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巷村 |
释义 | 1、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东巷村东巷村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深山,全村406户、1101人。该村发挥紧临天铁的地缘优势,上世纪80年代在村支书江守旺的带领下开始大力兴办村办企业,发展集体经济,相继建起白灰厂、耐火材料厂、三苯提炼厂、硅酸棉厂等16个村办企业,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1.6亿,年集体经济收入达105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达6600元。自1990年起,该村对村庄进行统一规划,分期分批建设了高标准的现代化农民住宅楼,实现水、电、暖气、煤气、有线电视、电话、互联网七通,现已建起了38栋楼、880多套,村民全部入住。住宅区内成立了物业公司,统一绿化、美化。该村还建成了多功能的“村民中心”。 在村支书江守旺的带领下该村已三次荣获全国文明先进称号,连续15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文明村”,连续10年被省政府评为小城镇建设先进村。多次被省、市电视台专访,被省级领导亲切的成为“太行山上的明珠”。但是近几年来,特别是新一届领导班子上台以来,东巷村面对着村民自治不够明确、选举方式较为黑暗、村民权利不够透明、财务支出比较隐晦等问题,该村的发展也开始进入瓶颈阶段。 2、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东巷村东巷村属潮州市浮洋镇。距镇政府东北3.5公里,东邻新安,西界林泉,南与龙湖塘东村接壤,北境与高义相连。面积0.46平方公里。居林姓,明中叶始祖九牧由福建蒲田迁此,创居时建巷宅于村东故名。 因地广人少,土地肥沃,村民富庶,有“银东巷”之誉。东巷临护堤约1.5公里。清末因韩堤多次决口,肥田沃野尽覆盖泥沙厚达1米余。原村西之陇园村及村南之塘畔村,皆被洪水冲毁散乡,唯东巷村独存,但荒沙遍野,无法耕作,村民迫于生活,成批逃往海外及漳州、厦门等地谋生。留下村民则搬剥沙层,方得小块平地耕作。水稻、甘茨、甘蔗、花生,黄豆为主种作物,大小沙堆多种“木仔”(又称番石榴)、笋竹。建国后经多年努力,深埋大小沙堆百余个,平整耕地,改良耕作层,并兴收水利,建抽水机站,筑灰灌水渠800米引水灌田,使544亩耕地种植旱涝保收。 东巷素有侨乡之称。华侨多居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等地区,计100多户,1500余人,已超全村人口近一倍。1947年,香港同胞林俊章先生热心兴办教育事业赠建龙湖中学图书馆1个,资助本乡小学桌椅1批,建篮球场,图书室各1个。他拥有洋轮10多艘,照顾村民出港免费乘船。建国后曾赠区乡化肥一批。1976年,旅泰华侨林征安、林质波、林继承捐资办电设施,使家乡普及电灯照明。1980年至1982年先后捐资建从本村通浮洋新公路石路1条450米。林征安自赠建雨亭1个。1984年3位先生又捐资港币21万元,新建东巷小学1所,师生每人校服1套,并存款实行奖学制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