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沙镇
释义

东沙镇位于岱山岛西北端,北濒岱衢洋,东邻岱东镇,南与高亭、岱西两镇接壤。最大海湾由西沙角、念母岙、沙河口自西而东环列,至山渚头岬角形成半圈状。镇区座落于大海湾东角--史称“东沙角”,镇由此得名。境内有东垦山、大寨子山、小寨子山等岛屿。总面积23.46平方公里。全镇辖4个新型社区及渔业专业经济合作社。东沙镇历史悠久。古迹古建设很丰富。

简介

东沙镇位于岱山岛西北端,北濒岱衢洋,东邻岱东镇,南与高亭、岱西两镇接壤。最大海湾由西沙角、念母岙、沙河口自西而东环列,至山渚头岬角形成半圈状。镇区坐落于大海湾东角--史称"东沙角",镇由此得名。境内有东垦山、大寨子山、小寨子山等岛屿。总面积23.46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气候冬暖夏凉。全镇辖东沙、桥头、泥峙、司基4个新型社区及渔业专业经济合作社。2005年末有居民8921户,共19313人,其中非农户口人数6361人。镇政府驻地宫门,距县城9公里。

方言:吴语-太湖片-甬江小片

东沙镇全镇辖东沙、桥头、泥峙、司基4个新型社区及渔业专业经济合作社。

历史沿革

东沙镇历史悠久。境内位于念母的北畚斗新石器文化遗址表明3000-4000年前东沙已有居民生息。相传2000多年前秦方士徐福为始皇求长生不死药,曾由东沙角山嘴头上岸,涉足蓬莱山(岱山古称)。五代时,山嘴头已为高丽朝贡船舶休憩之地。宋元丰元年(1078年),东沙属蓬莱乡(唐时起为岱山乡名)。明废昌国县为乡,东沙属昌国乡。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建置定海县,乡以下设图、岙,东沙属蓬莱乡念母涂岙。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乡以下改为庄,东沙属岱二庄。清光绪《定海厅志》始称东沙角镇。清宣统二年(1910年)岱山建置为镇,东沙属岱山镇。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东沙始建为镇。1939年日寇入东沙,设立“自治会”,内称“东沙特别市”。1949年建立翁洲县,列为甲级镇。1950年5月岱山解放后,隶属定海县岱衢区,建立建制镇。1953年至1955年为岱山县政府驻地,称直辖镇。1958年10月改镇为东沙人民公社。1962年6月,复称东沙镇。2003年12月8日,行政区域进行调整,撤销原东沙镇建制,与泥峙镇、高亭镇司基村合并成立新东沙镇。

百年渔都古镇

东沙历史悠长,文化积淀厚重。据考证早在四千年前就有人类在东沙角繁衍生息,2200多年前秦始皇遣徐福率3000童男童女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看到岱山岛屿缥缈朦胧,犹如仙境,遂登临寻仙,登临之处为东沙山咀头,建于清光绪年间的“海天一览亭”中有碑文记载。

东沙古镇建制于唐,兴盛于清。据《中国渔业史》记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各地渔船聚集东沙,船以千计,人达数万。遂以渔兴市,以市兴镇,成为中国东部沿海著名的渔业商埠。当时横街鱼市的繁华景象,清朝文人王希程曾这样描述:“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闹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与鱼货交易伴随的是一批“老字号”商铺也随之兴起,诸如严永顺米店、三阳泰南货、鼎和园香干、聚泰祥布庄、王茂兴老酒等。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积淀成东沙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内涵。

百年古镇东沙角,虽然已淡去了昔日的繁华。但浓郁古朴的渔家风土人情依然吸引着外来游客,让人们驻足留恋。今天的东沙,越来越重视古镇文化价值,对古镇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并有序地推进开发,相继建成修复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书雕城、聚泰祥布庄、香干老作坊、陶吧艺术馆、渔都古镇“老字号”一条街等项目。

所获荣誉

东沙古镇,被授予“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文明乡镇”等荣誉称号,是浙江省独具海洋人文景观的著名景区。

人文景观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商贸,形成了东沙镇特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尤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与食文化独具特色。

朝着老街往里走,悠悠的古巷,古色古香的民宅,留着旧商号印迹的店铺,还有渔厂、盐坨、货栈等触目皆是,古朴典雅。整个镇区纵街横巷,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有人把东沙传统建筑概括成六大特点:一是房屋错落有致,所处地势开阔,南高北低,有一定的层次感二是不少房屋建在海边,带有浓浓的“海味”;三是建筑种类多样,集各地之大成而独具特色,既有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宏伟气派的宗祠建筑,古朴典雅的庙宇建筑,又有功能各异的商号建筑,还有近代欧式建筑四是建筑用料特别讲究,不少殷实人家其厅院立柱大多是专程从福建北部山区运来的樟树、柏树、杉树等,厅院用平直石板铺设,屋墙石料也多用大理石、花岗石等上等石材五是东沙建筑具有古典风范,飞檐画廊,精雕细琢,其建筑艺术极富明、清两代特色六是东沙建筑历史悠久,现存的近百处古建筑中,最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00年左右的建筑到处可见。近几年来,东沙相继成为《地下秘密战》、《苦瓜弄》、《徐福东渡传奇》、《东方欲晓》等多部影视剧的内外景拍摄地,被一些影视界行家称为“原汁原味的海上影视城”。

东沙是个汇集四海渔民、客商于一处的古渔镇,各地文化在这儿交汇,佛教、道教、基督教多种信仰并存。镇区内寺院宫庙众多,较有名气的如资福寺、报恩寺、净观寺、羊府宫、五都府、真神堂等。

东沙的民俗文化也是随着东南沿海各地的渔民、商人、前来定居者等带入并融合而成的。早在东沙渔港开埠时起,大陆的调龙灯、舞狮子、跑旱船等民俗活动就传入东沙,最热闹、最具海岛特色的要数“迎神赛会”,且行且演,礼炮相接,鼓乐不绝,热闹非凡。其中当年的东沙还有庙会戏、舞花灯、说走书、演杂耍、扭秧歌、打花鼓、打腰鼓等。每遇重大节庆或是渔汛季节,这浓浓的民俗风情充满着古镇的大街小巷。

到东沙,吃海鲜是不能错过的。岱山鱼的种类数不胜数。有老渔民说,捕了一辈子鱼,叫不上名的还很多。著名的有黄鱼、带鱼、鳓鱼、鲳鱼、目鱼、虎头鱼、马鲛鱼、鳗鱼、梭子蟹及各种虾、海蜇,另有香螺、海瓜子、蛏子、蛤皮等贝类。新鲜烹制、美昧可口。比如一道简单的龙头鱼煮豆腐汤,可说是岱山人的家常菜,但其以鲜美、爽口而享誉沪杭甬各大饭店,并冠以“飞龙卧雪地”的美名。另外有些鱼类加工成咸干品,别有风味,其制作工艺历代相传,沿袭几百年,非常讲究。鳓鱼加工成腌制品或醉糟品,上海、宁波一带称舟山香鱼,老上海有一碟子香鱼下酒和饭,会津津乐道。三矾海蜇头子、皮子,现在更是宴会桌上的佳肴。除海鲜外,东沙还有鼎和园香干、三洋泰薄脆、三里香大饼、胡氏阳春面等特色小吃享誉沪甬一带。

百年古镇东沙角,虽然已淡去了昔日的繁华。但浓郁古朴的渔家风土人情依然吸引着外来游客,让人们驻足留恋。今天的东沙,越来越重视古镇文化价值,对古镇进行了妥善的保护,并有序地推进开发,相继建成修复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国书雕城、聚泰祥布庄、香干老作坊、陶吧艺术馆、渔都古镇“老字号”一条街等项目。

参考资料:

《岱山地方志》

《岱山地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7 13: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