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林自然村 |
释义 | 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长坑乡东林自然村(村情概况 历史沿革 交通位置 人口土地 肇基后裔 古筑遗产 基础设施 茶叶发展 招商引资 社会事业 党政建设) 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长坑乡东林自然村村情概况东林自然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长坑乡,在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四面山峰,东有鸡冠山、丁割岭、风吹旗带山,西有九头格,南有石头光山,北虎蹄石山。成为独立村后,命名云二村。村委会设在东山,辖3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林姓。 历史沿革明、清时期属金田乡还二里,民国时期属长卿镇南斗保。1949年后属第十一区南斗乡,1958年属长坑公社云集大队东林自然村,1984年从云集村委会析出称长坑乡云二村委会。 交通位置该村系泉州市安溪县长坑乡的一个行政村,位于安溪县西南部,距县城约65公里,东与青苑村接壤,西与云集村交界,北连云一村,南邻尚苑乡银坑村。 人口土地现辖有东山、西山、苏塘3个自然村落,主要为林姓。设10个村民小组,334户,1301人,面积3900多亩。主要生产种粮、种茶。 肇基后裔境内居住着林氏一姓,祖先由大田梓溪林戴惠的第四子林肇福,由梓溪移居永春县福鼎井头。林肇福的五世孙林七六移居福鼎厚坪。林戴惠四子林肇福的七世孙林兴杰,由永春福鼎厚坪迁入安溪县还集寨东山(今长坑乡云二村)肇基。 林戴惠四子林肇福的七世孙林兴杰,由永春福鼎厚坪迁入安溪县还集寨东山(今长坑乡云二村)肇基。(林兴杰公的后裔有分为东山和西山,苏塘),系春福鼎厚坪林氏始祖林兴杰。 古筑遗产大显殿,坐落于该村东北部,内供奉五谷帝仙、保生大帝、杨公真仙、玄天上帝。约始建于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当地信众于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日奉神像巡境,二月十五日做“佛生日”。远近闻名,八月间,四方信众到殿朝拜祈梦。安溪县的官桥及台湾省等地建有分炉。 基础设施该自然村突出自然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载体。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水泥路;村内主干道大部分已硬化路面(其中主干道苏塘至新溪格没有硬化路面,必须投入改造);距离最近的车站7.5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7.5公里。 该村农户住房以土木 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部分居住砖混结构住房。 该村 因学龄儿童的学习条件差,1997年创建了小学教学楼,(2010年撤销)学生没有学习场所。 茶叶发展该村茶叶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大力调整优化茶叶结构,继续围绕“一线两片”的整体规划,打造村茶叶基地、村公路两侧茶叶基地示范茶叶的大格局。深入实施茶叶优质茶叶工程,落实现代化茶叶管理技术,实现茶叶生态化、设施现代化、管理规范化。加快省级旱作高效茶叶示范项目建设,按照在示范区内建设茶叶基地茶叶的规划,积极引进推广茶叶价值品种500亩,初步形成村公路两侧发展高效设施栽培茶叶的基本框架。搞好标准化茶叶基地建设。 招商引资该村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责任体系,坚持多渠道招商,强化企业招商主体作用,提高招引成功率,发挥优势扩充外向型经济规模。利用茶叶等外向型企业为桥梁,有针对性地接触外商。建立健全招商引资责任感,营造浓厚的招商引资范围。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培大培强培优的工作思路,突出”规模扩大、招商引资、运行质量、发展环境。深入挖潜,合理规划,进一步膨胀企业规模,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 社会事业村注重统筹兼顾和协调并进,社会各项事业有新进步。始终加强计划生育目标责任管理,强化基层基础,优化服务手段,保持了一等水平。不断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投入,要集中力量落实校舍改造任务,切实改善教育教学条件。搞好教育师资改革。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进,切实提高了农民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党政建设村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贴近农村基层实际,强化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机制,促进了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强化教育机制。针对农村居住分散、生产季节性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的特点,采取村轮训、党纪政纪专题讲座与集中普法教育相结合等方形式,增强教育的效果。对在村两委换届中新任职的农村党员干部和提拔干部进行廉政教育培训,以此带动对全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推行提出决议、征求民意、确定议案、组织把关、民主决议、组织实施的“六步决策”工作制度,最大限度地杜绝决策上的不廉洁行为;加强财务管理,杜绝用钱上的不廉洁行为。切实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管,积极推行村级财务帐目、集体资金由“双代管‘制度,进一步规范报帐程序,并加大村务公开力度,从源头上减少了村党员干部不廉洁行为的发生;强化监督机制。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让村民监督。制定了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一章一约四项制度”,建立了党员代表议事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民主理财小组,为党员群众参与村务监督管理提供有效载体;在各村设立监督员,实行专职监督,实行定期经济责任审计,强化对村两委的监督。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东林自然村村情概况东林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临沧市云县爱华镇忙回村委会行政村,属于半山区。位于爱华镇东南边,距离爱华镇8公里,是忙回村委会所在地。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海拔1500米,年平均气温19 ℃,年降水量912.6毫米,适宜种植甘蔗、粮食等农作物。有耕地359.21亩,其中人均耕地0.94亩;有林地150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0户,有乡村人口392人,其中农业人口392人,劳动力289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51人。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7年种、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5%。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7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9元。该村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粮食为主。该村计划大力发展核桃特色产业,发展茶叶、膏桐产业。有专业合作组织1个,其中,已登记注册1个;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人数90人。该村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发展核桃、茶叶、甘蔗特色产业,计划种植核桃150亩,茶叶50亩,膏桐150亩,甘蔗200亩;发展养殖业:牛、猪、羊等,养猪500头,牛100头,羊50只,鸡2000只。 农村经济该村有耕地总面积359.65亩(其中:田128亩,地231.65亩),人均耕地0.92亩,主要种植甘蔗、粮食等作物;拥有林地150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5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3亩,主要种植核桃、茶叶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3亩,其中养殖面积3亩;荒山荒地150亩,有甘蔗等资源。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养殖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7年种、养殖业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3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55%。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1.2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47.82万元,占总收入的66%;畜牧业收入12万元,占总收入的16.9%(其中,年内出栏肉猪160头,肉牛14头);渔业收入1.3万元,占总收入的1%;林业收入2.2万元,占总收入的3%;第二、三产业收入7万元,占总收入的9.8%;工资性收入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59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5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45人(占劳动力的7%),在省内务工21人,到省外务工9人。该村到2007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90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70.21亩,年末集体总收入0.03万元,有固定资产3万元,年末集体有收益0.03万元,农村财务管理实行自行管理,定期开展村务公开,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主要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村务、经济、一事一议。 基础设施该村截止2007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全村有90户通自来水,有90户通电,有82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90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0%、100%和100 %);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9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90户。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8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8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3辆,拖拉机3辆,摩托车20辆。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6户;装有太阳能农户8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128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128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34 亩。该村到2007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6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3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0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1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爱华镇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0公里,距离镇卫生院8公里。该村建有公厕2个。该村小学生就读到莲花塘完小,中学生就读到爱华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1.5公里,距离中学8公里。 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东林自然村江西九江市庐山区赛阳镇东林自然村坐落在举世闻名风景秀丽的庐山西麓,距九江市区仅10公里,因与举世闻名的佛教净土宗祖庭东林寺毗邻,固而得名。该村是东林寺扩建征迁移民组成,全村共有农户38户,人口150人,是以经营旅游和宗教产品为主的一个自然村。有闻名的“聪明泉”。2009年该村仅从事旅游商贸服务一项收入近100万元,人均收入达7200元。近年来,在继续依托传统旅游项目的同时,东林新村村民大力发展西瓜、杨梅种植产业,特别是从浙江黄岩引入了色泽鲜丽,味浓多汁,甜酸适口的“东魁”杨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