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冬眠鸟
释义

鸟类是恒温动物,一般冬天不会进入休眠状态。可是1916年12月,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深山峡谷里,居然发现了正在冬眠的鸟。

特征

鸟类是恒温动物,一般冬天不会进入休眠状态。可是1916年12月,人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深山峡谷里,居然发现了正在冬眠的鸟。

类型

小鸱鸺

那是一只美洲的小鸱鸺(chīxiū,俗称猫头鹰),蜷缩在峭壁裂缝中,一动也不动。初看起来,这简直是只死鸟。可是人们突然发现,小鸱鸺的一只眼睛动了一下,这才知道它还活着。人们一连观察了4个冬天,发现那时这只小鸱鸺总是像死鸟一样,睡得昏昏沉沉。有一年冬天,它竟一连88天纹丝不动。冬眠时,它的体温由平时的40℃降到20℃左右,用听筒也听不到心脏的跳动声。可是,春天一到,它的体温自行升高,一醒过来就展翅高飞了。

夜鹰

夜鹰也是一种会冬眠的鸟。它白天不出来活动,只是在夜间才出来觅食。在飞行时,它不断发出“嗒、嗒、嗒……”单调的叫声,好像放机关枪一样。这种叫声能起回声定位的作用,帮助夜鹰在黑暗中探索飞行路线。当食物缺乏的寒冬季节到来,夜鹰便会找一个避风的树洞躲起来,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候,它的体温就会从38度降到20度左右,以减少体内营养物质的消耗。美国西部的夜鹰休眠时,完全像死去一般:心跳几乎无法觉察,鼻孔的呼吸仿佛也已停止,用强光照射瞳孔,竟然没有反应。

燕子

生活在欧洲北部的一些燕子,每当冬季遇到寒潮袭击时,也会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进入休眠状态。这时候,雨燕的成鸟会向温暖的南方飞去;而鸟巢中刚孵化出来的小鸟,便进入休眠状态,等待亲鸟回来喂食。

奇怪的是,生活在美洲热带地区的蜂鸟竟然也会休眠。原来,蜂鸟的新陈代谢特别旺盛,必须不停地进食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可是,热带夜晚的气温比白天低,那时既找不到飞虫,又采不到花蜜,于是它们只得停在树枝上“发呆”:体温从40℃降到20℃左右,最低甚至只有9℃;大约每5分钟只呼吸一次,这样就可将能量消耗降到最低限度。

白胸秧鸡

白胸秧鸡又叫苦恶鸟,这是根据它的叫声而得名的。它广泛分布在长江以南各省,上体黑色,面部及下体白色。属于小型涉禽鸟。平时多栖息于沼泽、池塘、稻田附近的灌木丛、小竹林等地,啄食动物性食物。清晨和傍晚常能听到它们的鸣叫,在繁殖季节,从早到晚几乎都可听到叫声。每年4 月初,开始在灌木丛和芦苇丛中营巢。每年产2 窝,每窝3-9 枚卵不等,卵壳土白色或土黄色,上面带有褐色斑点。孵卵由雌雄鸟共同担任。入秋以后,秧鸡结束了繁殖生活,幼鸟已经长大,可以独立生活了,这时,它们的活动反而更加频繁,每天不知疲劳地四处寻找食物,好象从不知道饱似的,只吃得个个膘肥体胖,甚至飞起来也觉有些吃力,难怪有的人专在这个时候去捕捉秧鸡食用,肉味肥嫩,视为佳肴。初冬季节就要到了,天气逐渐变冷,胖乎乎的秧鸡个个急于选择干燥的石洞或泥洞,钻到里面冬眠了。秧鸡在洞里不吃不动,或很少活动,呼吸次数减少,血液循环减慢,新陈代谢减弱,尽可能减少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凭借贮存的脂肪来维持生命。

故乡的冬眠鸟

我的故乡,那里是鸟类的天堂,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留鸟和侯鸟。有在地上做窝可以垂直飞行的“地地窝”,随着一串美丽而又嘹亮的叫声,从高空直插地面,而就在快要碰到地面的一刹那,它又阵翅直插云霄。其中最让我越来越想一探究竟的是在地洞里做窝的“哨叫驴”,每年春天它们那如同口哨一般的叫声,似乎是催促春天起床的哨声。最为神奇的是关于它冬眠的民间传说,当地民间都说,每年冬天来临以前,“哨叫驴”就会聚集在一个地洞外面,大家相会追逐,因为谁也不愿意第一个进洞,一旦有第一个鸟被撵进洞后,其它鸟就会鱼贯而入,然后在洞里进入冻眠状态,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才出洞觅食、繁衍后代。在我小的时候,有个老人曾经对我讲,“哨叫驴”进到洞中后,第二只鸟的嘴会放在第一只鸟的肛门里,其余以此类推,在整个冻眠其间,前面鸟的排泄物就是后面鸟的食物,所以在进洞前谁也不愿意第一个进去,第一个进洞的鸟或前几只鸟就会被饿死,永远也不会醒来了。还有人说他曾经在干活的时候挖开了一个正在冬眠的“哨叫驴”洞,里面居然有四十多只鸟……。我不知道这些是真是假,如果有时间,我真想一探究竟,揭开故乡传说中的冬眠鸟之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9:4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