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董澄农 |
释义 | 董澄农,大理喜洲传奇商业巨子。1890年生于大理喜洲,白族。幼年丧父,不忍母亲劳瘁,“力请辍学,以减家累”,来到舅父李执中开设“联发号”内当学徒。因刻苦钻研业务而受到重用,升任“联发号”经理。1910年,董澄农在昆明等地,广交了社会各界名士。在昆明独自开设了“德润生”号经营进出口货物。滇越铁路开通后,他抓住时机,积极采办大理石及其他商品,经河内、海防运往香港、广州等地销售。一战期间,董澄农又从四川会理一带选购白铅,趁欧洲战争爆发后铅价上涨之时才出口,一时暴富。 生平董澄农先生,是喜洲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1890年生于大理喜洲,白族。他幼年丧父,全靠母亲抚养度日,读私塾时,见母亲极为劳瘁,便“力请辍学,以减家累”,来到舅父李执中开设“联发号”内当学徒。在商号里,他刻苦钻研业务而受到重用,常被委派到云南各地采办商贸,开阔了眼界。不久,升任“联发号”经理。1910年,董澄农在昆明等地,广交了社会各界名士。有钱时,他经常慷慨资助别人。在昆明独自开设“德润生”号经营进出口货物。滇越铁路开通后,他抓住时机,积极采办大理石及其他商品,经河内、海防运往香港、广州等地销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董澄农又从四川会理一带选购白铅,趁欧洲战争爆发后铅价上涨之时才出口,一时暴富。 1934年,董澄农了解到滇南一带所有产钨矿常与黑钨(即钨锰铁矿)伴生,冶炼极为困难,当时人们不知道它的价值,把其当废渣处理。董澄农将矿砂带到南京化验,证实这类矿砂中钨锑含量高后,董澄农亲赴香港推销。当时英国和德国商人,对此物颇感兴趣,董澄农一面在香港与英美资本家签定合同,一面呈请云南省批准。1936年8月由官商合办的个旧钨锑分公司成立,隶属云南省财政厅,从事采购个旧钨砂,准许自由出口销售,董澄农任经理后,以低价收购附近各厂的毛矿,进行擂碾淘洗,提成品位较高的纯净钨砂直接外销,年最高产量达数百吨,特别是1940年以前由公司自由外销期间,获利上百倍,董澄农也因此重又东山再起 1939年,董澄农与上海施嘉干商议,由云南省财政厅资助资金三分之一,董、施二人各出资三分之一,筹建“云南大成实业公司”,先后在昆明市区及近郊筹建嘉农面粉厂、利工电石厂、农村纺纱厂、联谊钢铁厂、大昌营造厂、新成炼油厂及复兴亚水泥厂等工业企业。1940年8月起,各厂相继投产,生产面粉、电石、各种液体燃料、机油及亚水泥等产品供应市场。这时,董澄农不仅在昆明、重庆、上 海、香港等地恢复“ 锡庆祥”商号;在缅甸、印度等地也开设商号,直接与英、美商家进行贸易。1941年,董澄农又和一些社会人士合资组建昆明商业银行,被推举为董事长。还投资成立澄和企业公司、云南实业银行、工矿银行、兴文银行、劝业银行、永丰银公司等,对推动云南的工商业和金融事业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大力资助社会公益事业,先后出资修建云大西郊医院、病菌学院、大理县立中学和大理图书馆;还设置大理县中学奖学金和助学金,捐助云大及女中开办经费;与严子珍倡建五台中学,捐资赞助中山学社、大厦大学及各乡村小学。并同严子珍设喜洲医院,修建镇川桥,大力捐款赈灾。慰劳将士,支援抗战。正当他准备再为民族经济发展大干一番事业时,不幸患病于1945年2月逝世。 董苑董苑,原是喜洲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董澄农于20世纪40年代初期所建。大院原占地面积6742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814平方米,主体建筑为两组建筑群,第一组是白族民居“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两院及4幢角房组成,建于1940年。中正厅一方为西面照壁,楼上楼下均有回廊,可串联各个房间,大门楼设东北角,采用白族传统的飞檐串角式三滴水造型,砖石结构,配有泥塑、石雕、彩画、大理石屏等主体图案。照壁外面石脚墙上端,曾镶嵌有大理石精品“双猫图”、“鸳鸯戏水图”等。此石的稀奇之处在于石面上,两只一虚一实呈土红色的猫,还有头对头在嬉戏的鸳鸯,形象十分生动,图案逼真。第二组建筑在西侧,是一座法式别墅洋楼,建于1942年。造型别致,墙体是灰沙装饰,外伸护栏阳台,室内有夹墙取暖设备,楼座围有大理石栏杆、花台、台阶。法式洋楼被称为“将军楼”,因在滇西抗战时期,一些高级将领常住此楼而得名。董家大院吸收了中外先进的建筑技术,小厦有廊,二楼均设回廊,连成了“走马串角楼”,精雕细刻的门窗,外加美人柜的玻璃,自备电力照明设备,建筑材料方面引进了钢筋、水泥。尤其在建筑技术上把白族民居推向了富有时代感的新高潮,又不失白族民居的特色,成为白族民居建筑中中西结合的精品。 解放后,董澄农后人将整个宅院捐献给政府,1987年改建为田庄宾馆。2003年,大理州、市委、市政府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本着保护与利用并重,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董家大院进行修复和扩建,并将田庄宾馆改为“董苑”。 喜州商业一、喜洲商人注重经营管理、培养人才、善于理财和敢于竞争。 《大理县志稿》说:“至于商务思想,唯喜洲一地人物为最优胜之资格”。喜洲街的白族百分之九十左右都营商。务商思想代代相传。对商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视,坚持“严师出高徒”的信条,从小当学徒是喜洲多数商人的必经之路,一般青少年读几年书后,就要去当学徒,即便是大资本家的子弟也大都让其到号规严格的号铺当学徒。没有门路当学徒,或在校的少年都到集市上提壶卖水,割卖草料,自筹小本或赊销火柴、纸烟、棉线,在集市上叫卖,积累蝇头小利,逐渐摆摊设点,从小贩到开铺子,开大商号。而是经过披荆斩棘,披星戴月艰苦奋斗的一个过程。 二、恪守信用和商业道德,科学创业,坚忍不拔。 喜洲俗话说:“十年学得个举人、十年学不得个生意人”。 “喜洲帮”很少有巧取豪夺不择手段的暴发户。他们通常从小本生意做起,个别人甚至卖凉水、马草积攒资本。在经商过程中,喜洲务商者体现出其儒商的气质他们“悉心研究”,“胜算常操”,坚忍不拔,不因“一时挫折而灰心”。他们相信科学,以智力取胜。最典型的例子是董澄农采纳德国技师的建议,收购个旧锡矿废渣冶炼稀有金属钨而发家的事迹。赵甲南在总结一位赵姓商人时曾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先生五岁失怙,茕茕无依,遂衣奔食走于四方矣。先生始习缝工数年,艺成后,复自忖曰:‘业此仅自经而已,奚足以起家。’因弃之归,徒步往丽阳习商,每月工资节而储之。既婚娶,未尝假居停一钱也。人以器之。先生佣赁有年,自念寄人篱下,究非长策。屡欲独树一帜,或以资本薄弱为言,先生曰:‘信用即资本。何忧为?’……”令人称道的是,喜洲商家发迹之后,不是一味地置田治第,而是在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下,尽力回报社会,“一切慈善事,皆竭力为之。如治道途以利行旅,浚沟洫以防水患,捐巨款以赈饥民。” 三、重视文化教育,历来文商并重,节衣缩食供子弟读书成才,已成优良民风。 文商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从南诏时代开始,喜洲就是商旅云集的城镇。但读书考取功名却从来就头等大事,到清光绪年间,社会动荡,思潮迭起,商业通达,随着科举制度的崩溃,人们的价值观念更新,视野开阔,“春江水暖鸭先知”,睿智的喜洲人开始“弃儒从商”,工商业逐渐兴起,出现了在滇西与鹤庆帮、腾冲帮齐名的喜洲商帮。他们依靠镇上精通儒学的人才作为幕僚,有的商人本身就是弃儒从商的文人,成就了一批儒商化的工商群。 两千年的发展历史和文商并重,是喜洲最大的特色。 到民国,形成了号称“四大家族”、“八中家”、“十二小家”为首的巨商。据统计当时有1000多户的喜洲镇,就有坐商186户、行商236户,两者合占全镇户数的三分之一还多。他们继承了南诏以前“河赕贾客”的行商传统,把商号延伸到省内的昆明、下关、丽江、缅甸等国家。因此,有不少的喜洲人侨居以缅甸为主的国外,喜洲又是云南著名的侨乡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