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
释义 | 学院前身为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始建于1986年,是东北师范首批创办的非师范专业之一。学院现设有四个本科专业,分别是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专业;拥有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金融学、财政学、区域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学七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公共经济管理(MPA)硕士学位授予权,下设财政与税收管理、金融管理、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三个方向;拥有区域经济学和世界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办学层次分明,办学规模正在逐步形成,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1000余人。 学院简介学院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专业教师33人,教师中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11名,讲师11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10名,在读博士10名。近几年,全院教师在《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财贸经济》、《世界经济》等国家和其他重点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省部课题4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20余部,科研获奖20余项。 学院设有经济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所、金融研究所、企业发展战略研究所、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就一些专业领域进行研究。学院还设有继续教育中心,负责包括自学考试、函授教育及成人在职研究生教育工作。 多年来,学院大力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的南伊利诺州立大学、韩国弘益大学、日本金泽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英国的胡佛汉顿大学、澳大利亚的南澳大学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学院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净月潭附近,拥有一流的办学条件。学院有标准教室17个;多媒体教室5个;模拟实验室1个;微机室2个,装机140台;资料室1个,藏有专业书刊3万多册;可容纳400多人的多功能厅1个。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重点。在人才培养方面,学院将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尊重教育教学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贯彻“尊重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国家培养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专门人才。在学科建设方面,以应用经济学为学科发展龙头,以为东北地区社会经济服务为主,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把学院逐步建设成为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国内知名、东北地区一流的经济学院。 学院历史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经历了政治经济学教研室、经济管理系和国际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2004年建立经济学院。 ▲ 一、1952年至1958年 1952年12月16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全国高等学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课程的指示》精神,学校决定成立中国革命史、马克思主义基础、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四大直属教研室,负责全校的政治理论课教育。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主任由时任教务长胡绍组兼任,万欣任教研室秘书,赵洪任资料室主任。 1956年,政治经济学教研室并入政治教育系,负责全系政治经济学教学任务。主要开设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部分、经济学说史、《资本论》选读等课程。教研室由万欣任主任,罗生智和于俊文任副主任。 1972年,教研室改名为政治经济学教研组,韩明希任组长。 1976年10月,政治经济学教研组又改为政治经济学教研室,于俊文、韩明希先后任室主任、系副主任。 ▲ 二、1986年至1994年 1986年6月,学校建立经济管理系,由韩明希任主任,张之光任副主任。建立了经济研究所,于俊文任所长。建系之初,同时设了4个教研室: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西方经济学教研室、国民经济管理学教研室、世界经济教研室。 1994年,经济管理系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函授生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系内教师达到33人。 ▲ 三、1995年至2003年 1995年6月28日,学校决定由原经济管理系和图书情报系合并成立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学院的建立采取院企合作模式,以东北师范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为实体并与多家企业联合成立了董事会,于1995年7月召开学院成立大会。学院设三个系:工商管理系、国际经济系、信息管理系;有三个本科专业:国民经济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图书情报学。政治经济学和世界经济两个学科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1998年6月,经济管理系与图书情报系重新分离,并终止了董事会管理模式。 2000年6月,成立教授委员会。并新增人力资源管理和公共事业管理(保险)2个本科专业,2002年又新增金融学、工商管理、财政学、市场营销、会计学5个专业,停办公共事业管理(保险)专业。 ▲ 四、2004年至2006年 2004年初,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国际工商管理学院按学科分开,成立经济学院和商学院。经济学院院长支大林,副院长王相敏、关继国、栾国华;分党委书记杨春梅,副书记栾国华。2004年末,王相敏任分党委书记;增补金兆怀、邱嘉锋为副院长。督导韩明希。 专业设置学院现有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财政学四个本科专业。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区域经济学、金融学、财政学、西方经济学六个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与权,MPA公共经济管理方向招生权(2005年),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区域经济学、世界经济(2006年)博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设有四个系:经济系、国际经济与贸易系、金融系、财政系。并设有经济研究所、现代国际贸易研究所、金融研究所、企业集团发展研究所。另外设有东北师范大学WTO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MPA教学中心和自考教学中心。 本科专业方向经济学专业该专业课程设置与国外大学经济学专业接轨,为有志成为经济理论研究者、宏观经济管理者和职业经理的青年学生提供一个成长和发展的舞台。毕业生既适合到政府经济决策部门、金融研究机构、教学研究机构和公司企业工作,也为在国内或出国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经济统计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经济博弈论、产业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经济法学、民法学、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国际贸易与实务、计算机理论与应用、专业外语等课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具备国际经济基本理论与较高的外语和电子商务运用等实践技能的,能从事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商务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以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开阔的创新思维为竞争优势,有较为自由的选择空间。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贸概论、国际商法、世界经济、世界市场行情、国际金融与实务、国际市场营销、涉外企业经营管理、外贸会计、国际经贸统计、外贸英语、区域经济学等。 金融学专业该专业在与国际上金融学专业教学接轨的同时,也提供实践应用性课程,从而全面提升学生个人的竞争能力。毕业生既有去国外名校留学深造的,也有选择到咨询管理公司、投资银行、中央银行、外资或国有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国家部委机关等工作的。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计算机理论与应用、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证券投资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金融企业会计、国际经济学、区域金融、金融工程、金融法规、投资银行实务、中央银行学、保险精算等。 财政学专业该专业顺应公共管理事务在中国的勃兴,旨在培养具有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熟悉财政税务、财务会计知识,具备较高的外语和计算机运用水平、较强的研究能力、决策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可从事政府部门的公共经济研究和政策制定工作,可任职于各类大型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资产评估、税务代理等工作,还可以留在大学或是研究机构,从事研究教学工作。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数学、计算机理论与应用、国际经济学、经济统计学、财务管理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税收学、政府预算、中国税法、国际税收、税务管理、税法学、税务稽查、税务代理、税务筹划、比较财政学、公共支出管理等。 科研机构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外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为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的经济体系和我国宏观调控、制定政策与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经济研究所所长:金兆怀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代国际贸易研究所现代国际贸易研究所主要研究国际贸易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及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热点问题,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做出贡献。 现代国际贸易研究所所长:张曙霄 (教授、博士生导师) 金融研究所金融研究所主要研究中外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经济发展中的金融热点问题,为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金融理论体系和我国金融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金融研究所所长:刘力臻 (教授、博士生导师) 企业集团发展研究所企业集团发展研究所主要研究企业集团发展的基础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国企业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建立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我国各类企业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集团发展研究所所长:彭连港 (教授) 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要研究中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探讨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秀敏 (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事记1986年4月,经济管理专业获得国家教委批准。 1986年6月,经济管理系建立。 1993年4月,国际贸易专业获得国家教委批准。 1995年7月,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建院。 2000年4月,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保险学)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 2000年12月,获得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区域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1年4月,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专业获得教育部批准。 2002年9月,主办第16次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2003年9月,获得金融学、财政学、会计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10月,设立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4年2月,经济学院建院。 2005年4月,获得公共管理(公共经济管理)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年6月,张曙霄教授的博士学位论文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2005年8月,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教授被聘为学院兼职教授。 2005年9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 2006年1月,获得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西方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3月,聘请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宋晓梧为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 2009年3月,新增设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9年9月,成立东北师范大学资源型城市研究中心 2009年9月,金兆怀教授荣获吉林省劳动模范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