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定城镇 |
释义 | 1 安徽定远县辖镇定城镇是定远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居全县中部略偏北,东距江苏省南京市142公里、滁州市78公里,南距省会合肥市95公里,定城是江淮之间的古老重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有“九省通衢”之称,在中国几次南北大分裂中,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定城历史悠久。 ◎ 乡镇概况定城镇 居全县中部略偏北,是定远县委、县政府所在地,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距江苏省南京市142公里、滁州市78公里,南距省会合肥市95公里,北距南北交通枢纽蚌埠市75公里,西距淮南市67公里。1959年为建制镇,1984年升格为标准镇。2001年12月合并原定东乡、城西乡,2007年合并原程桥乡、斋朗乡,现全镇国土面积277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0平方公里,辖23个社区居委会、14个行政村,耕地面积16万亩,常住人口17万,其中非农人口12万人,是定远县乃至滁州市区域面积最大、耕地面积最多、拥有人口最众的乡镇。 ◎ 悠久历史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始为县治,此后1200多年历经数个朝代,县治基本未动。定城自宋嘉定四年(公元1211年)始筑城池。元明清时城池因战争和洪水屡造破坏,先后修复10余次。民国28年日本飞机轰炸定城时,城池全部被毁。明代鼎盛时,城内名胜古迹颇多,著名的有董槐墓、鲁肃祖母墓、戚继光亭、巽峰阁、西禅寺、文峰塔等。风景区花园湖,更是景色宜人。那时市容整齐,商埠林立,商贾云集,市场繁华,成为江淮之间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清末和民国间遭遇几次大的战争破坏,文物古迹破坏殆尽,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定城已是一片衰败景象。 ◎ 社会发展新中国诞生后,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关怀下,定城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经济建设成绩卓著。交通能源、文化教育、体育卫生、邮电通讯、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定城交通十分便捷,公路四通八达,合蚌、定滁、定明、定炉四条主干路通向四方,每天都有班车通往上海、南京、常熟、义乌、合肥、蚌埠、淮南等省内外大中城市。县内已形成了以定城为中心的乡村公路网,可与21个乡镇相通,每天均有客车往返。电力设施配套、能源充足,有22万伏、11万伏和3万伏变电所各一座。邮电通讯快捷,4.5万部程控电话8万门移动电话以及小灵通与世界各地联网,国际互联网覆盖全县。城内主干道10街44路79巷纵横交错,整齐畅通。改造后的曲阳大街、东西大街、南环路、迎宾路、长征路、幸福路等两旁高楼耸立,商铺生意兴隆。全省设施一流的县级游泳池、初具规模的体育场、城市花园小区、锦竹园小区和绿园小区等向人们展示现代化县城的风采。正在建设中的县东城新区、花园湖公园、县工业园区、汉画像石馆、曲阳商业步行街、合蚌路示范街区、人民路商务街等也必将成为定城人引以为豪的一道道亮丽风景。建材、粮油、蔬菜、水果、服装、机械、日用百货等20多个专业市场分布有序,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的商业网络。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民营经济一年一个台阶。定城依托县城优势,积极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促进市场繁荣,现在城内商场、超市、中小店铺林立;中高档宾馆、浴室及娱乐休闲场所数十家;餐饮业兴旺,高档优雅的大酒店,经济实惠的小餐厅完全能够满足不同顾客的需要。 ◎ 国民经济定城镇从事农业生产的22个行政村,近年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的,不断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稳粮扩经,形成程桥4000亩鱼业养殖、宫集村50亩草莓、何庄、连环等村1000亩无籽西瓜、棠店村5000亩优质水稻、东顾村等沿山畜禽养殖基地。长青、城北、城南、南塘、定东、程桥等大部分村组以蔬菜生产为主,由于大量采用冬暖式蔬菜大棚等技术,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蔬菜生产可基本供应定城居民需求。距定城东6公里定滁路北处的3000亩银杏园,它不仅为丰收村带来可观经济效益,也是定城镇江淮分水岭治理一种有效模式。 2006年全镇累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2.1亿元,财政收入2651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90元。镇综合实力在滁洲市36个经济强镇中居第14位,在全省百强乡镇榜上有名。2007年初以来,定城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在镇党委书记韩先锋同志的带领下,继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富民强镇”的总体目标,以工业化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支撑、以发展城郊型经济为依托、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经济强镇建设,努力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9年全镇累计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6.2亿元,财政收入4800万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3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2:23.1:32.7,镇综合实力在滁洲市36个经济强镇中位居前列,在全省百强乡镇榜上有名。 ◎ 党委、政府成员韩先锋 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李 莹 党委副书记、镇长 李长和 党委副书记 司吾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王道奇 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 吴春燕 党委组织委员 陈育生 党委宣传委员 费治中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 张宏珍 党委委员、程桥工委主任 邬仁贵 党委委员、斋朗工委主任 胡锦富 党委委员 管茂传 人大副主席 刘宏周 副镇长 孙永胜 副镇长 2 海南定安县辖镇◎ 乡镇概况定城镇位于定安县北部。县政府驻地。辖13个社区、21个行政村。东线高速公路过境,定龙、定黄、定新、定勋等干线公路始发点。古建筑有古城墙、解元坊、仙沟塔。 ◎ 所辖村及代码469025100:~001东北门社区 ~002西门街社区 ~003中南街社区 ~004江南社区 ~005沿江社区 ~006大众社区 ~007南珠社区 ~008后山社区 ~009山椒社区 ~010莫村社区 ~011见龙社区 ~012美钗坡社区 ~013仙沟社区 ~200春内村 ~201田洋村 ~202深田村 ~203下寨村 ~204高良村 ~205迎科村 ~206仙屯村 ~207美南村 ~208龙岭村 ~209水冲坡村 ~210桐卷村 ~211平和村 ~212洁秀村 ~213巡崖村 ~214潭黎村 ~215龙州村 ~216西岸村 ~217美太村 ~218茅坡仔村 ~219秀龙坑村 ~220罗温村 ◎ 沿革明正德年间称县前市,明崇祯六年(1633)改称定城,1951年置镇,1957年划归附城乡,1961年复置镇。1997年,面积42平方千米,人口2万人,辖高龙、莫村、山椒、后山、四洋、春内、南珠、下寨、深田等9个村委会。2002年,仙沟镇、定城镇、龙州乡(秀龙坑行政村划归新竹镇除外)合并,设立定城镇。 附:仙沟镇位于定安县北部,距县城6千米。云(龙)仙(沟)和定黄(竹)公路交会过境。1958年属塔岭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建镇。1997年,面积45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秀崖、仙屯、仙沟、美钗、平和、桐巷、美南、龙岭、水冲9个村委会。 原龙州乡位于定安县西北部,距县城6.5千米。定新公路过境。1951年为潭丽、禄运、大西、秀龙等4乡,1958年为塔岭公社,1961年析塔岭公社建龙州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置龙洲乡。乡府驻龙州墟。1997年,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1.7万人,辖潭黎、罗温、龙州、美太、西岸、茅坡仔、秀龙坑7个村委会。 。 ◎ 经济发展近几年来,镇政府大力加强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发展特色经济:一是发展冬种瓜菜,建设冬种瓜菜基地。如在潭黎洋种植大约8千多亩的冬季瓜菜,品种有丝瓜、圣女果、毛瓜、尖椒等。二是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分别引进海南斯科特香料厂、海南高远食品有限公司等。三是全面发展“三条”经济带,建设火龙果基地2200亩,谈水养殖基地1800亩,胡椒基地3510亩。 ◎ 文教卫生定城镇共有中学3所,中心学校1所,中学教师195名,中学生2855人;小学共有完小33所,教学点12个,小学教师511名,小学生4628人。卫生院3个,医生22人,病床20张;私营诊所50间;乡村卫生站29个。 六、社会福利 敬老院3个,现收养49人;定期救济对象:五保户448人,农村低保150人,城市低保128人,农村社会救助138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