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东坝祭母
释义

“东坝祭母”简介

祭母是新平县卡多山区哈尼族的一项有悠久历史的活动。 它有专门的地方,哈尼族叫“东坝”,故也叫东坝祭母。每年农历二月第一个属牛日举行,这天山寨一般都不搞农事活动。早上,各家都要安排小伙子捕雀打鸟,妇女捉鱼,还专门派人杀猪宰羊。中午,各家按一个儿子缴大米和酒各一公斤给经办人,连同早上捕捉到的东西,便着手备办宴席。太阳偏西时, 大家聚集在祭母树前,当主持的长者宣布开始,大鼓和锘锣齐鸣。随着,大家便齐唱《思母歌》,唱毕,全寨入席饮酒吃饭。

“祭母”的起源和意义

东坝祭母实际是进行一次传统的道德教育,它是这样来的:相传,从前哀牢山卡多寨子有一个寡妇领着一个儿子过活。母亲把儿子视为掌上明珠,冬天,怕孩子冷病,半夜三更还要起来烧火塘;夏天又怕娃娃热伤风,就领着孩子到万年青树下做针线。孩子吃少,母亲咽不下;孩子多吃一口,母亲就 笑得合不拢嘴,日子一年年过去,孩子长成了壮小伙子。儿子上山做活计,母亲都要给儿子送饭,可是儿子心肠很坏,饭送得早,他破口就骂,送迟动手就打。一天早上,儿子看见一只老雀给全身光秃秃张着大嘴卿卿嘈嘈要食的小鸟喂食的情景,深感内疚,下决心痛改前非。这时,正好母亲送饭来了, 他急忙迎上去。老人以为儿子又要来打,放下篮子,转头就跑,她十分伤心,心一横就跳下河,儿子赶到后,连忙也跳下河去救,但只捞到一筒木头。他把木头扛回家,雕成母亲的像供在门前的台子上,天天祭祀,据说这天是农历二月的第一个属牛日,因此“祭母”的日子就定在这天。

人们认为这种做法很 好,“祭母”活动也就兴起来了,并且各个村寨都指定了一棵树 作“母亲树”,代表母亲的化身。在那里祭奠。

现代“祭母”习俗

现在,有着传统美德的哈尼人民的“祭母”活动还继续保持着。每年的农历冬月十五日,居住在新平县卡多山区的哈尼 族,都要欢度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节——老人节。早上,小伙子上山挖松树,妇女们忙着准备节目的佳肴。太阳偏西,圣自(专门过节的地方)已栽满了棵棵青松,全寨 的老人们都汇聚在青松下。当主持者宣布节日仪式开始,锘锣一齐击响。青年男女捧着热气腾腾的米酒、茶水,中年男女端着香气袭人的糯米饭、鸡蛋等食物,敬给坐在青松下的老人。 接着,小伙子弹中央委员小三弦,姑娘们唱起动听的歌,老人们也在欢声鼎沸中跳起阳猛套(老人圆舞)。 最后,主持人请老人们轮流讲述一年来子女对他们的抚养 情况,人们听完每位老人的叙述后,对尊老爱老的给予赞誉, 对那些对老人不敬不孝的晚辈,给予批评。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