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昌湖 |
释义 |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系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西南市区,东、北、西分别以聊城市区主干道柳园路、东昌路、湖西路为界,南至湖南路,总面积20.6平方公里。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穿风景区而过。 基本信息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以建于北宋时期的聊城古城为中心,以水面辽阔、风景秀丽、环绕于古城区四周的东昌湖为依托,集中体现了聊城“水、古、文”的特色,营造出聊城“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湖河一体”的独特风貌,是山东西部和冀、鲁、豫接壤地 区最为著名的风景游览区。 景区介绍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中国现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楼,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宋代铁塔,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等名胜古迹,以及傅斯年纪念馆、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东昌湖区,近年又兴建了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上竹寨、沙滩浴场、游船码头、湖心岛、荷香岛、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沿湖30余华里的绿化带也初具雏形,湖西公园、西关二十一孔游览石桥、北关游览石桥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 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4.2平方公里,为中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东昌湖引黄河水为源,常年水深3-5米,湖水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景色宜人,令游客流连忘返。东昌湖中心是已有千年历史的1平方公里的正方形聊城古城。古城风貌保存完好,以古城正中的光岳楼为中心,向四面辐射,形成东西南北四条古城区干道,其它大街小巷,也都是经纬分明,垂直交叉,形成棋盘方格网状骨架。 古城区民居,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城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通过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形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重要内容——湖滨风景区、古城文化区和运河风情区。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文化的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渐、任克溥、书画名家邓钟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张海迪和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此外,《水浒》、《聊斋》、《金瓶梅》、《老残游记》等中国古代名著,对古聊城和东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历史沧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造就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景点,也汇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丰富旅游资源。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中国现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楼,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宋代铁塔,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中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等名胜古迹,以及傅斯年纪念馆、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东昌湖区,近年又兴建了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上竹寨、沙滩浴场、游船码头、湖心岛、荷香岛、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沿湖30余华里的绿化带也初具雏形,湖西公园、西关二十一孔游览石桥、北关游览石桥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 主要景点沙滩浴场沙滩浴场是聊城夏季最美的避暑地,也是集游客娱乐、游玩为一体的游乐场所。它长500米,宽120米,回填土方95000方,填沙量7800方。湖底呈坡形,其内为细沙铺底,为了增加游客的旅游兴趣,设有水上滑梯、绿色大鳄鱼、海盗船、情侣屋、录像厅、快餐厅等。 龙字碑龙字碑由著名书法家杨萱庭题写,立于1987年10月,高3.5米,宽1.6米,龙字上方和左右两侧雕有二龙戏珠图案,碑上龙字高2.5米,宽1.25米,笔力道劲,别具一格,闪烁着我国象形文字的艺术光彩。书者杨萱庭系聊城市人,自幼酷爱书法,楷、行、草俱佳,他书写的李大钊碑文,倍受称赞,其作品经常作为我国的珍贵礼品馈赠国际友人,为此,人们对其非常爱护,至今保存完好无损,并且吸引了很多游客,是东昌湖乃至聊城的一大瑰宝。 江北水寨江北水寨位于西关路北侧与湖心岛隔水相望,建筑全部采用竹木结构,其造型别致,构思巧妙,乃结构新颖的水上游乐园,是游人用餐、会友、游览观光的最佳场所,也是江北唯一的一座极具江南水乡风味,且具有宣传性的水上竹寨。典雅别致的水寨,中间是131平方米的大厅,可供游客品尝湖产鱼鲜,其间有回廊及曲桥相互连通。 环城公园环城公园是在原护城墙的位置上修建的一处开放式公园,外临湖水,内接古城,是人们散步游憩、纳凉观景的理想场所,石砌湖岸随坡就势,曲折优美,岸坡中建有梯形平台,种植着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草坪绿地之中,点缀着亭台石凳。 湖心岛湖心岛坐落于东昌湖西北片,始建于一九八四年,是东昌湖一处别具风格的旅游景点,其内环境幽雅别致,建筑精巧宏丽,各种名花异草争奇斗艳,四周烟波浩渺,鱼戏游舟;岛上主要建筑有:望岳亭(也叫胭脂亭)记录了胭脂故事连环画,并与光岳楼遥相辉映,古建筑益香斋主要用于接待来岛宾客,也是游人大发雅兴,挥毫泼墨的好地方;与其相接的翠园、垂花门均为古建筑,青瓦白墙,古色古香;另外还设有观景台、沁园、垂钓台、登岛码头等都展观出各自不同的风彩。 荷香园荷香园位于环城湖西北端,湖面开阔,遍布荷藕,是一处开放式观赏公园,园内不仅莲荷满湖,而且苇草蓊郁。园内的荷香亭,重檐攒尖,六角分翘,重檐之脊饰卷毛兽,建筑精巧别致,亭四面偎依湖水,柱间设有座椅,供人休息,临亭建有水桥,连结湖岸。 垂钓基地垂钓基地位于古城北门至西门之间,全长850米,由天津大学建筑系规划设计,现为东昌湖垂钓佳处。1989年5月27日,中国钓鱼协会将环城湖正式命名为“中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并投资十万元在龙字碑南建造高级钓鱼区和招待所,以承办全国钓鱼比赛。 光岳楼光岳楼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聊城的象征,她与岳阳楼、黄鹤楼并称中国三大名楼。光岳楼位于聊城古城中心,外观为四重檐歇山十字脊过街式楼阁,由墩石和主楼两部分组成。墩台为砖石砌成的正四棱台,高9米,四层主楼筑于墩台之上,高24米。光岳楼通高和四边长都是33米,也就是古代的九丈九尺,在中国古代九为阳数之极,寓意其不可超越。 明洪武二年,东昌卫守指挥事陈镛为了与元朝残余部队作战,将宋熙宁三年所建土城改建为砖城,并于洪武七年利用修城条木修建了这座高达百尺的更鼓楼,所以初名“条木楼”,后又因地而名“东昌楼”。当时建造此楼的目的是为了“严更漏,窥敌望远,报时报警”,随着明王朝统治的巩固,此楼的军事作用很快被遗忘,但光岳楼却以它的雄伟高大而名扬天下。 光岳楼是鲁西名胜,众多帝王将相、文人墨客路过聊城都要登楼抒怀。清康熙四次登楼,并题写“神光锺瑛”匾,乾隆皇帝更是九过东昌,六登光岳楼,并题匾赋诗,将光岳楼列为南巡三十六行宫之一。当代名家对光岳楼也都倍加青睐,郭沫若、丰子恺、启功、溥杰、蒋维松都为光岳楼留下匾额和楹联。光岳楼是宋元建筑向明清建筑过度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1988年光岳楼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产名吃朗庄面相传面塑起源于战国时期,当时群雄割据,战火四起,遍地狼烟。尤其野狼经常出没伤人,人们为拯救人类,用面塑老虎镇宅驱狼消灾。后被延续为吉祥信物,流传至今。 冠县朗庄面塑,构思独特,造型朴实,取材广泛,成品通过商贩远销省内外。《中国画报》曾做专门介绍。朗庄面塑造型简练夸张,多为半浮雕式,经过蒸熟“发胖”,显现出一种浑厚造型美。 朗庄面塑用色也很大胆,常涂以大块红、黄、绿等原色,间以多变的线条,再用少量的钴蓝和白粉缀成花骨朵和小梅花,最后用墨绿勾画出眉眼和发色,造成色相度的对比,使面塑色彩更加丰富、活泼、绚丽多彩,成为中国民间艺术宝库的一支奇葩,1990年获中国旅游购物节“天马金奖”。 小屯糖藕小屯糖藕有数百年历史,制作流程严格,制品精美可口,酥脆、香、甜久负盛名。高唐旧俗,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灶王升天时家家买糖藕,意为粘住灶王的嘴,让其上天言好事,不说人间坏事。高唐县制作糖藕的地方不少,唯有清平镇小屯制作的糖藕属上乘。其历史已有数百年。以制作流程严格、美味可口誉满鲁西。小屯糖藕酥、脆、香、甜,营养丰富、容易消化,是儿童喜用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 制作糖藕的原科主要是黄米(黍米最佳)、芝麻和麦牙、一般用40公斤黄米、8公斤麦子的麦芽、7.5公斤芝麻,可生产糖藕40公斤。 糖藕的制作过程是:蒸米.即将黄米用锅蒸熟。再将蒸的黄米兑上麦芽泥,搅拌均匀后放入缸中发酵。之后,淋出糖浆,上锅熬成糖泥、再倒在草木灰上凉。凉到适当温度,在蒸气中反复抻拔,待色泽亮白、气泡成串时,抻成手掌宽、扁指厚的长条,吹气定形成空心藕状。经过熬糖--晾糖--醒糖--拔糖--充气这几道工序后,再将表面沾上去皮炒熟的芝麻,晾干即成。现在,清平镇建立了不少糖坊,每年生产5万公斤,除满足本县食用外,还销往外地。 聊城五更炉熏鸡八百年的好味道——五更炉熏鸡。明朱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全国各地灾荒连连、人烟稀少,尤以山东等地更甚。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集结到老鸹窝大槐树下迁往山东、河南、安徽等地。有张姓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不得迁往同一地方,于是弟弟改姓刘,并如愿一同迁往山东阳谷。次年仲秋,弟弟五更起床打算煮只鸡去看望十里之外的兄长,后忽见厨房有梨木,顿生想法,用梨木做柴支炉生火将鸡熏蒸起来,以寄离乡之情、思亲之苦。结果到兄长处吃将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做法逐渐被人们仿效起来,将梨木熏鸡作为走亲访友的礼物,以示思亲之情,大吉大利之意,后来当地渐渐演变成了仲秋节送熏鸡的风俗。后人在此基础上改进工艺和配方,演变成了一种地方名吃。 五更炉系列熏鸡,秉承传统工艺,八百年的熏制秘方,采用现代先进的食品加工工艺,使传统食品达到工业化生产,既保持了传统熏鸡的独特风味,又营养卫生,是现代人时尚新型的食品。五更炉熏鸡,以优质的乡村草鸡为原料,精选20种天然中草香辛料腌制,烟熏,真空包装,杀菌等工序精制而成。鸡肉质细腻,色泽金黄、味道芳香入骨,闻之熏香浓郁,食之颊齿留香,实为自食或馈赠之佳品。 阳谷传统名吃--布袋鸡阳谷布袋鸡:阳谷传统名吃。阳谷城内北街张家世代相传。做法独特,整鸡脱骨,将五脏抽去,腹内装入海参、鱿鱼、海米、竹笋、香菇、火腿,脖颈装入水氽丸子,鸡蛋煮熟剥皮放于腹后,加料物蒸煮,清蒸后汤白如奶,称奶汤布袋鸡;过油蒸汤呈红色,称红扒布袋鸡。成品菜“折翅弯脖如打恋(如鸡打恋窝),无骨完整背丰满,吃时用筷轻一按,当众即可下鸡蛋”,故又名“鸾凤下蛋”。被聊城市消费者协会定为“鲁西名吃”。 历史文化东昌湖始建于宋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在原护城河的基础上经历代开挖而成,现有水域4.2平方公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江北地区罕见的大型城内湖泊。古城区民居,至今保留着白墙、灰瓦、城屋顶的传统建筑风格。古老的京杭运河两岸,街巷布列,各种店铺民居,随坡就势,依河而建。条石铺砌的大小码头,株株苍劲的古槐,以及宋代隆兴寺铁塔,国家重点文物、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仍会使人们体味到昔日运河漕运鼎盛时期古聊城的繁荣和辉煌。 聊城地区历史悠久,唐虞3代,聊城属兖州之域。春秋时期,聊城、茌平、高唐、东阿、阳谷属齐国,莘县、临清属卫国,冠县属晋国。 战国时期,聊城、茌平、东阿、阳谷、高唐仍属齐国,莘县改属魏国,冠县、临清改属赵国。 秦行郡县制,境域均属东郡。 汉承秦制,西汉初曾封王建国,郡国并称。至武帝始设州部,分全国为13个刺史部(州)。是时,聊城、东阿、阳谷、莘县属兖州部东郡,冠县、临清属冀州部魏郡,高唐属青州部平原郡,茌平分属兖州部东郡与青州部平原郡。东汉正式定州、郡、县3级。聊城、东阿、莘县、阳谷、高唐、临清仍属原州郡,茌平改属兖州部济北国,冠县改属司州部阳平郡。 三国袭汉制,境域统属魏地,聊城、茌平属青州部平原郡,莘县、冠县、临清属司州部阳平郡,高唐属冀州部清河郡,阳谷为县王国,东阿仍属兖州部东郡。 晋朝仍为州、郡、县3级制,聊城、高唐、茌平属冀州部平原郡,临清、莘县、冠县属司州部阳平郡,东阿、阳谷属济北国及东平国。 南北朝时期仍承晋制。后魏,聊城、茌平属济州部平原郡,临清、冠县、莘县属济州部济北郡,高唐属济州部南清河郡。齐周,聊城属平原郡,临清、高唐、茌平属清河郡,阳谷、东阿属济州部济北郡,冠县、莘县属司州部阳平郡。 隋初废郡存州,后又废州为郡,聊城、冠县、莘县属魏州武阳郡,临清、高唐、茌平属贝州清河郡,阳谷属济州济北郡,东阿属兖州济北郡。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清朝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南巡,路经过恩县、高唐等处,三月后回銮返宫时.水路经过东昌、临清等地。当年大旱,康熙帝便减免钱粮十分之三,劳力赋役统统免去。 三十二年(1693年)十一月康熙帝再次南巡,回銮时经过茌平、高唐、恩县。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帝又南巡,由水路经过聊城、临清。乾隆在位期间,也曾经多次东巡、南巡路过东昌,直到现在光岳楼上仍有乾隆题诗的石碑和乾隆行宫。 东昌湖风景名胜区文化的内涵深厚,旅游资源丰富。聊城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杰出人物,明朝宰相朱延禧,清代名臣傅以渐、任克溥、书画名家邓钟岳,近代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著名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傅斯年,以及八十年代青年楷模张海迪和九十年代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等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此外,《水浒》、《聊斋》、《金瓶梅》、《老残游记》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名著,对古聊城和东昌湖均有描述。千年的历史沧桑,层出不穷的杰出人物,造就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丰厚的文化背景和底蕴。迷人的自然风光,众多的文化景点,也汇成了东昌湖风景名胜区的丰富旅游资源。风景区内,错落散布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存古代最高大的木结构建筑之一的明代光岳楼,中国佛教文化的瑰宝宋代铁塔,集商业与文化之大成的精美清代建筑山陕会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代四大私人藏书楼之一的海源阁等名胜古迹,以及傅斯年纪念馆、民族英雄范筑先纪念馆、孔繁森同志纪念馆等文化景点;东昌湖区,近年又兴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协会聊城垂钓基地、东昌湖游乐园、江北水上竹寨、沙滩浴场、游船码头、湖心岛、荷香岛、浮春亭等一大批游览景点和设施,沿湖30余华里的绿化带也初具雏形,湖西公园、西关二十一孔游览石桥、北关游览石桥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也正在积极实施。 历史名人孙膑孙膑,战国时齐国阿(今阳谷县阿城镇)人。著名军事家,本名失传。因在魏国受过“膑”(古代酷刑,即挖掉膝盖骨)刑,故名孙膑。其生卒年不详,在齐国的主要活动约为威王时期。孙膑早年与魏国人庞涓共同习艺于鬼谷子(战国时隐士)处。庞涓为魏惠王将军,忌孙膑之才,派人召到魏,借故施以“膑”刑及“黥”(古代酷刑,即于面部刺字,并涂上黑色)刑,意欲使孙膑从此隐迹于世。其后齐国使者到魏,暗中将孙膑载回,章将田忌深服其才,转荐于威王,威王任孙膑为军师。孙膑先为田忌设“批亢揭虚”(即避实击虚),攻魏救赵之计,大败魏军于桂陵(今河南长垣附近),后又用“减灶”之法惑敌,于马陵(今莘县西南)预设伏兵,再败魏军。庞涓势穷自杀,孙膑因此而名显天下。旧时阿城镇有孙膑庙,阳谷城北有孙膑阁。 孙膑所著兵法失传久已,1973年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竹简,经鉴定内有《孙膑兵法》残编,整理得440简,11000余言。 曹植(196~232)三国时著名才人。字子建。曹操第三子。今安徽亳县人。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特受曹操宠爱,曾有意立为太子。建安十六年(211)封平原侯,十九年(214)徙封临淄侯。植恃才而骄,不自凋励,饮酒不节,因私开司马门驰出,又因曹操命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出征时,酒醉不能受命,为操所恶,欲立为太子本意遂罢。曹操死,曹丕即位为王,后受禅称帝,深忌曹植之才,于黄初二年(221)以“酒醉悖慢,劫胁使者”罪,贬为安乡侯,当年改封鄄城侯,三年,立为鄄城王,四年,徙封雍丘王。太和元年(227),徙封浚仪。太和二年(228)复还雍丘。三年(229)徙封东阿王。在东阿期间,除饮酒赋诗外,还常下到田间视察农业生产状况,并根据观察,写出了《籍田说》。植常自愤怨,抱利器无所施,上疏求自试,然终不为用。六年,以陈四县徙封为陈王。汲汲无欢,抑郁而终,年41岁。遵植遗志,葬于东阿鱼山。今东阿县鱼山麓有曹植之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仲连鲁仲连,战国时齐国人。今聊城市茌平县望鲁店北二里许有其墓。 鲁仲连,善于计谋策划,常周游各国,排难解纷。秦赵长平大战,赵大败,秦国逼近赵都邯郸,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其尊秦昭王为帝,固守待援,终解赵之围。齐国收复被燕占据的齐地聊城,鲁仲连写信喻燕将劝其撤守,燕将自杀。齐收复聊城后,奏请圣上为鲁仲连封官,鲁逃离隐居。 后人为了敬仰这位齐国高士,为鲁仲连修祠筑墓,以使后世不忘。唐朝著名诗人李白,也曾在诗中对其大加赞赏,留有《别鲁颂》千古名句,百世流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