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荆河
释义

概述

东荆河,明朝时期称芦伏河,清称冲河,又名襄河、中襄河、南襄河。后以其流经地理位置居于荆北水系东侧,故称东荆河。东荆河于潜江泽口接汉水,自潜江谬刘月入县境,向东流经新沟镇、通海口镇、杨林关、北口、郭河镇、白庙至仙桃市杨林尾镇分为南北两支,北支经复兴场、张家棚接改道新河,至五湖东岸出仙桃市境,全长88公里。南支从杨林尾经黄家口沿洪湖隔堤过壕口、官垱、吴剅至汉阳沟出仙桃市境长38.5公里,是仙桃市与洪湖市的分界线,经汉阳至沌口入长江,全长 140公里,其中境内流程37.4公里,流域面积417.5平方公里。

历史记载

据《沔阳县志》记载,东荆河,汉江支流,在沔阳(今仙桃市)境内名南襄河、中襄河,又名冲河。

清同治四年(1865年) ,流经沔阳的东荆河主流,因监利杨林关堤溃,由原经后河、府场河、唐嘴河入邓老湖的故道改道北趋,冲破朱麻、通城、乾沱垸,冲断玉带河,至中革岭分支,一出官垱湖入唐嘴河,一由罗家湾出沙湖通顺河,分别从新滩口、沌口出长江。中革岭以下,支流交错,汉江汛涨,一片汪洋。

民国21年(1932年) ,东荆河左岸分支杨树河在马口被堵塞,中革岭以上成为单一河道,以下仍与清末相似。

建国后,中革岭以下先后修筑了洪湖隔堤和沔阳隔堤,堵截了南北入湖支流以及原来入江的新滩口、沌口水道,于1966年在新滩口和水洪口之间的三合垸改道出江,形成湖河隔绝、洪水直泄长江的单一河道。

东荆河南北两岸堤距不一,中革岭以上400-500米,河槽宽150-450米,杨林尾至石山港夹有联合垸、塘林湖等滩垸,中水位时,联合垸南堤与洪湖隔堤相距600米,大汛期间,洪水漫滩垸,两堤相距4000-6000米s,石山港以下为长江倒灌泛区,提距3000-4000 米,最窄处2000米。

东荆河泄洪流量,一般年份2000-3000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5060立方米/秒,出现于1964 年10月7 日。同月10 日,境内刘家沟出现历年最高水位为35.51 米。东荆河口拦门沙达30.00米以上,冬春经常断流,汛期全线可通航。

相关资料

东荆河西承汉水,东注长江,属典型公流河道。河宽180~600米,水深一般7-14米。其径流很不稳定,水位随季节变化大。每年3月前后,水位逐渐上升,出现春汛;此后降水不多,水位稍有下降,直至梅雨期,水位再次上涨;丰水期往往出现在秋季的9-10月,由于汉江源于米仓山,流经秦巴山地,上游秋雨多于春雨,所以东荆河的最高水位一般出现在秋季。汛期有骤涨骤落的特点,有时一夜能涨水3.4米。新沟历年最高水位为39.05米(1983年),历年最低水位为 25.49米(1978)即河道干涸,河床暴露。最大流量5060立米。秒(1964),最小时水涸断流。其含沙最高于长江,平均为2公斤/立米左右,最大4.28公斤/立米,最小1.42公斤/立米;年均输沙率最大2.09吨/秒,最小0.186吨/秒,平均为0.802吨/秒。

由于汉江、东荆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泥沙积沉使河床升高,近年水位有上升的趋势。1958年最高水位为38.62米,1964年为39.02米,1983年为 39.05米。其下流河段比上流窄,汇洪能力严重失调,防汛任务之重仅次于荆江。其易涨易落,航运、水产价值不高,而对农业生产甚为重要,是沿岸地区夏季灌溉的主要水源。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4 4:3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