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定性课堂观察
释义

介绍

定性观察是研究者依据粗线条的观察纲要,在课堂现场对观察对象做详尽的多方面的记录,并在观察后根据回忆加以必要的追溯性的补充与完善。观察结果的呈现形式是非数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质化的。

(一) 描述体系

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如通过录音对观察对象的口头描述。

描述体系还可以用于研究者进入研究场所的初期,可以考虑描述以下一些方面:

空间:物理位置或场所

时间:观察的时间及事件发展的时间顺序

环境:现场呈现的物质环境

行动者:介入的人们

事件、活动:人们所作的系列相关行为

行动:人们所做的单一行动

目标:人们正在完成的事情

感情:观察者的感受和被观察者所表达的情绪等。

(二) 叙述体系

也属于开放的体系,它没有预先设置的分类。事先抽取一个较大的事件的片段,观察的同时对相关事件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同时还可以加入观察者的一些主观评价。在对记录的资料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在分析的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行为的分类以及观察研究更进一步的主题会得到确认。这种方法能帮助观察者找到真正需要研究的焦点,然后再做进一步的课堂研究。

叙述体系的记录方式主要有:

1.日记/流水帐

2.轶事记录/重要事件记录

3.样本描述

4.实地笔记(田野笔记)

(三) 图式记录

是定性观察中的一种更为直观的记录方式,即用位置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四)工艺学记录

是使用录音带、录象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工艺学记录为观察研究提供了永久的记录,便于反复、细致地研究现场,能对一些微观的问题做更深层次的研究。同时也为其他记录方式提供检查可靠性的依据.

1.定性课堂观察

(1)描述体系

描述体系实际上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它继承了定量观察分类体系分类的特点,但又属于定性的记录体系。它是在一定分类框架下对观察目标进行的除数字之外的各种形式的描述。是一种准结构定性课堂观察的记录方式。

比如:我在一次作业中设计的教师有效提问的课堂观察就是对教师课堂提问划分为六个维度共13个指标进行观察,所用的描述方式是定性的。

(2)叙述体系

属于开放体系,没有预先设计的分类。事先抽取一个较大时间的片段,观察的同时对相对时间和行为做详细真实的文字记录,同时还可以加入观察者的一些现场主观评价。

主要有:日记(流水账)、轶事记录(重要事件记录)、样本描述、田野笔记四种。

比如:皮亚杰对自己的三个孩子做详细的日记最终得出了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出了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图示记录

在定性观察中一种更为直观的记录方式,即用位置图、环境图的形式直接呈现相关信息。

比如:在进行课堂观察时画的课桌椅摆放的位置草图。

(4)工艺学记录

使用录音带、录像带、照片等电子形式对所需研究的行为事件做现场的永久性记录。

比如:通常对公开课等进行录像存档,都属于工艺学记录。

2.定量课堂观察

(1)编码体系

有预先设置的行为类目,每一种类目都用对应的代码表示。

比如:弗兰德斯编码体系将课堂语言活动分为十个种类,每一个分类都对应一个代码。

(2)记号体系或核查清单

预先列出一些需要观察并且可能发生的行为,观察者在每一种要观察的时间或行为发生时做个记号,其作用就是核查所要观察的行为有无发生。它只记录单位时间内发生了需要观察的多少种行为。

比如:对一名学生每分钟具体活动进行观察。设计出可能发生的行为后,研究者只需要在对应某一时刻的行为后作出标记即可。

(3)等计量表

有预先的分类,要求观察者作出更多权衡和判断。观察者在一段时间内对目标进行观察,当观察结束时,在量表上对该期间内发生的目标行为评以相应等级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4:4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