传信素的化学结构,并根据这些气味语言物质的作用进行了分类:有借以吸引同种异性个体的性引诱剂,通知同种个体对劲敌采取防御和进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帮助同类寻找食物或在迁居时指明道路的示踪激素,以及维持群居昆虫间的正常秩序的行为调节剂等。

人们发现,运用气味语言的绝非昆虫一家,鱼和某些兽类也有这种本领。有些雄兽(如许多鹿和羚羊)在生殖季节,能用特殊的气味物质进行“圈地”,借以警告它的同伙:有我在此,你须回避。各种传信素的发现、分离和人工合成,不仅为我们揭示动物行为的秘密,也为进而控制、改造生物开辟了诱人的前景。据报道,最近已研制成功一种香味浓郁的“假激素”,蚊子、蛾子和小甲虫等害虫闻到之后,便会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泄,中断发育周期,并不再繁殖后代了。一旦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于使用农药的后顾之忧,也就可以彻底解除了。

三、行为语言

动物还会运用各种不同的行为来表达它们的意思,这也是一种无声的语言。例如长颈鹿在发生危险时,会用猛烈的惊跑来向同伴传达警报;野猪在平时总是把尾巴转来转去,但一旦觉察到有危险时,就会扬起尾巴,在尾尖上打个小卷给同伴报警;蜜蜂在发现蜜源以后,就会用特别的“舞蹈”方式(如“8”字形摆尾舞),向同伴通报蜜源的远近和方向。

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的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四、色彩语言

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雄孔雀之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现在已经知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充分利用色彩。观察一下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的体色变化,是十分有趣的。这种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在交配前夕,雄鱼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腹部出现了红色,以警告旁的雄鱼,赶快回避。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煞是好看。待到交配、产卵和鱼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前的色彩——红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鱼体,日夜看守着幼鱼。

五、超声语言

螽斯〔螽(zhōng)斯〕一种害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吃农作物。雄的前翅有发声器,颤动翅膀能发声。蟋蟀、蝗虫和老鼠等动物,是用超声波进行联系的。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汉”螽斯唱的大多是“求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雌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战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声语言是颇为复杂的。它们能交流情况,展开讨论,共商大计。1962年,有人曾记录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是一只海豚“挺身而出”,侦察了一番;然后其他海豚听了侦察报告后,便展开了热烈讨论;半小时后,意见统一了——障碍物中没有危险,不必担忧,于是它们就穿游了过去。

现在,人们已听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开始声调很高,而后渐渐下降。当海豚因受伤不能升上水面进行呼吸时,就发出这种尖叫声,召唤近处的伙伴火速前来相救。有人由此得到启发,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和调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的得力助手。

动物的通讯行为

动物的通讯一般都是通过一些动作行为来告诉同伴发生的事情,像人用嘴巴说话一样,从而知道要做什么事。只不过动物为会说话是用动作来表达。例如:蜜蜂如果有一只工蜂发现花丛,就会回到蜂窝里颤动身体转圈。方向近远不一样转动就不一样,这样同伴就知道了有多远食物有多少要去多少工蜂。

有的动物是用声音来表达,每种叫声表达意思都不一样,例如:鸡鸭这些动物遇到危险就会叫得很急,叫得很大声。

所谓动物的通讯行为就动物的语言,只不过它用动作或叫声来表达。

通讯的含义

任何生物都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自然界中,它们总 是组成一个小的生活群体,尽管有一些喜欢独来独往,但至少它们在交配时需要与异性接触在接触过程中,它们的鸣叫,彼此间互相的触摸,甚至一些化学物质的释放,使得它们声息相通,行动一致,无论是在捕食活动中,还是在对配偶的争夺上都井然有序。这些都是与动物之间存在的通讯行为分不开的。

所谓通讯,就是指个体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刺激性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信号本身并无意义,但它能被快速识别,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属性,如性别、年龄、大小、敌对性或友好性等等。

通讯的分类

视觉通讯

在动物园里常会看见游客向孔雀园中的雄孔雀鼓掌拍手,孔雀听到掌声,会为游客表演孔雀开屏。然而,孔雀向人们竖起美丽的羽毛,可能是在向雌孔雀示爱,或者是在向同种雄孔雀示威,也许是在向人们发出警告。它那五颜六色的羽毛其实就是它展示自己,吓唬敌人的武器。孔雀是在通过展示尾羽传播某种视觉信息,可惜,在场的游客却错误地接受并传递了另一种含义的信息。

视觉通讯的形式是比较广泛的,雄性驯鹿头上硕大的犄角,草原上雄性狮子颈部漂亮的长鬃毛,这些动物的外表特征都是向雌性同类发出的视觉信号。青蛙在草丛中呈现碧绿的体色,而潮一、的保护色往往是通过散布错误的视觉信息来迷惑天敌或猎物的。

视觉通讯的形式还包括动物的肢体语言。拟态使得落叶蝶化作一片枯叶,欺骗了鸟类的双眼。猎狗面对对手时,头部前伸、前肢前趴、身体下伏、后肢蹬地、露出牙齿、两耳竖起以示对对方的威吓。而在主人面前,猎狗便会俯首贴耳、摇动尾巴,一副顺从的模样。雄蜂源在向雌蜂蝶求爱时,会表现出一个相当复杂的仪式:将最漂亮的体色显现出来,向着雌妹饭的方向用尾巴拨动水流,并且水中带着雄峰燃身上一种特殊的气味。雌蛾螺便同时获得了视觉、嗅觉和触觉三方面的刺激。视觉通讯对于人类来讲也是最为简单和直接的联系方式。无论是杨贵妃的回眸一笑,还是张翼德的吹胡子瞪眼,恋人之间含情脉脉的对视以及反目成仇的怒视……所有这些都体现了视觉通讯的作用。

视觉通讯在动物界是十分普遍的一种通讯方式,具有简单、准确、迅速等优点。但是这种通讯方式也有很多的局限性。在自然界仅仅以视觉通讯作为主要通讯手段的动物是很少的,它们往往以视觉通讯方式和其他通讯方式共同使用,发送或获取准确的信息。

听觉通讯

鸟类为吸引异性排斥同性,宣告领地占有的歌声以及警告捕食者来到的尖叫声都是听觉通讯。法 德、的住物学家记录下乌鸦的种种叫声集”。他们开着放音车在村子周围移动,通过播放其中一种乌鸦的叫声,终于解决了该村长期困扰村民的乌鸦问题。这其中就巧妙的运用了听觉通讯的原理。

由于动物的发音机制不同,产生的种种奇妙的声音也大相径庭。哺乳动物依靠喉管,鸟类依靠鸣管,昆虫往往依靠翅膀的振动,而青蛙却依赖于声囊发声。因为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传播,发声的频率多样组合又为各种信息的传递奠定了基础。同样的发声器官只要做出略微的调整就能产生一系列的声音,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所以声音的传播不受白天黑夜的限制。然而,声音的传播又具有瞬间性,稍纵即逝。

当然,在动物世界里有一些动物是依靠超声波来进行通讯与捕食的,如人们熟悉的编幅和海豚,就是利用超声波通讯的。

化学通讯

俗语有“鼠目寸光”的说法。这是由于老鼠的视觉能力很低,只能达到12厘米的距离。而老鼠的听觉也仅70千赫左右,一张报纸就足以阻碍听觉信号的接收。老鼠的活动环境十分复杂,很容易阻碍它那本来就不出色的视力,那么老鼠是通过什么来进行交流呢?这就是另外一种通讯方式:化学通讯。

化学通讯就是动物通过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来影响或控制其他动物的行为。化学通讯有时会影响整个动物群体的活动甚至调节整个种群。这些化学物质称为外激素。有文献报道,外激素可能是最为原始的通讯信号,在蓝藻、细菌和其他原核生物之间是惟一的通讯方式。动物释放化学物质,不仅影响其他个体的行为,还能影响到生理。如雄蚕能嗅到十几公里外的雌蚕。蜂后会分泌一种称为“蜂王浆”物质的化合物,能抑制工蜂卵巢的发育。另外,化学通讯还是维持群体秩序的重要手段。在蚂蚁群中,蚁后不能养活自己,但它可以分泌一种外激素,来引诱工蚁,使工蚁积极喂养蚁后。蚂蚁的卵和幼虫也能分泌一种物质。蚂蚁幼虫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当湿度变小,它们便停止分泌外激素,而工蚁会很快的将其转移到潮湿的地方,这样幼虫便能重新分泌对工蚁来说堪称“美味佳肴”的化学物质了。

谈到化学通讯,似乎我们应该为狗随地小便的不文明行为进行一下辩解。其实这并非狗的不文明表现,而是它在行使自己的化学通讯手段。狗往往并不是由于膀眈充盈而到处排泄,实际上它只是在向别的同类宣布:这里已经是我的地盘了。这是一种依靠化学物质抢占领地的做法,当一条狗三条腿着地,一条后腿提起对着马路上的消防龙头排尿时,说明它已经用尿液的气味将消防龙头划为己有了。而狗真正的排尿姿势是四肢平铺蹲在地上的。另外,这还可以成为狗回家的标记。

触觉通讯

触觉通讯也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通讯方式。对于视觉能力有限或者生活在无法利用视觉通讯环境中的动物来说,触觉通讯往往是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

某些生活在深海区域中的鱼类,由于光线很弱,视力退化了,但它们往往具有非常发达的鳍刺和触须,上面布满了敏感的神经,在水中游动时,它们可以感知水流的变化,寻觅与捕捉猎物和接收性信号。

触觉通讯也可以通过其他物体作为媒介,以振动或者波动的形式来传播信息。雄蜘蛛想要进行交配必须到网上寻找对象,上网前雄蜘蛛会做出一种类似“拨弦”的动作,拨动网丝发出一定的振动,据此雌蜘蛛可以判断出是猎物,还是求爱对象。

不仅低等动物依靠触觉作为通讯方式,在高等动物中触觉通讯也相当普遍与重要。在猴子的社会群体中,猴儿们常会彼此相互梳理毛发,这其中既有母猴出于对幼猴的怜爱,又有出于对猴王的奉承,当然还有猴王嚣张的戏弄。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将刚刚出生的小猴从它的母亲身边抱走,由专门的机器人来抚养,那么即便身体健康,它的反应能力和智力与正常的小猴相比,也显得比较低下。如果人们经常抚摸或者抱抱它,情况则会有很大的改观。从这里不难看出,幼年时,对小猴的经常抚摸、搂抱,可以使它的反应提高,更具有生气。对于人类来说,父母们在孩子幼年时多给一些爱抚,比起成天以婴儿车和玩具熊来应付孩子,更有益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电通讯

在发现美洲大陆后,许多冒险家都前往那里寻找他们梦寐以求的黄金。有一个西班牙探险队伍,在当地印第安人带领下,进人了亚马孙河上游的一个低洼地,这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水塘。印第安人止步了,白人不理解,这里不可能有食人鱼,当然也不可能有鳄鱼和大蟒蛇。一个白人挺身而出,要给印第安人作榜样,可是没走多远,就大叫一声,直挺挺地仰面倒下,几个同伴上前去救他,也跌倒在水塘里。过了好一会儿,其余的同伴才将他们救出来。几个小时后,这些人才从僵直的状态下恢复。

到底是什么袭击了他们?原来在热带混浊的水塘中,生活着依靠体表放电来进行彼此交流和捕食的特殊鱼类——电鳗。那几个探险家就是被水塘中电鳗施放的电流所击倒的。它们施放出的电压往往可以达到600伏特。自然界中不仅有电鳗、电路利用身体发电器官产生很强的电流猎取食物,深水中的鲶鱼、鳄鱼也可以依靠体表电感器进行个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动物的通讯行为是通过自然选择演化而来的,每一类通讯行为往往有着特殊的功能与进化过程。这一过程历经了许多艰辛,在不同的环境下,因物制宜,形成了适应自己的交流方式。

可以说通讯方式、环境以及某些器官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共同促进的关联网,相互作用下,使得彼此达到协调的状态。往往越是高等的动物,越具有较多的通讯方式,这样就可以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时,仍可以交流信息,与同伴共同渡过难关。而那些依靠单一通讯行为进行交流的生物,此时则会与外界完全失去联系,等待它们的只有死亡。

通讯行为不仅是发生在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事,细胞之间也具有相互通讯的方式,化学通讯与触觉通讯可能是其中最主要的两种。在细胞的不断分裂过程中,当彼此相互接触时,正常的细胞将会停止分裂,即所谓的接触抑制,这其中好像完成了某种信息的传达。癌细胞似乎不受这种通讯的影响,仍然不断地疯长,对于它的控制及其通讯行为有待深入研究。当然,细胞之间的通讯行为属于细胞社会学研究的范畴,这正是当前细胞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

实例分析

猫的语言

肢体语言

猫咪是善于沟通的动物,可以发出超过一百种的声音,比狗多十倍,是动物界中的语言专家。其实除了声音之外,它们亦时常借由尾巴摆动来传情达意。所以,要了解猫猫的情绪,观看其尾巴的摆动姿势就可知道:

尾巴微弯向下,尾尖微弯向上:这表示猫猫正享受着优闲而写意的生活。

尾巴略为提起,柔软地弯曲着:猫猫正在对面前某种事物产生兴趣。

尾巴竖起,尾尖弯曲:这表示猫猫对你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友善亦愿意亲近,却尚有少许保留。

尾巴竖起,尾尖竖直:非常愿意亲近,而且并无保留。成猫这样做是学小猫亲近它的母亲的动作。小猫的暗示是请猫妈妈替它检查臀部。

尾巴完全垂下,并夹于后腿之间:这是惊慌的讯号,又或者是一只顺从的猫猫向同类表示它在猫社群中的低微地位。

尾巴向下,毛竖起:这表示它感到非常害怕。

尾巴强烈地两边摆动:这讯号表示猫猫感到很忿怒。如果尾巴持续由一边用力摆向另一边,则表示它随时准备攻击。

尾巴维持不动,但是尾尖突然震动:这摆尾方式表示猫猫感到少许烦躁。如尾尖震动得越是有力,则表示它将要爪人。

尾巴竖起并且震动:微微震动通常出现在一只刚被主人轻抚完的猫猫身上。这个身体语言似乎有一种“个人识别”的含意。

尾巴放在一边:当雌猫准备跟雄猫交配时,其尾巴会移开一边。当雄猫见到它的这个姿势,便知道可以亲近它而不被袭击。

尾巴竖起笔直,而且毛也竖直:这是防守的讯号,表示若继续受到威胁,猫猫便会进行攻击。

眼睛轻轻眯合并缓慢扬起头部:这是比较放松和享受的时候,表示信任、舒服、安逸。一般在遇到能够信任的人、同伴,或是接触非常熟悉和喜爱的设施,以及梳理前后枝腋窝时,呈现这种表情。此时的猫咪并不在意信任对象去打搅它的安逸。

眼睛瞳孔收缩伴随耳朵的细微变动:这是感觉到视线方向有了好奇目标的信号,通常在猫咪关注某一对象时出现,表示它已经感觉或发现了新的关注目标,但兴趣点并没有脱离原来的关注点。

猫的肢体语言是通过它的姿态展现出来的。通常可以利用直觉来判断猫的感觉和需要。猫满足时的姿态是最容易识别的,因为这时它会使自己完全放松并眯起双眼。猫放松时会伸展四肢并不断挥动自己的爪子。猫有时还会在满意的时候踩踏并发出咕噜声。这是因为在它从前吃奶的时候需要将奶水踩踏出来。

猫还可以通过耳朵表达感情。当猫处于警戒状态时、在外面捕猎时或听到有趣的声音时会竖起耳朵。猫处于紧张状态时会抽动自己的耳朵。而猫害怕时或发怒时会将耳朵完全贴到脑后。

猫有时会呲着牙发出嘶嘶声,并且向后拱起,竖起身上的毛以威胁入侵者。

猫的舌头有很多功能。它可以与鼻子一起向猫传递许多关于周围环境的信息。舌头还可以被用来梳理猫的毛发。

声音语言

 一些人认为猫只会以咕噜声,喵喵声,以及吼叫声互相交流。实际上,猫有许多的交流方式,它们可以使用声音、动作、耳朵、嘴以及尾巴交流,而且它们还有丰富的交谈词汇。猫妈妈尤为如此,因为它需要使用各种声音与小猫交流,并对小猫进行教导和惩戒。

猫高兴或满意时会发出咕噜声,且不同猫发出的咕噜声差异很大。我们很容易将咕噜声和刺耳的吼叫声区分开。而这种吼叫声是抵抗入侵的猫或狗时发出的。

猫发出的喵喵声主要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如果喵喵声短促而且音调很高,则表示猫正在屋中寻找自己的主人。如果喵喵声持久而洪亮,则表示猫想要开一扇门,或想吃东西。而猫如果被关在旅行篮中,或被踩到了尾巴则会发出愤怒的大叫声。

雌猫发情期会发出敖呜声,以吸引雄猫。

母猫在哺乳时会向靠近小猫的人或动物发出低沉的咕噜声,通常接近距离在一扑范围(约0.8~1米),只发声;小于步距(0.5米)时,会伴随头部抬起或转动,达到肢体距离(0.3米)时,就会呲牙或舞爪,直至发起攻击。寻找妈妈的小猫会张大嘴发出急促喵喵声呼叫,找到妈妈的小猫会轻声发出细长的喵喵声表示需要依偎。

当猫坐在窗台上观察外面的鸟的时候,会发出一种介于喵喵声与咕噜声之间的一种咋舌声。

狗的语言

声音语言

快速的连续吠叫三至四声,中间有停顿 注意,我怀疑这里有情况了 音量适中急速吠叫,音量适中 有东西进入我们的领地,全体集合 连续吠叫,声音缓慢而低沉 危险临近,准备采取防御措施 一连串孤立断续的吠叫 我很孤独,有谁来陪我 一两声语气温和的短促吠叫 你好,很高兴见到你 音量较高或者适中 孤独的一声简短而又尖细的吠叫 退后,别那样做 音量适中或偏低 孤立的一声响亮而又尖利的吠叫 这是什么?哇! 音量较高 温和,低沉的咆哮 退后!小心点! 咆哮加吠叫声 (低沉) 我被惹恼了,我要不客气了! 咆哮加吠叫声(音量高) 你吓着我了,我将迫不得已采取防御措施 高低起伏的咆哮声 我很害怕!如果你冲过来我可能会反抗,也可能会逃跑。

其它声音信号

连续的嗥叫(像"yip-yip-yip-噢") 我很孤独! 嗥叫(洪亮且延长) 我在这,这是我的地盘! 吠叫加嗥叫(“Ruff-ruff-噢“) 为什么没人来与我做伴?我很担心, 也很孤独! 在呜咽声的结尾处音量提高(听起来 我想。。。我需要。。。。好像掺入一点嚎叫声) 在呜咽声的结尾处音量降低或音量 现在来吧,让我们一起出发! 不发生任何改变 真假嗓音反复变换的哀叫(如hooooo 我很兴奋,让我们一起来吧!太棒了!--ah--hooooo) 温和的呜咽声 我受伤了,我真得很害怕! 单独的一声嗥叫 哎呦!(通常是对疼痛做出的反应) 一连串的嚎叫声 我受伤了!我真的很害怕!我投降! 尖叫(听起来像受伤的孩子的嚎叫声) 救命!我想我快要死了! 一般规律:低沉的声音代表统治和威胁,高音代表不安和恐惧。 吠叫频率越快表示越兴奋越激动。咆哮的声音和频率变得越频繁说明越不安。

肢体语言

1狗是一种食肉动物,在喂养时,需要在饲料中配制较多的动物蛋白和脂肪,辅以素食成分,以保证狗的正常发育和健康的体魄。

2 狗的消化道比食草动物要短,狗的胃中盐酸的含量在家畜中居于首位,加之肠壁厚吸收能力强,所以容易和适宜消化肉食食品。

3 狗属狼科,在进食时不大咀嚼,可谓“狼吞虎咽”。如果要喂粗纤维的蔬菜最好把蔬菜切碎或煮熟。

4 狗的排便中枢不够发达,不能在行进中排便,所以我们要给它一定的排便时间。

5 狗喜啃咬。这也是原生态时撕咬猎物所留下的习惯。我们在喂养时不定期要经常给它一些骨头,以利于磨牙用。

6 狗有独特的自我防御能力,吃进有毒食物后,能引起呕吐反应而把有毒食物吐出来。

7 炎热的夏季,狗大张着嘴巴,垂着长长的舌头,靠唾液中水分蒸发来散热。

8 狗在群居时,也有“等级制度”和主从关系。建立这样一种秩序便可以保持群体的稳定,减少因为食物、生存空间的争夺而引起恶斗。

9 狗在卧下的时候,总是在周围转一转,也许是为了卧着舒服,也许是遗留下来的什么本能。

10 狗的颈部、背部喜欢被人爱抚。尽量不要摸头顶,因为这样会让它感觉到压抑和眩晕。此外,屁股和尾巴摸不得。“狗改不了吃屎”,这是狗的最大恶习,必须纠正。狗不但吃人屎,也吃狗屎。

11 狗对陌生人的行为准则是根据自己视线的高度来判断对手的强弱。陌生人一靠近,从上面下来的压迫感会使它不安,若采用低姿势,它便会接受你。如果比它眼睛看到的高度更低时,会使它更安心。 狗的弱点在右边,它会为保护右边而行动。当它在被追得走投无路时,会让自己的右侧靠墙,把左侧面对敌人。这种习性是狗与生俱来的本能。 狗让人家看它的肚子是向对方表示顺从和投降。

12 狗的社会中也有一定规则,它们决不攻击倒下露出肚子的对手。狗将肚子朝天躺着睡时表示它很放心或很信任,才会让人看到或是让人摸它的肚子。 狗喜欢人甚于喜欢同类,这不仅是由于人能照顾它,给它吃住。更主要原因是狗跟人为伴,建立了感情。狗对自己的主人有强烈的保护心。有的狗从水中、失火的房子里或车子下救出孩子。狗会帮助它受难或受伤的狗友同伴。

13 狗具有领地习性,就是自己占有一定范围,并加以保护,不让其他动物侵入。它们利用肛门腺分泌物使粪便具有特殊气味,趾间汗腺分泌的汗液和用后肢在地上抓画,作为领地记号。 狗的嫉妒心非常强,当你把注意力放在新来的狗身上,忽略了对它的照顾时,它就会愤怒,不遵守已养成的生活习惯,变得暴躁和具有破坏性。 狗也有虚荣心,喜欢人们称赞表扬它。当它办一件好事,或做一些小技巧活动,你拍手赞美它,抚摸它,它就会像吃了一顿丰盛美餐那样心满意足。狗也有害羞心,如它做错了事或被毛剪得太短,它就会躲在什么地方,等肚子饿了才出来。

14 在记忆力方面,狗对于曾经和它有过亲密相处的人,似乎永不会忘记他的声音,同时自己住过的地方也能记得。但也有人认为狗是靠它的感官灵敏性,来识别熟人的声音和认识地方的。 狗喜欢嗅闻任何东西。嗅闻领地记号,新的狗、食物、毒物、粪便、尿液等等。狗在外出漫游时,我们常常看到它不断地小便或蹲下大便,把它的粪便布撒路途。而它就是依靠这些“臭迹标志”行走的。 狗喜欢追捕生物。如追捕和杀死小动物。追逐兔、猫、羊等,甚至追咬人类,人利用狗的这种特性,让它驱赶羊群、牛群和保护人类自己。

15 狗生病时,会本能地避开人类或者其他狗,躲在阴暗处去康复或死亡,这是一种“返祖现象”。狗的祖先都是群居生活,狗群中若有生病或受伤的,别的狗会杀死它,以免全受到连累或掉队后受罪。这点要引起狗主人或饲养员注意,应及时请兽医诊治。 狗最不喜欢酒精。在兽医院里给狗打针时,在未擦酒精前,表现乖乖的。一旦擦酒精后,狗嗅到了味,毛发马上直立并咆哮不安。 狗怕火,因此凡是冒烟的东西,它都不喜欢,如划火柴、吸烟等。狗的尾巴 狗尾巴的动作也是它的一种“语言”

16狗狗在对你摇晃它的尾巴时,表示它欢迎你。

17狗是一种感情动物,带有依赖性,它的感官比人类强很多倍,但对人有着不可思议的感觉,它可以眉目传情,用眼睛说话,然后自己也有思考的方式,是人类忠实的宠物伙伴,所以希望大家不要再吃狗肉了。

马的语言

肢体语言

马的肢体语言并不很复杂,这里依次叙述如下:

:鼻孔张开表示兴奋、恐惧;打响鼻表示不耐烦、不安、不满。口:上嘴唇向上翻起,表示极度兴奋;口齿空嚼表示谦卑、臣服。

:眼睁大瞪圆,表示愤怒;露出眼白表示紧张恐惧,眼微闭表示倦怠。

:双耳一齐朝前竖立,表示警惕;双耳一齐朝后抿,紧贴到脖颈上,表示要发动攻击;双耳前后转动,表示一切正常。

:颈向内弓起,肌肉绷紧,表示展现力量或示威。颈上下左右来回摇摆,表示无可奈何。

四肢:前肢高举,扒踏物品或前肢轮换撞地,表示着急。后肢抬起,踢碰自己的肚皮,若不是驱赶蚊虫,则提示马患腹痛。

:尾高举表示精神振奋,精力充沛;尾夹紧表示畏缩害怕或软弱。无蚊虫叮咬却频频甩动尾巴,表示不满情绪。

此外,打滚一两次是放松身体,反复多次打滚必有腹痛疾病。跳起空踢、直立表示意气风发。马的嘶鸣声有长短、急缓之分,分别具有呼唤朋友、表示危险、渴求饮食、喜怒哀乐等等含义。

P.S1.怎样接近马:

马的身体构造决定了马的四肢向前后摆动伸缩的幅度大、速度快,而向两侧摆动则幅度小且比较缓。几乎全世界的人都习惯从马的左侧(里侧)备鞍和上下马。因此,标准而安全地接近马的做法是:面对马头左侧,沿45度角向马颈接近,站到与它左肩平行的位置上。在那里给马备鞍辔、上下马,马的后腿踢、前腿扒都伤不到人,想咬人也难。惟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被马左前蹄踩住脚。

从马的右侧(外侧)或屁股后面接近马时必须注意动作要缓慢,嘴里发出轻声的呼唤(提醒马你是它的朋友,不是一头悄悄扑过来的狮子!)观察马的反应,如有异常,必须警惕。总之,如果能按照规程去做并养成习惯的话,人就是安全的。

P.S2.怎样向马做自我介绍:

莫以为马不懂人言。科学研究已经证明,诸如犬、马、猫等动物,虽然无法搞懂人类语言的具体含义,却可以准确判定哪些是褒、哪些是贬,从而决定对人的态度。

把马当朋友来尊重的见面方式是:以从容不迫的沉稳态度沿安全方向接近马,在手能碰到马头、颈肩的位置上停住,慢慢伸出手,接近马的鼻孔,如果知道马的名字,轻轻呼唤它,如果不知道,可发出友善声音与它打招呼。这时马必定会用鼻子嗅闻你的气味,辨别来人是谁。在马琢磨你是否对它有危险的同时,你必须注意观察马的眼神变化与耳朵动作,揣摸马的心理情绪。如果马耳随意转动、眼神安详,你可以顺势将手轻轻接触马的面颊,如果马依然没有不悦的反应,这表明它已经接纳你为朋友,你再讨好地给它搔搔痒。只要看到马不高兴或者有发怒的表情,就应当及时回撤,防犯风险。当然,马第一次不接纳你不等于以后永远不接纳你。

鱼类语言

有特定的内容,只因鱼类是低等动物,生活内容比较单调,它们不需要也不可能有丰富的语言。但是,在不同的条件下,许多鱼确实能够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传递自己的信息。比如,把鲂鱼弗鱼捕上船来,它会“哇哇”怒吼不已,显出一种威胁的姿态;如果你把它放到水族箱里,用手轻轻地抚弄它,它就高兴地轻声哼着;如果你用力拨弄它,它就会像小猪一样尖叫起来,扭身逃窜。大黄花鱼产卵前“吱吱”地叫唤异性同伴前来汇聚;产卵时“呜呜”“哼哼”地私语;产完卵后就像母鸡生了蛋那样“咯咯”欢唱,声音之大,常常吵得渔民夜间不得入睡。据资料记载,有一个海湾的出口处,被许多悬挂在缆索上的铝杆拦阻了。海湾里有五只海豚,其中一只游到铝杆附近用它的“回声定位器”进行了详细的侦察,然后回来报告。海豚们就用刺耳的“吱吱”声“交谈”起来,在“讨论”中还不时“派员”再去“核实”情况。经过半小时左右的“研究”,终于认定这铝杆栅栏没有什么危险,这才一一穿游出去。有人把幼海豚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播放给母海豚听。母海豚立即焦躁不安地四下寻找它的孩子。由此可见,不论是海洋鱼类或者哺乳类,都普遍用“语言”作为生命活动的一种手段。它们的“语言”内容有这样几个方面:摄食、联络、寻找异性、召唤伙伴及后代、危险警戒和威吓等。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鱼类语言学和水声通讯系统的研究才刚刚开始,大量的工作尚待以后进行。

鱼类虽然没有声带,但它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说话。有的鱼用鱼鳔来发声,气体通过鳔管,引起振动能发出声音;脊椎骨的振动可以通过与鱼鳔相连接的肌肉传递过来,引起鱼鳔的共振。

蜜蜂的语言

经过科学家研究,原来,蜜蜂是靠侦察兵的舞蹈来传递信息的。

蜜蜂是过群体生活的昆虫,大都住在木箱里,也有的住在墙洞和树洞里。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一些做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箱外去寻找蜜源。当寻到蜜源时,它便吸上一点花粉,很快飞回来。如果飞回来的蜜蜂先飞一个圆圈,然后转一方向,再飞一个圆圈,像圆圈舞;那么,这便是报告:“在距巢50米以内的地方有食物。”如果侦察蜂先飞一个半圈,然后直飞回来,在另一个方向又飞半个圈,形状有点像一个横写的“8”字”,直飞时,腹部末端还不停地摆动着,像摇摆舞。如果这种摇摆舞跳得很慢,每分钟跳八个“8”字,尾部摇摆的次数很多,就是报告:“花蜜在离巢6千米处。”

蜜蜂的舞蹈动作,不仅能报告花蜜距巢远近,还能指示花蜜所在的方向。如果跳摇摆舞时,蜜蜂头朝上,则是说:“朝太阳的方向飞去,能找到花粉。”反之,则是报告:“在背向太阳的地方可以找到食物。”

在蜂巢里的工蜂得知了侦察蜂带来的好消息, 便按所指引的方向飞去,这样一传十,十传百,越来越多的蜜蜂都奔向蜜源,进行大量的采集工作。

近来,科学家们发现,蜜蜂的舞蹈语言不仅具有上述一种作用,而且,当两群蜜蜂要分居时,老蜂王会派出侦察蜂分头去寻找合适的新居,当找到筑巢的好场所后,它们就很快飞回来,不仅用舞蹈动作报告地点的方位,还通过舞蹈描述那里是否理想。如新居十分理想,侦察蜂可以一连跳上几个小时,而且跳得热情洋溢。如果新居不大理想,它跳舞便没精打采,而很快便结束。

鲸的语言

一项新研究发现,鲸鱼有如此广泛的声音指令,以至于能呼唤他们年幼的孩子、寻求可能的配偶甚至还能用身体语言表达感情。也许这不是我们所知道的语言,但鲸鱼不乏办法来使他们彼此明白。据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识别了驼背鲸的622种社交声音。此研究结果将发表在美国听觉学会(ASA)和日本听觉协会即将联合举办的会议上。

鲸鱼的社交声音是简短和没有成形的声音,可以与冗长、复杂的鲸鱼声音明显区分开来。新研究还补充表示,越来越多的鲸鱼姿体语言证据表明,鲸鱼比我们先前想像的要使用更多的发声法来传达它们的意思。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兽医科学院的研究人员丽贝卡-邓洛普参加这一项研究,她说:“我不会说鲸鱼特有的语言,因为鲸鱼不会像我们人类一样,有规律地将声音排成一串串的,就像将单词组成句子一样。它更像是一个简单的词汇。”

科学家通过视觉跟踪60头鲸鱼沿澳大利亚东海岸迁徙。他们用静音的水听器阵列——传感装置来探测声波,然后将鲸鱼的声音与不同活动与背景联系起来。于是,他们识别了鲸鱼622种截然不同的声音,归属于35个基本种类。这些声音包括由雌鲸鱼发出的“沃普斯”,由雄鲸鱼发出的“兹沃普斯”,由鲸鱼分开时发出的“亚普斯”,还有表达特别愤怒的高叫声。

除发声法之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鲸鱼通过身体语言来传达信息。比如,跃出水面、用尾巴拍打海水和在水下吹泡泡。鲸鱼以其长而复杂的歌声而著名,但鲸鱼有时也会唱个别的短歌。当雄鲸鱼想向雌鲸鱼求爱时,特别爱唱这种短歌。邓洛普推测,歌声是高声传播信号的,两位歌唱家同时歌唱是一定会混乱它们的接收器。如果雄鲸鱼想吸引雌鲸鱼,它就不想让它的信号与同一海域的其它歌唱家的信号混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它就使用声音单元用表达爱意。

科内尔大学生物声学研究项目主任克里斯多佛-克拉克也对脊美鲸作了类似研究。他指出,讽刺性的是,当研究人员正在更好地了解鲸鱼的发声法时,而人类制造了如此多的噪音,通过海运、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海上娱乐交通和其它更多行为,来阻碍鲸鱼进行交流。

他说:“许多鲸鱼有非常传统的饲养场所,它们的迁徙路线也出现在浅海岸线上,而现在这一带有如此多的噪音,严重影响了鲸鱼的正常栖息。在这种环境下海域,今天还能交流和视听的鲸鱼相对一个世纪前,已经明显下降了。”

鸟的语言

鸟类的鸣啭跟鸟类的种类一样繁多,甚至比鸟类种类更多。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同一种鸟类,会有不大相同的鸣,啭,正如我们人类各有自己的方言一样。然而,鸟类鸣啭的调式却是非常固定的,雌鸟就凭借这些鸣啭确切地认出同种的雄鸟。在大多数种类中,雄鸟对同种雄鸟的鸣啭声异常敏感。科学家们用橙顶灶鸫作了一个试验。他们在一片树林中观察到4 只橙顶灶鸫,将它们按位置标记为A 、1 、2 、3 ,4 只鸟经过激烈竞争,各自占领一片小树林。 领土分割完毕,接着就是一天接一天地鸣叫,进行占区保卫,并吸引过路雌鸟。科学家们在几千米外录制了另一只雄橙顶灶鸫(B )的鸣啭,然后在离A 不远处播放。A 灶鸫立刻听出该鸟的声音是一个陌生者,并开始在自己领域内四处飞行调查。将B 灶鸫的声音拿到1 、2 、3 领域边缘播放也都产生类似的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当A 四处调查时,它的邻居们会很快侵蚀A 的领域,但A 调查完毕后立刻予以反击。因此,科学家们推测,雄性灶鸫个体间通过鸣啭起到保卫领域的作用,避免了不必要的争斗,从而能节省大鼠能量。它们通过识听对手鸣啭的响度,可以确定自己是否受到侵略,从而决定是否采取行动。

那么,一只鸟是怎样识听另一只鸟的叫声,从而作出判断的呢?科学家们很早就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索。开始,凡位科学家用高精度的录音设备录下三声夜鹰的叫声。这些叫声人耳听起来是三声一度,音似“whip-poor-will”。科学家们用录音机录下叫声后,用慢速度播放时发现,三声夜鹰的叫声实际上有5个音节,这5 个音节用特有的连贯方式联叫出来,使人听起来只有3 个音节。问题出现了,三声夜鹰叫声是识听3 个音节,还是5 个音节呢?科学家们一时被难住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位科学家经过苦苦思索找到一种间接的证明方法。他们让一只模仿能力很强的小鸟——小嘲鸫模仿三声夜鹰的叫声,然后录制下来用慢速度播放。奇迹出现了,小嘲鸫模仿的三声夜鹰鸣啭声也是5 个音节。由此,科学家们做出初步推断,三声夜鹰叫声很可能也是识听5 个音节。实际上,我们听到的鸟鸣啭声都是它们快速连叫的声音。科学家们目前已分析很多鸣禽的鸣啭,如把鹪鹩的鸣啭录下后放慢速度播放发现,

一只鹪鹩在81/4秒内可连续唱出103 个音节。用苍头燕雀做同样的试验发现,它在2.5 秒内可唱出12个音节。这些音节可重复鸣叫出来,如苍头燕雀的12个音节听起来像“chip.chip.chip.chipcherry-cherry herry tissy.choee-oo!”,它唱出这些音节只花2%秒,在12个小时内可重复3300次,一个繁殖季节内要重复唱100 万次!除了有自己特定的鸣声外,有些鸟还喜欢学其他鸟的鸣啭,科学家们把这种现象称作效鸣。小嘲鸫可能是自然界最出色的效鸣专家了,英国人甚至称它mockingbird ,意思是模仿鸟。它善于把其他鸟的鸣哦加到自己的鸣啭中,并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椋鸟也是效鸣能手,它们有时还能模仿小嘲鸫。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只椋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学会德国V-1 火箭飞行时的呼啸声,而另一只椋鸟学会足球裁判的哨声。鹩哥也是椋鸟的一种,它甚至能模仿人类语言,唱京剧《苏三解》。鹦鹉学舌更是古已有之,《红楼梦》中就曾描述过鹦鹉学黛玉吟《葬花词》。为什么这些鸟类喜欢效鸣呢?至今仍没有合理的解释。但大家认为,效鸣至少是这些鸟类为丰富它们的鸣啭所能采取的最简单、最有力的方法。那么,为什么鸟类要千方百计地使它们的鸣啭复杂化呢?这对我们来说还是难以理解的。

除了鸣啭外,鸟类还有其他鸣叫声;例如,幼雏发出的“叽,叽”声具有乞食作用。苍头燕雀除了鸣啭外还会发出另外9 种不同的鸣叫声,一种用于飞行时呼唤同伴,一种用于跟其他苍头燕雀打招呼或闲谈,一种用于集群招唤,一种表示自己受伤,三种是交配时发出的,还有二种是报警声。

当然,这些鸣叫比鸣啭简单得多,而且会根据外界环境而改变,没有很固定的音调格式。鸣啭跟其他的鸣叫的区别在于:鸣啭一般只在繁殖季节出现,而其他叫声可在任何时间发出;鸣啭对繁殖活动起重大作用,而其他叫声则在集群、取食、迁徙、喂雏及御敌中起作用。最重要的是,除鸣啭外的其他叫声大部分是遗传得来的。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批鸟类学家曾将一些苍头燕雀从出生起就隔离饲养。一年后,被隔离的苍头燕雀只能发出一些简单的鸣叫,而同年龄的野生个体却能发出复杂的鸣喉。由此可见学习对鸣啭的重要性。大多数鸟类的鸣叫发育是很复杂的,有些鸟很可能在出生前就开始识记父辈的鸣声。在印度,一些鹩哥因世代被笼养,它们从胚胎发育之初到长成几乎听 不到野生鹩哥的叫声。因此,这些鹩哥只会讲“人语”。这说明,鸟类的鸣叫取决于遗传,而且要靠学习。

鸟类是除哺乳动物外唯一具有特定发声器官的脊椎动物。不过,哺乳动物的发声器官在喉头,而鸟类的发声器官是在气管和支气管交界处,科学家称它为鸣管。鸣管是一种特化的构造,这里的气管内外壁都变薄而形成鸣膜,两支气管分叉处有鸣骨,上生半月膜。当气流通过鸣管时,鸣膜和半月膜振动发声。鸣管外侧着生有鸣肌。鸣肌能调节鸣叫的音调和音量。鸟类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鸣叫,而哺乳动物只在呼气时才能发声。

蛇的语言

蛇不是随便攻击人的动物..除非是你踩到它身上或者你让它感觉到你对它有威胁的时候它才会咬你...蛇的si..si声.不是对你挑衅.是因为蛇涂舌头的声音.那只是长久以来人们对蛇的误解.认为蛇发出声音是要攻击人而已,人们通常说蛇是冷血动物,这个是误解。

兔的语言

1、咕咕叫:通常是表达对主人的行为或一只同类的不满情绪,代表兔子正在生气。比如如果兔子不喜欢别人抱它碰它,就会咕咕叫。如果主人不明白它的意思而“一意孤行”,那么被咬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2、喷气声:喷气声表示一些东西或某种行动威胁到兔子了。如果你的行动让兔子发出喷气声,你再不停止动作,也可能会被咬。

3、尖叫声:兔子尖叫的原因和人一样,通常是因为害怕或者疼痛。如果突然听到兔子发出尖叫声,主人立刻要注意了,你的兔子可能受了伤了。

4、磨牙声:磨牙声分为两种,大声磨牙表示兔子感到疼痛,最好带兔子看看医生;轻轻磨牙表示兔子处于满足高兴中,当兔子轻轻磨牙时,如果伸手摸兔子的下巴,可以感到臼齿在磨擦,此时兔子的眼睛通常是半开半合。

5、咬牙声:格格的咬牙声也是兔子痛楚的表示。这时兔子一般会弯身而坐,耳朵向后贴紧身体。

6、呜呜叫:这一点和猫一样,满足时兔子也会发出呜呜的叫声。不同之处在于猫是用喉咙发声,而兔子是用牙齿发声。

7、嘶嘶叫:兔子通常是对同类才会发出嘶嘶的叫声,代表一种反击警告,是告诉对方兔子别靠近,否则它就会采取攻击行为。

8、发情叫声:不同于咕咕叫,发情时兔子发出的叫声是低低沉沉而有规律的。一般在公兔追逐母兔时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绝育可以避免这类发情行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0: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