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欧
释义

东欧是指欧洲的东部地区。东欧国家包括白俄罗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摩尔多瓦、俄罗斯、乌克兰。即位于东欧平原区的国家范围和地区。东欧地区地貌比较单一,以东欧平原为主。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自然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东欧平原上。民族以俄罗斯族为主。经济发展差异悬殊。

中文名:东欧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信仰:东正教

著名国家:俄罗斯

简介

东欧,多半是指奥地利、意大利以东的欧洲,但缺乏明确的定义和边界,一般有地理和政治两种划分方法:政治上的东欧是指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或遭苏联并吞,或成为苏联的附庸国,政治上实行共产党专政,经济上多采用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这点与西欧相反。大多东欧国家以斯拉夫民族为主体,居民多信奉东正教,但共产党时代,官方推行无神论。

地形

东欧

本区的地形大致可以喀尔巴阡山为分界,分成南北两部分。

北部的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小国平原广阔,为欧洲大平原的东段,地势由南向北倾斜。第四季的大陆冰河在平原南部留下肥沃的冰河外洗黄土,也在平原的中北部地区堆积了成群的冰碛丘,使平原成波状起伏。冰碛丘间的东西向洼地,自古以来即为东西向交通的必经之地。

东欧南部地形较为复杂,山地平原交错,只有在匈牙利东部和罗马尼亚南部,才可见到面积较大的平原,上覆肥沃的冲积土,为农业的重要地带。高大的山地散布,对交通构成严重的阻碍,所幸山地间有多处通谷和隘口,可作为出入的门户。本区是喀斯特地形的分布区。

独联体

东欧以东、哈萨克斯坦的乌拉尔山及乌拉尔河以西的欧俄部份和欧哈部分,是一片辽阔且起伏平缓的古老陆块,地层十分稳定坚实,全境多属久经侵蚀的准平原,有主要位于俄罗斯境内,故称俄罗斯平原。平原中部为瓦耳代丘陵,是河流的分水岭。

位于裏海和黑海之间的高加索山,是欧亚的界山之一,山势高大,地形崎岖复杂,夹杂著高原、平原和低地。

气候

东欧

受海陆位置影响,过渡性质是本区气候最主要的特征。北部各国介于西欧和国协之间,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间的过渡性气候,冬天酷寒,地面积雪自西部的数周,向东逐渐增加到俄罗斯边境的两个半月,虽冷于西欧,却较俄境温暖;夏季较西欧热,却又较俄罗斯凉爽许多。南部的前南斯拉夫各国、阿尔巴尼亚、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国位居巴尔干半岛北部,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之间的过度性气候。东欧距离温暖的北大西洋已远,全区最冷月均温皆在零度以下;夏季则因地处内陆,缺乏水气调剂而显炎热,最暖月温度自北向南见增,北部平原四国不足20℃,南部各国则多超过20℃。

独联体

欧俄大部分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内,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促而温暖,春秋季甚短,年温差甚大,而且愈东愈明显。夏季是主要雨季,水气主要由西风自北大西洋带入,年雨量约为500公釐,且由西向东递减。

本区冬温甚低,故河流冰封,雪橇通行,冬季[3]长达六个月至八个月。由于气温甚低,空气中水汽含量稀少,故溼度甚低,空气十分乾冷。夏季由于地处内陆,气温较西欧暖,受纬度影响显著。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夏季气温低于内陆,但差异不大,冬季亦沿海较暖。

冬季降雪区域广泛,每年十一月至翌年三月,时常落雪,北部泰卡(Taiga)针叶林区,冬雪最多,经常积雪二、三呎,春季雪融缓慢,融雪水渗入土中,可供植物吸收,对寒带森林的发育裨益甚大。

南部和高加索地区因山脉阻挡俄罗斯酷寒气流南下,气候较暖,有助于旅游业的发展。高加索地区由于纬度较低,气候上已带有浓厚副热带色彩。

民族

斯拉夫民族发源于今波兰东南部维斯杜拉河上游一带,于西元一世纪时开始向外迁徙,至六世纪时期居地已经遍布东欧以及俄罗斯地区。依居住地的不同,斯拉夫民族可分成东[4]、西[5]、南三支,其中东支主要分布于俄罗斯境内,分布在东欧各地者以西、南两支为主。马札儿人原为乌拉山西侧的草原民族,于西元九世纪建立匈牙利王国。在向西迁徙的过程中,曾与斯拉夫人、西突厥人混居,移居匈牙利平原之後又受日耳曼文化的影响。

阿尔巴尼亚人主要分布于今阿尔巴尼亚和塞尔维亚的科索沃省,由于十四世纪以後一直後到土耳其的统治,文化充满东方色彩,宗教上也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

罗马尼亚人是东欧唯一的拉丁语民族,但跟大多数斯拉夫民族一样,信奉东正教,他们是古罗马人的後裔,因罗马帝国曾在此建省并统治由留居东欧。

宗教

东欧大部分地区信仰东正教,(斯洛伐克、匈牙利、捷克、波兰例外)。亨廷顿在他的文明冲突论中提出西欧与东欧的分别在于是否信仰东正教,因此希腊应算是东方国家。前南斯拉夫地区也有部分民族信奉伊斯兰教。

经济

区盛产小麦、马铃薯、甜菜、向日葵,养畜业发达。东欧是俄罗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人口众多,城市密布、交通网发达,分布有许多著名工业区,如莫斯科、彼得堡(列宁格勒)工业区,顿巴斯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等。

国家

白俄罗斯共和国

爱沙尼亚共和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

立陶宛共和国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行政归于亚洲,乌拉尔河以西为欧洲领土,地跨亚欧)

乌克兰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捷克共和国

匈牙利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

摩尔多瓦共和国

罗马尼亚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联合国统计局仅将地跨欧亚的俄罗斯列为东欧国家,没有分别列为亚洲国家)

斯洛伐克共和国

著名国家——俄罗斯

俄罗斯位于东欧和北亚,面积1705.4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44亿,有176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人口83%。俄罗斯地跨欧亚两洲,其欧洲部分是国家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四分之三的工业和人口都集中在这里。其民族和文化渊源主要出自欧洲,同时,也兼有东方文化特点,宗教在日常生活中占有一定地位,主要信仰东正教。俄罗斯原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几个偏僻小村落组成,十二世纪中期建城,以它为中心逐渐形成莫斯科公国。1480年,俄罗斯摆脱了蒙古人长达240年的控制而独立。十六世纪中期,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俄罗斯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689年,沙皇彼得一世进行改革,使俄国成为一个近代强国。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1917年10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22年12月30日,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91年12月8日,联盟解体。1991年12月25日,俄罗斯联邦成立,并承接了前苏联在国际上的主体地位。

俄罗斯由89个联邦主体组成,其中有21个自治共和国,1个自治州,6个边疆区,10个民族自治区和2个联邦直辖市。俄罗斯是实行总统制的联邦国家体制,国家权力由立法、执行、司法组成,均为独立机关。总统、议会(由联邦委员会和国家杜马组成)、政府、联邦法院共同行使国家权力。

俄罗斯工业基础雄厚,军工、航天等尖端领域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俄罗斯是世界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储量4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探明总量的三分之一,居世界第一位;石油储量65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的百分之十三;煤炭储量2000亿吨,居世界第二位;铁、铝、铀、黄金的储量也居世界前列。森林面积8亿公顷,占国土面积的42.7%,占世界林木总蓄积量的四分之一。森林年生长量8亿立方米,年采伐量4亿立方米,是世界木材和木制品的主要出口国。

著名内河——伏尔加河

为欧洲最大的河流,同时也世界上最大的内流河。俄罗斯内河航运干道。它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伏尔加河代丘陵中的湖沼间,流经森林带、森林草原带和草原带,注入里海。在这个流域居住的6450万人,约占俄罗斯人口的43%。它通过伏尔加河--波罗的海运河连接波罗的海,通往北德纳维河水系和白海——波罗的海接通白海,通过伏尔加河--顿河运河与亚速海和黑海沟通,所以有“五海之河”的美称。

伏尔加河是俄国的历史摇篮。被称为俄罗斯人的母亲河。伏尔加盆地占俄罗斯欧洲部分的2/5,居民几乎占俄罗斯联邦全部人口的1/2。伏尔加河巨大的经济、文化和历史的重要性——还有河流及其盆地的巨大面积——使其跻身于世界大河之列。

伏尔加河发源于俄罗斯加里宁州奥斯塔什科夫区、瓦尔代丘陵东南的湖泊间,源头海拔228m。自源头向东北流至雷宾斯克转向东南,至古比雪夫折向南,流至伏尔加格勒后,向东南注入里海。河流全长3688km,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约为8000立方米/秒,年径流量为2540亿立方米。伏尔加河干流总落差256m,平均坡降0.007。河流流速缓慢,河道弯曲,多沙洲和浅滩,两岸多牛轭湖和废河道。在伏尔加格勒以下,由于流经半荒漠和荒漠,水分被蒸发,没有支流汇入,流量降低。伏尔加河河源处海拔仅有228米,而河口处低于海平面28米。从距河源不远的尔热夫算起,往下3000多公里的河段内,总落差仅有190米,因此河水流速缓慢,沙洲、浅滩、牛轭湖、废河道广为分布,是一条典型的平原河流。三角洲面积1.9万平方公里。

伏尔加河在河口的三角洲,上分成80条汊河注入里海。干、支流通航里程3,256公里;货运量占全国河运总量的半数以上。主要货流以石油、木材、粮食、机械为大宗。结冰期11月末至次年4月。通航期7-9个月。重要河港还有特维尔、雅罗斯拉夫尔、喀山、萨马拉和阿斯特拉罕等。伏尔加河流经俄罗斯13个联邦主体,它们依次是特维尔州、雅罗斯拉夫尔州、科斯特罗马州、伊凡诺夫州、下诺夫哥罗德州、马里共和国、楚瓦什共和国、鞑靼共和国、乌利扬诺夫斯克州、萨马拉州、萨拉托夫州、伏尔加格勒州、阿斯特拉罕州。

旅游胜地

东欧,一个充满文化和地域风情的旅游胜地,悠久历史的大城小镇散发着浓郁的人文气息,是艺术家们的乐土。春节期间的东欧也别具风情,漫步其间领略波西米亚风情将是不错的选择。

多瑙河玫瑰,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是欧洲著名古城,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有“东欧巴黎”和“多瑙河玫瑰”之称。在布达佩斯可游览渔人堡、马加什教堂、国会大厦、链子桥、英雄广场和中央大市场。今日的布达佩斯,跨国集团开设的现代化大型超市和购物中心处处可见,商业竞争日趋激烈。这个古老而具有传统民族特色的大市场不仅运作良好,而且魅力日增。

风情,布拉迪斯拉发

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听起来有些陌生,但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旧城区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古老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当属布拉迪斯拉发城堡。

布拉迪斯拉发的建筑,乍看给人简朴的印象,但在城里稍转会儿,这些以古典风格建造、缀以巴洛克装饰的房子所规划成的街道,就会令人心生欢喜。

音乐之都,维也纳

维也纳是享誉世界的文化名城,既有“音乐之都”的盛誉,又有以精美绝伦、风格各异的建筑而赢得“建筑之都”的美称,以历史悠久被称为“文化之都”,以精妙绝伦的装饰被称为“装饰之都”。

维也纳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国际性音乐盛会。行程中带您参观维也纳市立公园,去美泉宫寻茜茜公主的足迹,还特别安排了自费体验维也纳莫扎特音乐会,亲自感受音乐之都的无穷魅力。

金色,布拉格

提起布拉格,人们就会联想到很多浪漫唯美的画面。这座城市依山傍水,古迹众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以及金碧辉煌的布拉格宫和历史悠久的民族剧院等。

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在这座古老的城市中,我们将游览布拉格城堡、圣维特大教堂、旧皇宫、圣乔治教堂和黄金巷,更有充足的自由活动时间,让您细品这座城市的味道。

神宫是公元1895年为纪念平安迁都1100年而建的。按平安京八分之五缩图设计的,祭奉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正殿里的神苑是日本池泉回游式庭园的代表杰作。院内一株“八重红枝垂樱”盛名远播,每年四月樱花怒放之际,一树樱花……

著名平原——东欧平原

位于欧洲东部,北起白海和巴伦支海,南抵黑海、亚速海、里海和高加索山,,西界为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欧山地、喀尔巴阡山脉,东接乌拉尔山脉。又称 “俄罗斯平原”。面积约为 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170米。有海拔300-400米的瓦尔代丘陵、中俄罗斯丘陵、伏尔加河沿岸丘陵等,并有低于洋面的里海低地。自北向南有苔原、森林、森林草原和草原带。里海北岸为半荒漠和荒漠。主要河流有伏尔加河、顿河、第聂伯河。矿藏丰富,有世界著名的顿巴斯煤田、库尔斯克和克里沃罗格铁矿区、尼科波尔锰矿区、第二巴库油田。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俄罗斯东欧部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都在这片波状平原上。平原南部地形较平坦。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冲沟平谷地貌比较发育。东欧平原的平均海拔虽然只有170米,但平原上既有许多海拔300米以上的丘陵(如中俄罗斯丘陵、伏尔加丘陵等),也有低于洋面的里海低地。由于地形波浪起伏,面积广大,各地的气候并不相同,动植物分布的差异也很大。从北向南,依次是严寒的苔原带、比较寒冷的森林带、气候适中的森林草原带、最南边的草原带。其中森林带占了平原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平原上有伏尔加河、顿河和第聂伯河等著名的大河。东欧平原上不仅有着丰富的煤、铁、石油、锰等矿藏资源,而且人口稠密,工农业和水陆交通发达,以莫斯科为中心,分布着很多重要工矿区,是俄罗斯的心脏部分。地质构造上曾先后受4次冰期的影响,冰碛地貌十分发育。平原北部有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终碛垄,瓦尔代高地即由终碛垄演化而成。冰碛丘陵之间,广布洼地、沼泽地。此外蛇形丘、鼓丘、冰碛埠等冰碛地貌也很普遍。平原南部地形较平坦。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冲沟平谷地貌比较发育。平原北部有几条东北西南走向的终碛垄,瓦尔代高地即由终碛垄演化而成。冰碛丘陵之间,广布洼地、沼泽地。此外蛇形丘、鼓丘、冰碛埠等冰碛地貌也很普遍。丘陵性高地与低地交错分布,平均海拔约170米。平原北部广布冰川地形,有瓦尔代丘陵等典型的冰碛丘陵和冰水平原;南部流水地貌发育,黑海沿岸有干旱地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1:3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