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莞镇 |
释义 | 东莞镇是山东省政府首批公布的中心镇,地处日照市、潍坊市、临沂市交界处,周边与诸城市、沂水县、五莲县毗邻,被誉为莒县的“北大门”。该镇东靠206国道,329省道东西穿越,日东公路纵贯南北,即将建设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将依镇穿过。镇村主路全部硬化且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全镇辖52个行政村,总面积105.8平方公里,总人口4万。 乡镇简介东莞镇位于莒县北部,地处日照市、潍坊市、临沂市交界处,周边与诸城市、沂水县、五莲县毗邻,被誉为莒县的“北大门”。该镇东靠206国道,329省道东西穿越,日东公路纵贯南北,即将建设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将依镇穿过。镇村主路全部硬化且四通八达,交通便利。东莞镇辖52个行政村,总面积105.5平方千米,总人口3.88万人。镇政府驻东莞村。主导产业:桑蚕、烤烟、瓜菜、林果、药材、畜牧。其中,桑园10000亩,烤烟5000亩,辣椒2000亩,茄子大棚1000亩,草莓大棚50个,林果10000亩,药材10000亩,畜牧规模养殖小区13处。 历史沿革相传立村于商末,后为邑,有谓即古东郓者。西汉置东莞县,曾治今沂水县城子岭,东汉移治今沂水城,南北朝南齐间徙治于此。唐初省县为镇,宋因之,明清置社,1931年复镇称,1944年后历为乡镇级人民政府驻地至今。 自然资源东莞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日东公路纵贯南北,329省道东西穿越,正在建设的济青高速公路南线依镇而过,南靠胶新铁路,东望青岛、日照港口,形成陆运、水运互补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主要以褐土、棕壤、沙壤和石灰石为主,探明石灰石储量6.5亿吨,具有发展水泥建材业得天独厚的优势。东莞镇是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中心镇。按照省规划设计院制定的《东莞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构建起了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生活区和风景区五大区域;镇内“水、电、路、话、气、景”配套完备,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110KV输变电站、通讯楼、电化教学楼、超市、莒县人民医院东莞分院等服务一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镇驻地仿古式沿街楼建设现已完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充分再现了故郡风采。 经济产业东莞镇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水电充足,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东莞镇是日照市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加工生产基地,储量在6.5亿吨以上,石灰石质量优、储量大、易开采,是发展水泥建材业的优质原料。目前,全镇已发展水泥企业3家,全部坐落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镇文心建材工业园内,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主导产品“鲁日”牌和“故郡”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均获得中国方圆委颁发的产品质量和体系认证,产品以其抗折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收缩小、安定性好等特点深受用户青睐,远销青岛、潍坊、胶州、诸城、日照、沂水等地。2003年,该镇从山东荣安和高密市分别引资2.5亿元和2.1亿元开工建设了2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目前,两项目均已建成投产,使该镇水泥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吨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日照市水泥建材镇。 镇内现有山东彼那尼荣安、东莞水泥、故郡水泥等三家水泥建材生产企业,年产水泥200万吨;现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12家。招引项目28个,其中,投资2.5亿元的山东彼那尼荣安一期已投产运营,投资1亿美元的二期工程已全面展开,涉及村庄搬迁、新村建设等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投资8亿元的日广水泥熟料生产项目进展顺利,现已与中联集团签订合作协议。以石料开采运输、石灰生产、水泥预制、机械维修、饮食服务、药材销售加工、家纺、丝制品生产等相关产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到2986家。培植发展了黄烟、桑蚕、林果、畜牧、瓜菜、药材六大主导产业。 经济状况镇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工业经济迅速发展。现有东莞水泥有限公司、故郡水泥有限公司和荣安建材有限公司等三处水泥建材企业,年产水泥200万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6家,新增6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到2006年年底,全镇共引进了7个投资过500万元以上的项目,新谈招商项目16个,其中,落户东莞投资8亿元,年产400万吨的港源旋窑水泥项目正在紧张建设当中;荣安二期工程,计划投资7000万美元,建设日产4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已与韩国大洲集团洽谈之中。民营经济迅速发展。从事石料开采、运输、石灰生产、水泥预制、机械维修、饮食服务、药材销售加工、家纺、蚕具加工、丝制品生产等相关产业的民营经济发展到2098家,新增38家。民营经济成为东莞经济的“半壁江山”。主导产业:桑蚕、烤烟、瓜菜、林果、药材、畜牧。其中,桑园10000亩,烤烟5000亩,辣椒2000亩,茄子大棚1000亩,草莓大棚50个,林果10000亩,药材10000亩,畜牧规模养殖小区13处。 东莞镇是日照市最大的石灰石开采加工生产基地,储量在6.5亿吨以上,石灰石质量优、储量大、易开采,是发展水泥建材业的优质原料。目前,全镇已发展水泥企业3家,全部坐落在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镇文心建材工业园内,年生产能力达100万吨,主导产品“鲁日”牌和“故郡”牌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均获得中国方圆委颁发的产品质量和体系认证,产品以其抗折抗压强度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好、收缩小、安定性好等特点深受用户青睐,远销青岛、潍坊、胶州、诸城、日照、沂水等地。2003年,该镇从山东荣安和高密市分别引资2.5亿元和2.1亿元开工建设了2条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目前,两项目均已建成投产,使该镇水泥年生产能力提高到200万吨规模,成为名副其实的日照市水泥建材镇。 工业发展东莞镇连续11年获“山东省桑蚕生产第一镇”称号。拥有龙头企业——日照市金奥丝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莒县宽润绢纺厂和莒县恒达蚕具厂为新兴民营企业,宽润绢纺厂主要生产手扒丝绵、机制丝绵和真丝产品,“宽润”牌丝绵被以其质量优、外型美、价格低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恒达蚕具厂主要生产方格簇,年产能力在16万张以上。镇党委、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农业富镇”、“开放兴镇”、“文化树镇”四大战略。重点围绕构筑莒北工业重镇,建设“东莞水泥城”。立足丰富的石灰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水泥建材为主导的镇域工业,通过内扩外引,使镇域经济总量不断膨胀。全镇已拥有大型水泥龙头企业3家,年产水泥300万吨,实现产值5.8亿元,生产的“鲁日”、“故郡”、“荣安”牌水泥驰名省内外。该镇依托水泥产业,带动起了石料开采、运输、水泥预制、机械维修、饮食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逐渐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经济发展格局。截止2005年底,全镇个体工商户已发展到1920户,民营企业发展达到26家。围绕“三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桑园10000亩,连续11年获“山东省桑蚕第一镇”称号。同时发展黄烟5000亩,中草药10000亩,发展农业龙头企业6家。坚持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来抓,建设了莒县文心建材工业园、文心公园、仿古式商业街,规范完善集贸市场3处,吸引县级医院、超市各一家,使城镇载体服务功能不断提升,不断加快镇域精神文明建设,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镇域社会呈现出人心齐、社会稳、经济强的良好局面。镇党委政府先后被省授予“齐鲁乡镇之星”、“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全省科普先进乡镇”、“山东省社会治安安全文明镇”,被日照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经济强镇”、“红旗乡镇”、“六好乡镇党委”、“模范镇政府”等荣誉称号。 城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先后培植发展了桑蚕、黄烟、林果、畜牧、瓜菜、药材六大主导产业,其中,黄烟栽植面积4500亩,实现税收136万元,居全县第二;桑园面积稳定在6000亩以上;先后建立了22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34个畜牧养殖基地,辐射带动农户600多户。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投资500多万元,建设了土管所办公楼、交管所办公楼、东莞村委办公楼等;投资60万元,对镇驻地两侧旧花坛进行了更新;投资120多万元,建起了河西大桥和后石崮大桥,拓展了小城镇发展空间。 做大做强畜牧业东莞镇是传统的畜牧业大镇,该镇多措并举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目前,全镇已发展养鸡专业户316户、养猪专业户172家,出现了像专业养殖青山羊的闫家三山村、专业养殖肉食鸡的河崖村等一大批养殖专业村,畜牧养殖年收入达1200多万元。面对群众空前的养殖热潮,该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银行、兽医、工商、外贸等部门,为养殖户排忧解难,努力引导他们组织起来,从供种、供药、防疫、饲料、出售等方面实行个体养殖、统一监管、集体结算,发挥规模优势,从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刘家洼村村民刘树宝自前年从事肉食鸡养殖以来,效益连年翻番。去年他又把远在浙江的大女儿一家和远在济南的二女儿一家全都招来“上山下乡”,先送他们到县有关部门学习培训,后又在信用社支持下新建3个养殖大棚,2006年他家共出栏肉鸡15万只,纯收入30多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在搞好传统养殖的同时,该镇依托远程教育网络,大搞特色养殖,像季家山村的特种牛养殖中心、龙王庙村黄粉虫养殖基地都搞的红红火火,效益节节攀升。今年的养殖户们可谓是盆满钵满,金利满包。 “三带一扶”促发展东莞镇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领导班子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三带一扶”工作,即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成员每人带一个职能部门,带一个实力较强的企业和一名工作能力较强的村干部,结对帮扶一个落后的村委班子,使全镇工作齐头并进,取到了良好效果。该镇在具体工作安排中,领导班子成员各有分工,但又不搞条块分割,注重工作中的“一盘棋”思路,注重相互协调和配合。针对乡镇工作任务繁杂的实际情况,领导班子成员各有侧重,各司其职,使全镇各项工作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每一个行业,每一个部门都有专门领导具体管理,责任明确,从而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实。同时,对镇域内的主要企业采取领导班子包点服务的策略,本着“服务不干预、支持不包办、放手不撒手”的原则,与各企业零距离接触,全方位服务,随时解决企业建设和经营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为杜绝部分村庄在工作中的“拖后腿”现象,该镇还明确了后进村名单和主攻方向,领导班子挂靠落后村,帮助他们建立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分析落后原因,发展村级经济。 全力打造为民服务平台一是设立“五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以“便民、为民、惠民”为宗旨,设立农村财务审计中心、信访及司法服务中心、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及信息服务中心和社会事业服务中心等5个中心。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积极在全镇开展创建“学习型、服务型、节约型、廉洁型、和谐型”机关活动,强化机关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同时,对所有涉农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全过程为群众搞服务、办实事。 二是开通“民情直通车”畅通信息渠道。要求包村机关干部做到“进百家门、察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把农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让农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及时将了解到的民情反馈给各职能部门,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三是开展便民服务大集拉近群众距离。抽调涉农部门部分工作人员现场办公,现场为农民群众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当场不能解决的问题向群众解释明白,承诺限期解决,提高了为群众办事的效率。 四是拓宽服务领域实行无缝隙服务。积极协调邮政、电信、农信社、供电所、卫生院、派出所等单位在人口较为密集的村设立为民服务点,达到富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的目的。目前,该镇共设立为民服务点70多个,为群众传递致富信息60余条,提供种养技术服务26人次,提供政策咨询服务200余人次,调结各类矛盾、纠纷70余件次。 文化旅游东莞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南北朝时期曾为县、为郡,素有“东莞故郡”之称。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著者刘勰、北齐大医学家徐謇(jiǎn)的故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齐长城遗址和沈刘庄汉墓群等名胜古迹,沈刘庄汉墓曾发掘出象征东方文明礼仪的汉画像石《亲吻图》,镇内孟家洼遗址发掘出佐证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东莞镇位于莒县最北部,境内有潍河水、莲花山及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长城遗址、沈庄汉墓故里。该镇从建设生态乡镇、文化名品乡镇出发,在对潍河水进行了蓄水拦截后,建立了水上公园,同时修建了文心亭、刘勰像、仿古商业街等景点。这些景区已初具规模。 科教文卫东莞镇和谐社会建设成效明显。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县领先水平,并步入全市先进行列;教育工作,位居全县前列;投资60余万元,硬化道路4.5公里,提前实现了村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人均里程在全县名列前茅;认真搞好了“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目前,已有10个村庄喝上了自来水;医疗卫生事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参保率达到90%以上,且稳步增长;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及时按标准发放粮食直补资金和良种补贴;积极组织科技、文化、医疗“三下乡”活动,农村面貌出现了新的变化。 当地特产东莞镇连续11年获“山东省桑蚕生产第一镇”称号。拥有龙头企业——日照市金奥丝制品有限责任公司。莒县宽润绢纺厂和莒县恒达蚕具厂为新兴民营企业,宽润绢纺厂主要生产手扒丝绵、机制丝绵和真丝产品,“宽润”牌丝绵被以其质量优、外型美、价格低等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恒达蚕具厂主要生产方格簇,年产能力在16万张以上。 基础建设东莞镇是山东省人民政府首批公布的中心镇。按照省规划设计院制定的《东莞中心镇建设总体规划》要求,构建起了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生活区和风景区五大区域;镇内“水、电、路、话、气、景”配套完备,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110KV输变电站、通讯楼、电化教学楼、超市、莒县人民医院东莞分院等服务一流的基础设施,特别是镇驻地仿古式沿街楼建设现已完成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并投入使用,充分再现了故郡风采。 历史文化东莞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丰厚,南北朝时期曾为县、为郡,素有“东莞故郡”之称。是著名文学评论家《文心雕龙》著者刘勰、北齐大医学家徐謇(jiǎn)的故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齐长城遗址和沈刘庄汉墓群等名胜古迹,沈刘庄汉墓曾发掘出象征东方文明礼仪的汉画像石《亲吻图》,镇内孟家洼遗址发掘出佐证龙山文化的蛋壳陶杯。 主要荣誉先后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山东省村镇建设新型乡镇"、"齐鲁乡镇之星"、"小康乡镇",被省烟草专卖局授予"烟叶生产先进乡镇"、被市委市政府授予"镇域经济考核进步乡镇"、"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信访工作三无乡镇",连续五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一等奖(第一名)"等荣誉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