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皋村 |
释义 | 1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东皋村本词条为多意向词,在中国共有4处同名乡镇,分别是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东皋村、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东皋乡东皋村、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监漳镇东皋村。 东皋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莆田东部,交通便捷,与台湾隔海相望,莆田市区东南部,北接涵江区,南壤秀屿区,西连莆田市区,东临兴化湾。距城关22千米,总面积19平方千米,人口约3000,总户数500多户,汉族人口占100%以上,居民通行莆仙方言莆田话。 北高东部埕头、美兰、竹庄、山前等10个行政自然村,是闻名全国的金匠之乡,区内现有规模以上企业十几家,初步形成了珠宝中心城、珠宝占全国同行业“半壁江山。 翁姓乃帝喾之后,周武王胤胄也。昔昭王时有大山,名游四畔九十四。山顶十一面,环居有百姓。昭王即王三年,因游汪面山,遇一女汪氏,王即封汪山夫人。一日与王同游,忽见白虹贯日,歉然不安,遂感有孕。经十二月,诞生男子,手拿三日不开。宫监奏王。王命有香水沃其手。手即启,左手握‘公’,右手握‘羽’,令为字。遂赐姓曰‘翁’,名曰弘。后封楚国左丞相。又食采翁山。翁氏有姓,盖肇于兹。 2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镇东皋村◎ 简介金华市武义县东皋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南部。因村庄坐落清溪东畔高地上而得名。村呈船形,地势平坦,居住集中。清代为南八庄。1946年属回南乡,东皋为乡公所驻地。50年代初建东皋行政村,属回川乡。1956年成立东皋农业社,1958年建立东皋大队,属国庆人民公社,当年并入永康县。1961年武义复县后属桐琴人民公社。1985年建立东皋村。现属桐琴镇。1992年底有636户,1771人。东皋村历来为交通要道。现武义至永康、缙云、管湖3条公路经过村区。1949年后历为中共桐琴(清溪)区委、区公所驻地,直至1992年区级机构撤销。 东皋村有悠久的历史与文物古迹。唐昭宗(889~904)年间,村民徐任仓部侍郎,在职十余年,秉公办事,后调任兵部侍郎,不久即请求归里,昭宗封其为国子祭酒,加食邑五百户。徐体恤民情,见清溪常年流水,而两岸农田却历遭旱灾,就主持在清溪底层砌筑潜涵(集水廊道),形如竹枝,上覆以石,水自溪底行,溪上水涸而堰水常流。堰水灌溉清溪下游农田万余亩,沿用至今。乡民怀其德,名此堰为仓部堰。并在堰旁建庙奉祀。东皋村头还有座双拱石桥,相传为明朝初年一位寡妇丁姑所造,因此定名丁姑桥,并凿刻在桥拱上,此桥保存至今。村区还有座飞石庙,相传古代某夜,从华山大士岩上空飞来一轮火球,光彩夺目,声如巨雷,至东皋文昌阁上空落下,石重约250市斤,表面焦黑光滑,形如大鹰,村民视为神鹰,特把白鹿庙拆迁至村头,改建成飞石庙。文化大革命后庙已不存,但神鹰仍保存在武义县博物馆。1928年8月,建立中共大南党支部,书记魏昌源,是武义县较早的党支部之一。 ◎ 经济发展东皋村有耕地1650亩。大部分为平畈,少部分为山垄田与溪滩地。历来以种粮为主,综合经营,是武义县主要产粮地之一。1936年,省稻麦改良所曾在东皋村试种双季稻980亩,平均亩产360公斤,比单季稻增产近一倍。1949年后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粮食产量不断提高,至1978年亩产已达703公斤。但由于单一经营,收入水平仍较低,是年全村总收入33.11万元(其中工业7.8万元),人均收入仅142元。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抓紧粮食生产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兴办村办企业,使传统农业向商品经济转化。通过推广双季杂交稻,实施吨粮田工程建设,保持粮食的稳产高产。1992年共生产粮食1289.8吨,亩产787公斤。同时开发桑园454亩、茶园271亩、梨园200亩、毛竹200亩,1992年产蚕茧12吨,产茶叶25吨。 1987年与桐琴区联办武义第二棉纺厂,1988年投产后,三起三落,亏损194万元,于1992年5月停办。村党支部书记程东良在中共桐琴镇委、镇人民政府支持下,多渠道集资225万元,全部买下这座厂房及设备,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于1992年8月筹建武义制丝厂,聘请金华市优秀企业家王维荣任厂长,购进缫丝机120台,招进职工450名,并于12月1日试产,1993年1月6日正式投产,次月已产白厂丝3.7吨,质量达到二A级标准。仅5个月,就使一个倒闭企业起死回生。此外,村里还于1987年创办了纸厂,1992年创办了暖锅厂。 1992年村里集资20多万元,于武永公路旁开设综合小商品市场,占地8800平方米,设有固定摊位160个,临时摊位近500个。1993年元旦正式开业,开业第一天,营业额达20.31万元。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村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2年人均收入915元,比1978年增长5.4倍。从1980年以来,全村已有80%的户盖了新房。村内的主要巷道已浇水泥路面3000多平方米。 ◎ 村庄状况东皋村从80年代初开始,在党支部领导下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首先从党员干部做起,党支部坚持三会一课与党员联系户制度,28名党员在各条战线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从1984年以来,连年被评为县、市先进党支部,1992年又被评为全县奔小康标兵支部。同时,由共青团为主组织歌咏队、体育队,建立一支包括报导组、创作组、美术组在内的宣传文化骨干队伍,开办了村图书室、录像室、影剧院、舞厅,还举办少年儿童之家,开展中老年文体活动等。并且以建立新型家庭为突破口,开展以五好家庭为中心的好妯娌、好丈夫、好媳妇、好小姑等活动,使全村70%的家庭成为五好家庭,村妇代会被评为省三八红旗先进集体,妇女主任宋棠花家被评为全国五好家庭。1986年,全村节育率、一胎率、独生子女领证率和晚婚率都达到100%,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87年,团员、民兵组成一个33人参加的帮工队,双抢期间为村内6户烈军属与困难户义务抢种53亩,被评为省先进青年民兵之家。信访调解、治安、义务消防队均被评为县先进单位。东皋村1985年被授予金华市文明单位,1987年被命名为浙江省文明村,并一直保持荣誉至今。 东皋村种粮大户朱增德,从1984年开始,先后承包村里粮田50多亩。除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外,把余粮全部投售国家,至1992年累计向国家投售粮食30万公斤,光平议差价就达5万多元。1985年被评为省优秀粮食专业户,1987年被评为省劳动模范,1988年获省种养大户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并参加全国英模大会。1990年被选为县人大常委会委员。 3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东皋乡东皋村东皋乡东皋村地处县城北部,全村共18个村民小组,964户,总人口2608人,土地总面积6677亩,耕地609亩、园地1044亩、林地5018亩,距县城中心距离约47公里。该村交通便利、资源丰富,东皋石锭步为全县现存最长,达212余步。红柿是该村的特色产品,红柿种植面积达850亩,杨梅种植面积达75亩,规模化养殖场有3家。 近几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村党支部、村委会共同努力下,全村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绩,全村道路全面硬化,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28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2007年至今东皋村在外能人共捐资300多万元建设了东皋村牌坊、仿古长廊、游乐场所、古凉亭等村内的基础设施。 4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监漳镇东皋村位于监漳镇南部,全村有5个自然村,228户,911口人,耕地面积2340亩,2006年人均纯收入1908元。 2006年,该村支、村两委班子的带领全村人民,圆满的完成了镇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为村民办了多件实事,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赞誉。完成了任村至东皋路基工程;成立了晨明种养殖有限公司,建设肉鹅养殖场,发展养殖业。 2007年,该村将继续巩固种植业机构调整的成果,使西香瓜种植面积达到500亩,推广反季节蔬菜150亩,优质小杂粮200亩等;完善肉鹅养殖场设备并开始养殖;新修水泥路4000米,完善村小学的配套设施。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