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柿子园村
释义

东柿子园村位于山东省东平县梯门乡共有耕地面积2560亩,属于半丘陵平原地区,发展大棚蔬菜,一没有地理优势,二没有资金支持。但去年以来这个村硬是发展了42个西红柿塑料大棚,而且取得了平均每棚(1.2亩)纯收入2.6万元的可观收益。

东柿子园村简介

2008年年初,村两委带领小组长及部分村民多次到寿光及岱岳区房村镇等地考察学习,看到一个蔬菜大棚一年能够获得上万元的收入,都十分羡慕,虚心学习成功经验,坚定了发展蔬菜大棚的决心和信心。

东柿子园村发展

大户投资,解决资金难题。建设高标准塑料大棚,每棚占地一亩多,需要投资2万多元,许多农户没有经济能力,即使有能力也不敢冒这个风险。而东柿子园村的宫延军就冒了个大“风险”。宫延军在外经商多年,手头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有一定的市场经验和信息。他在岱岳区房村镇经商期间,看到蔬菜大棚是富民富乡的产业,暗自下定了回乡创业的决心。他的想法与村两委思路一拍即合,双方研究确定了由宫延军出资建棚,采取先用后偿的形式动员村民发展大棚蔬菜。自2008年5月以来,宫延军先后投资130万元,利用流转土地100亩,集中连片建设高标准冬暖式大棚42个,使42户农民没花一分钱就种上大棚西红柿。

土地流转,规模发展。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必须形成规模,而规模经营就涉及到土地流转。东柿子园村在推进土地流转中没有采取“强迫”政策,而是本着让农户不吃亏的思想,动员农户自愿流转。先后召开了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会议,通过介绍外地先进成功经验、算账对比和示范引路等办法,就实行土地流转发展西红柿大棚种植产业进行广泛征求意见,得到了群众的支持。他们采取合作社的形式,让农户带着土地加入合作社。2008年5月,宫延军与11户带地农户组建“东平县彩园西红柿产销专业合作社”,建设了11个冬暖式大棚。合作社以每年每亩500元的价格支付给带地入社的农户,带地入社农户具有优先种植大棚的权利。为吸引农民种植大棚西红柿,合作社制定了优惠政策:一是先用后偿,即种棚农户一开始不交任何费用,从每年种植收入中收取大棚建设成本,分三年付清,三年后大棚所有权归种棚农户。二是先期承包大棚的农户,前三年不交土地租赁费,由合作社支付。这种只赚不赔的经营方式对农户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种合作经营模式得到迅速推广,大棚蔬菜种植从最初的11户增加到目前的42户,其中不仅有本村农民,而且有4户外村的农户。

统一经营,利益均沾。合作社对种植农户实行统一购销服务,并承担技术指导、质量监管、市场预测和信息服务。种子、农药、肥料由合作社集中统一购买,并提供全过程技术指导,产品统一销售。合作社只提取每斤3-5分钱的服务费用。真正解决了一家一户缺资金、少技术、无销路的难题。

东柿子园村三面环山,土质远远不如南部平原地区,农户常年种植小麦、玉米或棉花,如果单户承包土地,也就是在180元左右,现在实行规模化种植,土地承包费达到500元,土地本身就升值了。大棚效益十分可观,每个棚占地1.2亩,遮荫地0.8亩,共2亩。种植优质西红柿,年出棚3-4茬,每棚产量2.8-3.7万斤。去年价格较低,每斤0.9元,按此价格计算,收入2.5-3.3万元,扣除每棚肥料、种子、农药、土地租赁费4000-5000元,每个棚纯收入2-2.8万元。每个承包户归还第一年建棚费用1万元后,纯收入仍有1-1.8万元,是种植常规农作物的5—8倍。采取大户投资、农户以地入社的形式,推进了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探索了一条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与劳动力资源的有效途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