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定云村
释义

基本概况

定云村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平湖市北郊,北和嘉善大云镇缪家村相邻,西界嘉兴市南湖区大桥镇云东村,东邻钟埭集镇,平湖大道、平善公路贯穿全村,距沪杭高速公路4公里,地理位置优越。该村在2000年底由共民村、定云村合并而成,现有总人口1736人,总户数575户,11个村民小组,暂住人口300余人,总耕地面积3261.4亩,人均1.88亩,村辖区内大小企业8家(其中规模上企业1家,即桑得利制衣有限公司);村党总支共有党员63人,下设农业党支部、果蔬合作社党支部、桑得利利制衣有限公司党支部和四个农村党员先锋活动站。村党支部的领导下,同村班子人员一起,把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作为实现群众共同致富的一个重要举措来抓,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实现本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6年全村经济总产值3865.4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8532元,与上年同比增长10.5%。2008年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0418元。

定云村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先后获得了“省文明村”、“市人口计划生育先进集体”、“市计划生育示范协会”、“规范化妇代会”、“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市双带致富先进党组织”、“嘉兴市四星级民主法治村”、“市科普示范村”、“市文化特色村”、“国家农民体育健康工程”等荣誉称号。

经济发展

90年代初开始,引进种植了商品性好、产量高、市场销路俏的大棚西甜瓜、早春鲜生食玉米—金银818、茄子再生技术等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周围农户投入效益农业生产。担任村委会主任后,她更是提出了“党员干部联户帮带、效益农业科技示范户联户帮带”引导农户发展效益农业的新思路。她经常和农户探讨生产品种、模式、管理心得,发挥自已的特长,搜集各类农业信息印发到农户手中,热心指导缺技术缺信息的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过多年的发展种植,目前,定云村已成为平湖市的效益农业特色村,全村大棚种植达到305亩,蔬菜复种面积达到4518亩,经济作物产值达到620万元,粮经比率为35:65,当地许多农户依靠发展效益农业走上了致富之路。茄子是定云村主要的蔬菜种植品种,全村每年的种植面积都在500亩左右。为提高经济效益,近年来,通过网络多方查找信息,改革传统栽培方式,试验推广各种增产增效的新技术。通过反复试验,成功开发了秋茄子延后栽培技术,使秋茄子座果期比常规增加1个多月,亩收益比常规栽培增加了1000元以上。针对每年7月底高温来临,茄子进入盛产期,品质变差,市场价格低,既费人工,经济效益又差的情况,孔丽群成功试验了茄子剪枝再生技术,使茄子避开高温,在9月初重新上市,此时气温适宜,茄子品质好,市场俏销,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为解决多年种植蔬菜造成的土壤病菌多、蔬菜作物发病率高的难题,引进了南瓜籽砧木嫁接技术,广泛用于西甜瓜、茄子、黄瓜等作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黄瓜采用嫁接栽培后,每亩可增收1500元。目前,这些技术已全面推广到全村种植户中,其中茄子嫁接栽培技术获得了平湖市“金桥工程”三等奖。

基础设施

定云村先后投资完成了道路修筑、绿化配套、河道疏浚、危桥改造、有线电视村建设、村(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村文体活动中心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公益事业实事建设,使全村的物质文明条件得到了改善。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投入资金70万元,开展创建“嘉兴市生态村”、“市村庄整治示范村”工作,组织实施了对全村的垃圾集中收集、村庄环境整治、沼气厌氧技术处理等,使生态环境和村民的居住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优化。对有特殊困难的弱势群体,支书孔丽群也不忘通过结对帮扶、民政残联走访慰问等方式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她还在村里建立了“残疾人扶贫基地”,落实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基地务工,推动残疾人增收;与本村残疾人结对,指导落实有关农业生产方案、资金,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民饮用自来水率100%,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98%。至2004年4月,音频广播安装率98%,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100%,参加新型合作医疗保险率98.4%,参加农村养老保险率84%,全面完成农村改厕工程和河道长效保洁完成全村农业园区改造。其中道路总长度87.3公里(平湖大道定云段3公里,平善公路定云段2.2公里,康庄道路2.3公里,农场主路1.5公里,村级砂石道路78.3公里);地下瓦管62.6公里;U型槽排水沟36.2公里;绿化带85公里。村民饮用自来水率达到98%,有线电视安装率达到98%,。2004年4月,完成全村所有农业园区改造。村内主干道路全面硬化。形成路相通、树成行、渠相配、田成块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

自然资源

全村有耕地总面积287.5亩(其中:田42.6亩,地244.9亩),人均耕地1.05亩,主要种植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2137.2亩,其中经济林果地4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15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草地411亩;荒山荒地2530.8亩,其他面积1623.5亩。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8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话,无路灯。全村有50户饮用井水,有5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9.29%)。有55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6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 100%、83.64%);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5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40户(分别占总数的89.29%和72.73 %)。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码头)2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20公里。全村共拥有拖拉机1辆,摩托车40辆。

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3户;装有太阳能农户2户;建有小水窖8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3户。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2亩,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2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80 亩。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1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37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还有6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6.8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2.65万元,占总收入的68.55%;畜牧业收入18.6万元,占总收入的24.22%(其中,年内出栏肉猪58头,肉牛31头,禽121只);林业收入7.8万元,占总收入的10.16%;第二、三产业收入2.4万元,占总收入的3.13%;工资性收入4.1万元,占总收入的5.33%。农民人均纯收入1123.35元,农民收入以种植业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2.3万元。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本县。2008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15.39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20.04%。该村计划大力发展核桃产业。

人口卫生

该村有农户55户,共有乡村人口273人,其中男性145人,女性128人。其中农业人口273人,劳动力186人。该村以汉族为主,其中汉族257人,少数民族10人,布朗族6人。

到2008年底该村有五保户4人,享受低保人数2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268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 距离村委会卫生所7公里,距离镇卫生院20公里。该村人畜混居的农户10户,占农户总数的18.18%。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到里强小学完小,中学生就读到酒房中学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7公里,距离中学20公里。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18人,其中小学生38人,中学生80人,入学率均达100%。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08年底,已签定农业承包合同27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287.51亩。农村集体总收入76.8万元,固定资产总额36.5万元,村集体经营收益40.30万元,村内财务实行自行管理,定期进行财务公开并成立民主理财小组。

基层组织

该村设党小组2个,党员总数8人,党员中男党员7 人,女党员1人。

发展重点

该村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交通;饮水;电力改造方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14: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