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风农场 |
释义 | 东风农场:地点一,位于景洪市境西南部,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农垦分局,场部驻小街乡曼景湾旁。场部距县城50公里,总面积196929亩,已开垦利用166841亩。地点二,位于上海市崇明岛北沿西部,东邻长江农场,南连港东、建设、大同乡,西靠长征农场,北与城桥等乡垦区交界,总面积2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647亩。总人口15386人,其中固定职工11624人。场部距县城13公里。全场设工业、农牧、建筑、生活服务4个公司,4个农业管理区,有47个家庭农场。 1、云南景洪市东风农场农场简介1958年1月建场,命名为东风农场。1960年由东风。前哨、大勐龙3个农场合建东风总场,下辖龙泉、温泉、东林、风光、前哨、疆锋6个农场。1967年成立军管会,1968年4月,成立总场革委会。1970年,为云南省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第二团。1974年10月,撤兵团恢复农场。1993年辖13个分场和电厂。胶厂、乳胶制品厂、木材厂、农业技术推广站、医院、中学、直属分场等8个直属单位。农场机关设党办、场办、生产、经营、财务、劳资、供销、审计、教育、机务、基建、民族、卫生、宣传、组干、保卫、青年、纪委、监委、工会等 20个科室。全场总人口22173人,其中女性10750人,少数民族3385人,职工12890人,离退休职2651人,人口净增率为8.8‰。 农场气候气候属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21.2℃,场、队分布在勐龙坝边沿丘陵地带, 海拔在600~800米,年降雨量1445.5毫米。 经济以橡胶种植为主,1993年有胶园总面积150387亩,共364.94万株,开割面积133055亩,275.53万株,年产干胶1584.86吨。平均亩产107.2公斤,株产5.18公斤,亩、株产量均居世界先进行列。干胶产值为1084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6.2%。 农场规模有标准胶厂4座,日加工能力为89吨,浓缩乳胶厂1座,日加工能力为15吨。1966~ 1993年共加工干胶121253.91吨。1993年有水稻面积2016亩,总产519.5吨,亩产257.6公斤;有水果1792亩,投产1219亩,产水果141.14吨;生猪存栏18155头,出栏13753头,产肉1177.41吨;有养鱼面积1601亩,产鱼116.61吨。 工业主要有修配、电力、乳胶制品、木材、食品饮料等。1993年农场修配厂有各种设备44台,承担全场汽车、拖拉机修配任务和简要设备的制造,以及农具工具的锻造等。有水力发电站三座,装机总量为6800千瓦,发电1601.11万度,除保证本场用电外,还解决了大勐龙镇和小街乡的生产生活用电。乳胶制品,1989年投产,产品有医用手套、输液管、瓶塞、海棉垫、浓缩胶乳等五条生产线。木材厂于1990年投产,产板方材1676立方米,累计共产板方材2987.8立方米。食品饮料厂,于1985年投产,1989年产蜂蜜汽啤酒9万瓶,1990年停产,1993年生产各类果脯66.09吨。工业总产值达 642.14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5.1%。 农场交通交通,除允大公路贯穿场区外,场内公路共有550.9公里,其中农场至各分场的公路42.1公里,各分场至各生产队的道路288.8公里,各生产队通往胶园的林间道路220公里。有各种桥涵55座403米。1993年止,农场通往各分场的道路被改造为柏油路,总长度34.4公里。1993年有通讯线路385公里,农场安装了程控交换机,形成农场。分场、生产队三级通讯网络。邮电方面,从60年代起,每个农场(分场)都配有一个邮电代办员。 农场其他信息1993年,有商业服务大楼一幢,小商店31家,有1个农场投资修建的农贸市场,设有摊棚1746平方米,与小街乡共同管理。全场有83个商业网点,176名从业人员,销售总收入778.8万元,纳税32.5万元,盈利15万元。 1993年,职工年均收入2745元(不含副业收入)。人均住房16.8平方米,现代家具和家用电器普遍进入职工家庭,职工生活进一步提高。 1993年有学校17所,其中小学13所、幼儿园1所、中学3所,在校生4225人,教师277人。农场设有科技推广站,先后引进、试验、革新和推广科技项目84项,有29个项目获奖。科技人员达915人,其中高级4人、中级52人。60年代初,成立业余剧团,至1993年,全场有文化室138个、图书室38个,藏书1.5万册。广播线路366公里,办有调频广播,功率50瓦,覆盖全场。有电视差转台23个,总功率187千瓦,电视覆盖率100%。另还有10座地面卫星接收站,除农场外,附近村寨都受益。有医院1所,卫生所13个,卫生室150个,病床311张,医护人员349人,1993年门诊204236人次,住院2788人次。农场一至二年举行一次职工运动会,并派代表队参加州、县运动会,曾获州运动会男女篮球、男排、乒乓球女子团体、男女乒乓球单打、男子团体羽毛球等冠军。 2、上海市崇明县东风农场农场简介该场原为东平沙,出涨于40年代末。1959年12月,本县围垦东平沙后,建立东平农场。1960年10月,上海市场浦、闸北两区相继在此围垦并建立畜牧场。1963年7月,东平农场划归市农垦局。同年11月,杨浦、闸北两畜牧场合并成立上海市三沙洪农场。1965年5月,东平农场西部与三沙洪农场合并,仍称上海市东平农场。翌年10月更名上海市东风农场。 农场产业60年代以农业为主,兼营牧、副业,1970年起逐步发展场办工业。主要农作物有水稻、三麦、玉米、油菜和棉花。该场有大小河流20条,总长64.7公里,水运、灌溉便利。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7651匹马力,农业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1978年,粮食常年亩产1434斤,皮棉亩产200.4斤。1984年,粮食总产1871万斤,常年亩产1332斤;皮棉总产52.68万斤,亩产96斤。 副业生产以畜禽饲养为主,尤以奶牛饲养成绩较为显著。1979年曾获国务院农垦部嘉奖。1984年圈存奶牛700头,其中成乳牛390头,产鲜奶441.6万斤,成乳牛每头年产奶超万斤;同年,上市肉猪6487头、128.52万斤,禽蛋85.74万斤,鲜鱼4645担。 该场1984年有纺织、橡胶、无线电、自行车零件、乳品、塑料、阀门等13个工厂,从业人员6125名,年总产值10117.8万元,利润达1174.5万元,在崇明8个市属国营农场中名列首位。 1978年该场扭转了连续亏损18年的局面,当年盈利4万余元。1984年工农业总产值11098.59万元,居在崇各农场首位;工业和农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例分别为91.2%和8.8%。1978年该场荣获“上海市先进农场”、“上海市农业先进集体”等称号。1979年又被评为“全国农垦系统红旗单位”、“上海市模范单位”。 农场规模随着农场经济的发展,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逐步改善。1984年全场共有职工住房231785平方米,平均每人15.4平方米;3个小集镇已基本形成;300多户职工用上了沼气灶;职工年人均收入900余元。该场有完全中学、小学和职工医院各1所,医院有病床90张;还有1个拥有1186个座位的影剧院和1个1100平方米的俱乐部。 全场有各类科技干部385名,其中助理工程师以上80余名,并与上海交大、中国纺织大学等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有科技协作关系。1976年至l984年,有17篇论文或新产品课题分别获得市、局科技成果奖。1976年该场无线电厂试制成功“786”地震仪触发器,为我国科技事业填补了一项空白。 3、云南省弥勒县东风农场农场简介国营弥勒东风农场隶属云南农垦总局属下的一个国有企业,于1958年建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的弥勒县境内,南北长7公里,东西宽6公里,全场总面积42平方公里,海拔140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987.5毫米,相对湿度69.5%,年平均气温17.3度,年平均日照2079.2小时,年均无霜期349天。全场辖四个分场24个生产队,全场人口12000多人。昆河二级公路由北向南贯穿场境东部而过,距昆明143公里,距河口381公里,交通便利。 农场产业农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葡萄和柑桔为主的两大支柱产业。现葡萄种植面积达15000亩,年产量22000余吨,是“云南红”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主要原料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柑桔种植面积达5000亩,年产量10000余吨,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加拿大等地。在市场上形成了两个品牌——“东风源”葡萄和“云南红”葡萄酒,产品驰名省内外。1999年,弥勒东风农场荣获“高原葡萄之乡” 称号(附证书照片)。2003年农场成为全国农垦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农场之一。2005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葡萄)产地认定证书、无公害农产品(葡萄)证书。 随着葡萄柑桔两大产业的日益壮大,农场知名度逐日攀升,2004年被列为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基地。2006年开始每年六月末七月初举办葡萄节,来农场参观、考察、学习的各界人士逐年增多,游客既可参观万亩葡萄园风光又可参观云南红葡萄酒厂等各葡萄酒庄,同时还可品尝当地特色农家乐佳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