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莞古墓葬 |
释义 | 东莞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一条东江,孕育着东莞几千年的文化,在这几千年里,东莞的土地上出现了不少英杰,他们有的是为国捐躯,有的是声名显赫,百年之后,他们留下来的是一段段让人传诵的故事,还有的就是一土孤坟。包括:陈莲峰墓、南宋抗元义士熊飞墓、李桤墓、卫佐邦墓、道滘大坟、赵玉女墓等。 陈莲峰墓陈莲峰墓位于新建的金宁路路边金洲苏屋山的西南侧山坡上。墓地前一带的山地,是我国第一块番薯种植地。该墓碑文是这样叙述: “陈莲峰建于明代,清道光十六年(1836)重修,是我国第一块番薯地的坐标。明万历十年(1582)北栅人陈益到安南(今越南)经商带回番薯种进行试种。成功后,在小捷山(实为金洲苏屋山)祖父陈莲峰墓的右方买地三十五亩进行扩种和推广,成为我国种植番薯的地方。在我国农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保护范围:墓左、右、后9米,前至水渠。”从金洲步行几分钟使可到达虎门最大的广场——太平广场。” 番薯地 陈志敬,字一之,号莲峰,虎门镇北栅村人,生于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卒于嘉靖二十八年(1549),历任寻州通判、同知、左江兵备道、按察司佥事等职,后封中宪大夫。为官清廉,卓有政声。 南宋抗元义士熊飞墓抗元义士熊飞墓 此墓为熊飞与亡妻李氏合葬的衣冠冢,位于附城峡口榴花新围村后山坡上。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莞举人何仁山等重修,建国后的1982年也曾重修。墓长8米,宽4米,砖石沙灰砌筑,有享堂二个,现状尚好。 熊飞(?-276),东莞附城榴花村人。南宋德祐二年(1276年)春,元军馅宋都临安,南宋王朝已临崩溃局面。熊飞愤于国破家亡,在岳父李用的支持鼓励下,联络东莞各地义士,毅然率义军北上投奔文天样,抗击元军。熊飞将到江西时,被元将黄世雄所阻,乃诈为归附,借为元朝守潮州之名,引军沿循州、惠州返回东莞。 熊飞第一次起兵勤王失败后,居住在东莞的宋宗室赵必劝他尊奉宋帝,然后再起兵,还捐出家资三千缗(一缗为一千文)、米五百石作军需。他采纳了赵的意见,打起宋军旗号,再次起兵抗元。 九月,黄世雄得悉熊飞在东莞再次起兵,便派部将姚文虎领兵陷莞城,兵逼榴花村。熊飞在铜岭阻击,元军全军覆没,姚文虎被杀。铜岭战后,熊乘胜收复莞城,并挥军攻打广州,黄世雄怆惶北逃,遂克广州。 这时元将吕师夔率军由江西进入广东梅岭,广东制置使赵溍命熊飞和夏正炎为将,领兵北上御敌。十月,与元军在大庾岭发生遭遇战,宋军战败,熊飞退守韶州,为敌所困。十一月二十一日,刘自立变节降元,打开南城门,元军便蜂拥入城,熊飞所部与元军展开巷战,终因寡不敌众而殉难。 熊飞殉难后,东莞人民敬仰他的民族气节,把他的衣冠与亡妻李氏合葬在榴花新围后 面山岗下的熊氏墓地。清同治六年(1867年),东莞举人何仁山倡导重修熊飞墓。 李桤墓李桤墓位于桥头镇石水口村的龙盘岭,建于明朝崇祯癸未(1643年)。1993年6月,被列为市一级文物保护单位。 李桤墓规模壮观,墓前有青石群雕:石人一对,高2.5米;石马一对,高1.6米;石狮一对,高1.3米;石狗1对,高0.9米;华表一对,高5米。除华表已倒塌一条外,其余石雕都排列整齐完好。从华表至墓顶深100米,中间宽25米。 李桤,字奕繁,号海云,莞城县后坊人,明朝崇祯年间刑部尚书李觉斯之父,卒于崇祯15年(1642年),享年78岁。李桤之子李觉斯,字伯锋,明朝万历46年(1618年)举人,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因破滁州有功,升工部侍郎,后又督京城有功,升刑部尚书,南明末年归清。李觉斯告老还乡时,其父李桤还健在,李桤死后,凭子荣父贵被朝廷诰封为通议大夫、工部太仆郎而获赐葬。李觉斯遵循明朝礼仪,按尚书规格墓葬其父。 李桤墓的石华表为后人所立,相传因有人看到石牛石马在夜间跑到附近田庄吃稻禾,所以立了两条石华表拴住石牛石马,不让其糟蹋庄稼。也相传古墓里常有隆隆的推磨声,说是墓主人为造福当地人,请长工推磨磨粉。岭下终年不估的沙井泉水是磨房里流出来的浆水,浆泉滋润土地,常年五谷丰登。 卫佐邦墓卫佐邦,莞城墩头街人,行伍出身,历任营千总、守备、都司、总兵、提督等职。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朝廷因其镇压东莞一带的红巾军有功而授予换赏花翎官服。光绪三年(1877年)卒,年69岁。墓葬在大岭山飞鹅岭。墓为花岗岩石结构,长15米,宽7米,墓前有华表、石狮、石马、石牛、石羊各1对。 道滘大坟坐落在金牛坊村北,是东莞最大的古墓,是明未清初时张家玉与道滘人叶如日等抗清失败,被清兵杀死的数千人义兵和乡民的大型墓地。到了清朝中叶,道滘人叶安济(原名宏济,字方辑,少年时以孝子闻名,嘉庆己卯年(即1819年)中了文举人。)于清道光六年(即1826年)带头捐银重修大坟,共捐得白银一千多两,买得麻石砌地作大坟。大坟宽2085公分,长约3000公分,(因公路占用,故今1540公分,)坐南向北。叶安济亲自撰文刻石为记,正中碑高78公分,宽47公分,刻上“大坟”二字,左旁刻有“道光丙戌年吉旦重修”,左边碑高48公分,宽32公分,碑上刻有“明季芷园张公忠于故其眷属,明诰赠正一品夫人陈氏暨石宝姑娘造、焉值天朝兵临败走增城,卒殉国。时夫人姑娘与从军之士,暨本乡义士烈女,从难而死于兹土者,下有胜数,后俱葬于此坟,兹因重修,爰立石以志。道光丙戌年,吉旦重修立石”。右边碑高宽与左边相同,刻石文有三行字“明殉节烈女石宝张姑娘,明诘赠一品夫人加赠侯夫人张线陈氏,明殉节各姓士烈女”。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为大坟诞,时有大坟田产,每年收谷租用于拜祭,乡中人充大坟会,每月出钱集资,到这天卖祀品奠祭,后分烧猪。清朝、民国时期,由姓叶与姓吴、刘等各主持祭一年,用木竹盖成大竹棚,据老先生吴炫葵回忆,当年两旁用红纸、墨写上对联曰“百千劫,古冢尚存,当年仗义兴师,震声宇内”,下联是“数万载,英魂如在,末世孤忠劲节,遗爱人间”。横批“流芳百世”,当夜请来僧人,打斋打醮至天光,白天由乡中功名绅士当主祭人,行三跪降叩大礼,甚为肃穆,又读祭文,(原文已遗失)“……更深静,犹闻军马之声,旷野秋坟,尚产英雄之蟀……”等语句。接着本乡和万江等地的各届人士抬着烧猪蒸羊来拜祭,学生由校长、老师带领,抬着花圈来祭,写上“浩气长存”等语,这样拜祭,直至1949年。 道滘镇人民政府为了把这个古迹保存好,1987年拨款重修,新建牌楼,设置铁栏栅,种上塔松等到花木,使大坟焕然一新。现为东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玉女墓位于附城石井村狮子山。传说是宋高宗赵构之女,孝宗赵之姐,光宗赵睿之姑。时值宋室南渡,兵荒马乱,皇姑流落民间,而皇姑眷恋东莞田园风光,因之夫妻奏请归里,获光宗恩准。宋淳祐五年(1245年),皇姑卒,享年86岁,诏命官谕葬,赐祭田10顷。皇姑坟历经明清两代三次重修。建国后,墓室多次被盗,上盖已倒塌,在颓垣败瓦中仍可见墓室的砌砖。1988年其后代邓氏族人重修,在东莞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寻回原墓碑,重整墓面,恢复原有的华表,并新建一座“宋姬亭”,新筑的道路直至墓前。 汉墓(一)篁村牛草岭东汉墓牛草岭,在篁村区周溪。1989年3月发现地下一大型墓室。墓为“中”字形,南北长8.4米,东西长6.3米,墓坑宽1.3米,土层深4米,墓室四壁及顶部用大块青砖砌结。没发现碑文及其它文字记载资料,出土文物全是汉陶,共12种31件,其中可复原的有24件,还有大量配纹陶片和红陶片。经过文物鉴定,为东汉后期墓。 (二)莞城东门外魂坛山东汉墓 1980年10月,在莞城东门外魂坛山发现一座汉墓,该墓上面压有一座已被毁坏的元代砖室墓。汉墓长4米,宽1.5米,左右壁用长方形汉砖铺砌,墓顶用刀形砖块砌叠。出土文物多为陶器碎片,从物品位置来看,此墓于早期被盗挖过。 (三)莞城东门外堑头谭家山东汉墓 该墓地在基建推土中被发现。此汉墓上压有一座明墓。明墓出土十多枚宋、元、明代铜钱。汉墓出土铜镜、铜壶各1件。 (四)堑头担杆山东汉墓 1988年6月在基建中发现,是一座被破坏的土坑墓。挖掘出完整陶壶、方格纹陶罐、铜盆、小陶罐各1件。陶壶连盖40厘米,腹径最大处24厘米,喇叭形圈足。陶罐高30厘米,直径25厘米,肩部至上腹部拍印方格纹,罐体呈直筒形,胎色青灰,为当时所出土的最完整最大的一件汉陶器。 (五)附城樟村佛子岭汉墓 1988年于基建推土中被发现。博物馆人员两次收集到可复原的汉陶器两批,计有陶屋、陶壶、陶罐等,其中一个基本完整的大陶熏炉,体高15.5厘米,口径21厘米,口沿下方有两排小圆孔,孔径约0.4厘米左右,中段鼓腹,腹径19厘米,腹部有两条凹弦纹,下段是喇叭高圈足,陶熏炉体艺术形象古朴凝重,是一件艺术珍品,也是东莞目前出土最大的一件陶熏炉体。 晋唐墓(一)石排黄家坣西晋墓 该墓位于石排镇黄家坣村的广墩上。50年代,当地农民在广墩开荒,锄土深至1米发现有券顶墓砖,群众传说这是“先君宜”的墓室。其后墓砖被用来砌筑猪舍,现还保存200多块,据市博物馆鉴定为西晋时代的墓葬用砖。砖长35厘米,宽17厘米,厚6.5厘米,砖面刻有图案花纹。 (二)城区九玛岭南朝墓 九玛岭位于二环路与温南路交叉口,民工取工时发现多座南朝时期土坑墓,这些墓全都用两个直口企领平唇或平唇略有外卷的青黄釉器耳罐作为陪葬品。罐身高度一般在24-28厘米之间,最大腹径18-20厘米,口大、平底,个别罐有“??”样标记。陶罐大都为民工挖出后所碎。 (三)大岭山林场唐墓 该墓位于今大岭山林场石陂头的山地上。1974年4月发现,墓面已遭扰乱,现场残留有墓砖,是用白坭烧制,长28厘米,宽13厘米。当时征集到该墓出土的两个釉陶罐,底足无釉,罐内外施青黄釉。罐为塔形,子母口,轮作,有假足。其胎质坚实,做工精细,高6.5厘米,胎径8.8厘米,口径5.8厘米。 (四)附城禾仓岭唐墓1988年发现,挖得魂坛罐2个及瓦片、棺钉多枚。后征集到出土的唐代魂坛2个,唐代铜镜1个。 宋元墓(一)北宋朝奉大夫封德清墓 该墓在篁村元岭村白泥坑的东坡,1972年为当地农民发现。此墓长宽各为4.44米,高1.73米,中间用四层砖壁隔成两个方形墓室。墓室为双层结构砖砌双券顶,封门用一层平砖砌结。葬具和尸骨均已腐朽无存,出土随葬品有陶坛、银手镯、银钗、铜镜、陶三足炉、铜销等,墓室前有咸丰十年(1860年)七月其后代所立的重修青石碑,碑中间较大的刻字为“宋大夫二世祖考德清封公、姚恭人罗氏墓”,右边上款记载了封德清生于宋,官至朝奉大夫,卒后与恭人罗氏合葬。左边下款记载24、26世孙诸人的名字及重修时间。封德清的生平,史志无载,惟东莞旧志有关封氏族谱的记载:“先祖是南雄保昌人,宋初始迁居东莞。”墓中出土的陶坛,具有重要的考古意义。这种形制的陶坛,造型复杂,多有人物、鸟兽等。过去认为多属唐代,这次在北宋墓中发现,为判断这类陶坛的下限年代提供了依据。 (二)地夫山北宋砖室墓 位于城区罗沙地夫山,发现时已部分被盗毁。发掘后获盖罐2个,铜器5件,铜钱多枚。 (三)南宋赵玉女墓 又称皇姑坟,位于附城石井村狮子山。传说是宋高宗赵构之女,孝宗赵眘之姐,光宗赵惇之姑。时值宋室南渡,兵荒马乱,皇姑流落民间,而皇姑眷恋东莞田园风光,因之夫妻奏请归里,获光宗恩准。宋淳祐五年(1245年),皇姑卒,享年86岁,诏命官谕葬,赐祭田10顷。 皇姑坟历经明清两代三次重修。建国后,墓室多次被盗,上盖已倒塌,在颓垣败瓦中仍可见墓室的砌砖。1988年其后代邓氏族人重修,在东莞文物部门的协助下寻回原墓碑,重整墓面,恢复原有的华表,并新建一座“宋姬亭”,新筑的道路直至墓前。 (四)南宋抗元义士熊飞墓 此墓为熊飞的衣冠冢,位于附城峡口榴花新围村后山坡上。清同治元年(1862年)东莞举人何仁山等重修。建国后的1982年也曾重修。墓长8米,宽4米,砖石沙灰砌筑,有享堂二个,现状尚好。 (五)南宋抗元义士叶刚墓 叶刚(1226-1277年),字永青,熊飞妹夫,茶山京山人。先后随熊飞、文天祥抗元,屡立战功。宋景炎二年(1277年)八月,叶刚掩护文天祥突围,走至空坑,与元兵力战而死。其弟叶钊负尸归,葬茶山京山村旁黎雾岭。该墓为叶刚与妻熊氏合葬墓。墓长14.7米、宽7.7米,灰沙结构,有方堂3个,墓面圆形,风格独特。 (六)元代袁菊隐墓 叶刚墓 袁菊隐,茶山下朗人,家财万贯,人称“巨万公”。为人富而无骄,好善乐施,为乡人所敬仰。乡邻每遇争执往往不诉诸官府,而信赖袁菊隐评理,平息争端。曾布施资福寺田15亩。元泰定三年(1326年),东莞大饥,袁菊隐出巨资易粟赈济饥民,受朝廷玺书褒奖,御赐章服。他还建造“御书楼”,以利士子修学。 袁菊隐生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卒于元至正元年(1340年)。其墓在茶山镇下朗双龙夺珠岭,现仍完整。墓长12.6米,宽5.6米,有拜堂、方堂、把堂。墓左右两边立有明代重修碑记。 (七)元代李春叟墓 李春叟墓在篁村三元里麻地岭,广深公路南100米的山坡上。1988年4月,省、市博物馆考古队人员对该墓进行发掘。其墓有三级堂,第一级享堂,正中立墓碑,碑下镶墓志。第二级拜堂,左右边分别立“赐号梅外处士李春叟墓表”和“宋梅外处士传”石碑。第三级前后祭堂。墓坑长300厘米,宽235厘米,深310厘米,方向240度。墓室平面呈长方形,用砖砌筑。墓砖长28厘米,宽13厘米,厚2.5厘米。墓室内葬具已腐,墓主骨架亦不完好。随葬品仅出土北宋“元丰通宝”和“绍圣元宝”铜钱各1枚。这次发掘,对南方元墓结构提供了详实资料。 (八)张元吉墓 张元吉,宋末为东莞县尉,曾带兵随熊飞北上抗元。张元吉墓位于大朗水口古县山,长8米,宽4米,明代重修。墓碑阴刻墓主别号及官职,尚保存完整。 明清墓(一)明左副都御史罗亨信墓 罗亨信(1377-1457年),东莞篁村人,明永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罗亨信卒于明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以其有功下诏赐葬。罗与其原配刘氏合葬于篁村麻地岭祖墓地(今莞太路边)。墓地3坟并列,即罗亨信夫妻合葬墓,其父母合葬墓,祖父母合葬墓。1988年4月,省、市博物考古部门联合对该墓地进行发掘。发掘前墓面较为完整,墓前有石牛、石马、华表、神道碑等石雕群。出土文物有: 罗亨信夫妻合葬墓中罗墓穴出土青花瓷罐5个,青花碗2个;直径3.8厘米的金钱2块,共重5.83克;青石印一方,一面刻“都御史章”4字,另一面刻“永乐第一科进士”7字;铜镜1面;铜钱2枚;圆形油烟墨1块;墓志铭一方。罗亨信之妻墓穴出土有银簪、银耳环、铜钱、陶罐、陶碗等。其父母合葬墓,出土小陶罐、铜钱及墓碑、墓志铭。其祖父母合葬墓出土陶罐、绿釉陶罐等。 (二)明右副都御史、资善大夫彭谊墓 彭谊,莞城市桥人。明宣德十年(1435年)举人。曾任山东左布政使、工部左侍郎、工部司务、湖广道监察御史、右副都御史。为官清廉,甚得民心。成化十四年(1478年)致仕归。弘治十一年(1498年)卒,年88岁。朝廷遣使谕祭葬。墓在古塘垒村北千子岗,现尚完整。墓长150米,宽110米,占地16500平方米。墓正门宽5米。墓前有华表一对,两排石刻有石狗、石马、石人各1对。 (三)明右金都御史卢祥墓 卢祥,东莞樟村人,明正统七年(1442年)成进士,历任南京礼科给事中、吏科给事中、太仆寺少卿、顺天府丞、右佥都御史等职。所至皆有政声。为人正直敢言,不媚权贵,曾为浙江饥民请命申冤。巡抚延绥边防时,挥师拒敌,平定边陲。成化三年(1467年)告老回乡。翌年卒,年66岁,朝廷遣官谕祭。卢祥墓在莞城罗沙卢家山。 (四)明通议大夫李桤墓 李桤,莞城县后坊人,明崇祯刑部尚书李觉斯之父。卒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年78岁。以父凭子贵,得朝廷诰封为通议大夫、工部员外郎,获赐葬,与其妻邓氏合葬于桥头镇石口村龙盘岭。李桤墓规模颇大,长14米,宽4米。墓前有青石雕群:华表1对(现仅残存1条),石人、石马、石狮、石狗各1对。 (五)南明兵部尚书张家玉墓 李桤墓 墓在厚街三屯村竹溪将军岭牛眠冚,建于张家玉死后两年,即南明永历三年(1649年)。灰沙构筑。墓前有墓碑、墓堂和华表1对。1988年7月,该墓所在地因基建需要,由市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只有绿釉陶罐2个,高14.5厘米,口径10.4厘米,腹径14厘米,底径9厘米,均完好。发掘中,发现墓室位置特殊,它不在墓碑之后,而在墓碑前50厘米的祭台之下。打开墓室后,只有头盖骨1个。 (六)明楚雄知府戴记妻王氏尸墓 1974年2月,在大岭山大沙乡下虎山飞鸾峰发现一座明代王氏女尸墓,即由省、县文物部门进行现场发掘清理。据墓碑记载,王氏是明朝刑科给事中王希文之次女、监察御史戴铣之媳、云南楚雄知府戴记之妻,生于明嘉靖六年(1527年),卒于万历十年(1582年),终年55岁。女尸出土时,全身呈褐色,肌肉有弹性,头发乌黑,眉毛完好。用X光透视,全身骨骼完整无损。经解剖,发现口腔、食道内有水银2.5公斤。其内脏各部标本送中国科学院研究。 出土文物主要是殓装。其中丝质衣裙在开棺时还很完整,花纹清晰美观,色彩鲜艳,但稍后即变色,一触即破。棉服装经洗洁后经纬清晰。 王氏女尸出土前390多年不腐的主要原因是密封良好,其墓室外用石灰、红糖夯筑成一米多厚的保护层;棺与椁之间用一层很厚的桐油灰封密,棺内装有黄褐色、气味芳香的防腐液体。 (七)清广东陆路提督卫佐邦墓 卫佐邦,莞城墩头街人,行伍出身,历任营千总、守备、都司、总兵、提督等职。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朝廷因其镇压东莞一带的红巾军有功而授予换赏花翎官服。光绪三年(1877年)卒,年69岁。墓葬在大岭山飞鹅岭。墓为花岗岩石结构,长15米,宽7米,墓前有华表、石狮、石马、石牛、石羊各1对。 (八)孙戊申墓 孙戊申,字礼堙,东莞上沙人。明代授登仁郎。墓在长安镇上沙村,西南向,长9.5、宽4米,有祭堂、享堂各1个。墓为灰沙夯筑;保存有同治三年(1864年)和民国37年(1948年)重修时立的墓碑2通。 (九)清道滘大坟 这是明末清初抗清义士殉难的合葬墓,俗称万人坟,坐落在道滘镇北永乡金牛村北。南明永历元年(1647年)三月,兵部尚书张家玉在道滘率领明兵和义士抗清。坚持月余,粮尽援绝,遭清兵包围,被杀数千人,尸填河边大氹,即今大坟地方。清道光六年(1826年),举人叶安济(道滘人)带头捐银,共募捐得白银千两,重修大坟,铺砌墓地和建筑围墙,围墙自高1.8米处,分4级从内到外依次降至1米,成一大拱手状。墓座南向北,长30米,宽20.85米,后因公路占用,成为长21米,宽15米。正墙立墓碑3块:正中碑,刻“大坟”二字;右边碑,刻张家玉祖母、母、妹和义士、烈女等殉难者的名字;左边碑为墓志铭。殉难者葬于当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乡民每年是日来墓前祭奠。1987年,道滘镇人民政府重修大坟,坟前建起牌楼,周围种松树、九里香等花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