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丁克家
释义

丁克家为常见人名,主要有研究员丁克家,台湾三十六孝之一丁克家等。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副所长

简介

丁克家,男 1969年生 回族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人。1991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1993年8月进入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从事回族文化、伊斯兰文化研究工作。

兼职

2003年获宁夏大学外国哲学硕士。2006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研究院,获哲学博士。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前往英国牛津大学伊斯兰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年。现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伊斯兰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协会第七届委员,《回族研究》(季刊)杂志编委,宁夏回族研究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兼任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回族学会理事。

主要研究方向

宗教学、伊斯兰文化、回族学。

学术成就

曾经在《世界宗教文化》、《中国宗教》、《中国民族》、《中国国家地理》、《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国穆斯林》、《西北民族研究》、《回族研究》、《宁夏社会科学》、《伊斯兰哲学研究》(英文)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哲学社会课题一项,主持宁夏回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课题3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研究10余项。出版有专著《至真至美的回族艺术》、《世界视野中的回族》(合著)、《青藏高原洮商考察记》(合著)等。2009年11月23日,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选拔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入选宁夏回族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图书信息

书名:《世界视野中的回族》

作 者:丁克家,马雪峰 著

出 版 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9-1

版 次:1

印刷时间:2008-9-1

开 本:大32开

定 价:¥28.00

编辑推荐

作为海外学者眼中的“他者”,中国回族穆斯林始终是“熟悉的陌生人”。对中国回族穆斯林的历史、文化及其日常生活的研究和阐释,也始终是海外学术界历久而弥新的话题。

本书主要对西方学术界(包括日本)近百年来的中国回族穆斯林及其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历时性回溯,并结合当代的多学科理论进行了历史性分析。作者立足中国回族的历史和现实发展,进行积极的回应与评论,并对西方学术界在严谨的治学、理论及深度思考与论述中的优长等方面,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内容翔实,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

内容简介

本书对西方学术界(包括日本)近百年来中国回族穆斯林及其伊斯兰文化的研究,进行了历时性回溯,并结合当代的多学科理论进行了历史性分析。同时,立足我国回族等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发展,进行积极的回应与评论,对西方学术界在严谨的治学、理论的深度思考与论述中的优长等方面,作出了客观的肯定和评价,同时,将西方学术界对我国社会和民族历史现实进行“想象”、“建构”的一些臆想论断,提出了批评和反思,并对一些有失偏颇的理论提出了挑战。这是我们把握自己、认识他者、促进文化交流的一种尝试和实践,也是我们今后更好地从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宗教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努力方向。

三十六孝之一丁克家

丁克家(1813年-1873年),本籍中国福建,后移民台湾。丁克家为台湾史献有名孝子,曾于1996年被台湾地区“教育部”纳入台湾新版《三十六孝》而广为人知。

事迹

1826年,年仅13的丁克家自福建移民台湾鹿港,并与父亲丁朴实于该城镇一同经营杂货、航运,后丁克家承父业成立鹿港知名丁协源商号。丁朴实晚年全盲,丁克家“夜引其父听戏”并曾于负父逃离火灾。1873年,丁克家则去世于台湾鹿港。

1884年,丁克家六子丁寿泉考中闽台进士,已去世的丁克家孝行随之广扬,并奉清朝皇室圣旨建立牌坊,同时丁克家牌位入祀孝悌祠。即使于20世纪末期,丁克家的“侍疾救父”义行,仍入选台湾新订《三十六孝》教科参考资料,广成为台湾境内孝道楷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7:02:08