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学西渐 |
释义 | 东学西渐是一个和西学东渐互相补充的东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东学西渐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形成主因是因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又为了解决陆路的不便性,因为陆路受地形引响,前往西域会经过许多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又中国东岸夏、冬两季有季风助航,因此也增加了由海路通往欧陆的方便性。在古代中国即有此项交流,尤其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居民而言,更是显著。 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 南方丝绸之路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是一条起于现今中国四川成都,经云南,到达印度的通商孔道。其总长有大约2000公里,是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早在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时期就已开发。它以四川成都为起点,经雅安、芦山、西昌、攀枝花到云南的昭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与西北“丝绸之路”一样,“南方丝路”对世界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 旅行家最早来中国的旅行家是大食商人苏莱曼,他在唐大中五年(851年)来中国旅行,著有《中国印度见闻录》(一译《苏莱曼东游记》),报告过中国海船和中国茶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元代从丝绸之路来中国旅行(1275年),著马可·波罗游记14世纪英国作家John Mandeville根据马可波罗和鲁不鲁乞的游记,幻想创作了《约翰·曼德维尔爵士航海及旅行记》,介绍中东、中亚、印度和契丹(中国)。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大约在1336年到1349年到达中国。1322年,方济各会修士鄂多立克(和徳理)从意大利抵达中国旅行。经泉州入中国,游历福州、杭州、金陵、扬州、明州、北京等地旅行,取道西藏回国。后在病榻上口述东游经历,由他人笔录成书《鄂多立克东游录》威尼斯旅行家尼科洛·达·康提于1419年从威尼斯出发前往印度、中国旅行。1433年抵达古里,其时正逢郑和下西洋到访古里;孔蒂描写中国海船比欧洲船大。1500年,波斯旅行家赛义德·阿里·阿克巴尔·哈塔伊游历中国,于1516年在当时奥斯曼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用波斯语写成《中国纪行》一书,作为礼物奉献给土耳其素丹赛利姆一世。葡萄牙旅行家平托(Pinto)1628年著《旅行探险记》其中包括到中国的游记。1748年,英国海军上将安逊(George Anson)发表《环球航海记》,他两次率领舰队到过中国,他在书中揭露了中国社会的腐败及国民性的卑劣,给当时欧洲的“中国热”浇了一盆冷水。1757年苏格兰建筑师威廉·钱伯斯根据他在华的考察,出版《论中国人的建筑、家具、服饰、机械和生活用具》。1804年,马戛尔尼访华使团约翰·巴罗(JOHN BARROW)出版《中国旅行记》(TRAVELS IN CHINA)。描写了中国的建筑、语言文字、科学、宗教、妇女、家庭、乃至行政、司法等方面。1817年,阿美士德使团秘书亨利·埃里斯(Sir Henry Ellis)撰写的《近期英使来华使节日志》出版。 传教士1252年,法国方济各会教士鲁不鲁乞(约1220年-约1293年)受法国国王路易九世派遣,到蒙古帝国首都哈拉和林传教。著有《鲁不鲁乞东游记》。1556年-多明我会葡萄牙传教士达克鲁斯(Gaspar da Cruz 1520-1570)抵达中国广州。1570年他的《中国志》(Tractado emque se cōtam muito pol estéco as cous da China)在欧洲出版。他在一封信中,提到中国人喝一种“有益健康”的草药饮料。门多萨(Gonzales de Mendoza 1540—1617)。西班牙传教士,1585年出版西班牙文《大中华帝国史》,随后十年内被翻译为意大利文、法文、英文与荷兰文,向西方证实了马可波罗记载的富饶的契丹国家就是现在的中国。该书是十六世纪末欧洲一部重要的介绍中国政治、制度、工艺、文化、文字的著作。门多萨没有来过中国,他是根据其他传闻和其他传教士的资料写成的。后来传教士庞迪我写文纠正了门多萨的一些错误。曾德昭,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耶稣会葡萄牙传教士曾德昭到达中国南京,1636年返回欧洲,途上完成了《大中国志》。安文思,Gabriel de Magalhāes,耶稣会葡萄牙传教士,1640年来华,先到四川,1648年抵达北京,著有《中国新史》(又名《中国的十二特点》)。鲁德照殷铎泽金尼阁,耶稣会比利时传教士,他把利玛窦用意大利文写作的回忆录手稿《基督教远征中国史》翻译成拉丁文,改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并作了补充和润色。1615年该书在奥格斯堡出版,轰动欧洲。卜弥格,(Michel Boym,1612—1659 ),天主教耶稣会波兰传教士,曾代表南明永历皇帝出使罗马教廷和西欧。卫匡国黄嘉略李明 (传教士),1736年,法国耶稣会教士杜赫德 (J.B. Du Halde,1674-1743)综合百多年欧洲传教士有关中国之调查报告,编纂刊印《中华帝国通志》。理雅各 造纸术的西传 8世纪中叶中国造纸术在传入巴格达、大马士革、摩洛哥。12世纪中叶中国造纸术由摩尔人传入西班牙。13世纪末叶中国造纸术传入意大利。14世纪末叶中国造纸术传入法国、德国。15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英国、荷兰、瑞士。16世纪传入新大陆。 磁学的西传 中国宋代航海磁针在1180年左右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丝绸的西传 印刷术的西传 活版印刷术经俄罗斯莫斯科传入德国。 农业技术西传 茶叶西传 中国经典西传 中国园林艺术西传马可·波罗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1610年著《基督教远征中国史》曾详细叙述南京园林。法国耶稣会传教士王志诚在1747年著《北京附近的皇室园亭》向欧洲人介绍圆明园。苏格兰建筑师、造园家威廉·钱伯斯勋爵在1757年著《中国房屋建筑》是欧洲第一部介绍中国园林的专著。钱伯斯一书影响很大,一时中国式园林如雨后春笋在英国和德国大城市遍地开花。钱伯斯在伦敦亲自设计了伦敦丘园(Kew Garden)的中国式塔。1773年钱伯斯又著《论东方园林》德国造园家路德维希·翁则尔(Ludwig Unzer)著《中国园林论》 中国冶金技术西传 中国造船技术的西传中国在公元前二世记已经掌握多个隔水仓技术,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但被欧洲人忽略。到了18世记,英国海军总工程师萨穆尔·边沁(Samuel Bentham 1757-1831)旅游中国研究中国造船技术,把中国的隔水仓引入英国,1795年才造出英国第一艘带隔水仓的军舰。 中国桥梁技术的西传悬索桥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1655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卫匡国(Martin Martini,1614年-1661年),记述他在中国贵州省所见的悬索桥,第一次将中国悬索桥介绍给西方。1741年,欧洲才有第一座悬索桥。 中国文学的西传十八世纪法传教士赫苍壁、白晋、宋君荣等翻译诗经。法儒莲翻译《灰阑纪》、《赵氏孤儿记》、《西厢记》、《平山冷燕》、《白蛇传》。法巴赞翻译《合汗衫》、《琵琶记》、《货郎担》、《窦娥冤》。法神父昂特尔科尔翻译《今古奇观》法阿贝尔·雷米萨翻译《玉娇梨》英威尔金森翻译《好逑传》十九世纪法译:《二度梅》、《三国演义》中国哲学的西传 中国兵法的西传 中医学的西传· 十七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医生邦特最早将针刺术介绍到欧洲。 · 十七世纪末叶法国耶稣会士巴多明介绍冬虫夏草、大黄、三七、当归等中药。 · 十八世纪初法国耶稣会士科斯特最早将中国牛痘接种法介绍到欧洲;耶稣会士韩国英将《医宗金匮》、宋慈《洗冤录》翻译成法文。这时期翻译成法文的还包括《本草纲目》、《奇经八脉总说》、《脉诀》等医书。 · 法国国王御医阿斯特吕克著《性病论》,第一次介绍中医的性病理论和治疗方法。 · 法范德孟德在18世纪翻译本草纲目。 中国音乐的西传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