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丕烈
释义

丁丕烈(1935年---2008年),山东寿光人,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国家建工部管庄机关业余工学院化工机器与设备专业。湖北省襄樊市三利达建材集团高级工程师,襄樊市大力工业控制公司技术顾问兼名誉总裁。1988年,为解决大型电机起动难题,丁丕烈设计制造出第一台液体电阻起动器,被誉为“中国软启动之父”。

人物简介

丁丕烈,男,1935年9月7日出生,2008年2月26日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山东寿光人,汉族,中共党员,1963年毕业于国家建工部管庄机关业余工学院化工机器与设备专业。湖北省襄樊市三利达建材集团高级工程师,襄樊市大力工业控制公司技术顾问兼名誉老总。

丁丕烈是中国第一台液体电阻起动器的发明、制造者,被称为“起动之父”。中国第一台液体电阻调速器和高压热变电阻起动器也是由丁丕烈发明。綦明刚是中国第一台商品化的液体电阻起动器的生产、推广应用者。

丁丕烈1956年国家建材部淄博建材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国家建材部研究院工作,1975年调入襄樊三利达建材集团(原襄樊市一水泥厂)工作。退休后被湖北省襄樊市大力工业控制公司聘为技术顾问、名誉老总。多次被评为襄樊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主要业绩

一、在北京国家建材研究院工作期间

1、主持研究成功直径2.5米串流式高细选粉机。1967年通过国家部级技鉴定;在粉磨高细度水泥时,该机能大幅度提高水磨机的产量,提高幅度达20—80%,并相对应地降低电力消耗。在此基础上作出了直径直 4.2米的扩大设计,使用效果 良好,1977年召开部级专门技术会议进行了总结验收。

2、在国家重点技术研究项目水泥回转窑予分解项目中,承担窑担窑尾联接及三次风管等几项主要部分机械设计,在国内首先解决了干法水泥窑尾漏风漏料问题。此项目获得1997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在设计三次风管过程中,提出了大型管件设备横向弯曲的计算方法,以此作出的设计使用良好。后来以此为基础写在论文“对回转窑筒体弯曲应力计算方法的探讨”,发表于“水泥”杂志。

二、调来襄樊工作后在三利达建材(集团)公司介任总工程师工作期间

1、研制设计成功生料磨外加烘干仓系统。在湖北襄樊市第一水泥厂80年代扩建工程中改造三台生料磨,节约投资约百万元。该技术获1988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可用来改造已有的生料磨,以扩大粉磨能力和烘干能力,也可作为新型磨机生产。已在省内外数家水泥厂和机器制造厂推广。

2、在国内首先研制成功大型绕线异步电动机用液体起动变阻器,获1990年湖北省襄樊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此技术解决了大型绕线电动机的起动问题,能改善大型绕线电动机的启动性能,使启电流降低到额定值的1.0­—1.3倍,因此解决了因难启动必须扩大容量的问题。而且启动平稳无冲击,能延长电动机和被拖机械的使用寿命。

该技术已将我国的绕线电动机启动技术更新换代。取代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普遍采用的频敏变阻器。湖北襄樊市已有多家企业在生产,年产值过亿。

3、与公司其他技术人员共同承担的年产600吨熟料的五彩级旋风予热器窑技术改造项目于1994年投产,1998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退休后在襄樊大力工业控制技术公司承担1997、1998年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型绕线电动机用液体电阻调速器,取得成功。2000年通过省级技术鉴定。该技术适于大型离心风机和水泵作无级调速,已在全国推广,节约用电20—40%,已取得每年约上千万元的社会效益。其节电量接近变频调速,但其投资额仅为变频器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且无高次谐污染。其效率、用水量、功率因数安装维护及生产消费用等指标均优于液力偶合器,已取代了部分液力偶合器。

丁丕烈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中国第一台液体电阻起动器。

液体电阻起动器的发明、推广过程

液体电阻

液体电阻,顾名思义,这种电阻是液体的,是水里面加一些电解质,所以又俗称水电阻。液体电阻起动器主要用在冶金、建材、化工、石油、矿山、纺织、汽车等领域大型电机的起动上。其实,说起这种起动器,在国际上,它并不是一个新东西。早在20、30年代国外就有,如解放前日本侵占我国东三省时,在大型电机的起动上就用过,但其生产技术,中国人却一直没有获得。

解放后,我国在大型电机的起动上一直采用频敏变阻起动器。而国外,一般不用变阻起动,而用变频起动。但变频起动有个缺陷,所用的大电流元器件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质量不可靠;在生产这种元器件时,对原材料要求也很高。

液体电阻起动器的设计制造、推广应用,不仅填补了襄樊的历史空白,更重要的是填补了中国水电阻国产的空白。它的成功推广应用,发展壮大,不仅适应了80年代我国工业技术改造的潮流,而且也使中国电机起动工业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目前,在大型电机起动这一行业,襄樊——已成为中国名符其实的龙头老大。如今,襄樊的电机起动行业在创中国液体电阻起动器国产之先河后,经过短短十几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达到30多家生产企业的规模,其中大力、追日、万州、天工等4家骨干民营企业,在一批年轻的科技翘楚带领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攻城掠地,大展身手,赢得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

襄樊电机起动新工业的发展壮大,是以液体电阻起动器为源点,经过两代人的艰辛努力,始得今功。创始人丁丕烈是液体电阻起动器的设计制造者,被誉为“中国液体电阻起动器之父”;“科技侠客”綦明刚百折不挠地致力于液体电阻起动器的推广应用,被誉为“第一功臣”。在他们的努力下,液体电阻起动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

60年代,丁丕烈来到襄樊,被分在湖北省襄樊市一水泥厂工作。和他一起从中国建筑材料研究院来的还有后来创办机电研究所、推广应用液体电阻起动器的綦明刚。在襄樊一水泥厂,丁丕烈和綦明刚都是搞机械的。那时候,在水泥厂,生产水泥用的大型电机起动比较费劲,用的是很落后的频敏变阻起动器,再加上,中国当时电力比较缺乏,电机也不好,有些大型电机就很难起动。当时,水泥厂的电机一起动,厂内的整个电网经常损坏。面对这一状况,綦明刚当时采用自动功率补偿的方式使起动效果明显好转。而丁丕烈却一直在考虑,怎样彻底改变电机起动的艰难状况。他想起自已在北京时,到罗马尼亚一家工厂参观过应用液体电阻起动器起动电机的情况,他就想,难道自己不能制造一个用在水泥厂的电机上吗?

多少个日日夜夜,丁丕烈在加班加点,研究这个问题。经过多次的试验和不懈的努力,1988年秋,丁丕烈终于自己设计制造了一台液体电阻起动器,用在了水泥厂的电机上。结果,效果还挺不错。过去电机一起动,就“咣当”“咣当”,声音很响,现在采用液体电阻起动器后,起动质量很好,很平稳,对电机和电网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技术角度讲,评判电阻起动器性能的好坏主要指标是看起动电流。起动电流小,起动性就好。频敏变阻器的起动电流一般在额定电流的3倍以上,而采用液体电阻起动器后,起动电流在额定电流的1.3倍以下,起动性能大大优于以前!

这就是第一台中国人自己设计制造的液体电阻起动器,它产生在襄樊的一水泥厂。

从原理上说,液体电阻起动器的科技性并不是很高,但它的市场很大,前景很好,仅从当时的水泥行业就可以看出。它的出现,对当时全国的电机起动行业的技术更新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后来,经过不断更新改造和多年的发展积累,液体水电阻起动器已经比过去做得更好。现在做的液休电阻起动器品种齐全,控制性能好,危险性减小,逐步完善和系统化,并且所含的高科技成份也越来越高。

创业经历

綦明刚,1936年出生,1962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所学专业应用物理,教授级高工,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专家,现在辽宁凤城大方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任总经理。他是襄樊机电研究所的创始人和水电阻应用推广的第一功臣。

机电研究所是从街道企业发展起来的。襄樊市定中街有个老太太叫周红光,那时候文化大革命还没有开始,她办了一个企业,内衣厂。老太太胆儿也大,还办了一个传感元件厂。技术是从沈阳仪表研究所引进来的,计划经济时代,那技术就白拿来了。开始办,也没有技术人员。从北京来的技术人员谁也不想去。綦明刚从北京建筑材料研究院来到襄樊时,是在水泥厂。因为学的专业是应用物理,在水泥厂他觉得不太能发挥我的作用,于是就想调走,当时科委主任是鄂万友,就将他调到街道内衣厂。但内衣厂里都是一些妇女在那儿做衣服啊,他也不敢去,后来就去了元件厂。在元件厂,从沈阳引进了一些设备,后来,元件厂搞得还不错,有了些进步,就被机械局收编了。因为当时机械局有机电研究所这块牌子,但是有这个牌子没有这个实体,元件厂收起后就成立了机电研究所,让他当所长。他是从北京来的,在北京有一些朋友和关系。就从北京要了一笔钱,在科协后面买了一块地,盖起了房子,就这样把机电研究所搞了起来。当时主要生产仪器仪表。

机电研究所当时从水泥厂买来电机液体电阻起动器专利组织生产。第一台商品化的液体水电阻起动器用在老河口的光化水泥厂。1988年,机电研究所做了一台样机,在老河口光化水泥厂做推广实验。当时,全国只有襄樊机电研究所在做液体电阻起动器的推广应用工作,是开先河的事物。1989年也就生产了几台,1990年也才有十几台,当初推广非常艰难。

因而可以说,襄樊这个产业在全国有一定的名气,正是因为綦明刚他们的执着追求,不懈努力,才使这个产业最终走向了目前的辉煌。在这一过程中,綦明刚是这一产品推广应用的第一功臣。

1992年,綦明刚带领一班人从机电研究所退出,创办了传感测控技术研究所(现襄樊大力公司的前身);1994年秋,他又离开了传感测控技术研究所,重新开创了自己新的事业。在老家辽宁凤城,他和外甥一起创办了一家能源技术公司,任总经理,引进了一些专利技术,主要经营多功能超导热采暖、热水和炊事设备,以及暖风炉等。

90年代初,綦明刚在机电研究所当书记。当时事较少,他就把主要精力放在和手下的一帮年轻人一起在实验室搞科研,甚至连所长专门的办公室都没要。

那时改革开放已经好几年了。本来可以充满活力的机电研究所却毫无生机:机制僵化,人浮于事。面对如此现状,綦明刚通过思考和考察,觉得只有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才能真正彻底解决机电所的前途和出路问题。但令綦明刚感到遗憾的是,他与新调来的所长在思想上怎么也统一不到一起。

一次,綦明刚到北京出差,在与一家生产基地在香港的公司老总商谈后,这家公司看中了机电研究所的人才,希望合资。然而当老綦将这事与所长说了,所长却怎么也不愿意。

后来,又有一家生产仪表的美国公司,也希望能与襄樊机电研究所合作。为了促成此次合资合作,綦明刚还专门赶到西安,跟美方公司老总商谈,但令人失望的是,由于所长还是同样的坚决反对,这次机遇又错过了。綦明刚的话说:“这市场大计啊,机遇错过了就很难找啊。”

为这事,两人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1992年,全国有个组建企业集团的风。襄樊市政府当时决定将机电研究所、传动设备厂和仪表元件厂合在一起,成立长虹数控集团。在具体操作时,没有通过机电所有关领导和职代会,在极其保密的情况下,突然宣布合并,搞了一个突然袭击。当时机电研究所只有所长知道,作为书记的老綦却一点也不知道,据说,当时机械局局长都不知道,是绝对保密。宣布之后的一天晚上,有关部门把三个合并单位的主要领导叫去了,进一步宣布了原传动设备厂厂长为总经理,其他几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为副总经理。深感突然的綦明刚对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拉郎配”式合作非常反感,第二天就辞职不干了。机电研究所、传运设备厂属盈利企业,电子设备厂属亏损企业。机电所有个共识,认为合并后肯定搞不好。

当机电所的职工得知綦明刚不干了时,纷纷跟着出来了。总共出来了12人,并且这些出来的人都是机电研究所的骨干。他们成立了民营性质的襄樊传感测控技术研究所,由綦明刚当董事长,开始生产起动器。生产起动器的原因是因为起动器是组装的,不需要其他一些加工的设备,再加上过去一直在研究这个东西,相对比较容易些。结果还不错,当年就盈利。

出现这种情况后,长虹数控集团很恼火。一方面因为出来的都是机电所的骨干人员,另一方面,他们走后,机电所里的职工们也在闹事,反对合并。在局面难以维持的时候,有关领导就找到綦明刚谈了一次话,警告老綦别闹事了。老綦一听这话,火冒三丈,说:“我从不闹事,职工闹事关键是你们的做法不符合企业法,没有经过职代会研究。况且闹也没啥意思,还不如搞点实事,我们现在就是闷头搞自己的实事。你们几位应该记住,两年以后,那个集团公司非垮不可。”老綦的话虽然尖刻,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果真如此。

事物总是在矛盾中运动,在曲折中发展。电机起动新工业在襄樊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在经历了风风雨雨后,虽几近夭折,但毕竟还是在襄樊这块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下来,并逐渐走向成熟。

在丕烈丁研制出第一台液体水电阻起动器后,水泥厂也不当回事,也不会生产它。因为当时水泥厂是国营单位,主要生产水泥。有人给綦明刚介绍此事,说:“老丁搞的那个很不错,你去看看。”綦明刚去了解后,觉得这东西挺好,挺有市场前景,就对丁丕烈说:“老丁啊,你这个在国内还没有申请专利呢。”丁丕烈那时在水泥厂,给公家办的事,也不允许他自己申请,而水泥厂也不当回事,也不会申请。

后来,机电研究所从襄樊市第一水泥厂丁丕烈那儿买来了这个技术,申请了专利,并签了两个条件:一是支付购买专利费4000元钱,二是每个月由机电研究所给一水泥厂150元专利使用费。但当时销路很差,很难在全国大范围推广应用。主要原因是此项技术在国内知名度很差,且当时工业化程度低,国内企业多半是在低技术的环境下应用,对这个也不重视。直到80年代末兴起了技术改造,人们才开始慢慢重视这个东西。再加上人们对这项新技术的可靠性产生怀疑。当时没用过这个设备,担心对大型电机造成损伤。因为,液体电阻起动器一般用在100千瓦以上的大型电机上,小电机一般可以直接起动。而大型电机是比较贵的,一旦应用失败,将损失重大。另一个原因就是当时水电阻比传统的频敏变阻器在价格上要贵许多。

销售上的不畅,导致机电研究所没有履行每月支付一水泥厂150元专利使用费义务。这样,在90年代初,一水泥厂又将这一专利转让给了另一家企业——辊道窑厂。辊道窑厂为此专门成立了一个车间,生产这种产品。这个车间后来又分离出来,形成了现在的中国湖北追日电气公司。

襄樊传感测控技术研究所成立后,经历了三次动荡与分化,逐渐演变为大力公司、万州公司、天工公司三家。

三次动荡演变成三大公司,或许正是这三次演变才成就了襄樊电机起动新工业今日的辉煌。

虽然襄樊的这几家企业在内部产生过分化、激荡,但并没有影响到整个行业的迅猛发展和兴旺繁荣。经过几年大浪淘沙式的发展,起动器这一行业已在襄樊发展到30多家,并且既有繁星满天,又有皓月当空。其中襄樊大力工业控制有限责任公司、襄樊万州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湖北追日电气设备有限公司、襄樊天工机电有限公司四家年产值过几千万甚至几亿的较大企业,占领了全国80%的市场份额,撑起了中国起动工业的大半壁江山,形成了“四足鼎立”之势和“群雄逐鹿”的局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1:3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