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北育才学校
释义

东北育才学校是1949年由张闻天、徐特立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是沈阳市教育局直属的省重点中学,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1997年学校发挥名校办学规模效益,进行优质资源扩张,办学规模由原来的一个校区,发展为六个校区十个办学层次。

东北育才学校价值观

育才培养目标:学会关心 学会创造全面发展 初露才华

育才校风:勤奋进取 严谨求实

文明和谐 创新高效

育才精神:自信 自强 自豪

育才校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育才学风:深究而悉讨 慎思而明辨

学校标识详解

标准色色值: 翠绿色 C90,Y100,K20

黄绿色 C35,Y100

通过利用空间色彩的互补关系,标识中有颜色的部分同时呈现出一位少年展卷研读的抽象造型,并且被一个规范、细致、安全而又开放有度的空间所环绕,体现出东北育才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有利于他们学习与成长的、值得家长和社会信赖的物质环境、师资环境和管理环境。

标识中“以学生为中心”、“绿色”以及整体造型与“计算机键盘按键”相酷似的设计,进一步揭示了东北育才学校将建设成为人文校园、绿色校园和信息化校园的战略发展方向。

“立体梯型”自身由四个围面组成,体现了东北育才学校是由学前教育、中小学教育、国际教育和网校四部分实体共同组成的中国教育产业的领跑品牌。

该标识整体造型上给人以稳健庄重之感,同时,未完全闭合的外框设计和象征“学生”的菱形图案的色彩跳跃等细节之处,又给人以活泼灵动之韵。绿色是成长、希望、活力与奉献的代名词,具有鲜明的教育行业特征。

办学格局

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探索3~6岁、6~12岁、12~18岁资优儿童少年的成才规律,构建“主体多元、分轨运行、校长负责、自主办学”的全新集团化办学模式,已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核心。

东北育才教育集团 ----- 东北育才高中(高中部)

----- 东北育才科学高中(理科部)

----- 东北育才初中(北校区) | 核心层 ----- 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

----- 东北育才超常教育实验部(少儿部)

----- 东北育才国际部

----- 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

-----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

----- 东北育才幼儿园 | 紧密层

----- 东北育才网校

----- 东北育才文化培训中心

----- 东北育才悲鸿美术学校

东北育才学校校史

伪满时期与民国时期

1927年至1932年,为满洲专门教育学校附属小学校

1933年至1936年,为奉天千代田寻常高等小学

1937年至1940年,为奉天千代田小学

1941年至1943年,为奉天千代田在满国民小学

1944年至1945年,为富士青年学校

1945年11月至1946年7月,为沈阳千代田国民学校

1947年9月长白师院学生迁入,后迁抚顺

1947年至1948年,为文理学院。

奉天千代田小学是专为日本移民子女开设的。1945年日本投降,日本人陆续回国。但现在日本仍有千代田小学同窗会,每年都有当年曾为该校学生的日本老人来学校参观。奉天千代田小学被列入沈阳市首批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千代田小学是日本侵华时期,一所专门招收日本在华侨民子女的学校。1945年日本投降后日本侨民陆续回国,千代田小学停办。当年曾在千代田小学读过书的校友,在日本成立了"原奉天千代田小学同窗会",成员达数百人。他们中许多人事业有成,对当年在千代田小学读书的往事深怀眷恋,中日建交后,纷纷来校访问。1987年9月日本千代田同窗会组织70多人的访华代表团来校访问,受到学校友好热情接待。1989年8月校长葛朝鼎、原副校长赵魁阳应邀去日本访问,受到友好热情接待。1994年东北育才学校建校45周年时,日本千代田同窗会特赠送学校太阳能时钟一座,立于学校初中部(本校)主楼门前。

建国初期

1948年12月学校开始筹办,1949年初开始招生,1949年5月1日正式开学,隶属于东北局。

当时,东北育才作为一所东北局和沈阳军区的干部子弟学校,实行供给制,学生一律住校。第一任校长为李立群(时任东北地方行政长官高岗的夫人)。张闻天将学校命名为“东北第一育才小学”,由徐特立专门为学校挑选教师。

当时,在校190名学生全部是市级以上将军子女、烈士子女。

1951年,贺龙元帅曾来校看望师生。林彪元帅和叶群也曾两次来校。东北行政委员会教育局曾专门发文,对学校及学生的各项开支费用做出明确规定。学校还与医大签署了关于医疗和化验员培训的合同。当时教育界主要学习苏联的教育理论和办学经验。学校多次接待苏联人的参观访问,并请苏联教育专家来校讲教育学。

建校初期,学校仅有小学一年至四年四个班190人。不久,发展为完全小学。在朝鲜战争初期,学校曾于1950年11月迁哈尔滨(次年3月返回)。东北军区卫生部(即现在的主楼)搬迁,该楼归属了学校,学校扩建为两个楼,占地38000平方米。

1954年7月,根据中央财政部及东北局决定,沈阳市教育局接管学校,更名为"沈阳市育才完全小学校",但仍只招收东北局和沈阳市一级党政军干部子弟,实行寄宿制。

1956年,辽宁省委办公厅发出通知,将原育英小学合并于育才小学,改为普通小学,实行走读制(仍有300名住校生)。此时(合并后),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有教学班20个,学生993人,教师28人的颇具规模的完全小学.

1956年,与沈阳市第五十三中学合并,同时招收小学、初中学生。后与沈阳市第五十三中学分离。

1965年,改为有沈阳市教育局管理,并与育英学校等学校合并。扩大了办学规模。

1958年,学校设初中部,正式招收初中学生。

1958年,获沈阳市先进单位称号。

1960年,获全国文教群英会先进单位称号。

1960年,兴建东楼。1962年竣工投入使用。

文革时期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工作组进校,8月离校。

1966年9月,被迫停课。

1967年,教师分裂为“辽革站”“八三一”“辽联”三派,同年7月各派发生武斗, 校外组织也卷入并抢占了西教学楼,学校实验室被砸,许多教学仪器损坏丢失。军宣队进校。

1968年,“复课闹革命”。

1968年8月,沈阳变压器厂工宣队进校。成立校革命委员会,将校名改为沈变育红学校。

1969年10月,沈阳市电话三分局以备战为名,占用了学校5320平方米的校园。同年,中华剧场又私自将校园西侧围墙拆除60余米,侵占校园场地约1200平方米。

1970年,取消校革命委员会,改校名为沈阳市第一二一中学。

1974年,在蛇山子大队建立了学农基地。

1975年,取消小学部。实行九年一贯制。

1977年10月,工宣队撤离学校。

改革开放初期

学制逐步恢复到文革前的“六、三、三”学制。

1980年,沈阳市教育局确定,在育才学校进行中小学“五四学制”实验。

1981年5月,直接隶属沈阳市教育局。

1981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中学。

沈阳市教育学院(现沈阳大学师范学院)迁入学校,建一栋宿舍楼。育才学校成为沈阳市教育学院附中。营公司经沈阳市政府批准在校园内建锅炉房,和作为补偿的一栋宿舍楼。

1981年,学校成为沈阳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并被列为辽宁省重点中学。

1981年,学校足球队代表沈阳市中学生参赛,夺得全国希望足球赛冠军。

葛朝鼎校长任内

1985年,葛朝鼎出任东北育才学校校长。在他任内,学校开始实施“优才教育”。

1986年,沈阳市教育学院迁出,西楼收回。

1986年起学校先后设立了超常教育实验班(俗称少儿班)、数学特长班、计算机特长班(已取消)、英语特长班、日语特长班、初中三年常态班、六年一贯制班(已取消)等特色班级。这些班级的学生在中国国内外的竞赛、中考、高考(或同中国同等级别的升学考试)中都取得了较好成绩,为学校赢得了声誉。学校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初中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市区首位。高考成绩从居于重点中学中部位置,逐步上升到文理各科平均分、大学升学率、重点大学升学率、重点大学保送率均居于全省首位,2000年、2001年全部毕业生百分之百升入国家重点大学。

自1994年获第六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实现了辽宁省参加国际奥赛夺牌零的突破之后,东北育才学校连年在国际奥赛中夺牌。目前共获金牌11块、银牌5块、铜牌5块。

1991年,沈阳市电话三分局占用的校园部分收回,成立沈阳日本语学习中心。后全部收回。

1992年,建成图书科技楼。

1995年,建成综合楼。

1997年,浑南校区奠基。

1998年,高中部迁入沈阳市浑南新区。

1999年同日本关西语言学院合办的中日友好分校(高中,后更名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也在浑南新区开学。

2001年葛朝鼎退休后旋被聘为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校长。

2005年 东北育才双语学校建成于沈北新区。

2008年,东北育才抚顺学校建成于沈抚交界处(李石开发区)。

苏文捷校长任内

苏文捷校长上任后,进行“集团化”模式发展,学校总体规模扩大。建立了理科部(现科学高中部)、幼儿园、国际部、东北育才双语学校(包括小学,初中,高中3个学部),外国语学校增加了初中部,并收购了周恩来曾就读的沈阳东关模范小学(原奉天官立东关模范小学,现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部)。2007年升任沈阳市教育局局长,同时免去校长职务。

格言:大爱是以一种以人为本的胸怀,为学生成为领袖素质人才提供大气、包容、宽松的成长环境;

大教育是以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只有大教育才能造就中国的未来。

大爱成就大教育

招生政策

由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东北育才学校的招生政策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在2003年一度取消初中部入学标准中的量化部分,但各方面均不满意,于是通过渐进的方式,采取现行录取方案。(请前往官方网站了解相关政策)

通过科学高中部,东北育才重新允许非本校初中毕业生报考,并面向辽宁全省招生,通过沈阳市中考招收应届毕业生60人,还通过全省教育系统招收宏志班。但由于规模所限,招生数量不及传统的对手学校一部的十分之一。

官方荣誉称号

沈阳市教育局的优才教育实验学校

辽宁省首批示范性高中

辽宁省政府命名的模范学校

辽宁省中小学德育先进集体

辽宁省双语教学先进单位

辽宁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

首批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

全国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

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先进学校

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培训基地

首批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

中国创造学会创造教育实验基地

国家教育质量管理示范基地

全国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先进单位

清华大学射击队后备人才基地

东北育才中学毕业的留学生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国、中国香港、新加坡、英国等诸多国家和地区,每年有很多毕业生会去往世界知名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普林斯顿大学、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很多学校都能见到东北育才高中毕业生的身影

历史上的几个“第一”

1.建校初期第一个组织教师出国(前苏联)考察的学校

2.建校初期第一个聘请俄语外教(维拉)的学校

3.第一个属于教育集团的学校。

纪念馆大事记

沈阳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原名奉天省官立东关模范两等小学校,现存两栋教学楼和一座礼堂,系1910年至1911年建成,总占地面积29315平方米,建筑面积6810平方米。

1910年秋至1913年7月,周恩来同志在这里度过了3年的少年学习生活。他在这里经历了辛亥革命,接触了进步教师,阅读了进步书报,受到了革命思想的影响,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1978年,省委、市委决定修复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在前楼陈设了周恩来同志少年时代读书的教室和4个展室,于1978年3月4日开馆,正式对外展出。

1979年,周恩来同志少年读书旧址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学校恢复“东关模范小学”校名,2004年与东北育才学校资源整合,建成“东北育才东关模范小学”,成为东北育才教育集团所属7个校区12个学部之一。

30年来,周恩来同志读书旧址为辽沈地区的文化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1992年,被沈阳市教委确定为“中小学德育基地”;1995年,被沈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年,被沈阳市委宣传部、辽宁省旅游局确定为“红色旅游精品景点”;2006年,被辽宁省委宣传部确定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近百万人次。

200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副政委李春明将军来访,并致信时任辽宁省委书记的李克强同志,建议进一步修缮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得到李克强同志的高度重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和辽宁省委书记张文岳、省长陈政高等领导同志对此就此项工作先后做出重要批示。李克强同志在“周恩来中队”全体队员致信上批示:“对沈阳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纪念馆重新开馆表示祝贺,并请转达对育才学校全体师生的问候,希望同学们弘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爱国主义精神,将来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沈阳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安排,并投资700余万元开展修缮工作,增设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的阅览室,展室由原来的4个增至7个,重点突出了周恩来在东关的学习生活,加入了许多重新收集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展览生动翔实地再现了周恩来同志的丰功伟绩、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这也是1978年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修缮。

“五一”之后,每逢周六、周日,纪念馆将免费向提前预约的市民开放。

校歌《启航》

与共和国一起诞生,一起沧桑,一起辉煌。

东北育才优才的摇篮,育人的熔炉,科学的殿堂。

(第一段)勤奋学习,严谨求实,文明活泼,创新高效,育才精神哺育我们成长。

(第二段)学会关心,学会创造,全面发展,初露才华,育才学子要作中华脊梁。

创造一流,走向世界,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

啊~啊~啊~啊~啊~~

育才扬起理想的风帆;

啊~啊~啊~啊~啊~~

(第一段)我们从这里启航。

(第二段)我们从这里启航。启航~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