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汉绿釉陶猪圈
释义

绿釉陶猪圈为东汉时期的文物,高25.3厘米 圈宽24.5厘米,1987年出土于三门峡市区。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详细信息

随葬模型器。猪圈呈圆形,围栏镂空,栏内有一猪。猪圈与厕所相连。此模型是汉代湖南地区小农生活习俗的反映。

绿釉陶猪圈是一种低温釉陶质的随葬模型器,猪圈与厕所合一,反映汉代人们的生活习俗。猪圈呈圆形,围栏镂空,栏内有一肥猪。围栏一边处建有一间方形厕所,歇山式顶,檐伸出墙外,屋顶与厕可分开。顶圈外有梯拾级而上,通向厕门,粪坑与猪圈相通。猪圈胎呈红色,烧成温度较低,通体施绿釉,釉色光亮,是同类模型器的精品。

历史渊源

低温釉陶是流行于东汉为随葬而烧造的一种陶器。它以氧化铜或氧化铁为着色剂,以铅为助溶剂,烧成温度低,大约700℃左右,铜在窑内氧化气氛中使釉呈现美丽的翠绿色,铁呈黄褐色或棕红色。这件猪圈是由氧化铜为着色剂烧制的,釉面光亮,是同类器中的精美者。东汉提倡孝道,盛行厚葬,人们尽量为死者安排在阴间生活所需的一切,大到房屋建筑,小到日常各种用具,只不过多用模型器代替。牲畜圈舍是模型器的一大项,但因各地养殖牲畜种类的差异,随葬圈舍也有不同,湖南地区多见猪圈,反映湖南地区自古以来养猪业兴旺。

猪圈是现在考古学的命名,汉代对每种牲畜的圈舍各有其专名,如马圈称厩,牛圈称牢,羊圈为庠(xiáng),猪圈为溷(hùn )。与现代猪圈不同的是这种猪舍与厕所合一的建筑形式,而这恰恰是汉代的习俗,溷(hùn )本身含有厕所的意思,《汉书·五行志》记载猪如果跑出了猪圈(“豕(shǐ )出溷(hùn )”),是一种不好的征兆。同在东汉的许慎在注解“溷(hùn )”时说:“厕也,从口,象豕(shǐ )在口中也,会意。”唐代大注解家颜师古也指出“厕,养豕溷也。”可见当时就是圈圂与厕合一的。这主要是为积肥所需,我国最早的一部农书《氾胜之书》就提到“溷中熟粪”,是指“溷”中猪粪尿、人粪尿和垫圈物充分混合、腐熟了的肥料。不仅民间如此,官方也然。汉武帝之子燕王旦密谋推翻昭帝自立时,猪群从厕中跑出,弄坏了宫中厨灶(《汉书·燕刺王刘旦传》“厕中豕群出,坏大官灶”)。大官,即太官,主管宫廷饮食,意思是猪都从厕中跑出,弄坏了御厨。史书记载这一现象,表明有不祥之事发生,意即燕王旦的谋反,会注定失败。

“东汉绿釉陶猪圈”相关词条: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合作编辑者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约 次
编辑次数:4次
最近更新:2012-04-25
创建者:百科小ROBOT
更多贡献光荣榜

辛勤贡献者:

百科小ROBOT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8: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