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莲村
释义
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东莲村

东莲村成立于2003年,由原四郎桥、屠家坝二村合并而成。该村位于良渚镇西南角,东与七贤桥村相连,西与仓前镇连俱村接邻,南至仓前镇寡山村,北接瓶窑镇,东西大道穿村而过,与104国道、02省道相互连接。规划中的杭长高速公路位于东西大道南侧,穿村而过。全村区域面积3.5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小组,农户692户,总人口2665人,耕地面积2619亩,山林面积1122亩。 自村规模调整以来,村两委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充分发挥本村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努力抓好村级经济建设。借助“中国良渚文化村”、“新湖香格里拉别墅”项目的开发推进,村集体资产宝灵公墓的扩建、发展,非农建设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近年来村级经济稳步增长。至2009年年底,东莲村经济总收入18592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132万元;人均收入12098元;村级可分配收入达229万元。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委班子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全村各项社会事业有序跟进。全村全面实现了“路路通”工程、亮灯工程,基本实现每个村民小组一个健身点,各项农业基础设施优良。2008年下半年,东莲村被列入余杭区“清洁·绿化余杭”行动第三批重点推进村。2009年上半年通过了区、镇相关部门的验收。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区“文明村”、区“生态村”、市“卫生村”等荣誉称号。 东莲村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为指引,面难不惧,开拓进取,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稳健的步伐,为建设一个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富裕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努力奋斗! 东莲村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西南,东西大道穿境而过,与104国道、02省道相互连接,交通便利;全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农户691户,总人口2626人,耕地面积2629亩,山林面积1122亩,环境优雅,民风淳朴,自然资源非常丰富。 随着“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余杭”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国良渚文化村”、“新湖香格里拉别墅”项目的开发推进,东莲村的地理位置更显优越。自村规模调整以来,村全体班子成员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这一目标,以为民办实事为首要宗旨,开拓创新,合力拼搏,扎扎实实地做好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100万元,完成了农户有线电视和自来水安装,入户率达到了98%。 2、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充分发挥本村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分别与“良渚文化村”和“新湖房产”两大开发商签订了水库及山林等租用协议,使村级可分配收入达到了100万元以上。 3、积极动员广大村民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使全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了100%。 4、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我村不断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积极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了健康向上、助人为乐、遵老爱幼、扶贫帮困的良好社会风尚,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5、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巩固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制度,抓好了流动人口登记,使全村计划生育率达到了100%。 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同时,积极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强化群防群治,密切掌握不安定因素,维护农村治安,为广大村民创造了一个安全、理想的居住、创业环境 7、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进“领头雁”和“凝聚力”工程,通过党员先进性教育,开展“党建月”和“双争双评”工作,提高了党员队伍整体素质。 8、2004年被列入了余杭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村之一;整治内容包括道路硬化、村主干道安装路灯、组组设垃圾箱、清除露天粪坑、建造三格式卫生厕所、新建桥梁、修复危桥以及住宅周边绿化等项目,并已全部完工;2006年、2007年共投资250多万元硬化组干道4万多平方米,投资了150多万元完成了户户通工程。

2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山霞镇东莲村

地名含义】

东莲自然村因村东有一座莲花山,树木繁多,故取名东莲,又称东林。

【历史沿革】

明、清属二十六都青山铺。民国属青山乡田边保。1949年冬起属四区(崇武)田边乡、崇武区青滨乡。1958年属飞跃公社青滨大队。1961年起先后为崇武公社、山霞公社东莲大队。1985年改设山霞乡东莲村委会。1992年乡改镇为山霞镇东莲村委会。

【行政隶属与交通位置】

山霞镇东莲村,离镇政府所在地山霞村8公里,位于青山脚下。东临青山海湾,西与张坂镇莲山村、后见村相邻,南接张坂镇前见村,北同本镇田边村、埭透村接壤。

【人口、土地面积】

全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拥有近百亩林地,近千亩耕地。海岸线长1000多米。全村共585户,人口2600人。

【物产经济】

东莲村有山、海、地理以及人文优势。山上有大片森林,海滩上有成片防风林带。村中有大榕树,民村庭院多有龙眼、芭乐等果树。东莲、前坑各有小溪从村前流过。山上巨石颇多,已命名的有“相爷帽”、“牛粪石”、“风磨石”、“水流石”等。地有水田、旱地,花生、甘薯是主要农作物,品质优良。数千米海堤,防海潮侵袭。夏日,休闲观潮,或游泳、或漫步沙滩,令人心旷神怡。千米海滩被誉为“八闽第一金滩”。省、市开发的重点旅游项目——泉州海洋城就落户此地。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早时,这里村民曾从业捕鱼。他们有的漂洋过海,扎根宝岛。据悉,台湾新竹也有一个“前坑村”。而后,因海难频发,渔民弃渔从工。以泥、石、木工匠居多。东莲工匠也因手艺精巧而远近闻名。厦门高崎海堤、首都人民大会堂、“八一”南昌纪念馆(碑)以及外派支非洲工地,都有东莲工匠的身影和汗水。东莲村妇女辛勤耕作,农业收入颇丰。因而本村曾有“金东莲、银前坑”之称,誉为富庶。

【名胜古迹】

东莲村祠堂庙宇不少,有“胜峰寺”、“王公宫”、 “冰心寺”,辛氏宗祠等。原破旧祖厝、祠堂今绝大多数已经修葺一新。

【气候】

东莲村一年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夏天海风习习,未感酷暑;冬天无冰无雪,不觉严寒。唯有风沙需防范。东莲城寨就是早时为防风沙而建的。这里,居民住在皆是砖石建筑结构,防风抗台(风)。近几年来,村民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绝大多数村民住上了楼房。

【历史人文】

东莲村是多姓聚居之地。辛、苏、蔡、陈、李、杨等,皆由外地迁入。东莲村是历史名人蔡清的故乡。蔡氏族谱曾有记载,蔡氏祖厝亦曾挂其像。蔡清字希斋,自幼聪颖,苦读诗书,终得明朝“大学士”学位。明朝万历年间曾被派往江西等省任主考官。传说蔡希斋出生之时,东莲盛产野生灵芝。在民间也有“蔡希斋与灵芝草”的故事传说。至今,村中野生灵芝尚偶尔可得。

东莲是一个革命老区据点村。早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共泉州特委书记李刚、惠安工委书记朱汉膺、地下党负责人蓝飞鹤、陈琨等人多次到东莲村指导革命工作。1930年9月,前坑自然村李青阳带领数十人参加“惠东暴动”。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抗日第十一巡回宣工组”宣传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任闽中地下党青山总支组织委员,与当时地下党其他负责人张海天、苏克明、李水法、李非凡、张硕修等在崇武、东下坑、东莲、苏坑、前见等地开展“反三征”、 “解放浮山”等活动,迎接惠安全境解放。

【村容村貌】

东莲村民素有“崇文尚武”之美德,不少人节衣缩食送子女上学。有多人考上清华、复旦、厦大、上海交大、南京航空航天、华东师范、西南交大等知名学府。有多人在大学、中学、小学任教。东莲村也为祖国输送了一批优秀的国防人才。

【域内设施】

东莲村原本交通闭塞,这几年来村民集资百万元,修了两条通村水泥路,今省道201线、沿海大通道又在这里交汇穿越,使得道路四通八达。通信、电力等基础设施也跟上了。村里还打了深水井,解决了长期困扰部分村民的“吃水难”问题。这些也都为经济发展注入了生机。现在村里有石雕厂7家,木工厂3家。鞋业、服装厂也都在逐步兴起。能工巧匠在石雕、建筑等行业大显身手。已有多名乡贤在外创办大型企业,成为知名企业家。

【下级组织】

下辖:东莲、前坑2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