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亚峰会
释义

东亚峰会,英文名称为East Asia Summit (EAS),是每年一次由泛东亚地区16个国家领导人参加的会议,东盟做作该会议的领导者。俄罗斯也于2005年申请加入,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第一届峰会于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举行,此后的峰会都于每年东盟领导人会议之后举行。

概念

东亚峰会是与东盟峰会同期举行的年会,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峰会的模式由东盟和东亚峰会其他所有参加国共同审议。东亚峰会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论坛;东盟在东亚峰会及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东盟组织提出的参加东亚峰会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应是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组织有实质性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东亚峰会作为东亚地区一个新的合作形式,致力于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实现东亚共同体目标。峰会为年度领导人会议机制,由当年的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峰会议题由所有参与国共同审议。东亚峰会目前(2011年11月)有18个参与国,即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俄罗斯8国,因此峰会也被称为“10+8”峰会。

成立背景

东亚峰会是东盟倡议召开的、涵盖“10+3”之外国家的首脑会议。“东亚峰会”的构想可以追溯到1990年12月关贸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前身)乌拉圭回合谈判破裂。时任马来西亚总理的马哈蒂尔提出了建立包括东盟和中、日、韩在内的“东亚经济共同体”构想,但终因内外阻力胎死腹中。随着全球和地区经济自由化带来的竞争日益激烈,东盟1995年在第五次首脑会议发表的宣言中强调,东盟国家要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加强合作,努力加速东南亚一体化进程。会议还决定,每年举行一次非正式首脑会议,并欢迎其他亚洲国家的首脑参加。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各国造成了灾难性的损失,但也激发了各国推进地区合作的强烈愿望.同年底,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聚首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10+3”合作机制正式启动。 2001年,由参加“10+3”会议的东亚13国26位专家组成的“东亚展望小组”提出了建立“东亚共同体”的报告,为东亚地区合作勾勒出发展蓝图。

2004年在老挝首都万象举行的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各国领导人决定,2005年在吉隆坡召开首届东亚峰会。

2005年4月,东盟十国在菲律宾宿务举行外长会议,就东亚峰会的日程、形式和参与国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一致赞同东盟应在东亚峰会中发挥核心和主要驱动作用。

7月,在万象举行的第38届东盟外长会议建议:东亚峰会定期在东盟成员国举行,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 东亚峰会是与东盟峰会同期举行的年会,由东盟轮值主席国主办,峰会的模式由东盟和东亚峰会其他所有参加国共同审议。东亚峰会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透明的和具有前瞻性的论坛;东盟在东亚峰会及东亚合作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东盟组织提出的参加东亚峰会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应是东盟的全面对话伙伴;已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组织有实质性的政治和经济关系。

历届

第一届峰会

2005年12月14日,首届东亚峰会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在第一次会议之前,关于哪些国家将参与峰会

首届东亚峰会于2005年12月14日在吉隆坡举行

有过激烈的讨论。当时,东盟10+3的三国(中国、日本、韩国)之间关系比较困难。印度、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加入,感觉上是为了平衡中国的权力,这也意味着第一次峰会的成果比较有限。

来自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与会。会上,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峰会吉隆坡宣言》,讨论通过了关于防控和应对禽流感的宣言,并就加强合作、相互依存、共谋发展达成广泛共识。温家宝总理在首届东亚峰会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开放包容实现互利共赢》的讲话。

美国没有出席会议,但是其盟友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加入,意味着东亚峰会的角色还需要进一步阐明。

第二届峰会

2007年1月15日,第二届东亚峰会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举行,在峰会开幕时建立的信心有助于去定义东亚峰会未来的角色,以及和东盟10+3以及俄罗斯的关系。 由于台风尤特的影响,会议一直拖至2007年1月才举行。。峰会被重新计划在2007年1月15日举行,大约在原计划日期之后一个月。

与会各国领导人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务宣言》,提出了东亚地区能源合作的具体目标和措施。会上,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题为《合作共赢 携手并进》的讲话,就东亚合作方向提出了三点主张,即东亚合作应是实现地区共同发展与繁荣的合作,是促进国家之间和谐相处的合作,是尊重社会制度和文化多样性、多元化发展的合作。

本届会议成果和概要记录在《第二届东亚峰会主席声明》。 能源

东亚峰会成员国签署了《东亚能源安全宿雾宣言》,一项关于能源安全及生物燃料的准备、目标的宣言和声明

第三届峰会

2007年11月21日,第三届东亚峰会在新加坡举行。本次峰会的主要议题是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16国领导人出席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携手合作 共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的讲话,着重阐述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5点看法和主张。与会领导人签署并发表了《气候变化、能源和环境新加坡宣言》。

第四届峰会

2009年10月25日在泰国华欣举行。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6国领导人讨论了朝鲜半岛去核化等问题上的立场,同意在经济、教育、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加强合作,并在会后发表了主席声明。声明说,与会领导人重申应通过外交途径和相关各方合作,对朝鲜半岛去核化问题采取和平和全面的解决方式,并表示充分支持尽早重启六方会谈,以促进该地区的长期和平与稳定。

温家宝对与会各国领导人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表示感谢。温家宝说,60年来,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走向成熟,日益密切;中国参与和见证了东亚合作从无到有、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东亚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各国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这也有力地推动了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

第六届峰会

2011年11月17日至19日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东盟10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本首相野田佳彦、韩国总统李明博、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印度总理辛格、美国总统奥巴马等出席了会议。俄罗斯和新西兰分别派外长与会。

作为第六届东亚峰会的重要成果,会议通过了东亚峰会关于互惠关系原则与东盟互联互通的两个宣言。其中,互惠关系原则宣言包含基于《联合国宪章》《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以及其他与会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准则和共同原则,将作为推动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行为指南。

参加东亚峰会的各方当天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以及加强财金、能源、教育、传染病和灾害管理等五大重点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讨论。

第六届峰会通过的有关东盟互联互通的宣言则是除上述五个合作领域以外的一个重要合作领域。

会议强调,东亚峰会要继续坚持以领导人引领的战略论坛性质,坚持以东盟为主导,以“10+1”、“10+3”为合作主渠道,并指出,面对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存在的不确定性,应保持东亚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

第七届峰会

第七届东亚峰会将于2012年在柬埔寨举行。

有关的问题

芭达雅展览和会议厅(桃) ,皇家克里夫湾,帕塔亚, ThailandThe首脑会议最初是在曼谷举行的2008年12月17号。

宣布2008年10月下旬,该首脑会议将转向从曼谷到清迈,由于担心政治动荡在曼谷。

当时宣布,2008年12月2号,由于2008年泰国政治危机的首脑会议将是后poned从2008年12月17号到2009年3月。

关于2008年12月12号阿比索兰南德·万表示,如果他成为下一个泰国总理,他将寻求举行首脑会议在2009年2月。

在2009年1月宣布,尽管东盟首脑会议原定于2009年2月27日至3月1日到2009年,这些日期并不方便东盟对话伙伴,而东亚峰会和东盟加三会议将稍后举行。

重新安排的政府首脑/国家的16个国家造成的EAS将暂时重新安排在4月,恰逢复活节 。这意味着,修订日期正在考虑改变地点从普吉到帕塔亚。这一修订日期和地点,随后被证实 。地点是芭达雅展览和会议厅(桃) 。

它还宣布,印度将在首脑会议上代表其商业和工业部长Kamal Nath ,而不是其总理。 取消

2009年4月11号,泰国反政府示威者捣破警方防线进入峰会会场,迫使泰国总理阿比惜·万加吉瓦取消了会议,并用直升机疏散外国领导人。 官员没有透露是否或何时将恢复首脑会议。

会议取消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遗憾。 阿比惜·万加吉瓦后来发誓用法律行动反政府示威“减少亚洲首脑会面个良机,并向国际浪暴露箇只烂摊子,导致国家尴尬。 出席会议的领导人

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是飞往澳大利亚的首脑会议时,他取得了联系,澳大利亚外交事务和建议返回。

其他国家

由于取消,两国领导人,日本和韩国不得不空运由泰国主办,而新西兰总理约翰图并没有走出曼谷机场的理由。

泰国和柬埔寨的边界冲突

在带头落实首脑会议,也有一些致命的边界冲突,泰国和柬埔寨之间。这次首脑会议,但表示,被用来作为一个机会,讨论双方之间的各自国家的领导人。

未来成员

东帝汶

五年来一直是东盟的候选国家,推测东盟新的成员自然也会加入东亚峰会。

蒙古

蒙古国被马来西亚提议成为正式成员。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被马来西亚提议成为正式成员,日本也支持。

孟加拉国

孟加拉国由日本支持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布亚新几内亚被澳大利亚提议成为成员。

另外,欧盟显示渴望拥有成为观察员身份。

意义

第一它创造了一种区域合作新模式

东亚峰会的成员来自3个不同地区,16个成员不是基于区域的一致性,而是基于战略利益的共同性走到了一起,从而打破了区域合作的地域限制。这样一种区域合作模式在全球系首创。其实,对于区域合作组织来说,其稳定性不在于各成员在地域上的一致性,而在于利益上的共同性。

第二它构筑了区域合作新平台

东亚峰会虽与10+3有密切关系,但决非10+3的“升级版”,不会取代10+3。两者的成员不同,功能不同,目标也不尽一致。10+3成员限制在东亚地区主权国家之内,没有接纳区外成员的打算,而东亚峰会是开放的,下次会上将接纳俄罗斯,也许还有其他符合东盟条例的国家。所以它是区域合作的一个新平台。

第三它强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质,扩大了合作空间与潜力。

在10+3中,只有日本一个发达国家,而澳、新两国都是发达经济体,它们加入东亚峰会,增加了成员的“北方”浓度,强化了南北合作的性质。而从经济理论上说,预期的收益会更大。峰会16个成员人口近30亿,占世界一半,GDP总值超过8万亿美元,占全球22%,外汇储备远远超过欧元区,经济互补性突出,有极大的合作潜力和空间。

第四它缓和了东亚与美国的关系

由于历史原因,美国与东亚有密切的关系,在东亚有巨大的政治、军事、安全和经济利益。在美国眼中,东亚合作已成为与朝核问题、台湾问题相并列的东亚三大关注点之一。美国对马哈蒂尔1990年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构想表示了愤怒,对日本提议的“亚洲货币基金”也持反对态度。美国自认为“用鲜血和财富”保护了东亚的安全与繁荣,但东亚向美国输出的却是巨额贸易赤字,心态难以平衡。因此排斥美国的任何东亚机制,都会受到美国的反对。东亚峰会最初的遭遇也是如此。但由于澳、新的加入,美国已转变态度。澳大利亚自认为能起到沟通美国与东亚对话的桥梁作用。不管怎样,现在美国的怨气已过去。通过东亚峰会这个平台,美国与东亚的关系有望缓和,这对东亚合作进程有利。

应当认识到,东亚合作没有必要排斥美国。美国是东亚一个挥之不去的影子,东亚的任何实质性事务都绕不过美国。与其将美国看成是东亚合作的消极因素,不如打消疑虑,欢迎美国加入东亚合作行列,敦促其增加对东亚的投资、贸易和技术转让。

东亚峰会、10+3、APEC都是亚太地区的区域合作机制,它们各有各的核心和主导力量,谁也架空不了谁。对于亚太区域合作来说,多一种机制比少一种机制要好。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21: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